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频发室性早搏与心肌炎的关系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沛然  黄磊 《山东医药》2005,45(13):10-11
目的探讨频发室性早搏(MVPB)与心肌炎的关系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3例单纯MVPB(下称MVPB组)和55例心肌炎并MVPB组患儿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室晚电位(VLP)及血清柯萨奇BIgM(CoxBIgM)抗体、肌酸激酶心肌同功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检测。结果MVPB组CoxBIgM抗体阳性率为30.2%,显著低于心肌炎并MVPB组(61.8%),显著高于正常儿童(7.5%)。MVPB组CK-MB、αHBDH显著高于正常儿童。MVPB组早搏>10次/min患儿的心脏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显著降低,3例VLP阳性(其中2例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结论部分单纯MVPB患儿与心肌炎有关,可影响心功能,应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Tei指数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24例(A组)及疑诊VMC患儿26例(B组),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β受体功能亢进等;另选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C组),三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三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止点到下一血流频谱起点时间(a)和主动脉瓣口收缩期血流频谱持续时间(b),计算Tei指数[Tei=(a-b)/b];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V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VA),计算VE/VA值,比较各指标阳性率。结果A组Tei指数显著高于B组、C组(P<0.01),EF、VE/VA低于B组、C组(P<0.01);A组Tei指数阳性率显著高于EF、VE/VA阳性率(P分别为<0.01、<0.05)。Tei指数反映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较EF或VE/VA具有更高的灵敏性,不受心率、心脏几何形态、心脏瓣膜反流、心室收缩和舒张压的影响,可较准确的评估心脏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运动进行二维应变分析,评价暴发性心肌炎(FM)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肌收缩同步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心肌炎患者,其中轻型心肌炎组(MM) 21例,FM组9例。应用Vivid 9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功能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结果:FM组较MM组收缩压更低(95±13) mmHg,心率更快(101±23)次/min,血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也较MM组显著增加(均P 0. 05)。FM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显著下降,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的比值(E/E')明显增加(均P 0. 05),但舒张末期左室长轴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IVS)、左室后壁(LVPW)与M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FM组心肌应变显著下降,尤其以基底段和中间段心肌应变下降更为明显(-15. 6±2. 9%vs-7. 8±4. 5%,P=0. 008;-19. 5±3. 0%vs-9. 7±4. 8%,P=0. 004)。结论:FM较轻型心肌炎易出现严重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下降和显著的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基于斑点追踪技术的整体长轴应变(GLS)检测对诊断FM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暴发性心肌炎(FM)与非爆发性心肌炎(NFM)患者的远期预后差异,分析患者心功能受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经救治后成功出院的急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暴发性心肌炎63例(FM组)、非暴发性心肌炎42例(NFM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病历资料,并对其远期预后进行随访及比较。复查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出院后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超声心动图改变,对比心功能正常与心功能受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心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NFM组相比,FM组患者年龄更大,入院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更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水平及住院左室射血分数(LVEF)最低值<55%占比均更高,LVEF恢复时间更长(P<0.05)。两组入院时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FM组相比,FM组的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酶改变及其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心肌酶改变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测定了112例VM患儿的心肌酶、心功能,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VM患儿五项心肌酶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经综合治疗1个月后,心肌酶指标均显著下降,且VM患儿CKMB增高者中心脏收缩功能降低者显著多于CKMB正常者。认为VM患儿心肌酶增高,部分VM患儿心功能降低,心功能降低与CKMB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患血清CBV-lgM抗体与左室总射血分值(EF)值及峰射血率(PER),峰充血率(PFR)的关系,以及心肌显像与心肌各局部EF值的关系。方法:对120例心肌炎患以ELISA法测CBV-lgM抗体,用^99mTc-MIBI心肌显像对其中37例行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总体EF值及局部EF值,并测其PER和PFR;设正常对照40例。结果:(1):CBV-lgM抗体阳性120例中有VM85例(70.83%),对照组仅2例(5%),P<0.01,(2)^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异常120例中有VM105例(87.5%),对照组仅1例(2.5%),P<0.01;(3)CBV-lgM抗体阳性与^99mTc-MIBI心肌显像VM异常符合率为78.95%;(4)CBV-lgM抗体阳性中37例核素心室造影测得左室总EF降低21例(56.7%);(5)节段性EF值降低33例(89.19%);(6)PER,PFR降低20例(54.05%);(7)心肌显像异常与EF降低符合率89.19%;(8)37例核素心室造影测定;PER降低22例(59.46%),PFR降低21例(56.7%);(9)各节段EF降低;侧壁(LAT)12例(33.43%),下壁(INF)15例(40.54%),心尖部(AP)12例(33.43%),下间隔(IN-SEP)24例(64.86%),室间隔(SEP)31例(83.78%),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血清CBV-lgM抗体水平与心肌显像和心功能有良好的相关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动态心电图结果与心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动态心电图检出与未检出心律失常患儿的心功能指标,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发生心功能指标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改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均P<0.05),且心律失常检出率亦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患儿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低于未检出心律失常患儿(均P<0.05),心脏增大比例明显高于未检出心律失常患儿(P<0.05)。