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丽华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1372-1373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应对方式及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网络成瘾量表对560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592份,收回580份,回收率98%,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560份,有效回收率96.6%;高风险网络成瘾青少年成熟型应对方式得分(0.97±0.33)低于低风险网络成瘾青少年(1.12±0.34)(P<0.001);高风险网络成瘾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及其他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低风险网络成瘾青少年(P=0.000);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正相关;除丧失因子外,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生活事件中其他5个因子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寻找网络成瘾的可能原因,为网络成瘾的针对性预防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郑州某大学文、理、工、医、体育5个院系抽取大一和大三学生共957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结果 ①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15%.其中男生58人,检出率为11.37%;女生17人,检出率为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5,P=0.00).②男生网络成瘾问卷得分(34.62±9.80)高于女生(29.9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1,P=0.00).③大一(32.30±9.34)与大三(32.84±9.98)网络成瘾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40).④成瘾组生活事件总分及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与适应和其他5个因子分均高于非成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⑤男、女生生活事件总分与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呈正相关;男生生活事件量表的6个因子分均与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女生只有人际关系、受惩罚和其他3个因子得分与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只有“人际关系”因子和“其他”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 应激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某些负性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可能是导致个体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安徽江苏医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安徽、江苏3所医学院校医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网络成瘾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和徐州医学院一至三年级学生1 783名,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1.6%,2组在性别、年级、专业、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网络成瘾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消极应对(P值均0.01)。结论医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值得重视。应对医学生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吴贤华  蒙衡  吴汉荣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52-1453,1456
目的 探讨班级背景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为寻找班级背景变量及为干预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网络使用评价量表、长处与困难量表、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对整群抽取的武汉与麻城两市289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网络成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性别、多动注意力缺陷、同伴问题与青少年生活质量总分在学生层上对网络成瘾有影响;情绪障碍、品行障碍在学生层与班级层对网络成瘾影响存在跨级交互作用;其中青少年生活质量和同伴问题对网络成瘾起负向预测作用;班级背景对网络成瘾有影响.结论 在探讨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同时,应关注班级背景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生活事件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通过分层二阶段抽样对3021名上海市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529名初中生(17.51%)存在网络成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七年级(OR=1.532,95%CI:1.038~2.261)、八年级(OR=2.560,95%CI:1.789~3.665)、九年级(OR=2.303,95%CI:1.587~3.342)、城区居住地(OR=1.486,95%CI:1.171~1.887)、父母有不良嗜好(OR=1.441,95%CI:1.035~2.007)、父母下班上网(OR=1.331,95%CI:1.046~1.695)、父母干预上网(OR=1.407,95%CI:1.051~1.884)、家庭功能不良(OR=1.054,95%CI:1.030~1.078)、人际关系紧张(OR=1.044,95%CI:1.003~1.088)、学习压力大(OR=1.089,95%CI:1.042~1.138)、受惩罚(OR=0.890,95%CI:0.851~0.930)以及其他因素(OR=1.391,95%CI:1.299~1.489)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生活事件有关,未来应从改善家庭功能和协助青少年积极应对生活事件的综合角度进行指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6.
贾黎斋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479-4481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成就动机和自尊,为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抽取河南省3所大学学生,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自我和谐量表(SCCS)、成就动机量表(AMS)和自尊量表(SES)进行测查. [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8%,男生高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23,P<0.01);网络成瘾与非成瘾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追求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结果成就动机和自尊上有显著差异. [结论]网络成瘾与自我和谐、成就动机、自尊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探讨青少年人际关系与品行问题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和麻城地区4 255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接触网络学生3 033名.采用Young网络成瘾问卷、长处与困难量表(学生版)、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特征评估与分析.结果 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5.9%,男生(18.5%)高于女生(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网络成瘾者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者,品行问题得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者(P值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品行问题与亲子关系及同伴关系的交互效应均显著(P值均<0.01),与师生关系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品行问题调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探讨学生抑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为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安徽省3所职业院校3 5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Young网络成瘾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结果 在调查的学生中,网络成瘾者427名(12.08%),其中男生183名(14.89%),女生244名(10.58%).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网络成瘾均相关(r值分别为-0.30,0.28,P值均<0.01);抑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之间介导的间接效应有统计学意义(a=0.30,b=0.13,P<0.01);抑郁所介导的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的比例为14.67%.结论 抑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早期心理诊断、心理素质训练等降低抑郁的方法来减少网络成瘾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医学生认知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研究网络成瘾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学院在校学生253名,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筛选出网络成瘾学生38名;根据同性别、同年龄的原则,选取非网络成瘾学生60名为对照组.采用韦氏量表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网络使用目的上与和非成瘾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总分、语言、操作上都与非成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网络成瘾会引起医学生认知功能的降低.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学生的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状况,为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选取广州市1334名中学生进行网络游戏成瘾界定量表测试,同时调查学生游戏使用及人口统计学资料。结果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检出率为3.2%;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性别、父亲学历、家庭经济状况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所玩游戏种类、游戏行为攻击性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游戏行为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游戏成瘾中学生在人口学指标、游戏行为特点上与非成瘾中学生存在差异。结论应根据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叶艳晖  李秋琼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3):384-386,389
