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临床上常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ergic receptor,β3-AR)介导的抑制性G蛋白的表达上调在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β3-AR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 adrenoceptor,β3 AR)激动剂对小鼠巨噬细胞胞葬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紫外线照射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紫外线分别照射Jurkat细胞60、75、90 min后,以Annexin V-FITC/PI标记,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Jurkat细胞凋亡率。(2)构建巨噬细胞胞葬模型。以荧光探针分别标记RAW264.7细胞和Jurkat细胞,将紫外线照射后凋亡Jurkat细胞加入巨噬细胞中共培养,构建巨噬细胞胞葬模型。运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比较加药组和对照组巨噬细胞胞葬率。(3)检测β3 AR及胞葬相关分子mRNA表达水平。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一步检测对照组和1μmol/L β3 AR激动剂组β3 AR及胞葬相关分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紫外线照射60、75、90 min后Jurkat细胞晚期凋亡率均显著升高[(8.17±1.27)%vs(39.7±14.63)%...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素β受体在大鼠逼尿肌中的表达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亚型在大鼠膀胱逼尿肌中的表达及介导逼尿肌舒张功能的情况,采用离体逼尿肌条拉力实验观察β-AR亚型特异性激动剂和拮抗剂对逼尿肌舒张功能的影响,以RT-PCR方法观察逼尿肌β受体亚型的分布。结果发现,选择性β1、β2、β3-AR激动剂T-0509、沙丁胺醇与BRL37344A均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KCl诱导的逼尿肌条收缩;低浓度β3-AR拮抗剂和较高浓度的β1、β2-AR拮抗剂能抑制异丙肾上腺素的舒张作用;采用RT-PCR在大鼠逼尿肌可以检测到β1、β2、β3-ARmRNA表达,其中β3-ARmRNA的密度约占总β-AR密度的70%。提示大鼠膀胱逼尿肌上有β1、β2、β3-AR三种亚型存在,可介导大鼠逼尿肌舒张,其中β3-AR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功率微波辐射对大鼠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0、30和100mW/cm^2高功率微波源辐射66只二级雄性Wistar大鼠。于辐射后6h、1d、3d和7d灌注2%亚铁氰化钾和4.2%硫酸铁后取材,通过HE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毛细血管形态、血脑屏障通透性及GFAP改变。结果:10mW/cm^2组大鼠血脑屏障无明显改变。30和100mW/cm^2组辐射后1~3d血管间隙增宽,组织水肿,指示剂通透性增加。上述改变于辐射后3d达高峰,7d基本恢复。皮质血管较海马血管改变明显,100mW/cm^2组重于30mW/cm^2组。30和100mW/cm^2组大鼠皮质和海马组织中GFAP表达增强,3d达高峰,7d仍高于假辐射组。结论:一定剂量高功率微波辐射可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1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SHR)及14周龄、48周龄WKY大鼠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β-AR)两种亚型(β1-AR、β2-AR)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两种亚型(AT1R、R、AT2R)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提取大鼠心脏总RNA后,采用半定量逆转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心脏4种受体亚型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显示,48周龄的WKY大鼠心脏β1-ARmRNA表达水平下高,14周龄SHR心脏β2-ARmRNA下调,48周龄WKY大鼠及14周龄SHR心脏AT1R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少,14周龄SHR心脏AT2R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随年龄增长心脏β-AR、AT1RmRNA表达水平下降,可能是心脏衰老的表现;高血压、心脏肥厚条件下首先表现为β2-AR下调,可能是β2-AR对心肌肥厚的反应比为β1-AR更敏感;SHR心脏AT1mRAN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长期高AngⅡ刺激有关;SHR心脏AT2R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可能是心脏肥厚的代 偿性表现。  相似文献   

6.
