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银质针艾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40名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改良银质针艾灸组,对照组,均接受牵引加手法治疗,改良银质针艾灸组同时接受银质针艾灸加小针刀加药物注射疗法.治疗完成后按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评分.结果:改良银质针艾灸治疗颈椎病有显著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银质针艾灸治疗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TCD评价针刺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疗法治疗。采用TCD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根基底动脉Vm、Vs、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经颅多普勒(TCD)指标的影响,探讨TCD的临床价值。方法 19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9例)。治疗组采用旋提手法治疗,隔日1次;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每日1次。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进行TCD检查,观测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量相关指标[包括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p)、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脉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同侧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椎动脉双侧Vp、Vm、Vd水平及基底动脉Vp、Vm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本组同侧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双侧椎动脉Vp、PI水平降低,基底动脉Vp、Vm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双侧椎动脉Vp降低、左侧PI水平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Vm水平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Vd、P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提手法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TCD指标,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TCD可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温针大椎穴配以针刺后溪、百会、风池.对照组针刺后溪、百会、风池穴.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以观察病情变化,从而判定疗效.结果:1)自身纵向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左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仅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平行对照:在治疗后,两组在左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以及平均血流速度(Vm)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的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以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无论是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功能方面还是在改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的供应方面,治疗组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推拿综合治疗方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椎-基底动脉血供异常的影响。方法采用三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纳入针推组(38例)、针刺组(32例)、推拿组(30例),分别给予针刺推拿综合方案、单纯针刺、单纯推拿治疗,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为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的变化。结果对椎-基底动脉低流速状态患者,除推拿组椎-基底动脉Vm外,治疗后各组各指标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后针推组与针刺组、推拿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对椎-基底动脉高流速状态患者,治疗后针推组椎-基底动脉Vp、Vm、Vd,针刺组椎-基底动脉Vp、Vm,推拿组椎动脉Vm、Vd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后针推组椎动脉Vp、Vd,基底动脉Vm与针刺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而椎动脉、基底动脉Vm与推拿组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本研究的针刺推拿方法治疗CSA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的紊乱,针灸、推拿配合应用可互相协调,优势互补,提高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通督调神针法,选取前顶、囟会、百会、神庭、风府、大椎、至阳、命门和腰阳关为治疗穴位,每日1次,疗程15天。应用经颅多普勒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峰速(Vs)、舒张期血流峰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Vm、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Vm均增加更多,PI值降低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Vm均增加,PI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通督调神针法能够增加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椎-基底动脉脑血流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观察椎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椎针组(100例)和针刺组(50例),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疗程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VBA)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血流速度(Vd)及其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VBA的Vp、Vd、Vm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但针刺组VBA中Vp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LVA中Vp、Vm,RVA中Vp、Vd、Vm及VBA中Vp、V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椎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8.
银质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质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 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银质针和普通毫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Vm)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仅椎动脉平均峰流速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质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优于普通毫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采用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颈椎牵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颈椎动脉和基底动脉TCD检测: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量,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银质针艾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40名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改良银质针艾灸组,对照组,均接受牵引加手法治疗,改良银质针艾灸组同时接受银质针艾灸加小针刀加药物注射疗法。治疗完成后按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评分。结果:改良银质针艾灸治疗颈椎病有显著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银质针艾灸治疗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新中医》2017,(12)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开气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依常规推拿手法操作,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配合开气门治疗,观察2组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指标改善状况及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峰值流速(V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等情况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LVA、RVA、BA的Vs、Vd、RI、PI情况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82.5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开气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良好疗效,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可考虑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彭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55-1856
目的:探讨清眩颗粒改善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TCD的疗效。方法:试验组服用清眩颗粒、对照组服用银杏叶片,治疗前后用EME公司DOP-P系便携式TCD仪,进行检测。探头频率2MHz,患者坐立低头位,自枕窗探测BA、VA。取样深度:BA为66~72mm,VA为58~68mm,实行2mm间距移动方法以保持血管连续性。结果:试验组Vd、Vm疗前与疗后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Vs、PI、R I疗前、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Vd、Vm、Vs、PI、R I疗前与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各项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清眩颗粒改善TCD的疗效优于银杏叶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椎基底动脉闭塞动脉溶栓术术前及术后脑血流的价值。方法收集椎基底动脉闭塞拟行溶栓术患者24例作为病例组,均符合动脉溶栓适应证;并收集同期2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后及对照组进行TCD检查,检测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各种血流参数,记录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观察频谱形态、血流方向及监听频音。对数据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术前TCD中Vs、Vd、PI及RI与术后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术后各TCD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能获知患者椎基底动脉闭塞动脉溶栓术前后的脑血流灌注情况,结合DSA的结果可清楚了解脑缺血改善之后各项指标的相应改变,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万会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107-3108
目的观察芪归四白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椎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以自拟芪归四白汤内服治疗,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和TCD变化。结果治愈56例(70%),好转20例(25%),无效4例(5%);治疗后椎动脉(Va)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值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 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芪归四白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Vs,Vd,Vm,降低PI,R I,其疗效与芪归四白汤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风池穴不同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8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短刺法针刺风池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风池穴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ESCV、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以及TCD相关指标,TCD指标观察基底动脉和双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ESCV、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m较治疗前明显减慢,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且短刺法优于平补平泻法。  相似文献   

16.
针刺推拿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优选提高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VBI)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案,并探讨其治疗VBI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推治疗组(A组)、针刺治疗组(B组)、推拿治疗组(C组)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并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治疗前后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结果:A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与C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A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Vm、PI和血管弹性指数(DI)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推结合疗法对改善椎-基底动脉的Vm、PI、DI以及VBI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作用,且优于单纯针刺和推拿疗法,是目前治疗VBI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牵旋手法结合针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牵旋手法结合针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对196例患者分别采用牵旋手法结合针挑治疗(治疗组)与单纯牵旋手法(对照组)治疗后,即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左右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并作治疗前后比较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双侧VA、BA的Vpeak、Vmin值经治疗后明显加快,接近或已经恢复至正常值范围,而PI及RI值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牵旋手法结合针挑治疗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脑部血供,降低血液粘稠度,达到标本兼治、调整内外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4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温针配合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2星期后对其治疗前后的症状、TCD相关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及评解。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指标、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使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减慢的Vm回升,也能使平均血流速度增快的Vm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能使椎-基底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PI和Vs/Vd比值DI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配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指标、体征,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双相良性调节作用,对椎-基底动脉血管顺应性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并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评价针刺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Vm)、收缩峰期血流速度( 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Vd)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针刺推拿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天麻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通过检查TCD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Vm、Vs、V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4%,有统计学差异( P<0.05);在改善椎动脉Vm、Vs、Vd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对椎动脉Vm、Vs、Vd方面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徐杰 《新中医》2021,53(14):75-77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检测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Vd)、平均血液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s、Vd、Vm均大于对照组(P0.05),椎动脉和基底动脉PI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状况,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