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人白细胞抗原-DR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受到广泛关注。鉴于人白细胞抗原-DR( HL A-DR)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我们采用酶标链霉亲合素 -生物素 ( labelledstreptavidin biotin,L SAB)免疫组化技术对内异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 HL A-DR抗原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 :3 8例标本来自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的不育患者。所有患者月经规则 ,既往无习惯性流产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标本分为 3组 :( 1 )正常子宫内膜组 :1 9份 (增生期 1 0份 ,分泌期 9份 ) ,经腹腔镜检查诊断为正常子宫内膜 ;( 2…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不孕的常见原因.PCOS患者子宫内膜局部胰岛素抵抗(IR)降低了子宫内膜容受性,并导致胚胎种植率降低、流产率增高.本文通过回顾近年研究,阐述PCOS患者子宫内膜发生局部IR的分子机制、影响因素及生物学效应并探讨其改善措施和中医药治疗实践,旨在为PCOS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常人和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子宫内膜抗原(EMAg)进行了分析。Western blot试验显示,与 EMT 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反应的正常人 EMAg 有25、36、46KD 区带,EMT 患者的 EMAg 有36、48、82、94、110、120和140KD 区带。以 EMT 的 EMAg 作为包被抗原,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 EMAb 的阳性率高于用正常人 EMAg 包被组(P<0.01)。两种 EMAg 中糖原、氨基酸和元素水平亦有差异。提示 EMAg 成分的变化可能与 EMT 不孕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改良子宫内膜细胞原代分离培养方法的基础之上,探讨米非司酮对原代分离培养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改良后的"二次消化法"分离培养增殖期人子宫内膜基质和上皮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子宫内膜基质和上皮细胞的波形蛋白和角蛋白表达阳性的细胞比率,计算分离培养的基质和上皮细胞的纯度;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米非司酮对原代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原代分离培养的基质细胞较上皮细胞生长迅速。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基质细胞波形蛋白阳性率达97%,上皮细胞角蛋白阳性率达90%。米非司酮处理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2d或3d后,结果均显示,随着米非司酮浓度增加,基质细胞的细胞抑制率(IR)逐渐升高。米非司酮作用基质细胞2d后,50和100μmol/L组的IR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作用3d后,25、50和100μmol/L组的IR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IR值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处理2d和3d对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IC50分别为52.85μmol/L和86.46μmol/L。结论改良后的"二次消化法"可获得高纯度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米非司酮对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有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增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子宫内膜组织增生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病变 ,表现有良性、癌前病变与癌变三种不同程度的病变 ,随之亦应有相应的处理对策。长期以来由于病理组织学表现未能明确用异形性变区分 ,尤其在前两类之间 ,造成临床处理举棋不定 ,措施不力或过分积极两个极端 ,对临床处理甚为不利。 1 987年国际妇科病理学会 (Inter nationalSocietyofGynecologicalPathology ,IS GP)明确了以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有无异型性变作为病理分类增生病变恶性潜能的重要标志后 ,澄清了病理的诊断标准 ,使临床处理亦有了明确的区分标准。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组织学分类一、良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内膜采集器进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方法2008年1~5月,对193例在我院门诊需要进行子宫内膜检查的患者用子宫内膜采集器进行宫腔细胞学检查,并与诊断性刮宫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93例中,内膜采集器标本合格率93.8%(181/193),诊刮标本合格率为99.0%(191/193)(χ^2=7.412,P=0.006)。诊刮确诊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13例,细胞学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2%(9/13)及100.0%(166/166),准确率为97.8%(175/179);诊刮确诊为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18例,细胞学诊断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27.8%(5/18)及98.8%(159/161),准确率为91.6%(164/179);诊刮确诊为子宫内膜良性非增生性病变共10例,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0.0%(6/10)及98.8%(167/169),准确率为96.6%(173/179);80例取材满意.的不孕症患者宫腔细胞学检查判断有无腺体分泌的准确率为100%。结论子宫内膜采集器宫腔细胞学检查对于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及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检查有一定意义,但对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及良性非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病因,其通过一系列的改变,如炎症、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盆腔微环境等变化,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最终导致不孕。而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被认为是EMs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其在位内膜中存在多种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异常表达因子。本文就EMs妇女在子宫内膜活检中已知报道的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包括四分子交联体5、骨桥蛋白、同源框基因HOXA10、非编码RNA等进行梳理,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工作中对EMs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972年,Kerr等[1]首次描述了凋亡是不同于坏死的细胞死亡,其意义是维持机体细胞总数的内平衡。育龄妇女子宫内膜的周期性改变是受体内雌、孕激素调控的,月经来潮是由于子宫内膜缺血坏死所致,而目前的研究认为,凋亡在子宫内膜周期脱落中也起作用。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包含多个成员,在糖尿病肾病中存在异常表达,IGFs家族的组成、生理特性及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优化人子宫内膜组织块体外培养条件基础上,建立慢病毒载体感染人子宫内膜组织块的方法。