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计划生育手术与脏器损伤(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划生育手术多是妇产科基本的小型手术,而受术者多为健康育龄妇女,涉及面广,手术量大。计划生育手术虽小,但大部分系盲视或小切口操作,手术具有一定的难度,仍会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需要操作者具备较为扎实和娴熟的基本技术能力。现将计划生育手术可能引起的脏器损伤及其原因、诊断、处理及技术防范进行讨论,旨在引起妇产科医师、妇幼保健医师及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重视,以降低计划生育手术严重并发症———脏器损伤发生率。1计划生育手术引起脏器损伤的种类1.1放置与取出宫内节育器、负压吸宫术、钳刮术、清宫术、宫腔镜手术、腹腔…  相似文献   

2.
林友进  莫晓彬  黄健初 《生殖与避孕》2006,26(9):564-565,F0003
我国的计划生育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作。而生殖健康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计划生育手术是在健康人身上施行的创伤性手术,给少部分受术者的心理、生理以及家庭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有资料报道,节育术后并发心身疾病为各类节育手术后并发症的首位,高达60%-80%。所以,对节育受术者的心理反应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提高认识,防止计划生育手术感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年 ,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 6 0亿 ,人口过快增长已是十分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加强生殖保健服务 ,重视生育调节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生育调节中 ,计划生育手术起着重要作用。计划生育手术包括避孕节育手术和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手术。这类手术不大 ,操作也不复杂 ,由于多种因素仍有一些并发症发生 ,其中感染占有重要比例。如何预防和降低手术感染率 ,是计划生育技术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1 重视计划生育手术的感染问题计划生育手术感染是指术前没有感染存在 ,术后 2周内出现生殖器官或手术切口的感染。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因手术引起…  相似文献   

4.
药物流产使用方法的建议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避孕药具和节育技术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保证 ,必须做到安全、有效、方便易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司已组织起草了“避孕药具和计划生育技术名目”及配套文件的初稿 ,其中“节育技术常规和应用指南”已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反复多次修改。现将有关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和 10~ 16周妊娠常规初稿提供给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并希望提出修改意见 ,使之日趋完善 ,使药物流产更加安全和有效 ,减少不良反应 ,为保障妇女健康提供优质服务。1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1 1 开展药物流产单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感染防治。方法:依据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4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手术病历分析。结果: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感染、发热、出血和损伤等,而感染是手术的主要并发症。结论:有效地控制手术感染,防治手术并发症,保障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6.
宫腔镜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应用宫腔镜进行诊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镜下手术均一次性成功.结论:宫腔镜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治中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是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的一种全新方式.  相似文献   

7.
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依靠科技进步,向大众提供安全、有效和适宜的计划生育手术,是计划生育服务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一些新的镇痛技术不断深入和实用化;麻醉镇痛技术下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已普遍开展。而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高危计划生育手术日益增多,麻醉镇痛下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风险也明显增加。为提高麻醉镇痛技术下计划生育手术的安全性,减轻计划生育手术的疼痛,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推动基层医院规范实施麻醉镇痛下计划生育手术,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和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生殖健康与优生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议后,制定本共识,以指导临床应用,实施规范的麻醉镇痛下计划生育手术操作及围术期管理。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8.
<正> 宫内节育器现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一种主要与首选的避孕措施。当前需不断提高它的避孕效果、降低失败率与减少妊娠率。带器妊娠不但影响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还要使受术者蒙受一次人工流产的痛苦。多年来,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83年全国计划生育技术经验交流会专题小结,带器妊娠率,平均为2.55%(0.6%~8.80%)。较1978年全国计划生育技术交流会中所总结的带器妊娠率3.38%有所降低。为探讨带器妊娠时IUD在官腔内的位置,我科对61例带器妊娠的B型超声探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初孕无痛人工流产术10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为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 ,减少受术者的痛苦 ,我院妇产科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对 10 6 0例早期初孕未产妇人工流产术中 ,采用镇痛方法施术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妊娠 8周以内初孕未产妇 10 6 0例作为观察组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39岁 ,平均年龄 2 5岁 ;最大孕周 8周 ,最小孕周 6周 ,平均孕周 7周。在同样条件下 ,采用传统扩宫法不用任何药物进行人流术 30 0例作为对照组。1.2 方法 术前常规测血压、呼吸、脉搏作为基础值 ,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 ,外阴、阴道、宫颈管常规消毒后铺巾 ,暴…  相似文献   