于华平  谢军 《西南军医》2011,13(2):220-221
目的探讨转化生化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TGF-β1)在皮肌炎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和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18例皮肌炎患者活检皮肤组织(DM组)和17例正常活检皮肤组织(正常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测定TGF-β1,对两组TGF-β1表达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TGF-β1阳性颗粒定位在皮肤组织细胞的胞浆内和胞膜上;在DM组皮肤组织上的TGF-β1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在肺X线片上,DM患者中有11例肺纹理增多、增粗或纤维化,其TGF-β1分别高于无肺纹理增多、增粗或纤维化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可能参与皮肌炎的整个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高功率微波(HPM)辐射后大鼠海马神经元中β-内啡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12mW/cm^2HPM模拟源辐照50只Wistar雄性大鼠,于照射后6h、1、3、7、14、28天活杀取大脑海马组织,经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HPM辐射后大鼠海马损伤的特点、β-内啡肽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HPM辐射后6h,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肿胀,髓鞘融合、解离。照射后3天神经元线粒体肿胀、空化,嵴断裂,核染色质浓缩、边集,突触间隙不清,囊泡堆积或排空。照射后1-7天,神经元胞浆中争内啡肽表达进行性增加,7天达高峰,14天后逐渐恢复,28天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HPM辐射可引起海马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损伤,而β-内啡肽表达增加,且呈规律性变化,参与了海马损伤与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受体是存在于生物体细胞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电离辐射对细胞生物体及其亚单位结构的研究已较多, 但辐射对细胞受体的影响研究甚少。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Rab1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β肾上腺素受体(β-ARs)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原代培养的RPMVECs作为研究对象,设计3个实验:(1)检测海水干预对β-ARs表达的影响,设对照组和海水处理(SW)组。(2)构建大鼠野生型Rab1慢病毒表达载体(Rab1WT)和Rab1阴性突变体慢病毒表达载体(Rab1N124I),检测两种质粒转染对β-ARs及其亚型(β1-AR、β2-AR)表达的影响,设对照组、转染Rab1WT组(WT组)和转染Rab1N124I组(N124I组)。(3)检测Rab1WT转染对海水处理β-ARs表达的影响,设对照组、SW组和转染Rab1WT后海水处理组(WT/SW组)。上述3个实验中,对照组RPMVECs常规培养至实验结束;SW组细胞常规培养后用海水处理2h;WT组和N124I组细胞分别转染Rab1WT和Rab1N124I(滴度109TU/ml);WT/SW组细胞转染Rab1WT后培养48h,用海水处理2h。β-ARs及其亚型的表达均采用配体饱和测定法进行检测。结果 (1)对照组和SW组RPMVECs表面β-ARs的表达量分别为2107.00±202.36和1324.00±130.01cpm/105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WT组和N124I组β-ARs的表达量分别为2048.00±207.64、2833.00±203.07和1040.00±91.59cpm/105细胞(P<0.05),β1-AR分别为517.78±29.65、591.22±18.29、364.11±20.68cpm/105细胞(P<0.05),β2-AR分别为1627.90±112.27、2262.10±169.33和694.33±29.79cpm/105细胞(P<0.05)。与对照组比较,WT组β1-AR的表达增加了14.2%(P<0.05),β2-AR增加了49.0%(P<0.01)。(3)SW组β-ARs的表达量为1276.00±121.42cpm/105细胞,与对照组(2059.00±174.62cpm/105细胞)比较下降了38.0%(P<0.01),WT/SW组β-ARs的表达量为2017.20±101.14cpm/105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W组比较增加了58%(P<0.01)。结论海水干预可降低β-ARs在RPMVECs细胞膜上的表达,Rab1可对抗该作用,使β-ARs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R)基因mRNA表达。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老年患者30例,分离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β1和β2-AR基因mRNA表达,并与半定量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荧光实时定量PCR均检出β1和β2-AR mRNA表达,不同性别组同一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β2-AR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β1-AR mRNA(P<0.001),而半定量PCR随着循环次数增加,β1和β2-AR mRNA表达差异减小。结论所建立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成功检测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β1和β2-AR基因mRNA表达,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半定量PCR扩增平台期影响试验结果判断。  相似文献   

12.
宋立新  梁林  战丽  张永亮 《武警医学》2006,17(4):252-255,F0003
 目的通过复制Marmarou大鼠机械性脑损伤模型,研究脑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ukin-1β,IL-1β)及其受体IL-1RI在大脑皮质和海马中表达的时序性特点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及损伤后1h组、2 h组、4 h组、8 h组、12 h组、24h组、2 d组、3 d组、5 d组.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中IL-1β、IL-1RI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大脑皮质、海马部位均表达少量IL-1β及IL-1RI.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皮质和海马中IL-1β的表达在损伤后30 min~12 h组显著升高(P<0.01),并在2 h达高峰,然后逐渐降低,损伤后24 h降至正常水平,而皮质和海马中IL-1RI的表达在损伤后1~12 h组显著升高(P<0.01),并在4 h达高峰,然后逐渐降低,损伤后72 h降至正常水平.结论IL-1β及IL-1RI的表达在闭合性脑损伤早期即显著升高,后期逐渐恢复正常,两者在损伤后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基本一致,共同参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1β(ER1β)在不同组织类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ERβ1表达与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样本取自2004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资料完整的存档标本163例,其中滤泡源性分化型甲状腺癌107例,包括乳头状腺癌(PTC)59例和滤泡状腺癌(FTC)48例;甲状腺腺瘤56例。另取腺瘤旁经病理证实为正常的甲状腺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β1和CD31表达,以CD31阳性结果计算组织MVD值。观察不同甲状腺组织中ERβ1和CD31的表达及定位;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组织中ERβ1的表达水平,以及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与ER1β表达、MVD的相关性;分析ER1β表达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CD31主要表达于各种甲状腺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ERβ1主要表达于滤泡源性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正常甲状腺、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组织中,ER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48.2%和29.8%(P<0.05),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16.22±14.231、30.08±17.511、46.26±18.13(P<0.05)。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转移率高、浸润性强的组织类型ERβ1表达较弱,MVD值较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MV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甲状腺癌ERβ1阳性者的MVD值显著低于ER1β阴性者(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ER1β表达与MVD存在显著负相关(r=-0.993,P<0.0001)。