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Ⅳ型胶原的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Ⅳ型胶原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依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设健康对照组共4组。测定空用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UAER、尿a,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Ⅳ型胶原、血肌酐等。结果 健康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DN组尿Ⅳ型胶原递增;尿Ⅳ型胶原与UAER、糖化血红蛋白、尿a,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病程、舒张期血压成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尿Ⅳ型胶原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UAER、病程、舒张期血压;正常白蛋白尿期有33.3%患者尿Ⅳ型胶原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尿Ⅳ型胶原可作为DN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在正常白蛋白尿期可能有前瞻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尿Ⅳ型胶原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尿Ⅳ型胶原在糖尿病肾病 (DN)早期肾损害时的变化及与其他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85例糖尿病患者及 2 4例正常成人尿Ⅳ型胶原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尿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尿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 (P均 <0 0 1) ;尿Ⅳ型胶原水平与尿白蛋白及病程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尿Ⅳ型胶原水平与血糖、体重指数、血脂及血压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DN存在着胶原代谢的异常。尿Ⅳ型胶原在DN肾损害早期明显增高 ,并随病情进展持续性增高 ,尿Ⅳ型胶原可以作为DN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初步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 (Ⅳ -C)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 4 0例和正常对照组 30例血清、尿Ⅳ -C及血糖基化血红蛋白 (HbA1C)、尿白蛋白等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Ⅳ -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无并发症的 2型糖尿病组血清Ⅳ -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2型糖尿病患者大量白蛋白尿组同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 ,血清Ⅳ-C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增生型视网膜病变组 (PDR)同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 (BDR)、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相比 ,血清Ⅳ -C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血清Ⅳ -C水平同血肌酐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无相关性(r =0 .0 130和r =0 .2 32 ,P >0 .0 5 )。结论 :血清Ⅳ -C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反映基底膜代谢动力学的生化指标 ,对于监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Ⅳ型胶原(Ⅳcollagen,CⅣ)的影响及对DN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um excretion rate,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组(B组)、临床蛋白尿组(C组),分别检测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酯蛋白(LDL),血肌酐(Cr),UAER和CⅣ.A、B、C组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糖尿病各组UAER、CⅣ均显著增高.相关分析表明CⅣ与Cr,UAER呈正相关.氟伐他汀治疗后UAER、CⅣ均显著降低.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胶原代谢异常,氟伐他汀能抑制CⅣV合成,改善胶原代谢,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Ⅳ型胶原(ⅣC)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5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根据白蛋白尿含量不同分为DM1、DM2、DM3组)及30例正常人尿Ⅳ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水平。结果DM1组中尿mAL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增高(P>0.05),而DM1组尿Ⅳ型胶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ⅣC和mALB在DM1、2、3组间有逐组递增趋势,各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ⅣC可作为比尿mALB早期诊断DN更敏感的指标;尿ⅣC可预示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Cr)、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茂名石化医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组,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研究组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30 mg/d,A组)18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30~〈300 mg/d,B组)20例和大量蛋白尿组(UAER≥300 mg/d,C组)22例,另选择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Cr、BUN、Cys-C及β2-MG;分析研究组BUN、Cys-C及β2-MG与Cr的相关性;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①研究组患者Cr、BUN、Cys-C和β2-M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B、C三组患者Cr、BUN、Cys-C和β2-MG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26、4.67、4.21、5.23,均P〈0.05)。③研究组BUN与Cr呈正相关(r=0.622,P〈0.05),Cys-C与Cr呈正相关(r=0.782,P〈0.05),β2-MG与Cr呈正相关(r=0.645,P〈0.05)。④Cr+BUN+Cys-C+β2-MG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5.0%,明显高于三联检测和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蛋白尿水平越高,各项指标的水平越高;Cr、BUN、Cys-C、β2-MG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较高,且是临床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水平变化的特点,并对其临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16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DM1)46例,微量蛋白尿组(DM2)85例,临床蛋白尿组(DM3)35例.