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咳血咳血,是指血来自肺或气管,血随咳嗽而出的症状,多因外伤,或外邪犯肺、肝火犯肺、阴虚火旺,或气不摄血等,使肺络受损,血溢脉外所致。多种肺脏疾病如肺痨、肺癌、肺络张等,以及血溢病、疫斑热、稻瘟病、心衰等皆可引起咳血。临床对以咳血为主症的病种尚未能确定...  相似文献   

2.
血液运行不正常,脉络受伤,致使血溢于经脉之外,称为出血。血从上部溢出者见眼衄、鼻衄、龈衄、咳血、呕血;血从下部溢出见尿血、便血、崩漏;溢出皮肤、肌肉之间者见皮下紫癜;溢于脏腑者见内脏出血等。出血原因除跌伤因素外,大部分由下列因素引起:①六淫侵袭,留而化火,灼伤络脉,迫血妄行;②饮食不当、损伤胃肠之络而出血;③七情内伤,肝郁化火犯肺或肝火横逆而致出血;④虚损劳倦过度,气虚不摄血而致出血;⑤一些急慢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出血。  相似文献   

3.
梁贻俊 《新中医》1991,23(6):43-44
“紫斑”是指血溢于肌肤之间,皮肤呈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为临床特征,常伴有鼻衄、齿衄、舌衄的一种疾病。它属于祖国医学“血证”、“肌衄”“发斑”、“葡萄疫”、“阴阳毒”等范畴。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虽均为  相似文献   

4.
过敏性紫癜,西医谓为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祖国医学则属于“肌衄”。或温热病“发斑”、“血证”范畴。临床若能掌握病机,辨证施治,每收良效。据临床治疗所见大体可分为以下证型: 外感时邪型:起病多因感受疫疬之气,风温、风热、风火湿毒之邪,上犯肺经。多呈现发热、咽喉红赤肿疼,继之上肢或下肢、胸腹可见紫红色,略高于皮肤,指压不退色,大小不等的斑丘疹,伴有掀热肿痛瘙  相似文献   

5.
消癜汤治疗过敏性紫癜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金阶  邵迎新 《新中医》1996,28(5):26-27
应用自拟消癜汤随症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50例,治愈39例,显效5例,好转4例,无效2例。认为本病是由于卫外机能不足,风毒或挟湿热毒邪外侵肌表,内犯肠胃,流注关节,损伤下焦,入于脉络,致血不循经,溢于皮下而成。本方具有活血祛风、解毒消斑之功。治疗过敏性紫癜能迅速消除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高辉  张卫平 《国医论坛》2009,24(5):16-17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临床特点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等。过敏性紫癜按其临床表现,当属祖国医学“血证”、“紫斑”、“肌衄”等范畴,多由风火湿毒、膏粱厚味、邪热伤络所致。阳明热毒炽盛,自内发外,热迫血行,损伤脉络,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渗于肌肤之间,瘀滞不去而成紫癜。虽然亦有因气虚不摄、阴虚火旺所致者,但临床以邪热迫血妄行最为多见。笔者应用传统方剂犀角地黄汤(原方中犀角以水牛角代)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魏文浩 《河南中医》2007,27(12):15-16
姜良铎教授师承于全国著名老中医董建华、张学文、郭谦亨老先生。在继承导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辨治温热病急症有着独特的经验。姜老认为斑疹的出现都是热毒郁闭营中,灼伤血络所致。其因有三,一是感受温热毒邪,内郁阳明,灼伤血络,热毒乘虚逼营,血从肌表外发;二是邪毒伏于血分,热毒鸱张,蒸逼营血,毒热之邪挟血外出,透于肌表;三是温病误治,阴伤血燥,热毒燔灼营血而导致发斑。疹多由于风热伏肺,内闭营分,郁于血络,外出肤表而成。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指出:“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故在临床治疗上,当遵循“斑宜…  相似文献   

8.
清热滋阴凉血止血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中医归属于肌衄、葡萄疫、发斑等范畴,统属血证。 1 病因病机 近年来关于ITP的病因病机,现代医家各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周氏认为ITP的病机多为火热熏灼,脉络受损,血溢脉外。  相似文献   

9.
<正> 肌衄,现代医学多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中医辨证不外虚实两类。实证多因热毒熏蒸,迫血妄行而成,斑点色鲜红,按之不退色。治宜清热凉血止血,一般多用化斑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之类。虚证多系脾不统血或阴虚火旺所致,斑点紫暗,反复发作。治宜补脾或养阴,一般多用归脾汤或六味地黄汤。笔者对于顽固性肌衄,常用玉屏风散加味  相似文献   

