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建立从高表达CD23分子的RPMI8866细胞株分离制备CD23分子的两种方法:自然裂解法和木瓜蛋白酶水解法。比较了此两法的优劣,探讨了CD23回收量的影响因素,经Western blot-ting技术鉴定出制备品中18、37、42、45和86KDa的CD23片段。结果表明,上述方法简便、可靠、易行,且回收量较高。可供研究及分离其它膜分子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B细胞CD40表达与CD40单抗诱导的B细胞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新生儿B细胞(BL)CD40表达的同时以CD40单抗取代T辅助细胞(TH)CD40配体(CD40L)作用,观察其诱导的体外BL增殖及免疫球蛋白(Ig)产生能力。结果发现新生儿BLCD40表达水平与成人接近,CD40单抗可使新生儿低下的BL增殖,Ig产生及类别转换能力明显增高。本文提示新生儿BL功能低下并非BL内在缺陷所致,TH表达的CD40L或细胞因子(CK)不足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的变化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65例NSCLC患者以及30例正常人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并比较35例 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NSCLC患者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与NSCLC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Ⅳ期NSCLC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期(P<0.05~0.01),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1),Ⅱ期明显高于Ⅰ期(P<0.01),Ⅰ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NSCLC患者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结论血清可溶性CD105检测可能有助于指导NSCLC临床分期和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清中sCD54浓度的变化,了解其与肿瘤分期、预后以及肿瘤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心ELISA和一步法ELISA方法对已确诊的24例结直肠癌患血清中sCD54的浓度进行测定,A期6例,B、C期10例,8例术后发现广泛转移,其余8例为D期。另设青年组和老年组作为对照,男女各半。结果:性别不是分析血清中sCD54水平的因素(P>0.05)6例A期患和16例广泛转移sCD54浓度两相比差异显(P<0.01),B、C期患与广泛转移患相比差异显(P<0.01),提示sCD54水平与转移结直肠癌相关。结论:sCD54可作为结直肠癌转移的标志,对预测预后极有帮助,从血清学角度指导临床工作,有助于手术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吴昌归  孙滨 《医学争鸣》1995,16(6):440-442
探讨IgE低亲和力受体(CD23)的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IL-2受体(CD25)和HLA-DR的关系。CD23可能介导过敏性哮喘的慢性气管炎症,活化CD4^+T细胞对其表达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CD5+B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洁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158-1159
CD5^ B细胞是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B细胞群,人类CD5^ B细胞异常增高除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关外,还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现对CD5^ B细胞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研究方面与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小鼠B1细胞和B2细胞CD14的表达,探索B1细胞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C57BL/6小鼠的腹腔和脾细胞,anti-IgM免疫磁珠分选B1和B2细胞,提取总RNA后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CD14 mRNA的表达,以anti-CD14抗体、anti-CD19抗体流式细胞仪分析CD14分子在B1和B2细胞表面的表达;进一步给予小鼠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于不同时间点分选B1细胞,RT-PCR检测CD14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RT-PCR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14在正常小鼠B1细胞有较低水平的表达,而B2细胞几乎没有表达,LPS刺激后B1细胞的CD1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CD14表达于正常小鼠B1细胞,并且可能在B1细胞对LPS的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CD5^ B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5^ B细胞由早期的前体细胞发育而来,不依赖骨髓,是一类具有重要功能的B细胞亚群。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B淋巴细胞系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均有CD5^ B细胞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的异常。在艾滋病、肝炎、精神分裂症及肝损伤后再生过程中也有CD5^ B细胞的异常改变,提示CD5^ B细胞可能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将人可溶性CD14重组基因,用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CD14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用PCR方法扩增sCD14^348aa片段,将产物与载体pEF1/HisC酶切。纯化,连接后克隆至大肠杆菌DH5α中,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pEF1/HisC/sCD14^348aa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至CHO细胞中,用SDS-PAGE、Westen-Blot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阳性重组子可以切出1044bp大小的片段,得到重组质粒pEF1/HisC/sCD14^348aa;转染后的CHO细胞裂解液,Westen-Bolt在大小约53000附近有一条较强的特异性棕色条带。说明sCD14^348aa基因在CHO细胞中得到表达,在CD14的N端有5个潜在糖基化位点,经真核系统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证明重组蛋白糖基化完全。结论:重组质粒pEF1/HisC/sCD14在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B细胞血液肿瘤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CD154表达率的特点。方法 28例B细胞血液肿瘤患者分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17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11例;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CD40、CD154的表达率。