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股动脉内 中膜厚度 (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EDD)的临床意义。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 18例 ,冠状动脉有病变者 6 1例及正常志愿者 30例进行股动脉超声检查 ,测量股动脉IMT及肱动脉EDD ,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IMT随粥样斑积分增加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厚 ;②EDD下降早于IMT增高 ,并随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加重而逐渐下降。结论 :超声检测股动脉IMT及肱动脉EDD ,诊断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敏感性高 ,可作监测冠心病患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CAD)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动脉硬化的状况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AD的患者90例(CAD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狭窄并无其他疾病史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及动脉内膜的变化,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股动脉,观察管腔、管径、内膜及有无斑块、血流变化、血流频谱形态及性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Crouse法.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在单支组及多支组明显减弱[(9.08±2.28)%、(6.14±2.21)%],与对照组[(15.58±2.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D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阿司匹林组各60例,前者常规给予降血压药物,后者加服阿司匹林100mg/d,随访18个月,在随访前后测量患者颈动脉IMT及EDD、EID。结果:阿司匹林组颈动脉IMT明显低于对照组,EDD、EID则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降低颈动脉IMT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并检测患者血液中hsCR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将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浆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FMD在冠心病各亚组中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MT在冠心病组中明显增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颈动脉斑块积分在冠心病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血浆hsCRP及斑块积分呈正相关,与FMD呈负相关。结论血浆hsCRP、FMD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的检测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硬化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冠心病(CAD)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AD的患者106例(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狭窄的健康者4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AD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功能(FMD)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缩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AD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FMD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651,P〈0.001),颈动脉IMI及斑块积分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871,0.702,P〈0.001)。结论: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相平行。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检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IGT组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ID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186例因冠心病及可疑冠心病而入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和冠状动脉病变组,后者根据冠脉病变数目分为三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采用高频超声探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测量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组的IMT值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的斑块检出率与冠脉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的检出率比单支病变高,三支病变的检出率比双支病变高.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查对冠心病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总的预测符合率为85.48%.结论 通过对颈动脉的超声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并可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水平,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系统分别检测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年龄62~91岁)以及3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年龄65~89岁)肱动脉的EDD及EID;同时采用还原、比色法测定NO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水平,并分别与40例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年龄61~86岁)进行对比。结果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肱动脉的EDD、EID以及血浆NO水平均显著低于老年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老年冠心病组的EDD、EID以及血浆NO水平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ET却显著高于老年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组E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1)老年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肱动脉EDD及EID均受损;(2)老年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内皮功能紊乱更严重;(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糖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不同部位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血管内径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从而为临床筛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积累新的临床资料与经验.方法 入选对象31例,依冠状动脉积分分为高、中、低三组,对每组对象行超声检测颈动脉不同部位内膜中膜厚度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颈动脉各部位内膜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且分叉处的内膜中膜厚度与冠心病有更强的相关性(r=0.679,P<0.01);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颈动脉分叉处最易形成斑块(P<0.05);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646,P<0.01).硝酸甘油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在三组间虽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测定可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 89例老年女性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病组FMD较对照组明显减弱 ,分别为 (3.5± 3.1) %及 (7.6± 3.5 ) % ,P <0 .0 0 1,老年女性冠心病组及对照组IMT分别为 (0 .88± 0 .2 0 )mm及 (0 .6 5± 0 .2 3)mm ,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分别为 6 2 .2 %及11.4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B超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对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40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2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的血浆内皮素-1(ET-1)、NO水平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结果 观察组血浆ET-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EDD明显低于对照组.EDD与ET-1呈负相关,与NO呈正相关(r=-0.5356、0.6829,P均<0.01).提示血浆内皮素、NO和超声均可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二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病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病人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5例高血压病病人及13例正常对照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DD)进行观测,并观察EDD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血脂、胰岛素敏感性、尿钠、尿钾等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病人的ED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5.76%±4.93%vs10.96%±6.73%,P<0.01),而NDD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15.35%±8.33%vs 17.09%±9.71%).EDD与血总胆固醇呈负相关(r=-0.355,P=0.013),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2,P=0.044),与24 h尿钾排出量呈负相关(r=-0.311,P=0.004 5),与收缩压呈负相关(r=-0.293,P=0.004 3).EDD与IMT不相关(r=-0.118,P=0.425).结论高血压病病人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降低,且早于血管结构的改变,并可能为引起结构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测定,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对91例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单支病变组患者的颈动脉IMT为(1.09±0.22)mm,斑块检出率70.8%;多支病变组患者的颈动脉IMT为(1.23±0.18)mm,斑块检出率7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IMT(0.72±0.13)mm,斑块检出率24.0%(P<0.05).多支病变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之间关系密切,颈动脉IMT可作为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301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及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再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3个亚组。测量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计算斑块积分及粥样斑块发生率。结果(1)冠心病组IMT,斑决积分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斑块积分及IMT增加,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以IMT>0.85mm和(或)出现粥样斑块预测冠心病,特异性75.3%,敏感性84.6%,阳性预测率88.4%。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冠心痛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与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病情稳定性的关系。方法轻度抑郁组140例和中重度抑郁组128例,均接受冠脉造影和肱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冠状动脉Gensin i评分、病情稳定与不稳定的比例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中重度抑郁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严重,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情趋于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择对照组40例。高血压组60例。使用E1立EUB-6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测量颈动脉IMT,EDD。结果:高血压组动脉IMT明显增厚,平均(0.912±0.263)mm。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择对照组40例,高血压组60例。使用日立EUB-6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测量颈动脉IMT,EDD。结果:高血压组动脉IMT明显增厚,平均(0.912±0.263)mm,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01例病人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再根据受累血管数将冠心病组又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应用高频超声测定所有病例双侧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进行分析. 结果:冠心病组的左颈动脉的平均IMT为(0.91±0.13)mm,平均内中膜横切面面积(IMCSA)为(22.13±3.21)mm2,而对照组的左颈动脉的平均IMT为(0.84±0.06)mm,平均IMCSA为(18.06±1.15)mm2,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为63.7%,对照组的斑块发生率为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左颈总动脉IMT0.845 mm为界限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8.8%,特异性为67.3%;以左颈总动脉IMCSA19 mm2为界限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4.6%. 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保利尔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保利尔胶囊4粒/次,3次/日,服用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CRP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ET-1均明显下降(P<0.05),NO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ET-1、NO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后的肱动脉EDD,治疗组为(9.67±3.10)%较对照组(4.32±2.78)%明显改善(P<0.05);而肱动脉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也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保利尔胶囊可使血浆ET-1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EDD、NMD明显改善,CRP明显降低,提示保利尔胶囊有显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人选患者的内皮功能、动脉弹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氧化应激和炎症等多种无创指标,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这些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65岁的95例男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冠心病)的结果分为多支病变组(2支以上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组,及老年对照组(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在造影前检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和颈动脉IMT,并抽血检测内皮功能、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结果各组baPWV、ABI、颈动脉IMT,ET-1和NO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MDA水平及hs—CR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baPWV和颈动脉IMT水平亦逐渐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aPWV、吸烟和糖尿病是影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因素(P〈0.05)。结论在众多无创性检测指标中,内皮功能受损、动脉弹性及颈动脉IMT的改变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其中baPWV和颈动脉IMT水平可能能预测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