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肺门与肺裂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肺移植及肺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成人尸体40具,对80个肺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支气管动脉在肺根处行于左支气管的上、下缘及右支气管的后壁和下缘,并紧贴支气管壁,在肺根处外径为1.70±0.5mm。40个左肺有完全性肺裂者32例(80%);40个右肺有完全性斜裂者33例(82.5%),有完全性水平裂者31例(77.5%)。根据连结组织量的多少肺叶间连结可分为4型,以I型为主(占50%)。结论支气管动脉与胸廓内动脉管径相近,且在根处恒定易于游离,二者吻合较为理想。肺叶切除术中应注意迷走支气管及血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诊断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5例CT影像诊断支气管扩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5例中右肺中叶18例,占21.2%;右肺下叶26例,占30.6%;左肺上叶9例,占10.6%;左肺下叶-32例,占37.6%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结核、阻塞性肺不张(肺膨胀不全)等其它疾病67例,占78.8%。结论 支气管扩张CT检查其诊断率高于其它检查项目,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8.8%以上,对于不明原因咳血、咳痰病人、可疑支气管扩张患者CT为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的远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Yu CH  Wang YX  Chu XY  Sun YE  Wang T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9):1668-1670
目的 评价支气管成形术在外科治疗肺癌中的价值。方法 作者从1976年8月至2002年12月采用支气管成形术及血管成形术治疗肺癌共计78例,病理类型以鳞癌居多,为67例(86%)。右肺上叶袖状切除57例,其中2例同时行血管成形,2例同时行隆凸部分切除;右肺中上叶袖状切除1例;右肺中下叶袖状切除2例。左肺上叶袖状切除12例,其中3例同时行左肺动脉袖状切除或成形术;左肺下叶袖状切除5例。术后病理分期:期47例(60.2%),Ⅱ期23例(29.5%),Ⅲ期8例(10.3%)。结果 本组术后30d内无死亡病例,术后早期并发症5例(6.6%),其中肺炎2例,肺不张3例,术后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57.8%(26/45)、43%(6/14)。Ⅰ期、Ⅱ期及Ⅲ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8.7%(22/32)、36.4%(4/11)及0(0/2)。结论 支气管成形术,可使部分高龄及肺功能不全的肺癌患者获得外科手术机会,并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9例支气管癌病人进行了肺血管成形术。1例左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并左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术,2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并肺动脉楔形切除吻合,1例病人癌肿侵及肺上静脉,切除部分受侵的静脉壁,用奇静脉片成形术,5例行肺动脉部分切除吻合术。对手术的方法,血运阻断时间及再建顺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右肺中叶支气管扩张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CT诊断NTM肺病的提供依据。方法对HRCT诊断为右肺中叶支扩的64例患者,通过分析支扩的形态、发生部位、支扩累及范围及基础病变,对照临床NTM菌种鉴定,统计右肺中叶支扩与NTM肺病发生的概率。结果 64例右肺中叶支扩患者共18株NTM被菌种鉴定确定,其中5株NTM由单纯右肺中叶支扩患者肺内检出,10株NTM由右肺中叶支扩合并左肺上叶舌段支扩患者肺内检出,3株NTM由右肺中叶合并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内检出,NTM检出率为28.1%。结论右肺中叶支气管扩张患者NTM检出率为28.1%,提示右肺中叶支气管扩张对NTM肺病影像学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技术规范(草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操作方法  一、术前准备同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术前准备 ,常规在纤支镜气道检查后于活检刷检前做BAL。局部麻醉剂为 2 %利多卡因。  二、BAL操作技术   1.灌洗部位选择 :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选择右肺中叶 (B1或B5)或左肺舌段 ,局限性肺病变则在相应支气管肺段进行BAL。   