方法将人子宫内膜标本剪成1 mm×1 mm×2 mm大小,移入含激素(雌二醇和醋酸甲羟孕酮)或不含激素的培养液中培养7 d,每天取3块组织块,进行大体和HE染色形态学观察。在优化的组织块体外培养条件下,组织培养液分别加入不同病毒量的慢病毒和具有促进病毒感染的感染增强液ENi.S和Polybrene,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情况,比较阳性细胞率。结果人子宫内膜组织块在含激素的培养液中培养5 d后,色泽鲜红,结构完整,培养效果明显优于不含激素的培养液。3.5×10~7TU/ml病毒数量及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胞增强液时,慢病毒感染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阳性率达50%。结论慢病毒载体在体外可成功转染人子宫内膜组织块。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简称miRNA)是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且对mRNA的表达产物有调控作用的一类非编码蛋白的RNA。目前的研究表明,miRNAs在胚胎植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过程中miRNAs也许参与其中。本文综述miRNA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国内外呈上升趋势,如能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并严密观察,及早处理,可大大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一种创伤小、费用低、操作简单同时准确率高的筛查方式成为重中之重,而ECT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筛查工具的应用值得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51例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OPN蛋白质进行定位和定量检测,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增殖期及分泌期OPN蛋白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8例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殖期及分泌期OPN mRNA的表达。结果OPN蛋白质主要分布在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早期、中期无表达,增殖晚期出现,分泌中期、晚期表达最强。月经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表达较强。OPN mRNA表达分泌期强于增殖期(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存在OPN蛋白,分泌期含量较高。结论OPN蛋白质及mRNA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呈现明显周期依赖性。分泌中、晚期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参与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14.
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及上皮细胞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供人胚胎联合培养的人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标本,必须进行人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为此,我们对传统的Kevin[1]方法进行改进,现介绍如下。一、材料及方法1.标本来源:选自1996年10月~1997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因子宫肌瘤做子宫切除术病例10例,年龄36~48岁,月经周期规律(28~32天),术前3个月未用激素,病理检查为增殖期至早分泌期子宫内膜。2.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的分离:参照Kevin等[1]方法加以改良:术后立即刮取子宫内膜,置于含无菌D-Han…  相似文献   

15.
胚胎质量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决定胚胎能否成功种植的关键。子宫内膜容受性障碍是导致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回顾文献,从增加子宫动脉血流、机械损伤子宫内膜、宫腔灌注某些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细胞因子、药物抑制子宫收缩等方面,对近年来一些研究的进展和新方法的探索进行了阐述。虽然其中的某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IVF-ET技术的临床妊娠率,但是仍需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证明其有效性,也亟待制定规范治疗方案及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尿路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包含多个成员 ,在糖尿病肾病中存在异常表达 ,IGFs家族的组成、生理特性及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8.
19.
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研究表明 ,子宫内膜异位症 ( EM)与机体的自身免疫有关 ,患者体内不同程度存在抗子宫内膜抗体 ( EMab)。作为非创伤性体外诊断方法 ,作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测定患者血清中 EMab,分析其水平与该病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 .实验对象 :( 1 ) EM组 :2 0 0 0年 1 0月~2 0 0 1年 1 1月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经腹腔镜或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为 EM患者 3 5例 ,平均年龄 3 5.6 ( 2 5~ 47)岁。 ( 2 )妇科良性疾病组 (妇病组 ) :为同期我院收治的妇科良性疾病患者 40例 ,其中子宫肌瘤 2 0例 ,卵巢囊肿1 2例及 8例其他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鼠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模型薄型子宫内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8周龄动情期规律C57BL/6J小鼠共2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干细胞移植组,每组96只。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宫腔注射95%乙醇损伤后立即原位注射PBS 0.1 ml,3 d后尾静脉注射PBS 1 ml;干细胞移植组宫腔注射95%乙醇损伤后立即原位注射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0.1 ml,3 d后尾静脉注射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1 ml,干细胞浓度为5×105/ml。每组根据取样时间(3 d、7 d、14 d、30 d)不同分为4小组,取样当日,半数小鼠子宫组织取样,4%多聚甲醛固定送检,进行子宫内膜厚度、HE染色、免疫组化等检测;另半数小鼠与确定有生殖能力C57BL/6J雄鼠合笼,进行生育力评估。结果干细胞移植组小鼠子宫内膜厚度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厚于模型对照组(P<0.05),但与空白对照组仍有一定距离(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后的受损子宫内膜上皮层及基质层均增厚,腺体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组角蛋白、波形蛋白、VEGF、ERα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上升,与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育力评估发现,模型对照组生育率接近于0(仅30 d亚组1例),而干细胞移植组生育率显著升高,30 d亚组生育率达50%,接近空白对照组(66.7%)。结论小鼠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对薄型子宫内膜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