探讨青少年同伴关系、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学生同伴关系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整群抽取的广东省6所中学57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3.5%的青少年至少存在轻度网络成瘾行为,男生网络成瘾率(46.70%)高于女生(20.88%),初中生网络成瘾率(37.67%)高于高中生(28.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08,6.02,P值均<0.05).网络成瘾青少年在同伴关系及自我效能感上得分均低于非成瘾青少年(P值均<0.01);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同伴关系3个维度及总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9,-0.105,-0.210,-0.253,P值均<0.05),与自我效能感亦呈负相关(r=-0.628,P<0.01).同伴关系对网络成瘾有明显的直接效应(β=-0.253,P<0.01),且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β=-0.605,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8.2%.结论 自我效能感在同伴关系与网络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心理干预对预防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效果,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济南市某中学无网络成瘾初一学生共779名,随机分为研究组446名及对照组385名,研究组进行为期1a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干预.采用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AD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共评估4次.结果 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研究组网络成瘾总分(1.24±1.23)分降至(0.91±1.12)分,SCL-90总分由(121.12±31.40)分降至(110.56±14.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值均>0.05).干预后(第2,3,4评估时点)研究组成瘾总分、SCL-90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初中生上网成瘾,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探讨替代递减治疗在网络成瘾干预中的应用和效果,为制定有效的网络成瘾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在武汉某网瘾训练机构招募青少年学员66名,随机分为上网时间内容替代递减综合干预组(研究组31名)和正常营地干预组(对照组35名),在干预前后分别对受试对象进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Barratt冲动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实验设计采用干预前后测设计.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网络依赖诊断问卷评分均下降(P值均<0.01);研究组干预后Barratt冲动量表认知冲动性评分降低(P值均<0.05),且干预后认知冲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下降,研究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替代递减综合干预能有效降低网瘾者的网络成瘾水平,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心理阻抗,可以作为网络成瘾有效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的同伴依恋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同伴依恋、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404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213名、女生191名),采用同伴依恋量表、自我认同量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进行评价,数据分析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同伴依恋的信任、沟通与网络成瘾相关不显著,疏离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290,P〈0.01),自我认同完成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r=-0.191,P〈0.01);疏离和自我认同完成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标准化回归系数β分别为0.271和-0.163。结论青少年的同伴疏离、自我认同完成与网络成瘾相关显著,并能显著预测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团体辅导的干预方式及效果,为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基于认知-行为模型的阶段性团体辅导,最终完成实验学生14名,以23名同质学生为对照组。利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检验干预效果。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量表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网络使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内干预前与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阶段性团体辅导对网络成瘾大学生有明显干预效果,能增强积极人格特征,削弱消极人格特征,以及减轻自觉症状等。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理因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秋凤  林伟 《中国校医》2006,20(3):243-245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寻求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1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收回有效问卷645份(占90.85%)。其中男生281名、女生364名,平均年龄为(20.98±1.22)岁。使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UCLA孤独量表、自尊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结果不同性别、学科、上网条件的大学生在CIAS-R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AS-R得分与上网时间、压力、社会支持、抑郁、孤独、自尊的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影响网络成瘾量表得分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是压力总分、上网条件、支持总分、性别、自尊总分、抑郁总分。结论大学生网络使用程度是众多影响因素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高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45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与非网络成瘾高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定、母亲拒绝否定、父亲过分干涉、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等方面。结论网络成瘾高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均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广东省肇庆市在校青少年手机成瘾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为问题性移动网络使用行为的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9—2020学年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修订版(HPLP-ⅡR)调查广东省某市1所大专院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和1所普通高中3 124名14~24周岁学生,计算青少年手机成瘾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校正OR值。采用列线图模型将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可视化。Nomogram模型的构建采用R软件(4.0.4),其余分析均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结果 3 124名青少年MPATS量表总分为(38.14±10.51),手机成瘾者567人(18.1%)。手机成瘾的青少年在健康生活促进生活方式总得分和营养行为、健康责任、压力管理、人际关系、精神成长五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正常组,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机成瘾对青少年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OR=3.55,95%CI:1.37~2.34)。Nomogram模型显示手机成瘾是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结论 手机成瘾对青...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血小板5-羟色胺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5-羟色胺(5-HT)在青少年网络成瘾发生中的作用,为心理疏导、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3例网络成瘾患者青少年和44例正常对照的血小板5-HT含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情绪状态。应用SPSS 14.0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网络成瘾组血小板5-HT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5,P<0.05);网络成瘾组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0,P<0.01);网络成瘾组焦虑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0,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小板5-HT水平与网络成瘾、抑郁、焦虑程度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网络成瘾发病可能与神经元功能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郑州市城区高中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家庭环境若干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随机调查郑州市城区6所高中800名学生,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及自编网络使用调查问卷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郑州市城区高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5.0%,成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家庭背景方面有显著差异,且成瘾者家庭环境量表三因子分均与非成瘾者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多因素有关,改善家庭环境有利于降低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