10.
紫癜系现代医学病名,一般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过敏性紫癜(AP)二类。主要症状为皮肤、粘膜、关节或内脏出血。其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紫斑”、“斑疹”和“斑毒”等病。中医认为紫癜是以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蓄于皮膜、肌腠之间,并出现青紫色瘀点,且压之不褪色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脏腑柔弱,气血未充,若复感风热、湿热之邪,或邪热炽盛,内客营血,血脉受损,血溢脉外,渗于肌肤则发为本病。小儿紫癫的临床证治一般分为虚、实两大类,前者常究于脾虚失摄,血溢脉外或阴虚火旺,灼#血络…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常伴腹痛、关节痛及便血和尿血等。临床上该病常反复发作。丁教授认为本病主要在于患者素体有热,血分伏邪,复感风热、湿、毒等外邪,或进食鱼、虾、辛辣及燥热等发动之品,风热相搏,热入血分,扰动血脉,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发为肌衄,损伤肾络,血溢脉外则尿血,邪扰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是因病毒侵犯心肌所致的心系病证。外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犯于肺胃,邪毒留恋,损耗正气,内舍于心,损伤心之气血阴阳是其基本病机。邪自皮毛、鼻咽而入者,首犯太阳,内陷少阴,损伤心阴心阳,从伤寒六经病论治;“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损伤心营,导致气阴两伤,从温病卫气营血论治。本文从伤寒及温病论治病毒性心肌炎,以中医经典理论为基石,阐明邪毒犯心的路径及治疗方药,值得在儿科临床中运用。  相似文献   

13.
李梅  金季玲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107-1107
经行吐衄是指每值经前或经期,出现有规律的吐血或衄血者,又称"倒经""逆经"[1]。经行咳血属"经行吐衄"范畴。病因病机有虚实之分,虚者肺肾阴虚,相火妄动,灼伤肺络;实者肝郁化热,迫血妄行,损伤肺络。治疗原则为虚者滋阴润肺,降火止血;实者疏肝泻火,降逆止血。经行咳血之证临床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6,(6):544-545
孙伟正老师认为紫癜风的常见病因包括外邪侵袭、火热妄行、瘀血阻滞、脾失统摄、阴虚火旺,临床可将紫癜风分为风热搏结、热盛伤络、湿热内阻、气不摄血、肾阴亏虚5种证型,治疗应先行祛邪,继而宁血,全程化瘀。根据行气活血、凉血消斑、祛瘀解毒的组方原则,孙老师治疗紫癜风的常用药物包括白花蛇舌草、地肤子、蝉蜕、黄芪、当归、丹参、赤芍、红花、生地黄、木香、枳壳等,兼有其他症状者,可根据兼证灵活化裁。  相似文献   

15.
<正>过敏性紫癜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以广泛毛细血管炎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痛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过敏性紫癜在祖国医学属"血证"范畴,与中国典籍记载的"肌衄"、"葡萄疫"、"斑毒"相似,其病因病机多认为是外感风热之邪与气血相搏,热伤血络而迫血妄行;或脾虚气弱、血失统摄、血不循经而致。故治疗上多采用祛风散邪、清热凉血、益气摄血之法。然笔者认为疏肝理脾、补肾活血之法,在本病  相似文献   

16.
益母化斑汤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母化斑汤治疗小儿紫瘢性肾炎疗效。方法自拟益母化斑汤,随症加减内服。结果治疗20例、痊愈18例,有效2例。结论紫瘢性肾炎。中医辨证属热毒郁络,络破血溢,肾脉瘀阻。水道不利。采用凉血解毒,散血消瘀之益母化斑汤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小儿过敏性紫癜辨治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向晖  潘月丽 《新中医》2000,32(6):53-54
过敏性紫癜 (AP)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该病属中医学“肌衄”、“发斑”、“血证”、“斑毒”范畴 ,以皮肤紫癜 ,同时可伴有腹痛、关节肿痛、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 ,属儿科疾病中的疑难病症之一。笔者据临床体会 ,将AP的辨证施治概括为 8法 ,现浅谈如下。1 祛风散邪外感六淫是AP的主要病因之一 ,其中以风邪夹热、夹湿、夹毒最为多见。小儿脏腑娇嫩 ,腠理不固 ,易为六淫所侵。风邪夹湿、热、毒伤及肺卫 ,内搏营血 ,灼伤脉络 ,血溢脉外而发紫癜。故外邪引发者 ,起病急 ,症见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头痛 ,舌红、苔薄白 ,…  相似文献   

18.
自拟止血消斑汤施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按《血证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用自拟止血消斑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施治经验。  相似文献   

19.
“支扩”隶属于中医学“咳嗽”、“咯血”、“肺痈”等病范畴。其病变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相互影响,常可见血瘀征象。其病理基础:(1)痰热内蕴导致血瘀:痰热蕴肺郁而化火,火热损伤肺络,致血溢脉外;又可灼津为痰,加重痰热壅滞,使肺络瘀阻,痰热瘀互结,肉腐血败而变生疮疡;溢于脉外之血不循经归道多遗瘀。(2)外感风火,燥热郁肺。(3)情志不遂,久则及血。(4)饮食失节,积热化火。(5)久病伤阴,血滞瘀塞。血瘀是“支扩”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除表现为咳嗽、咯吐黄稠脓痰,反复咯血之外,常可见到咯血或夹有紫暗血块,胸隐痛,胸闷,舌暗红,或淡红,或…  相似文献   

20.
止血养板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在18~80×109/L,均有手足紫癜,或鼻衄、齿衄、月经过多(不止),或伴内脏出血,面色少华,倦怠纳呆等,或长期服用激素而体胖者。辨证属脾不统血的10例、肾阴虚火旺的11例,血热妄行的3例。处方:黄芪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