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桂华 《吉林医学》2013,34(5):916-917
目的:总结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定位中的体会。方法:36例开胸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先采用听诊法定位再用纤支镜定位判断DLT是否到位。结果:经听诊法确认导管已正确到位94%,但用纤支镜检查发现导管到位仅占56%。结论:与临床常用的听诊法定位相比,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纤维支气管镜行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总结双腔管在国人中应用的规律,以指导临床.方法:12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胸部肿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由一位麻醉医师选择并插入一次性PVC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先用听诊法确定导管的位置,再由另一位麻醉医师用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记录结果.当病人由平卧位改为侧卧位时,再进行听诊和FOB检查,记录结果.当导管位置偏离正确位置0.5cm以上时认为是导管错位.同时记录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aw)、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在平卧位和侧卧位时,FOB检查时有71.3%和45.0%的导管位置需要重新定位.平卧位导管错位时,插入过深和插入过浅发生率相似,侧卧位以插入过浅为主.右侧双腔管较左侧双腔管更易出现错位.结论:使用Robertshaw导管行肺隔离时,在病人平卧位和侧卧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导管定位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拟评价应用纤维支气管镜(FDB)对Robershaw导管进行定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择期全麻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根治术患者6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纤维支气管镜(FB)组和直接喉镜组。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记录插管时间、定位完成时间、插管期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值、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值及体位改变后需要调整导管位置的病例数。FB组与直接喉镜组比较,插管时间无明显差异,HR、MAP波动小(P<0.05),单肺通气时SpO2平均值高(P<0.05)、定位完成时间较短,体位改变后需要调整导管位置次数少(P<0.05)。  相似文献   

5.
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准确定位对于单肺通气时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DLT的插入深度与患者的身高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试图探明该种导管插入的适宜深度与人体其它体表标志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定位Robertshow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位置的准确性。方法肺隔离63例择期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患者,全麻诱导后用传统方法插入DLT先用听诊法进行分隔定位,记录导管深度,随后用纤支镜检查DLT的位置并做调整确定肺隔离。患者改变体位后,纤支镜检查DLT位置并进一步指导调整DLT插管深度确定肺隔离,记录各次导管的深度。结果纤支镜检查辅助DLT成功率为98.4%,体位改变再检查导管发生移位占22.6%;听诊法判断插管分隔成功率为52.7%。结论纤支镜可以有效判定DLT位置,肺隔离准确到位。体位变动后,部分病例发生导管移位,使用纤支镜检查DLT位置,可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7.
开胸手术常常需要单肺通气 ,临床上主要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但是 ,双腔插管技术要求较高 ,经常难于达到准确的位置。纤维支气管镜 (Fibreopicbrochoscope ,FBS)的应用则有助于双腔管的定位 ,使其安全性大大提高。现将 30例双腔插管经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后取得的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选择胸外科择期开胸手术 30例 ,其中 ,男 2 2例 ,女 8例。年龄 2 2~ 6 8岁。体重 5 3 78kg± 7 36kg ,无心脑肾功能障碍 ,ASAⅡ~Ⅲ级。除 2例左全肺切除术采用右双腔管外 ,其余采用左双腔管。除 2例采用静吸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开胸手术中实行双肺隔离及单肺通气的可行性。方法:26例开胸手术病人均选择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麻醉。结果:全部病人麻醉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开胸手术中,运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能够充分打开气道,保证肺通气质量,对后期手术的恢复和降低手术风险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胸部手术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进行单肺通气,不仅可以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而且还可以减少纵隔摆动,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但传统的DLT插管定位方法,由于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因而它的准确率和到位率较低.本科于2006年起借助纤维支气管镜用于DLT插管的辅助定位,提高了DLT插管的准确率.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气道内置入双腔球囊导管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方法 支气管扩张咯血经常规内科治疗无效者15例,经纤支镜于出血部位置入新型气道内双腔球囊导管,压迫出血的支气管,观察球囊内注入的液体量、止血时间、停留导管时间、停留导管的副作用等。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置入导管,出血立即停止,停留导管时间为2-4d不等,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该技术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可靠,患者容易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与Univent管应用于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00例ASA Ⅰ/Ⅱ级年龄在18-65岁需行单肺通气的全麻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双腔支气管组(A组)和Univent管组(B组),每组50例。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操作。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麻醉诱导前后及单肺通气(OLV)后血流动力学、心率变化;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气道压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术中OLV时肺萎陷及手术视野暴露情况。结果①Univent管组插管时间较双腔支气管组明显缩短;②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Univent管组明显低于双腔支气管组(P〈0.05);③麻醉诱导前后二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相似(P〉0.05);④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情况相似(P〉0.05),而气道压力Univent管组较双腔支气管导管组明显更低(P〈0.05);⑤二组术中单肺通气时肺萎陷率及手术视野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应用于OLV时均安全有效,同样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Univent管较双腔支气管导管所需时间明显缩短,而气管插管并发症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110例行肺癌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完全后,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采用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判断双腔管的就位情况.在双腔管就位满意后,再以纤支镜下的准确定位判定双腔支气管的位置.