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海良  郭强  叶浩波  李春青 《吉林医学》2012,33(16):3389-339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炎性反应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对78例行手术治疗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8例患者按炎性反应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针对4项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浆白蛋白(ALB),组间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重度胆囊炎ALT,TBIL、AST均较轻度、中度胆囊炎明显升高,ALB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度胆囊炎ALT,TBIL、AST均较轻度胆囊炎明显升高,ALB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炎性反应程度与肝功能损害成正相关,保肝、消炎、尽早手术切除胆囊是肝功能恢复的较好方法。术前可通过肝功能损害程度作为判断炎性反应程度参考因素之一,以判断病情,预测后果,评估手术方案及手术时机,拟定妥切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炎性反应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35例)、中度(17例)、重度(8例)三组,比较三组肝功能变化。结果重度、中度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高于轻度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TBIL、AIJT、AST高于中度组,ALB水平低于中度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功能损害疗效确切,保肝、消炎联合手术治疗可有效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手术前评定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助于判断炎性反应程度,可协助了解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永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363-1364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重度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血浆白蛋白明显较低;中度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明显高于轻度患者,血浆白蛋白也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炎性反应越严重,对肝功能的损害越大。根据患者炎性反应程度及肝功能损害的程度以及患者的情况,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肝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炎性程度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肝功能损害情况,并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基础和实践导向。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0例,根据炎性反应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比较三组术前肝功能差异。结果重度、中度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轻度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轻度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中度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中度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评定肝功能损害程度可有助于判断炎性反应程度,可协助了解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急性胆囊炎肝功能损害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炎症发作时间和炎症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将830例患者按炎症发作时间和炎症程度分为1~3 d、4~7 d、8 d以上3组和轻、中、重3组,设100例患者(无肝胆疾病)为对照组,针对4项肝功能指标: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浆白蛋白(ALB)与对照组两两比较统计学处理,代入u检验。【结果】炎症发作1~3 d组除ALT显著差异外(P<0.05),TBIL、AST、ALB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7 d和8 d以上组4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炎症程度轻度组4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急性胆囊炎炎症时间和炎症程度与肝功能损害成正相关,保肝、消炎、尽早手术切除胆囊是肝功能恢复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性质、治疗及转归。方法 :分析 6 0 0例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损害表现 ,对单纯结石性胆囊炎和伴有肝炎、肝硬化者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结石性胆囊炎和伴有肝炎、肝硬化者在症状和直接胆红素 (D Bili)、丙氨酸转氨酶 (ALT)、碱性磷酸酶 (ALP)、丙谷氨酰转肽酶 (GGT)等指标上有显著区别。单纯结石性胆囊炎在手术切除胆囊后肝功能可迅速好转。结论 :对结石性胆囊炎伴有肝功能损害者 ,在对损害的性质和状态进行分析评价后 ,可行手术切除胆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4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我院2010年03月至2016年01月接收的40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TBi L(血清总胆红素)、AST(谷草转氨酶)、ALT(丙转氨酶)、ALB(白蛋白)等指标参数。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40例患者中未发生死亡或胆管受损、临近器官组织损伤、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1例,发生率2.5%,经抗感染处理后治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00%。其中中轻度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丙转氨酶水平均明显低于重度患者,白蛋白水平高于重度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艳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99-270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肝功能损害及不同诱因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发生率。方法:分析112例AP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白蛋白(ALB)的检查结果。结果:81例有肝功能损害(72.32%)。轻型AP 96例,发生肝功能损害65例(67.71%);重型AP 16例,发生肝功能损害16例(100%)。胆源性AP 53例,发生肝功能损害44例(83.02%),明显高于非胆源性AP的62.71%。结论:AP的肝功能损害较常见,重型AP的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100%,损害程度明显高于轻型AP;胆源性AP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胆源性A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肝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脓毒症患者126例分成死亡组(A组,n=35)和存活组(B组,n=91),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及主要肝功能指标异常与病情严重度(APACHE-Ⅲ评分)的关系。同时,根据APACHE-Ⅲ评分的三分位数分为Ⅰ组(n=16)、Ⅱ组(n=83)和Ⅲ组(n=27),分析比较不同分值组间肝功能主要指标的差异性。结果①死亡组患者与肝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死亡组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而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②APACHE-Ⅲ评分Ⅲ组的TBIL、ALT、AST、TBA高于Ⅰ、Ⅱ组(P<0.01),而Ⅲ组的ALB、CHE低于Ⅰ、Ⅱ组(P<0.01)。③APACHE-Ⅲ评分与TBIL、ALT、AST、TBA呈正相关(P<0.01),与ALB、CHE呈负相关(P<0.01)。结论与肝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ALB、TBIL、ALT、AST、CHE和TBA的检测对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脓毒症患者肝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00例,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为27例和73例,对两组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的差异、主要肝功能指标异常与病情严重度(APACHE-Ⅲ评分)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依据APACHE-Ⅲ评分的三分位数把患者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为15例、63例、22例,对各组之间的主要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1)死亡组患者与肝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死亡组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而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2)APACHE-Ⅲ评分Ⅲ组的TBIL、ALT、AST、TBA高于Ⅰ、Ⅱ组(P0.01),而Ⅲ组的ALB、CHE低于Ⅰ、Ⅱ组(P0.01)。(3)APACHE-Ⅲ评分与TBIL、ALT、AST、TBA呈正相关(P0.01),与ALB、CHE呈负相关(P0.01)。结论与肝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ALB、TBIL、ALT、AST、CHE和TBA的检测对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不同分度病人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与部分肝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12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A.、PCⅢ水平及部分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AST、ALB、GLO)。