2 .BAL操作步骤 :(1)首先在要灌洗的肺段经活检孔通过一细硅胶管注入 2 %利多卡因 1~ 2ml,做灌洗肺段局部麻醉 ;(2 )然后将纤支镜顶端紧密楔人段或亚段支气管开口处 ,再经活检孔通过硅胶管快速注入 37℃灭菌生理盐水 ,每次 2 5~…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顺铂 ( DDP 1 0 0 mg/m2 )、盖诺 ( 4 0 mg)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80例中晚期肺癌病人随机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组 ( A组 ) 40例 ,静脉注射治疗组 ( V组 ) 40例。结果  A组缓解率 77.5 % ,中位缓解期 7个月 ,中位生存期 1 0个月 ,生存 1年以上患者占 5 2 .5 % ;V组缓解率45 % ,中位缓解期 5个月 ,中位生存期 6个月 ,生存 1年以上患者占 2 2 .5 %。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与30例肺结核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X线胸片及痰涂片抗酸杆菌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2组患者发病年龄≥60岁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气管结核多见于女性,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胸闷。X线胸片特点:片状影多于小斑片影,22.2%的患者胸片正常,病灶部位右肺多于左肺。痰涂片抗酸杆菌均呈阴性,支气管刷检全部为阳性。肺结核主要症状为咯血,胸片均有阴影,以小斑片影为主,病灶部位以左肺多见,痰涂片抗酸杆菌全部呈阳性。3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镜下显示炎症浸润型占38.9%、干酪坏死型占33.3%、瘢痕狭窄型占19.4%、肉芽增殖型占8.3%。结论支气管结核好发于女性,胸片影像无特征,22.2%的患者胸片无异常,病灶右肺多于左肺。镜下病变以炎症浸润和干酪坏死型为主。支气管镜刷检是诊断支气管结核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性 ,33岁 ,2 0 0 2年 10月 10日上午 10 :0 0左右骑车时出现刺激性咳嗽 ,继而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查右肺呼吸音微弱、X线示右肺压缩5 0 % ,予以胸穿、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4天 ,右肺呼吸音反而消失 ,两次X线复查 ,右肺压缩分别为 70 %、90 % ,呈现较为典型的“肺下垂”征象 ,病人呼吸困难症状日渐加重 ,CT示右肺不张 ,未发现肺大泡 ,因呼吸困难较重 ,未行支气管镜检 ,疑气管断裂。 10月15日开胸探查 ,术中鼓肺 ,发现纵膈漏气 ,切开纵膈胸膜 ,发现中间支气管发育畸形 ,有三节相邻支气管软骨环呈“()”形 ,部分软…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5-1996年在肺癌病人中应用静脉复合麻醉行肺叶切除加气管、支气管成型术7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45-62岁,平均50.7岁。左肺中心型肺癌2例,左肺上叶癌2例,右肺上叶癌1例,右肺下叶癌1例,右肺中心型肺癌1例。左肺上叶切除加气管、支气管成型术4例,右肺上叶切除加气管、支气管成型术1例,右肺下叶切除加气管、支气管成型术2例。7例术前有心电图异常3例。麻醉选用硫喷妥钠、安定、芬太尼、司可林快速诱导,插入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仔细调整支气管导管位置,使患侧肺完全不…  相似文献   

11.
作者应用肺阻抗血流图(IPR)测定肺动脉平均压(PAP)的三种多元回归方程,对100例正常人和129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所测的IPR参数进行了PAP测算,经比较分析认为方程B的测值较稳定,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建议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低浓度、低剂量KCl静脉滴注对狗急性缺氧性脑、肺血管舒缩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给狗静滴KCl3.5mg/kg/h后2小时,缺氧所致的肺血管阻力变化百分率由给KCl前的41%±5%降至10%±4%,第3小时降至7%±3%(P均<0.001),停输KCl后2小时肺血管反应仍低。输KC后第2、3小时,缺氧所致的脑血流量增加的百分率由输KCl前的11%±6%分别降至8%±3%、6%±2%(P<0.01,P<0.05);缺氧性脑血管舒张反应在输KCl后有一定程度的减弱,但不具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法乐四联症肺小动脉病变的定量分析及其临床特征。结果显示,四联症肺小动脉中层随年龄增长至进行性废用性萎缩,其中层厚度与左右肺动脉干的发育、在心功能相关。中层严重萎缩者术后易发生低心排综合症,特别是低年龄中层萎缩者。作者认为,四联症肺小动脉病变与低肺血流量有关,因此四联症宜早期手术,恢复正常的肺血流量,以利于肺小动脉的正常演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低氧下离体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Wistar大鼠PASMCs,分常氧组(21%O2,5%CO2)和低氧组(1% O2,94%N2,5% CO2)进行培养,分别应用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G-nitro-arginine methyl ester,L- NAME)进行干预,用细胞计数和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低氧下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2天后明显增殖,与常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5天后细胞数达到峰值.L - NAME低氧干预组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低氧组和常氧组(P<0.01).