结果 63例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的有46例(73%)仍有17例(27%)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定位不准确;47例右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的有32例(68%),仍有15例(32%)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定位不准确,经纤支镜调整均达到准确定位.结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病人,听诊法定位准确的病人中,仍有35%(左)和44%(右)假阳性,需要纤支镜确诊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行全身麻醉经支气管插管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听诊法进行插管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可视喉镜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插管完成时、插管完成后3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情况,插管定位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以及术后48h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入室时、插管完成时、插管完成后3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定位时间为(62.4±18.5)s,少于对照组的(84.1±29.4)s(P<0.05),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6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少于对照组的17.5%(P<0.05)。结论:为胸外科手术麻醉患者采用可视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可保持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稳定,减少定位时间,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FOB)观察体位对双腔支气管导管(DLT)位置的影响,并对定位方法进行不断改进。方法:将10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患者,麻醉诱导后插入一次性Robert 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28例采用听诊法先定位,然后用FOB在观察翻身前后导管的位置并调整(方法1);32例在翻身前就使用FOB定位,翻身后观察导管移位情况,进行重新调整(方法2);40例先将DLT插入气管内,翻身后再进行定位(方法3)。记录导管移位的情况、术后喉痛及气管粘膜损伤出血的发生率。结果:采用方法1,移位的发生率57.1%,在翻身后仍有35.7%的患者发生移位;方法2,翻身后有11例(34.4%)发生移位;方法3在术中均分隔和单侧通气满意。方法1和方法2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分别为53.6%和37.5%,气管粘膜损伤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2.1%和18.8%,与方法3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FOB在翻身后进行DLT的定位方法较其他方法准确、有效、安全,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管支气管插管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8),实验组行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对照组行常规听诊定位,对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患者脉搏、氧浓度、气道峰压以及侧卧位和平卧位时导管深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听诊定位,准确率为44.4%;实验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准确率为94.4%;2组定位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较常规定位相比较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肺部听诊法、听诊 吸痰管法及纤维支气管镜法判断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300例需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行胸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气管插管后分别采用听诊法、听诊 吸痰管法及纤维支气管镜法判断双腔支气管的位置。结果:听诊法、听诊 吸痰管法、纤维支气管镜法定位准确率分别为64%、81%、100%,纤维支气管镜法明显高于其它2种方法(P<0.05),听诊 吸痰管法高于听诊法(P<0.05)。结论:听诊 吸痰管法能提高准确率,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双腔管插管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袁宏勋  岳云 《中国病案》2008,9(12):45-45,M0002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支气管双腔管插管定位中的作用。方法77例行择期手术需支气管双腔管插管患者(男45例、女32例、年龄20~77岁、ASA1~3级),静脉诱导行支气管插管,传统听诊定位调整双腔管位置,再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调整。结果以传统听诊方法进行左主支气管插管定位的准确率为52.17%,其余定位不准占33.33%,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使插管成功率提高;另有14.49%因反复误插入另一侧支气管,需纤支镜引导下正确插入。8例右主支气管插管病例中4例传统插管方法成功,有1例术前插管成功在术中体位变动后导管位置改变时,以及其余4例因传统插管方法失败病例需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调整位置,调整成功。结论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支气管插管和插管后调整体位时,约有半数的病人需要再次调整导管位置。因此,行支气管插管和调整体位时宜常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插管方法,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传统的方法插管,B组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定位,比较两种方法插管的一次成功事、管端对位的准确率,以及两组病人术后与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和管端的对位准确率都高于A组,术后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A组的发生率高于B组.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法能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事与管端对位准确率,并可减少插管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具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萍  魏闯 《重庆医学》2012,41(7):661-662,66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在全身麻醉下经左侧支气管插管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听诊组(n=30)及纤维支气管镜组(n=30),传统听诊组患者使用传统听诊法插管后,用纤维支气管镜精确定位;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准确定位的病例数以及定位所需时间;观察患者不同时间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传统听诊组患者准确定位17例(56.7%),13例(43.3%)需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下进一步调整位置。纤维支气管镜组29例患者准确定位。传统听诊组、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的平均定位所需时间分别为(82.2±31.9)s、(63.5±19.4)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各时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可提高双腔支气管导管准确定位的成功率,减少定位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20.
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开胸手术,不仅能使双肺分隔,还能在术中使用单肺通气,为术者提供良好的视野,近年来日趋普及。我科共使用Robertshaw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tube,DLT)635例,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