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艳玲 《吉林医学》2013,34(15):3052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家长在患儿住院期间实行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家长仅进行普通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结果:观察组家长经过心理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发生了显著变化,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危机心理,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陈爱莲 《中外医疗》2013,(28):161-16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影响。方法该组100例均为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门诊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分别对这100例患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将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并给予干预组对应的护理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治疗3 d后对患儿家长再进行心理评估,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干预组中有50例家长在回访时出现的焦急、紧张、恐惧等状态已明显改善,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对照组中,以上不良情绪改善不明显,同时存在有另寻医院或医生的情况,仅有5例患儿家长心理状态有所改善。结论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家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状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心理干预,不仅可让家长更好的配合患儿的治疗,还能有效避免家长的不良心理影响到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不同教育程度家长心理状态对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受教育程度分为高学历家长组、中等学历家长组、低学历家长组。观察家长的焦虑情绪指标SAS评分和BAI评分以及患儿的病情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SAS评分、BAI评分均为高学历家长组〈中学历家长组〈低学历家长组,家长的学历越高,患儿的住院时间、转院例数越少,治愈例数、好转例数越多。结论针对患儿家长不同的受教育情况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家长焦虑情绪、促进患儿病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家长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测量工具,对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家长焦虑、抑郁量表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前,所有患儿家长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干预后,女性家长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男性与女性评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家长存在焦虑、抑郁、抵触、过分依赖等心理问题,适宜的心理干预和精细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儿家长负性情绪,有利于患儿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罗秋菊  莫美珠 《吉林医学》2012,(26):5692-5694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手足口病家长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方法:采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26例留守儿童手足口病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家长SAS得分为(47.25±10.44)分,高于国内常模(29.78±0.4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程度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识、患儿住院次数、家庭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因素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手足口病家长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其特殊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减轻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社区干预对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社区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79例纳入本次研究,对患儿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积极宣传各类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帮助患儿家长掌握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临床表现等。结果:干预前患儿的各项卫生习惯得分较低,干预后患儿各项卫生习惯得分得到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及患儿家长实施社区健康干预,可以改善患儿不良习惯,增强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的了解,进而对手足口病的传播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关瑜  张丽娟  王静  孙淑兰  孙明  段然  郑晔 《吉林医学》2009,30(14):1441-144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家长面对应激事件(疫情)的心理特征,以及心理干预对缓解家长心理危机的作用。方法:采用STAI(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作为测评工具对63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心理评估,使用心理自助手册(自编)和定式的心理支持的形式对研究组(接受心理干预的33名家长)进行为期3周的定式心理干预。结果:STAI测评结果提示研究组状态焦虑较干预前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患儿家长在子女患手足口病这一应激事件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此特殊情境下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缓焦虑情绪。心理支持对处于应激反应的家长有明显的干预效果,并可促进心理状态恢复到应激前的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西英 《中国病案》2010,11(6):19-20
目的观察患儿及家长心理干预后对患儿疾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60例哮喘患儿及家长随机分组,其中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两组家长、患儿遵医依从性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住院日、反复住院次数、疾病疗效、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良好的心理有利于哮喘患儿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我院89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在住院期间需求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统计学百分率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了解要求广泛,教育方式需求多样,需要得到支持及心理疏导。结论:正确评估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需求,通过多种形式对患儿家长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使家长全身心地配合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脑瘫患儿及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脑瘫患儿及家长给予心理护理综合措施 ,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Gesell 量表分别对患儿及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结果 心理干预前后脑瘫患儿家长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1) ,脑瘫患儿Gesell量表发育商评分于心理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 ,对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和分析急症患儿家长应急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急诊科救治的患儿家长1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先分析应急心理状态,然后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症患儿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孤独感等症状,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提高急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科住院患儿家长医学知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选取2018年6—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秦岭路院区儿科住院患儿的165例陪护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家长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儿家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家长在此基础上接受全程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儿家长医学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出院前疾病知识、儿科护理知识及预防保健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3、5 d时两组患儿家长SAS、SDS评分均较入院1 d时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6.59%(71/82)、96.39%(80/82),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住院期间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家长相关医学知识水平,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二次复发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的心理特征,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二次复发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属6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HAMA、HAMD、SAS、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全身症状。结果二次复发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的HAMA、HAMD、SAS、SDS评分均高于健康儿童家属;观察组患儿家长的HAMA、HAMD、SAS、SDS评分以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6.458,P〈0.05)。结论二次复发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给予心理干预可以缓解负面情绪、控制全身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正香  李素  陈万流 《现代医学》2012,40(5):549-551
目的:调查了解脑性瘫痪(CP)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CP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CP患儿家长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患儿家长心理状态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它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提高了CP患儿家长的应对能力,延长了其坚持治疗的恒心.  相似文献   

15.
薛洁  杨玉亭 《实用全科医学》2010,(12):1584-1585
目的了解江苏省沫阳县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在面对手足口病时的心理状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手足口病知识宣传教育奠定基础。方法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中现况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患儿家长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较高,总知晓率为83.4%。手足口病知识主要获取途径是通过电视(77.3%)。通过报刊杂志医生宣传途径获知的人数不多,分别仅占41.3%、35.9%。患儿入院时,家长有较重的心理负担,不同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的家长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认知较好,但获取途径较窄,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途径。患儿家长心理状况较差,应予以重视。通过教育学习可以缓解家长们的恐慌心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三聚氰氨性尿路结石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护理干预,减轻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看护好患儿。方法:用自制量表对我院收治的64例三聚氰氨性尿路结石患儿家长进行逐一调查,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对家长进行心理干预有效,当家长心理处于恐慌、恐惧状态时心理干预效果更为明显(P〈0.01)。结论:三聚氰氨性尿路结石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经过护理干预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徐阳  高永芳  钟雪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733-173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临终患儿家长不良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98例确诊为重症临终患儿及经评估具有不良心理行为的家长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儿家长予对症治疗及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家长不良心理行为情况。结果:实验组临终患儿家长经护理干预后其不良心理行为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临终患儿家长不良心理行为,对临终患儿及家属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初生唇腭裂患儿家属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组家属41人在心理干预前后分别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包括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由专业人员告知调查目的,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详细说明量表评定方法,不能漏项,由家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次性独立完成。心理干预2周后比较效果。结果:经过2周的心理干预后,本组被问卷调查家属103人的SCL-90中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改变,其中以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恐惧和敌对尤为显著,与干预前比较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家属存在很多负性心理问题,实施全面的、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家长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心理状态调查及干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60例唇腭裂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0例)在接受常规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130例)实行常规护理。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其心理状态及干预效果。结果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存在很多心理问题,经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父母SCL-90总分、阳性项数及焦虑、抑郁、恐惧、人际关系等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存在很多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后其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由于住院儿童家长普遍存在焦虑、紧张、恐惧、怀疑等不利于患儿康复的心理问题,本文阐述了患儿家长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和外在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希望通过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从而促进患儿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