结果血清HA.、PCⅢ及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AST、GLO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中逐渐增高,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血清ALB在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中逐渐减少,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有明显差异。血清HA与DBIL、AST、ALB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2586、0.2362、-0.3880;血清PCⅢ与AST、ALB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2258、-0.3610。而血清HA.、PCⅢ与TBIL、ALT及GLO均无相关性。PCⅢ与DBIL亦无相关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纤维化指标HA、PCⅢ与AST、ALB相关,血清HA与DBIL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黄智  刘任祎 《医学综述》2012,(22):3867-386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患者肝功能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症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LC组(69例)和OC组(51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酸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BA、TBIL、ALT、AST及CRP变化趋势相同,两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对机体损伤较开腹切除小,对肝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共20例,占腹腔镜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22.47%,治愈率100.00%;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前碱性磷酸酶(AK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AKP、ALT、AST、TBIL、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是与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较为满意,较为安全,高年龄、存在合并症、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及胆囊壁明显增厚均为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降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苏楠 《大家健康》2013,(17):84-85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对改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手术期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6月我院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伴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行围手术期静脉应用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10ml,2次/d,静脉点滴,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注射液3.0,1次/d,静脉点滴;疗程均为10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TG、TC、ALT、AST变化。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TG、TC、ALT、AST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能有效改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肝功能、尿铜和血清铜蓝蛋白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解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铜蓝蛋白(CP)的水平以及尿铜(U-cu)的水平。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中以转氨酶升高为主,AST和ALT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4.18%和37.2%,血清转氨酶异常程度与尿铜、血清铜蓝蛋白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转氨酶异常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功能损害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但转氨酶异常与尿铜、血清铜蓝蛋白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雷州地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结果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Olympuslx10生化分析仪检测39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和412例无肝脏疾病的健康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r-谷氨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按胆红素(DBIL)、总蛋白(TP)、总胆汁酸(TBA)球蛋白(GLB)、白蛋白(ALB)/球蛋白(A/G)及AST/ALT比值。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LT、AST、AST/ALT、ALP、TPDBIL、TBIL、TBA、TBA、r-GT和GLB显著高于对照值(P<0.05)、ALB、AIG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功能检测结果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雷州地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结果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Olympuslx10生化分析仪检测39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和412例无肝脏疾病的健康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r-谷氨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按胆红素(DBIL)、总蛋白(TP)、总胆汁酸(TBA)球蛋白(GLB)、白蛋白(ALB)/球蛋白(A/G)及AST/ALT比值.结果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LT、AST、AST/ALT、ALP、TPDBIL、TBIL、TBA、TBA、r-GT和GLB显著高于对照值(P<0.05)、ALB、AIG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功能检测结果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etic peptide, BNP)水平与脓毒症患者肝损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51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肝损伤分为脓毒症组(n=48)和脓毒症肝损伤组(n=103),并根据肝损伤程度将脓毒症肝损伤组患者分为轻度肝损伤组(n=26)、中度肝损伤组(n=50)和重度肝损伤组(n=27)。于患者入院时测定PCT、BNP水平及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比较脓毒症组、脓毒症肝损伤组血清PCT、BNP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比较轻度肝损伤组、中度肝损伤组、重度肝损伤组血清PCT、BNP水平及肝功能指标。分析血清PCT、BNP水平与AST、ALT、TBIL、DBIL、ALB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PCT、BNP、AST、ALT、TBIL、DBIL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肝损伤组,ALB水平显著高于脓毒症肝损伤组(P<0.05)。脓毒症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肝功能改变的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肝功能的原因。方法对27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d、7d肝功能各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等进行测定;以逐步回归分析法预测气腹压;手术时间及患者年龄等变量对术后肝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组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组术后1d血清ALT、AST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5或P〈0.01),术后7d均恢复正常,胆囊息肉组术前、术后1d、7d肝功能各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变;以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出AG、OT两个自变量入选方程,其回归方程为:Y=0.230T+0.12AG-15.38。结论LC可致术后血清ALT、AST增高,其原因与结石性胆囊炎、AG和OT有关,但仅为一过性现象,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LC仍为一种可靠、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肝功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APP患者46例,以住院期间临床死亡作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24例、死亡组22例。分别采集患者入院第1、3、7天空腹静脉血进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白蛋白(ALB)检测,两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存活组入院第1天ALT、AST、DBIL、ALB,第3、7天ALT、AST、TBIL、DBIL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入院第1、3、7天ALT逐渐升高(P〈0.05),ALB逐渐降低(P〈0.05),而AsT未见明显变化(P〉0.05);死亡组入院第3天A1月、AST、TBIL、DBIL较入院第1天显著升高(P〈0.01),入院第3天ALB较第1天显著降低(P〈0.01)。结论:APP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与中毒程度有关,是判断APP病情严重程度,肝脏损伤情况及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