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尼尔雌醇对去势大鼠骨组织白介素—6mRNA表达水平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复制大鼠骨质疏松的模型,直接从成熟的骨组织中提取RNA,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骨组织IL-6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放免法测定雌激素水平,研究雌激素对IL-6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尼尔雌醇治疗组大鼠骨组织IL-6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切除卵巢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尼尔雌醇可以抑制IL-6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减少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2.
3.
中药骨康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学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补肾活血类中药骨康口服液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通过切除大鼠卵巢造成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观察了中药骨康不同剂量对造模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并与尼尔雌醇作阳性对照,结果中药骨康中、低剂量组的去势大鼠最大扭矩高于模型组(P〈0.05),而对握转旬度无明显影响(P〉0.05)。推测骨康口服液可能促进去势大鼠骨结构的再建,改善骨的内部构造,从而提高大鼠骨的机械性能,使骨组织的承载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去势对不同月龄雄性大鼠骨丢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去势对不同月龄雌性大鼠体质量,骨密度,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以便选用恰当月龄的大鼠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选用3,6,12月龄和SD雌性大鼠共48只,每月龄组16只,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去势组,分别于术后6,12周测量体质量,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3月龄的去势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尤为明显,3,6月龄大鼠的去势组较对照组在去势后,6,12周骨密度 相似文献
5.
活性维生素D对去势大鼠骨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骨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探讨活性维生素D对骨转化的影响,以及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及机理。选用4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双卵巢切除组,假手术对照组,双卵巢切出后给予罗钙全治疗组(剂量0.0208ug/100g,灌胃,间天1次,共10周)。结果:卵巢切除10周后,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肱骨重量及肱骨钙、磷含量明显较对照组低;成骨细胞指数,破骨细胞指数较对照组高。表明高转化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成立。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骨小梁体积、肱骨干重、灰重、肱骨钙、磷含量较卵巢切除组高,与对照组无差别,成骨细胞指数较对照组高,破骨细胞指数较卵巢切除组低。表明活性维生素D具有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其主要机理可能是抑制骨的吸收,骨的形成相对增加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去势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3个月龄体重240~260g雌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与假手术组各8只。术后8周处死,测量腰椎和股骨骨密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腰椎、股骨骨密度下降,前者明显(P均〈0.01)。结论去势后大鼠骨密度明显下降,符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改变。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用于预防去势大鼠失骨时对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4月龈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切除卵巢去势组、假手术组、切除卵巢+尼尔雌醇组(0.15mg/100g体重,每周1次)及切除卵巢+炔雌醇(0.2μg/100g体重,qd×5)组。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各组大鼠宫内膜进行形态计量测定,以探讨雌激素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时宫内膜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药10周,尼尔雌醇炔雌醇能有效预防去势大鼠的失骨,尼尔雌醇组宫内膜增生不明显,为增生早期的改变;炔雌醇组宫内 相似文献
8.
