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92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92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ACVD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3.01%,大部分脑心综合征患者在ACVD两天内发病,多数于两周内随病情改善而好转;心脏损害的表现主要为心电图的复极异常、心律失常以及心肌酶谱不同程度的升高。出血性卒中、近中线结构的损害及意识障碍的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发生率更高。结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特定部位受损导致对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体液调节障碍,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有关。应对ACVD加强心脏监护,积极诊治脑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探讨脑心综合征(BHS)的心电图改变,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81例ACVD脑CT、MRI、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ACVD可引起程度不同的心脏改变,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及累及脑干、丘脑的病变多有心电图改变。结论 表明BHS其发生与原发病性质、损害部位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血管病(ACVD)引起的心脏功能或心电图改变称之为"脑心综合征".有关报道认为,心电图异常改变与ACVD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是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将我们收集的2005年1月~2006年12月,经头颅CT或MIRI证实的162例ACVD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老年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由于急骤脑缺血、缺氧等导致的脑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的脑部病变,不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受损,往往并发心肌缺血、心功能下降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等脑心综合征(CCS)〔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被认为是检测心肌损伤的金标准,但该酶在其他非心肌组织中也有少量存在,因而缺乏特异性。有研究证实,血清肌钙蛋白(cTn-I)为心肌损伤最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且仅存在于心肌中具有高度特异性,其含量的变化可有效反映心功能变化,可为临床ACVD并发CC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ACVD患者,探讨其cTn-I和CK-MB的变化对ACVD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发现,急性脑血管(ACVD)病人中,ECG示有多种异常改变。把这种脑源性的心电图改变统称为脑心综合征。其机理可能是由于丘脑下部,脑干网状结构,边缘系统等高级植物神经中枢失调,神经体液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解放军第463医院神经内科43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为26.2%,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脑心综合征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为31.3%,明显高于非脑心综合征组的病死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可并发脑心综合征,常导致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24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发病率(P0.05);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死率为38.84%,明显高于同期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急性脑血管病类型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受损导致对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体液调节障碍,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应加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脏监护,积极诊治脑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心综合征(CCS)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中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例C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CS发病率为37.9%,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CCS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P<0.01);位于丘脑、脑干及小脑的卒中发生CCS明显高于脑叶及基底节的卒中(P<0.01);CCS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异常率为55.3%;合并CCS急性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CCS的发生与卒中类型、部位有关,预后较未合并CCS者差.掌握其临床特点,对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者急性期心电图(ECG)、心肌酶谱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检测96例ACVD者的ECG、心肌酶谱与血糖,比较脑心综合征(CCS)组(A组)与ECG正常组(B组)间心肌酶谱、血糖值异常的比例高低。结果①71例A组者83.1%(59例)心肌酶谱增高,63.4%(45例)血糖增高,78.9%(56例)有意识障碍;25例B组中16%(4例)心肌酶谱增高,12%(3例)血糖增高,20%(5例)有意识障碍。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②A组血清心肌酶谱与血糖水平随着病情控制与好转逐渐下降。结论ACVD者需加强心电监护,积极防治CC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至脑心综合征早期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确诊为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总发生率为44.85%。其中86.9%的患者在发病第一周内发生。脑干6/7(85.71%),蛛网膜下腔14/27(51.85%),基底核区及丘脑31/64(48.43%),脑叶10/38(26.31%),心脏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各种心律失常。61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32例心肌酶谱升高23.5%。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脑心综合征发生率高,与脑出血部位有一定关系。可能与脑出血直接或间接导致自主神经中枢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卒中伴脑心综合征1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伴脑心综合征患者的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分析117例急性脑卒中伴脑心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卒中较缺血性卒中脑心综合征发生率高(P0.05)。合并脑心综合征者病死率16.24%,明显高于未合并脑心综合征者的5.26%(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于脑卒中的性质有关,合并脑心综合征比不合并脑心综合征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脑心综合征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病急性期,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若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通过对我院2000年-2004年住院的133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无心脏病史)进行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ECG)监测,观察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及转归,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散发性脑炎(简称散脑)常并发内脏综合征,包括脑心综合征、脑源性呼吸异常、中枢性肺水肿、上消化道出血及中枢性呃逆等。现将我院1979~1983年收治的散脑并发内脏综合征101例,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4.
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心综合征时,心电图(ECG)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CTnT)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发生脑心综合征的135例脑卒中患者的ECG、心肌酶谱与CTnT,并对不同损伤部位、不同病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ECG改变在病后1周内发生率84.4%,其与脑损害部位有关,靠近基底节及丘脑的部位病变时其心电图异常率高;丘脑损伤以早搏多见,延髓损伤以心动过缓多见,而基底节区则以快速型心律失常多见;心肌酶谱异常者CK-MB升高为55.5%,肌钙蛋白T 24 h内升高者46.7%。结论脑心综合征表现为早期心电图异常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生率和发病机制。方法分析162例急性脑血管病发生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变。结果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6.9%,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ST—T改变(67.6%)、心律失常(61.8%)、心肌酶谱增高(47.1%)。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与预后呈正相关。早期诊断,加强心电监测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脑心综合征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发生160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期脑卒中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53.3%,大部分脑心综合征在脑卒中后2d之内发生,2周内恢复。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复极异常及心律失常,以及心肌酶谱的增高。结论发病机制可能与特定部位受损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冠状动脉的痉挛状态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合并大左心室或小左心室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4月~2005年6月共行瓣膜置换术473例,合并大、小左心室瓣膜病者78例。其中合并大左心室(大左心室组)的瓣膜置换术38例,合并小左心室(小左心室组)的瓣膜置换术40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检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及脑栓塞。小左心室组术后易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0%),大左心室组术后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65.7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大左心室组瓣膜置换术应积极防治室性心律失常,小左心室组瓣膜置换术应积极防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年龄与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急性脑血管病(ACVD)诱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相关性,探讨年龄和ACVD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ODS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16年间因高血压住院或住院期间出现高血压的19 996例60岁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调查各年龄段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因ACVD诱发MODSE的发病率,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earsonχ~2检验及Scheffe法对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9 996例高血压病例中,5798例为ACVD,发病率为29.0%;ACVD中2885例并发了MODSE,发病率49.8%,较非ACVD患者中MODSE的发病率(16.5%)显著升高3.02倍(χ~=22365.04,RR=5.022;95%CI4.692~5.375;P=0.000)。年龄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ACVD和ACVD患者诱发MODSE发病率亦密切相关(r=0.964和r=1.000;均P=0.000)。ACVD和非ACVD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发生MODSE的风险均有差异(χ~2=570.13和225.62,均P=0.000)。分别以69,79,89岁为年龄分界,高于年龄分界点的ACVD患者MODSE的发病率均较低于年龄分界点者升高。79岁是ACVD患者易发MODSE显著的年龄分界点。结论增龄是ACVD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ODSE的重要因素。79岁是ACVD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ODSE明显的分界年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50例脑心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病人的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ST-T改变、心律失常、假性心肌梗死样图形、急性心力衰竭及心肌酶的增高。本组急性脑血管病人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61.98%,其中89.33%的病人起病后7d内发生,急性期综合治疗后好转率为97.33%。结论保护心脏功能、控制心律失常等对脑心综合征急性期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急性期脑心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玉 《山东医药》2006,46(22):55-55
脑血管病急性期极易发生脑心综合征,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复杂化,病死率升高。2001年5月~2005年12月,我们对208例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进行EKG及血清心肌酶谱监测,以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