10.
1 计划生育处理中的并发症与医疗错误 并发症是指某种原发疾病在发展进程中发生的,或其他独立原因所导致的继发疾病.其特点:①有可预见性,如教科书及计划生育医疗常规提到的手术后并发症;②发生的不确定性,即有随机性,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也不是在相同条件下都会发生;③有很大的可避免性,如果对疾病或处理时的风险认知提高,通过积极努力可避免发生或降低风险性.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流行病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调查深圳市各类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深圳市三种不同类型的育龄妇女共4744名进行了妇科检查和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在内的常见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比较分析其在各类育龄妇女中流行患病情况。结果 细菌性阴道病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为11.7%,门诊病人患病率为15.2%,高危人群患病率为19.5%,合计患病率为12.7%。结论 深圳市育龄妇女各种阴道感染中,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居首位,在一般育龄妇女人群中居第二位。建议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在进行妇科普查及在上环和手术流产前应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的常规检查并做治疗。  相似文献   

12.
输卵管结扎术是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的做法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经腹手术,往往存在术中麻醉不全的情况,特别是在提夹输卵管时的牵拉反应,受术者很难忍受,有时不得不中断手术;而椎管内麻醉又易引起术后尿潴留,插尿管又会造成尿路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阴道手术助产(operative vaginal birth)是指在第二产程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直接牵引胎头以加快或实现胎儿阴道分娩的重要手段[1],是处理难产的重要操作方法。目前,阴道手术助产已成为现代产程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当情况下使用可保证母儿安全,避免中转剖宫产,减少剖宫产手术并发症。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在154号指南《阴道手术助产(2015版)》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发布了第219号妇产科临床管理指南--《阴道手术助产(2020版)》[2]。该指南涉及阴道手术助产的器械选择和技术应用、母婴并发症、禁忌证及替代方式等。现将指南解读如下。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妊娠手术是妇科领域较为基础的手术,二级医疗机构及具备主治医师职称医生即有开展资质,受术者多为年轻、有生育要求女性。建立输卵管妊娠手术质量控制体系,从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途径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病理学诊断及术后随访等环节强化输卵管妊娠手术质量控制标准,规范手术技术,有助于提高我国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WHO“产后计划生育战略”出台的背景和内容
  为了加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降低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及实现“普遍享有生殖保健”,不少国家和地区要求WHO尽早制订加强产后避孕的全球战略。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是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其中产后避孕是重中之重。产后避孕是指防止产后1年内的妇女非意愿妊娠和避免过短的生育间隔[1]。WHO建议,为了减少母体、围产期胎儿和新生儿的不良结局,应至少在产后24个月之后再次妊娠[2]。  相似文献   

16.
苏青 《生殖与避孕》1997,17(1):59-59
生殖健康是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新概念,它对如何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生殖健康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医学概念,更是社会学研究的范畴,是社会、经济、文化、行为、心理等诸因素的综合体现。通过提供生殖保健服务,维护人们的生殖健康,实现“人口、健康、发展”的良性互动。计划生育不等同于生殖健康,但与生殖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充分发挥计划生育部门的技术优势,在从严控制人口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适应新形势下新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是各级计划生育部门面临的全新课题,也为计划生育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和要求,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点。其中“初级生殖保健”是计划生育工作应当确立的目标取向。作者认为“初级生殖保健”应包括以下八方面的内容。1)预防和控制生殖活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2)合法行使自己的生育权利;3)妇女在不同的生理时期能获得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4)性知识宣传以及提供基本的生殖健康信息和资料;5)夫妇及个人在避孕节育期能及时得到避孕节育技术指导;6)提供基本的避孕药具和节育技术;7)常见生殖器管疾病的合理治疗;8)安全施行人工流产。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构想1)加快计生技术立法工作;2)大?  相似文献   

17.
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规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2001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国家指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公民享有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权。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权利”。所有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都必须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条例》的各项规定,积极稳步推进知情选择。为了使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实施,特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发布了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disorders,PAS)指南,该指南由三大板块、五大内容构成,即疾病介绍、流行病学、产前诊断和筛查、非保守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本共识指南制定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全球范围内PAS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和减少远期并发症。本文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宫腔镜手术是一项微创、安全的术式,已成为妇科的一项诊疗常规。其优点包括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然而,宫腔镜手术存在一些潜在、致命的并发症,如TURP综合征、空气或气体栓塞。气体栓塞发病率较低,但危险性极高,整个手术过程均可发病,发病隐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手术医师忽略而导致灾难性后果。在宫腔镜手术过程中,大的子宫静脉的暴露会为气体的进入提供入口,临床上已有许多致死病例的报道。近年来手术医师对气体栓塞的意识有所增强,但关于如何减少其发生率仍缺乏相应的指南。另外,不同气体组成不同,其病理生理改变也不同。术中密切监测症状及体征,及时发现、尽早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存活率。该文章旨在提高妇科医师对宫腔镜手术气体栓塞的认识,为术者、手术室人员及麻醉医师提供相应指南,减少术中气体栓塞的危险性,尽最大可能阻止灾难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51例分析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目的探讨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对我院产科近40年间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术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为0.054%,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占06%,子宫切除术主要指征为胎盘因素、子宫破裂和子宫收缩乏力.结论认为做好孕产妇监测和计划生育,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