去势对不同月龄雌性大鼠骨丢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去势对不同月龄雌性大鼠体质量、骨密度、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以便选用恰当月龄的大鼠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选用3、6、12月龄的SD雌性大鼠共48只,每月龄组16只,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去势组。分别于术后6、12周测量体质量、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3月龄的去势级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尤为明显,3、6月龄大鼠的去势组较对照组在去势后6、12周骨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组织病理学观察去势组骨小梁稀疏,皮质骨变薄,骨髓腔扩大;而12月龄的大鼠骨密度改变不显著。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复制大鼠的年龄是6月龄为佳,3~6月龄亦可选用,12月龄以后不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体骨用于脊柱后路融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7(BMP-2、BMP-7)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脊柱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8只,在兔腰椎5、6横突植入自体骨(自体骨组)、异体骨(异体骨组)制作腰椎后路融合模型。分别于第2、4、7、14、27、35天处死兔,取其融合节段标本,显微镜下观察,并用图文分析软件计算软骨生成面积和BMP-2、BMP-7阳性细胞数。结果:在脊柱后路融合模型中自体骨组、异体骨组软骨生成面积分别为(51±4)%、(40±5)%,自体骨组明显大于异体骨组(P<0.05)。脊柱融合过程中,各时间点自体骨组BMP-2、BMP-7表达均高于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7天表达达到高峰。结论:在脊柱后路植骨融合中,自体骨植骨融合质量优于异体骨,在脊柱融合异位成骨的过程中,自体骨BMP-2、BMP-7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腺病毒介导人骨形态蛋白-7基因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椎体骨形成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去势3个月形成骨质疏松的雌性大鼠的椎体分别按同体对照的方式,不同的椎体分别注入腺病毒介导BMP-7基因、单纯腺病毒载体、及空白椎体对照。术后1周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注射椎体髓腔冲洗液标记荧光的情况以分析椎体内细胞感染腺病毒的情况。术后1月用组织形态学的方法观察椎体骨小梁的情况,骨形态定量学检测骨形成的静态及动态参数,并与未去势大鼠椎体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周注射AdBMP-7的骨质疏松椎体的髓腔冲洗液中可以看到标记荧光。术后1月组织形态学方面,AdBMP-7注射椎体的骨小梁在分布及粗细上与其余各组明显不同,植入AdBMP-7的椎体的骨小梁比较完整,而其他对照椎体骨小梁为明显的骨质疏松的表现,有断裂、变细、盲端等。与无骨质疏松的正常对照组相比,术后1月的AdBMP-7植入椎体的骨小梁不如未去势鼠的椎体。骨形态定量方面的各项指标中,类骨质平均厚度、骨吸收表面、矿化沉积率等参数在AdBMP-7注入组椎体的终板下区中较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平均骨小梁厚度、骨形成表面、骨小梁体积百分数较各对照组椎体增高,各组与未去势大鼠椎体有显著差异,各项动静态指标不如未去势大鼠椎体。结论腺病毒介导人骨形态蛋白-7基因能够促进去势鼠骨质疏松椎体的骨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住杂交方法检测肾组织中BMP-7及BMP-7mRNA的表达和定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UUO模型组BNP-7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中表达明显下降,而肾小球中均未见表达;且术后3dBMP-7表达即有下降,随梗阻时间延长,其表达量进行性下降。结论BMP-7在肾间质纤维化早期即出现表达量下降,随病程进展而进行性降低。BMP-7表达下调可能是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肾组织中BMP-7及BMP-7 mRNA的表达和定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UUO模型组BMP-7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中表达明显下降,而肾小球中均未见表达;且术后3d BMP-7表达即有下降,随梗阻时间延长,其表达量进行性下降。结论BMP-7在肾间质纤维化早期即出现表达量下降,随病程进展而进行性降低。BMP-7表达下调可能是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淫羊藿对肾阳虚雄性大鼠股骨骨形态发生蛋白-7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淫羊藿对醋酸泼尼松所致的肾阳虚雄性SD大鼠股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肾阳虚模型组、淫羊藿组,灌胃给药90 d后,RT-PCR检测股骨BMP-7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股骨BMP-7的表达.结果 醋酸泼尼松致肾阳虚大鼠股骨BMP-7 mRNA和BMP-7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淫羊藿能在mRNA水平(P<0.05)和蛋白水平上提高股骨BMP-7的表达.结论 淫羊藿可提高股骨中BMP-7的表达来诱导成骨,修复骨损伤. 相似文献
15.
