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Coulter JT型血细胞分析仪对86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检测,发现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压积(PCT)均显著降低(P〈0.01和P〈0.05)。进一步检测肝硬化出血组与非出血组其PLT、MPV、PCT亦有明显差异(P〈0.01)。检血小板参数对判断肝硬化患者出凝血机制及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病人的血小板数量,常有明显的减少,一般认为这是导致肝硬化发生出血倾向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35例肝硬化病人的血小板参数,作一简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我们应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肝硬化病人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旨在进一步了解肝硬化病人有关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CD- 170 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 79例肝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血小板计数 ( PL T)和血小板压积 ( PCT)两项参数均值显著低于正常人组 ( P<0 .0 0 1)。肝硬化组 PL T和 PCT水平又显著低于肝癌组 ( P<0 .0 0 1)。结论 :检测血小板四项参数对肝癌和肝硬化的鉴别 ,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代云峰  许峰  徐秀林 《当代医学》2009,15(33):48-4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 ACT.diff三分群全自动血球仪以及配套试剂检测42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的四项参数,并与50例健康人结果做对照比较。结果肝硬化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重视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四项参数检测结果,可以早期发现患者的凝血机制受损,有助于对肝硬化并发出血的预防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周琳  杨琳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82-1682
肝硬化患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下降,而PLT的其他参数亦明显降低.我们采用SYSMEXK-21N血细胞计数仪对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和40例肝硬化患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PLT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和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球形玻璃瓶旋转法和血小板聚集计法分别检测63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粘附功能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肝硬化组PAdT和PAg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下降程度与肝功能Child分级一致,A级与B、C级比较PAdT和PAgT均有显著意义(P<0.01),但B级与C级比较PAdT和PAgT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PAdT及PAgT有可能作为肝硬化辅助诊断指标以及Child分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oulterJT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8例重型肝炎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结果PLT、MPV、1PCT、PDW均显著降低,且PLT,、MPVPCT与PT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46例肝硬化患者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的结果,并与18名正常人和18名原发性糖尿病患者比较。肝硬化患者糖耐量减低者28例(60.9%),其中29例(43.5%)呈糖尿病型耐量曲线。胰岛素释放高峰值在服糖后2h;释放过多和分泌延迟者32例(69.6%),降低者4例(8.7%)。20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指数明显高于原发性糖尿患者。笔者认为血浆胰岛素和胰岛素释放指数测定对鉴别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与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PLT、PCT显著降低(P〈0.05),MPV、PDW显著升高(P〈0.05),PT、APTT、INR明显延长(P〈O.05),FIB明显减少(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液处于明显的低凝状态,血小板参数及凝血相关指标检测对了解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病人性激素与垂体激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性激素与垂体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了68例男性肝硬化病人血清2种性激素和2种垂体激素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人进行了比较.③结果肝硬化病人的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激素(L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雌激素(E2)、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t=3.29~9.87,P<0.01).④结论肝硬化病人血清性激素及与其有关的垂体激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4.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肝硬变、15例肝癌和20例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变组、肝癌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变组中伴有腹水20例,不伴腹水10例,二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接近(P>0.05)。提示在肝硬变、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内皮囊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而对肝硬变腹水的形成并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及其在疾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59例急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其中急性甲型肝炎20例,急性重症肝炎14例,肝硬化代偿15例,肝硬化失代偿10例)、28例肝癌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TM水平,并与12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 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代偿、肝硬化失代偿组血浆TM水平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急性重症肝炎组明显高于急性甲型肝炎组,肝硬化失代偿组显著高于代偿组(F=389.19,q=3.08~45.77,P〈0.001);肝癌病人术前血浆TM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5.64,q=6.959~17.544,P〈0.05),Ⅰ、Ⅱ期病人术后10 d的血浆TM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接近正常水平(t′=2.366,t=8.372,P〈0.01)。肝癌病人血浆TM水平随分期的增高而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F=55.64,q=4.099~17.544,P〈0.05)。结论 TM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可作为某些肝脏疾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60例慢性肝病患者AP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AR)功能、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交叉研究及有关凝血象测定。发现慢性肝病时PAR下降与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异常者延长的秒数呈负相关,与病情严重性相一致,可作为肝硬化代偿与失代偿的参考指标。用血小板聚集交叉试验检测20例慢性肝病患者,发现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低下的原因是血浆因素及血小板因素两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患者血清NO和NOS浓度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硬化 (LC)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浓度变化与肝功能分级及LC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重叠比色法 ,检测 5 2例LC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清NO和NOS浓度 ,并按患者的肝功能分级、是否伴 无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C患者血清NO水平和NOS浓度平均为 12 7.6 7μmol L和 4.2 5U ml,均非常明显地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 ;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显示 :血清NO水平和NOS浓度在C级显著地高于B级 (P <0 .0 5 )和A级 (P <0 .0 1) ;LC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病性低氧血症患者中血清NO水平和NOS浓度 ,均高于无并发症的LC患者 (P <0 .0 5 )。结论 :本文提示LC患者肝组织中NO和NOS合成增加 ,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有 无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肝炎后肝硬化脾栓塞术后血小板参数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昌军 《青海医药杂志》2003,33(8):14-14,51,16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脾栓塞术后血小板四项参数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3 0例健康体检者及 72例肝炎后肝硬化脾栓塞术患者的血小板四项参数。后者的检测分别在脾栓塞术前、术后一周末、术后二周末进行 ;结果 :7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脾栓塞术后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压积 (PCT)较术前明显升高、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明显降低 (P <0 .0 1 )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变化不明显 (P >0 .0 5)。术后一周及术后二周的上述参数均接近健康对照组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术后二周较术后一周的血小板参数改善明显 ,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动态检测血小板四项参数 ,对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判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前列地尔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变化的观察,评价二药对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78例,根据Child-Pugh肝功能评分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给予支链氨基酸和麦门冬酸钾镁。治疗15d后,再用Child-Pugh肝功能评分标准评判所有患者,观察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分级治疗后A级明显增多,B级明显减少,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治疗组中,治疗后无腹腔积液患者明显大于对照组和冶疗前(P〈0.05)。③对降低患者胆红素,治疗组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④对于肝性脑病和白蛋白的改善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改善有明显作用,可以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用ELISA法测定了癫痫和其它神经精神病患者血小板中钙调素的含量。大发作及混合发作癫痫、视觉性癫痫、其它神经精神病患者(对照组)血小板中钙调素含量分别为7.59±2.83、3.33±1.11和2.75±1.14ug/mg蛋白(X±S)。大发作及混合发作癫痫与视觉性癫痫和对照组相比其钙调素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而视觉性癫痫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血小板中钙调素含量的测定可作为大发作及混合发作癫痫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