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医中药发展中形成的一门重要的制药技术,同时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是让中药专业学生在了解、理解中药炮制技术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亲身体验中药炮制技术,感知中药炮制技术所蕴含的厚重中华文化,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将成为贯彻中华文化思政教学的关键。在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中华文化思政教学,可通过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大纲统领中华文化思政、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的编写融入中华文化思政,中药炮制学实验课堂实施中华文化思政等依次实现思政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药炮制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炮制学是区别于中药专业和药学专业的特色学科,重点研究中药炮制学的理论、方法工艺、饮片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和发展方向.其外延学科有中药材加工学、中药炮制化学、中药炮制药理学、中药炮制工艺学、中药炮制工程学和临床中药炮制学.设立中药炮制学重点学科并加强学科建设,对于保持和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和保证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数字工具和互联网的结合与普及,加之大量在线教学资源的产生,为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本文结合我校近年来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和经验心得,探讨当前形式下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的关键节点,为全国中药炮制学教学的下一步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全江 《中医教育》2007,26(1):53-55
中药炮制学主要是研究中药炮制方法、工艺及炮制前后作用变化的科学,是中医药院校中药类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同时,它也是中医临床类专业的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程。中药炮制学学科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中药专业的中药炮制学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中医临床类专业的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结合了临床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做过一些改革尝试,但改革力度不大,兄弟院校情况也基本如此。  相似文献   

5.
<正>中药炮制学主要研究中药的炮制方法、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发展方向,是中药类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十五"期间,国家将中药饮片与中药炮制的现代化列入重点攻关项目,对炮制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针对现行《中药炮制学》教学的不足之处,就提高相关教学质量的若干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中药本科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教学效果,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无味,不仅会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学生今后工作中对中药炮制学科的深入认识和研究。因此,如何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效果,值得引起重视。笔者在从事《中药炮制学》教学中,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效果,总结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7.
中药炮制学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共同研究与提高对中药炮制学重要性的认识,保证中药炮制质量,改进操作方法,加深对历史发展过程的了解,以及进一步探索这一课题,作者将中药炮制学的历史发展作一简介,供学习和研究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提高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笔者尝试在该课程实验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结合了中药炮制学实践性强和开放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阐述了PBL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学开放性实验中的设计思路;并列举具体实施案例,介绍PBL教学法在提高中药炮制教学实验方面的优势,让中药炮制学开放性实验更加规范、结论更科学。  相似文献   

9.
解读中药炮制的机制是中药炮制引领中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是探讨中药炮制增效、减毒、改变用药目的的机制。过去20年来,研究者们在现代系统生物学体系下对中药炮制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炮制引起的药性、药效的变化,常常使用到现代药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谱效相关技术、生物光子辐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未能真正符合中医药“整体观”内涵。随着系统生物学平台的引进,多组学技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像雨后春笋般冒出,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于中药炮制机制研究,在整体性上凸显优势。该文聚焦20年来现代系统生物体系下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分析其中的局限性以及优势,指出整合系统生物学中多组学技术可重构中药炮制机制研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炮制入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三大特色之一,也是保证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中药炮制机制研究作为中药炮制学和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但是目前研究大多以化学和药理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代谢组学作为后基因组时代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现已成为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药炮制研究中已使用。从中药炮制减毒、增效、缓性以及生熟异用等方面论述代谢组学在中药炮制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初步分析并探讨了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的一门学科[1],是我院中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医学、药学专业的限选课。中药炮制学实验课对于医药专业学生增强理论知识,掌握炮制学方法,提高动手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验证,巩固课堂讲授的内容,通过对典型药物的炮制,使  相似文献   

12.
田刚强 《光明中医》2020,(3):463-465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药物的应用愈发广泛,作为中药炮制学中的重要组成,对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对其化学方法、应用药理学对中药炮制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实现中药炮制效果的提升。并且基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代谢组学、肠吸收转运、药代动力学、生物转化等方式俨然成为现阶段中药炮制机制中的主要应用方式。基于此,本文针对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思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校中药学专业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质量,结合这几年全国高校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经验,借鉴部分高校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针对我校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我校中药本科专业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和方法探索。  相似文献   

14.
景国际 《北京中医药》2009,28(8):631-632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中药炮制技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两者相辅相成.临床医生对中药炮制技术认识是提高临床疗效、处方规范化、社区中医师深入开展特色中医和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发展的需要.可通过在院校中医专业开设中药炮制学课程、院内开展中药炮制的培训与实践、规范处方书写、炮制法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方式加强临床医生对中药炮制认识的主动性,促进中医药事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药炮制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炮制机制研究主要通过应用药理学以及化学方法对中药炮制后生熟异治、减毒、增效、缓性等的原理进行探讨。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代谢组学、药代动力学、肠吸收转运以及生物转化等方法在中药炮制机制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旨在分析中药炮制机制研究领域相关成果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根据虚拟实验的特点,提出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向。介绍了虚拟中药炮制学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中药炮制学实验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中药本科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其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能否正确运用炮制学知识炮制药品并保证药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医专业尚未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中医专业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的意义,分别从课程安排、课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5个方面提出了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课程的具体问题和设想,就中医专业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的相关问题与同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炮制学作为祖国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根据中医临床的不同用药要求对药材进行各种加工制作的技术。中药炮制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宝贵遗产,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药物加工制作经验,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有关炮制的理论体系。几千年来,中药炮制学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为我国人民防治疾病起了重要作用,且现今仍然作为保证中医临床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手段。 几千年来的实践证明,中药炮制包含着丰富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组学的中药炮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行之有效的现代中药炮制研究体系,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遵循中医与中药相结合、系统论和还原论相结合、整体与部分研究相结合、体内和体外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中药化学组学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尝试提出包括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代谢组学研究在内的现代中药炮制研究体系,并结合中药炮制的具体研究实例,对该研究体系指导下的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提出的中药炮制研究体系为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将有助于系统、深入地揭示中药炮制的科学内涵,指导新的中药炮制方法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