1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功能指标改变发生率为20.43%。病程>1周(OR=4.341)、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OR=7.207)是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发生心功能指标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病程>1周、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的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VMC)心功能与心肌超微结构相关性。方法: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3组,分别观察其心功能与心肌标本超微结构的关系,并设正常对照组10例.结果;随着心功能损伤程度加重,LVEF值降低,心肌细胞内肌原纤维溶解,线粒体肿胀变性,肌浆网扩张及细胞内水肿加重,大量空泡出现,糖原颗粒减少,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的浸润程度加重。结论:心功能与心肌超徽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1例轻型病毒性心肌炎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围观察其发病时和经治疗3个月时的心功能变化,观察结果未发现轻型心肌炎的心功能有显著变化。同时,还对心肌炎患儿作了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浓度测定有心脏增大组较无心脏增大组有显著差异,为临床对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家庭协同护理应用于心肌炎患儿中的价值。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心肌炎患儿4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家庭协同护理。结果 试验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两组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 心肌炎患儿接受家庭协同护理,可促进患儿家属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患儿干预效果的提高,更好改善患儿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13.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导致扩张性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2007年7月~2008年9月,我们对31例心肌炎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减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伟  朱华文 《中华内科杂志》1992,31(10):644-645
  相似文献   

16.
左旋卡尼汀(雷卡)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L-carn itine,L-CN)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生素C等常规药物治疗;L-CN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CN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CN组临床治愈率为52.5%(vs30.0%),有统计学差异(P<0.05)。L-CN重症亚组与对照重症亚组比较,临床治愈率(52.9%vs15.8%)、心律失常治愈率(29.4%vs10.5%)和治疗后3月LVEF(69.2%±0.9%vs65.2%±1.5%),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L-CN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老年心肌炎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心肌炎患者96例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各48例。比较两组心电图疗效、心电图检测指标变化情况、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相关心电图检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联合用药组改善水平较单独用药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酶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c Tn)I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下降水平更明显(P0.05)。心肌炎病情严重程度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而与c Tn I、CK-MB、AST、LDH及CK具有相关性。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ACEI治疗老年心肌炎患者可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可能具有防止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对静息或急性缺氧条件下的心功能评定,已有人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和每搏量的分析.由于实验方法的限制,很少有文献论及急性缺氧时心肌收缩力的变化.八十年代末我国研制成功脉图心血管功能检诊仪,这是一种中西医结合利用体表桡动脉脉图检测心血管功能的现代新技术.本研究将脉图法应用到航天医学领域中,对不同程度缺氧条件下受试者心功能变化进行全面综合的定量分析,以阐明急性缺氧时心泵血功能及心肌收缩力变化特点,同时,也为探索一种新的航天医学判断方法提供实验依据和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DTI)对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室心功能进行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常规二维、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脉冲多普勒技术(PDW)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糖尿病组患者的EF、FS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糖尿病组患者二尖瓣环侧壁处VE、VE/VA、二尖瓣环室间隔处E/VE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延长(P<0.05),但减速时间(D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TI技术与PDW技术均可检出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但DTI技术更准确,能识别假性正常化模式,二者结合,可提高左室心功能受损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为糖尿病心肌病提供更早期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鉴别病毒性心肌炎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心电图异常,观察90例急性轻型病毒性心肌炎与91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儿的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心肌炎组最低心率及平均心率显著高于神经功能紊乱组;心律失常昼夜发生,期前收缩频率684—45210次/24h,严重度Ⅱ级或Ⅱ级以上;复极异常24h呈持续状态。而神经功能紊乱组心律失常呈日间型或夜间型,频率<115次/24h,严重度Ⅰ级;复极异常与窦性心动过速发生时间一致。认为上述特点有助于临床鉴别轻型病毒性心肌炎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