设健康体检者55人为对照组.采用放免法测其血清Ⅳ-C、LN含量,同时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结果DM患者血清Ⅳ-C、L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DM患者从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到临床蛋白尿组,血清Ⅳ-C、LN水平逐增高,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Ⅳ-C、LN与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病程呈正相关.结论血清Ⅳ-C、LN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将血清Ⅳ-C、LN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联合检测,能更全面地反映DN的病变程度.尽早控制血糖血压是延缓DN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尿Ⅳ型胶原(CⅣ)的变化及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测定了72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及30例正常人尿CⅣ、UAE、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结果72例患者尿C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正常白蛋白尿期2型DM病人尿CⅣ较对照组已明显升高(P<0.05),各组间尿CⅣ水平差异显著,随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的增加而递增。尿CⅣ与UAE、α1-MG、收缩压(sBP)、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c)呈正相关。结论提示尿CⅣ随DN的严重程度而明显增高,可用来早期诊断DN,监测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早期胱抑素C(Cys-C)、尿Ⅳ型胶原(CⅣ)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87例,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正常蛋白尿(NA)组、微量蛋白尿(MA)组、临床蛋白尿(CDN)组及4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三项指标的浓度变化以及单项检测、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尿Ⅳ型胶原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MA组与CDN组的Cys-C、尿CⅣ和mALB的含量均高于NA组;CDN组中的mALB含量明显高于MA组;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明显提高。结论:Cys-C、尿CⅣ及mALB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肾病肾损伤中有临床意义;Cys-C、mALB含量的增高反应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水平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患者、28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sICAM-1和UAER水平。结果:①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在排除代谢因素影响后(两组年龄、病程、BM 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 c等无显著性差异),2型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sICAM-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2型糖尿病组UAER与sICAM-1正相关,相关系数0.53(P<0.01),尤其在微量白蛋白尿组,相关系数达0.59(P<0.01)。结论:sICAM-1增高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过程,它的检测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一个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庆元 《吉林医学》2010,31(16):2364-2366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VEGF排泄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2例和2型糖尿病组65例,根据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2例)和临床蛋白尿组(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VEGF,计算排泄率。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白蛋白尿组尿VEGF排泄率即可见显著升高(P<0.05)。2型糖尿病组内,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尿VEGF较正常,白蛋白尿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临床蛋白尿组较微量白蛋白尿组尿VEGF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尿VEGF排泄率与UAER、血浆肌酐、病程呈正相关。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尿VEGF排泄率的因素为UAER、血浆肌酐。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VEGF排泄率升高先于UAER的变化,并与肾脏病变的程度有关,提示尿VEGF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敏感指标,并可预示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Ⅳ型胶原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 ,本文对 65例糖尿病患者及 2 5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Ⅳ型胶原 (IV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测定 ,结果表明糖尿病病人血清IVC明显高于正常者 ,有微量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血清IVC水平除高于正常人外亦高于无蛋白尿糖尿病患者。IVC与UAER的相关分析 ,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表明血清IVC与尿微量白蛋白一样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指标之一 ,阐明血清IVC发生机制可能与高血糖有关 ,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是积极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 (ECM)水平与糖尿病肾病 (DN)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8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2 5名健康者的血清Ⅳ型胶原 (CⅣ )、层粘蛋白 (LAN)、前胶原 3(PⅢ )和透明质酸 (HA) 4种ECM水平。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泌率 (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组 (DN)和非糖尿病肾病组(NDN) ,DN组进一步根据UAER值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 (MA ,UAER 30~ 30 0mg 2 4h)和临床肾病组 (CDN ,UAER≥30 0mg 2 4h)。