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用ATP(20~40mg)静脉注射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3例,效果良好,但器质性心脏病患者ATP复律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做好急救准备。转复后不易维持者配合镁剂治疗可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三磷酸腺苷(ATP)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疗效高,作用快,复律时间一般仅需30秒左右,故目前已被推荐作为治疗PSVT的药物之一。本文综合株州铁路医院及新乡铁路医院二院的31例PSVT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例1:男,52岁,因阵发性心悸8年。加重1月入院。查体: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余无异常。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住院期间,患者突感心悸,心率210次/分,律齐,心电图示PSUT。经压迫颈动脉窦等无效,在心电监护下用10%GS10ml加ATP20mg快速静脉推注,7秒后转为窦律,心率120次/分,律齐。推注过程中患者未诉不适。例2:男,56岁,因反复咳嗽、咯痰7年,加重伴心累气促1年入院。查体:血压12.8/9.3KPa,脉搏104次/分,呼吸24次/分,高枕卧位,双肺气肿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7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的比较,说明异搏定和心律平终止PSVT疗效迅速,成功率高。副作用少,故为治疗PSVT的首选药物,当心衰并发PSVT时,首选西地兰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26例中男性占15例,女性占11例,年龄25~62岁,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8例,冠心病患者5例,高血压2例,甲亢1例。属首次发作9例,反复发作者17例,平均体重约为60kg,病程1~15年不等。  相似文献   

6.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Paro xysmalSupr onentr iculav tachyc ardia P-SVT)为发自心房、房室交界处的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心率多在150~220次/分,心律绝对均齐,临床发病率较高。我们应用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注射转复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7.
<正> 自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注射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8例,结果转复迅速,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和临床资料选自门诊和住院PSVT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为18~62岁,平均为37岁。本组患者均有反复发作史,发作时经心电图证实PSVT。其中诊断冠心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1例、预激综合征1例,余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二、治疗方法在心电图监护下,ATP20mg+阿托品0.5mg用葡萄糖液稀释成5ml混合静脉注射,注射速度均为5秒钟。本组18例全部于静注10~30秒内转为窦性心律。在转为窦性心律前均可见短暂窦性停搏,交界区或室性  相似文献   

8.
周颖森 《中国医疗前沿》2010,5(21):40-40,3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是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心率160~300次/min,持续数秒至几天,如不及时转律,可引起心力衰竭甚至心原性休克.PSVT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多数患者心动过速的发作有明确的诱因,如紧张,劳累、饮酒,上呼吸道感染和运动等,部分发作原因不明.本文报道我院2005~2010年室上性心动过速66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陈家林 《四川医学》2000,21(12):1143-1144
本文对我院 1990年 1月~ 1998年 12月收治的室上速 154例选择性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律治疗 ,进行临床分析 ,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进入观察的 154例均为急诊病人 ,其中男 10 3例 ,女 51例 ,年龄 38~ 81岁 ,经 ECG检查确诊为室上速 ,发作至就诊时间 0 .5~ 2 4小时 ,平均 1.5小时 ,就诊前未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 ,首次发作 4 6例 ,复发 10 8例。根据室上速的诱因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程度将 154例分为 4组进行观察 ,其中预激综合征组14例 ,心功能不全组 4 1例 ,低血压组 2 1例 ,原因不明且无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阵发性室上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常以胸闷、心悸、气促为症状就诊,其心率常为160~200次/分,为常见的内科急诊。1995年6月~1996年6月间本院急诊室共收治68例阵发性室上速病人,给予药物复律,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8例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体检及心电图报告确诊为阵发性室上速。男30例,女38例,年龄14~68岁。52例既往有类似发作史,16例为初次发作,心电图检查示阵发性室上速,心率为160~200次/分。其中QRS波形态正常者64例,由于观察时间短,未能进一步作电生理检查,故不能排除其中极少数为隐匿性预激,4例为ORS波宽大畸形,且伴短P-R间期及δ波,明确为预激综合征。患者中2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心衰,其心电图QRS波正常,其心率为160~180次/分,其余66例均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2.
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用来转复的药物选择较多。老年人发生PSVT时由于并发症较多,限制了某些药物的应用。我们1994年1月~1999年1月应用10mgATP转复老年人PSVT20例的临床结果,以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未经药物治疗的PSVT老年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61~82岁,病程2~20年,均有反复发病史。本次就诊发作已持续0.5~4h。其中冠心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预激综合征5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证据者3例。临床表现收缩压<90mmHg者8例,伴胸闷、气促6例,心绞痛4例,头晕10例,呕…  相似文献   

13.
1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特点,尽快终止PSVT为治疗的主要目的。药物复律终止PSVT仍是目前常用而又简单可靠的治疗措施。本文观察了76例PSVT的复律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6例发作心动过速时均经心电图检查证...  相似文献   

1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VS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须尽快转复为窦性心律。临床上转复PVST的方法很多 ,现就我们自 1992年以来用迷走神经刺激、西地兰、异搏定、心律平、经食道心房起搏、电复律治疗的PVST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 ,以供临床参考。1 资料与方法1 1 迷走神经刺激组 46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2 1例 ,年龄2 1~ 73岁 ,PVST发作时间 2h~ 2 3年。临床诊断 :冠心病 2例 ,预激综合症 3例 ,其余无器质性心脏病史。治疗方法 :用瓦氏呼吸或刺激咽部引起咽反射。两种方法共用 3次如无效改用其他方法复律。1 2 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药物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临床疗效、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使用心律平、西地兰、ATP及胺碘酮四种药物复律情况。结果:心律平转复率为75.9%,西地兰转复率为66.7%,ATP转复率为69.2%,胺碘酮转复率为75%,四种药物复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特点及适应证不同,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有助于复律成功。  相似文献   

17.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律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用某种方法或药物为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案。方法 对6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用不同的方法、药物复律进行分析。结果 迷走神经刺激组转复律率为20%.西地兰组转复律率为62.5%.心律组转复律率为88.8%,异搏定组转复律率为93.3%。结论 迷走神经刺激组转复律率最低,异博定组转复律率最高,西地兰组平均复率时间最长。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异搏定作为转复律首选药物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李全 《安徽医学》1996,17(1):21-23
<正>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终止其发作为主要治疗目的。目前转复PSVT的药物较多,本文就经异搏定、心律平、新福林、西地兰治疗的PSVT患者对比分析,以期为PSVT临床药物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ATP静注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例临床分析,发现快速静注(5秒钟)转复率高于缓慢静注(>20秒钟);折返型高于自律型。转复失败时,2分钟后,待心率和心律恢复,可以原剂量或增加剂量快速重复静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欧洲应用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已取得一定的疗效,新近有人报道,对婴幼儿的PSVT,ATP的疗效优于洋地黄及异搏定,可作为首选药物。电生理学研究表明,ATP可使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房室结中的前向慢通路发生阻滞;使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的房室结发生阻滞,从而中止折返激动的进行及PSVT的发作。作者对18例PSVT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