聚乙烯亚胺介导BMP-7基因体内转染促进老年大鼠骨折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作为基因载体介导BMP-7基因体内转染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20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BMP-7 PEI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BMP-7对照组(n=20).所有大鼠建立右股骨干骨折模型,BMP-7 PEI治疗组于骨折断端经皮注射pcDNA3.1-BMP-7/PEI混合试剂,生理盐水及BMP-7对照组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及pcDNA3.1-BMP-7.治疗后2、4、8周观察X线片、H-E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生物力学和骨密度检测结果,判断骨折愈合情况.结果:X线及H-E染色结果表明,3组老年大鼠骨折后第8周均未获得愈合,但BMP-7 PEI治疗组骨痂生长情况优于生理盐水及BMP-7对照组,断端间出现部分骨性连接.Ⅰ型胶原染色表明,与生理盐水及BMP-7对照组相比,BMP-7 PEI治疗组Ⅰ型胶原染色深、分布范围较大.抗弯曲强度和骨密度检测结果表明,BMP-7 PEI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PEI介导BMP-7基因体内转染可有效促进老年大鼠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BMP-7基因腺相关病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入小鼠体内,观察其在肾脏的定植情况.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AAV-BMP-7.采用磷酸钙沉淀法,重组质粒与pAAV-RC、pHelper共转染HEK-293细胞,产生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将此病毒颗粒转染BMSCs后,经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在肾脏的定植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BMP-7基因腺相关病毒,可以高效转染BMSCs,移植入小鼠体内后,该细胞可在肾脏内定植.结论 BMSCs能稳定、高效表达外源基因BMP-7,并可在肾脏内定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携带大鼠BMP-7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实现该基因在肝星状细胞株HSC-T6中的稳定高表达,为进一步研究BMP-7的抗肝纤维化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从大鼠细胞基因中提取并用PCR方法扩增BMP-7目的基因,构建BMP-7重组表达载体Lenti-copGFP/puro-BMP7,脂质体法将重组慢病毒载体和包装质粒混合物共转染293TN工具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慢病毒感染H1299细胞,根据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将HSC-T6细胞分为空白组、空病毒对照组及BMP-7慢病毒感染组,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MP-7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CR扩增检测阳性菌落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大鼠BMP-7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H1299细胞呈绿色荧光,并测得病毒滴度为1×104 ifμ/μL。重组慢病毒感染HSC-T6后,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到BMP-7 mRNA和蛋白均稳定高表达。BMP-7慢病毒感染组与空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病毒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带有大鼠BMP-7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实现其在HSC-T6的稳定高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颌骨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中骨形成蛋白(BMP)-2 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AB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51例AB进行BMP-2 mRNA的检测.结果51例颌骨AB标本中33例有BMP-2 mRNA表达(64.71%),以肿瘤滤泡周边的高柱状细胞杂交信号最强.原发病例与复发及恶变病例中BMP-2 mRNA的表达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MP-2 mRNA的表达可能与AB的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大鼠早期骨微结构改变及其BMP-2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早期的骨密度、骨微结构改变及骨组织中BMP-2基因的表达.方法 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普通饲料对照组)、B组(高脂饲料 链脲佐菌素组)和C组(普通饲料 大剂量链脲佐菌素组).饲养12周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骨密度、光镜、扫描电镜、骨形态计量学的观察以及BMP-2基因表达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与A组相比,B组骨微结构无明显变化(P>0.05),但BMP-2基因表达增高(P<0.05),C组骨微结构明显改变(P<0.05),BMP-2基因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早期骨微结构及BMP-2基因表达情况改变不完全一致,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BMP-2在成年大鼠脑内SVZa-RMS-OB通路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BMP-2在成年大鼠脑内,SVZa、RMS、OB 3个不同区域内的表达模式.方法 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成年大鼠SVZa、RMS、OB 3个区域B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检测在成年大鼠脑内SVZa、RMS、OB 3个区域BMP-2的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OB区表达最高;免疫组化显示BMP-2蛋白在OB区表达也最高,但在SVZa区表达次之,RMS区表达最低.结论 确立BMP-2在成年大鼠SVZa、RMS、OB 3个区域的表达模式,提示BMP-2可能对成年SVZa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定向分化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