结果 DN组和NDN组的血清CⅣ、LAN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DN组的血清CⅣ、LAN水平与NDN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DN患者进一步分组后 ,CDN组的血清CⅣ、LAN水平与M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AN水平均分别与空腹血糖 (FPG)、舒张压和病程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AN水平高于正常人 ,而且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9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选取同期的35名健康人员为正常对照组,检测4组人员的血清CysC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0.55±0.16)mg/L相比,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的CysC浓度均明显升高[分别为(0.73±0.18)mg/L、(1.21±0.25)mg/L、(1.87±0.24)mg/L](均P<0.01),且3组间的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微量蛋白尿组与临床蛋白尿组血清CysC浓度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083,0.675,P<0.01)。结论血清CysC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理想指标,对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尿Ⅳ型胶原与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关系。方法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30 mg/24 h)和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30~300 mg/24 h)。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的24 h尿TGF-β1、尿Ⅳ型胶原和血TGF-β1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值均<0.01)。24 h尿TGF-β1、尿Ⅳ型胶原和血TGF-β1均与UAER呈正相关(P<0.01)。分别以UAER、尿TGF-β1、尿Ⅳ型胶原、血TGF-β1为应变量(Y),以病程、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自变量(X1、X2、X3…X12)作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LDL、HbA1c进入UAER的回归方程(Y=0.959 0.532X9 0.188X12);HDL、HbA1c进入24 h尿TGF-β1的回归方程(Y=3.263-0.47X10 0.212X12);HbA1c进入24 h尿Ⅳ型胶原的回归方程(Y=4.032 0.106 X12);LDL、HbA1c进入血TGF-β1的回归方程(Y=-14.51 1.413X9 7.622X12)。结论24 h尿TGF-β1、尿Ⅳ型胶原和血TGF-β1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史庆元 《吉林医学》2010,31(13):1748-1750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和2型糖尿病组65例,根据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E-S。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sE-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临床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又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sE-S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结论:E-S作为一种黏附分子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过程,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预报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代谢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尿液Ⅳ型胶原(T4C)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DM)患者182例,分为正常蛋白尿组(DMN组),微量蛋白尿组(DMMA组),大量蛋白尿组(DMP组);对照组(C组)31例,检测血清T4C,尿液T4C、Cr.结果:①血清T4C在DMN组与C组区别无显著性,在DMMA组高于C组和DMN组(P<0.01),DMP组高于C组、DMN组(P<0.01)和DMMA组(P<0.05);尿T4C/Cr在DMN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在DMMA组、DMP组明显高于C组(P<0.01),DMP组较DMN组明显升高(P<0.05),但与DMMA组差异无显著性.②相关分析显示:DM患者尿Alb/Cr尿T4C/Cr(r=0.235,P<0.01)、血清T4C(r=0.376,P<0.0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2型DM患者血、尿T4C与尿Alb排出有一致性升高的趋势.尿T4C是晚期DN指标;血清T4C既是DM早期肾病的指标,也是晚期DN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尿Ⅳ型胶原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免法对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尿Ⅳ型胶原、白蛋白、α1—MG、β2-MG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 糖尿病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尿Ⅳ型胶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蛋白质排泄率的增加,尿Ⅳ型胶原递增。尿α-MG、β2-MG、HbAlc、糖尿病病程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肾小管病变可能先于肾小球病变而存在。尿Ⅳ型胶原可预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改变及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T2DM患者7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20例、微量清蛋白尿组25例和临床肾病组25例,并选取同期20例非肾病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尿NGAL水平,应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分析尿NGAL及血清CYS-C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清蛋白尿组的尿NGA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清蛋白尿组和临床肾病组的GFR、尿NGAL、血清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肾病组的GFR、尿NGAL、血清CYS-C与微量清蛋白尿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尿NGAL和血清CYS-C水平与GFR均呈负相关(r1=-0.312,r2=-0.412,P<0.05)。结论 T2DM患者尿NGAL与GFR有较好的相关性,测定尿NGAL和血清CYS-C可为早期诊断DN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ractalkine(FKN)在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清蛋白尿组(NA组)45例(UAER <20 μg/min),微量清蛋白尿组(MA组)43例(UAER 20~199 μg/min),临床蛋白尿组(CP组)42例(UAER≥200 μg/min).另选正常对照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组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清FKN水平.结果 NA、MA、CP组患者的血清FKN水平[分别为(0.65±0.09)、(0.72±0.12)、(0.83±0.19) ng/ml]均明显高于NC组[(0.54±0.0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KN水平随UAER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FKN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r=0.537,P<0.01).结论 FKN与DN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FKN可能是DN发展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