结论 ER1β表达与甲状腺癌的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MVD有关,ERβ1表达下调可促进甲状腺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 2 0Gyγ射线对大鼠肺β肾上腺素能受体再生成的抑调作用。 方法 采用受体的放射配体分析法 ,BAAM不可逆阻断 β受体做对照组 ,定量观察不同时相两组大鼠 β受体再生成Bmax变化。结果 β受体对辐射敏感 ,照后第 2 0天受体降到最低值 ,此后受体开始逐渐恢复 ,但再生成速率明显变慢 ,Pr为 ( 0 36± 0 0 3)× 10 9结合位点 /mg蛋白 h[对照组为 ( 8 2 0± 1 4 7)× 10 9],受体再生成的半更新时间比对照组晚 10 9d。结论  2 0Gyγ射线明显抑制 β受体再生成 ,使受体再生成速率变慢 ,受体半更新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在N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上是否安全有效。方法采取多中心、开放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110例NBP患者并对其治疗四个星期。治疗所获得的各项指标均按照EPS(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液)WBC计数及最大尿流量、NIH-CPSI(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作为参考指标,对该药物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测评。结果在四周的治疗之后,110例患者中有109例可进行评价。全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平均降低4.1分,症状评分平均降低了7.9分,NIH-CPSI总评分平均降低了12.0分。治疗前后的MFR分别为(19.24-4.8)、(22.74-4.9)mL/s。EPS中治疗前及治疗后的WBC计数分别为(15.24-15.1)、(9.54-12.0)个/HP。若评价标准为病人的症状改善情况,则17例患者治疗无效约占总体的15.6%,56例患者治疗有效约占总体51.4%,33例患者治疗显效约占总体30.3%,3例患者治愈约占总体的2.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在治疗过程中有2两例患者出现食欲不振,4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的症状,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1%。结论可见萘哌地尔在临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上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采用60Coγ射线全身照射6Gy的大鼠和光烧伤背部皮肤30%TBSAⅢ度模型,动态地观察了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大鼠心肌细胞膜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密度在伤后1,3,8,16和24小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放射损伤、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后心肌细胞膜βA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在伤后所观察的5个时相点皆有明显的下降。心肌细胞膜βAR密度下降可能是引起放射损伤、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后心肌功能受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作者对心肌细胞膜βAR密度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nm23-H1基因蛋白在膀胱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在膀胱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及3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结果nm23-H1在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5/18),44.7%(17/38).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nm23-H1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临床分级、肿瘤大小及是否转移有密切关系.结论nm23-H1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对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测转移和预后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β亚型和Ki-67在不同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03-2007年收检的93例甲状腺组织蜡块(包括56例甲状腺癌、13例甲状腺腺瘤、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Rα、ERβ和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ERα和ERβ均表达于甲状腺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ERβ在间质中也有表达.ERα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69.2%、42.9%和30.0%,其中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P<0.05).ERβ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1%、53.8%、28.6%和20.0%,其中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Ki-67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9.6%、23.1%,7.1%,而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呈阴性表达,Ki-6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甲状腺癌EKe和Ki-67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Rα、ERβ的表达与Ki-67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ERα、ERβ的表达可能对甲状腺癌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ERβ和Kj-67的异常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小剂量重复照射下不同时相大鼠血清、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66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表法分为照射加中药组(A组)30只、单纯照射组(B组)30只、健康对照组(C组)6只。6MV直线加速器对前2组大鼠右肺进行分次照射(5 Gy/次,1次/周,累积剂量最高为30 Gy),每组各6只大鼠于照射后第4、6、8、12及26周处死,C组于第4周末处死,取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取肺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相血清、肺组织中TGF-β1、TNF-α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B组大鼠血清、肺组织中TGF-β1、TNF-α于照射第4周增高,第12周达高峰,第26周略下降;A组各时相大鼠血清、肺组织中TGF-β1、TNF-α蛋白表达趋势与B组相同,但低于B组。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具有抑制TGF-β1 、TNF-α合成分泌的作用及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GF-β1、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3例初发期SLE患者(A组)、40例缓解期患者(B组)及32例健康人(C组)的外周血IL-10和TGF-β1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对A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A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B组及C组,同时B组明显高于C组,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GF-β1水平明显低于B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GF-β1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SLEDAI评分将A组63例患者分为三亚组:轻度活动亚组、中度活动亚组和重度活动亚组,三亚组间IL-10和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L-10的表达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而TGF-β1的表达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IL-10与TGF-β1共同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