结论 L-NAME抑制内源性NO的产生进而促进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以同月龄组大鼠作主动性吸烟实验,应用光镜、电镜、图象分析仪及形态测量学技术等,观察了吸烟引起肺肌型动脉(MPA)中膜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中膜明显增厚,平滑肌细胞(SMC)增生肥大、形态变异,与合成功能有关的细胞器增多,并向内膜迁移,细胞外纤维组织和基质增多。虽然这些病变的功能意义尚不清楚,但其在吸烟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20个成人尸体心脏,从右心耳上缘平面向下作1.0cm厚的连续横断断层切片。对心脏每一断层下断面,进行各项观测,同时还观察了心脏各断层与胸壁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血管关系的解剖和临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与肺动、静脉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肺血管灌注技术和腐蚀铸型技术 ,制备34例标本进行观测。结果 :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间存在大于毛细血管的吻合 ,吻合支位于支气管壁、肺动脉壁和肺胸膜下 ,长度为 (13.8±9.7)mm(3.6~29.4mm) ,直径为 (215±61) μm(65~540μm) ,吻合方式有端 -侧和端 -端两种 ;支气管动脉与肺静脉间未发现吻合支存在。结论 :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血管交通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内皮素mRNA的表达及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内皮素-1基因表达及分布。方法:采用生物素标记cRNA探针,对Wistar大鼠肺动脉进行原位杂交。结果:低氧1周组及低氧2周组大鼠大部分肺动脉内皮细胞ET-1mRNA表达呈阳性信号,而对照组大鼠仅极少数阳性信号(P<0.01);低氧1周组大鼠部分显示强阳性信号。低氧1周组及低氧2周组大鼠部分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呈现ET-1mRNA表达阳性信号,而对照组大鼠则无阳性信号表达(P<0.01及0.05)。结论:慢性低氧对大鼠肺动脉ET-1分泌的影响是在基因转录水平进行,且主要细胞定位在肺动脉内皮细胞,此外还包括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19.
Zhang L  Lü L  Wu HW  Zhang H  Zhang JW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5):3201-3204
目的 观察急性肺栓塞(PE)患者抗凝治疗前后肺动脉充盈缺损形态和肺实质灌注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上海仁济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3例急性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应用宝石CT(GE Discovery 750 HD CT)动态观察动脉血栓形成部位、范围、形态,通过冠状位、矢状位、轴位观察灌注缺损,并和肺动脉期成像对照.原始数据采用能量成像系统和CT增强软件处理.结果 23例VTE患者中,14例经宝石CT证实PE,抗凝治疗前,相应肺实质灌注缺损区域的碘含量值(-1.09±2.95)mg/ml,灌注正常区碘含量值(1.67±0.93)mg/ml,两者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P<0.05).抗凝治疗3个月后CT复查原肺实质灌注缺损区域的碘含量值(1.21±0.34)mg/ml,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t=1.34,P<0.05);PE患者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区的碘含量值与肺栓塞临床可能性评分值呈负相关(r =0.78,P<0.05),肺实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肺栓塞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宝石CT能量成像技术可以分析分离的造影剂碘物质在肺实质的分布,有助于定量评价肺动脉栓塞后肺实质血流灌注的变化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樊刚  王治伦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40-1642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介入诊疗要点、相关治疗和中远期效果。结果全组经介入诊疗无并发症、无致残、无死亡。肺动脉收缩压由治疗前的(58±21)mm Hg降至治疗后的(36±11)mm Hg,动脉血氧分压由(57±13)mm Hg升至(91±8)mm Hg。核素肺血流灌注显像肺灌注缺损恢复,肺动脉造影充盈缺损或截断征象消失。术后随访13个月~46个月,平均29.5个月,除1例患者复发外,余均未见复发。结论肺栓塞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