结果 1MM组:CD40表达率为(17.50±8.32)%,CD154表达率为(1.00±3.26)%;B-NHL组:CD40表达率为(29.84±15.61)%,CD154表达率为(2.01±0.59)%;对照组:CD40表达率为(6.48±3.34)%,CD154表达率为(3.25±1.04)%。2化疗后B-NH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表达低于化疗前,P〈0.05。3MM患者III期组PBLCD40表达率高于I~II期组,P〈0.05。B-NHL患者PBL CD154表达率III~IV期低于I~II期组,P〈0.05。结论 1MM患者、B-NHL患者均存在PBL CD40高表达,B-NHL患者同时存在PBL CD154低表达;CD40高表达提示MM预后差,CD154低表达与B-NHL预后有关。2化疗降低了B-NHL患者PBL CD40表达率。为临床上进行B细胞血液肿瘤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CD5+B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5 + B细胞由早期的前体细胞发育而来 ,不依赖骨髓 ,是一类具有重要功能的 B细胞亚群。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 B淋巴细胞系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均有 CD5 + B细胞数量和 (或 )功能的异常。在艾滋病、肝炎、精神分裂症及肝损伤后再生过程中也有 CD5 + B细胞的异常改变 ,提示 CD5 + B细胞可能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可溶性肿瘤抗原对小鼠CD3AK细胞的体外增殖,体外杀瘤活性以及体内抑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分别检测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的体外增殖活笥和杀瘤效应细胞体外杀瘤活性,并通过测定实体瘤质量来分析杀瘤效应细胞的体内抑瘤作用。结果:STA协同增强小鼠CD3单抗诱导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联合检测在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肺栓塞组,根据《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相关标准分为大面积肺栓塞组(50例)及非大面积肺栓塞组(46例).另选取同期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非急性肺栓塞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及空腹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中sCD40L、HGF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sCD40L与HGF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CD40L、HGF水平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栓塞组血清sCD40L、H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肺栓塞组血清sCD40L、HGF水平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P<0.05).肺栓塞组患者血清sCD40L与HGF水平呈正相关(r=0.613,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CD40L、HGF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0.848,特异度分别为82.2%、82.2%,敏感度分别为72.9%、72.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3.48、492.81 ng/L;sCD40L和HGF联合诊断急性肺栓塞的AUC为0.875,特异度为91.1%,敏感度为74.1%.结论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sCD40L、HGF水平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sCD40L与HGF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血清水平变化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分期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DLBCL患者148例,均检测其CD4+/CD8+比值、sIL-2R血清水平.比较治疗前不同分期、治疗1个疗程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5和CD4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非特指)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DLBCL(非特指)病例81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CD20、CD3、CD5、CD43、CD10、Bcl-6、Mum-1和Ki-67在该组淋巴瘤中的表达,同时分析CD5和CD43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81例DLBCL病例中,CD5阳性表达7例(8.64%),CD43阳性表达26例(32.01%),CD5和CD43同时阳性表达6例(7.41%),CD5和CD43均为阴性54例(66.6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353,P<0.05)。 CD5表达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免疫表型分型( Hans分型)、部位和是否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无关;CD43表达与免疫表型分型和HBV感染相关,而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和部位无关。 CD5阳性DLBCL患者的EFS和OS显著低于CD5阴性者;CD43阳性DLBCL患者的EFS和OS显著低于CD43阴性者。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临分期外,年龄、性别、部位、B症状、免疫表型分型和HBV感染情况对患者生存期均无影响。结论 CD5、CD43和临床分期与DLBCL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44和nm23-H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肺癌组织、21例肺癌癌旁组织、14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CD44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CD44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肺良性病变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肺癌组织(P均<0.01);CD44蛋白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肺癌组织CD44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921, P=0.027);nm23-H1蛋白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肺癌组织的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805, P=0.028)。两者表达阳性率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D44和nm23-H1蛋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调控作用,有可能成为临床上判断和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
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CD154、gp39)现被认为是各种免疫与炎症调节的重要因子,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它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