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猴头多糖和蛋白多糖对实验性血栓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4.
女贞子多糖和菟丝子多糖的协同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研究女贞子多糖和菟丝子多糖的协同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两因素两水平正交法设计实验,用D半乳糖造衰老小鼠模型,各试药组同时每天每公斤体重ig女贞子多糖∶菟丝子多糖50mg∶50mg、50mg∶200mg200mg∶50mg、200mg∶200mg,观察其对衰老模型小鼠免疫器官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女贞子多糖∶菟丝子多糖每天每公斤体重50mg∶50mg、50mg∶200mg、200m∶50mg、200mg∶200mgig能使衰老模型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不同程度升高;肝和肾组织中MDA不同程度下降SOD及GSHPX活力不同程度提高;脑组织中LF不同程度下降。统计学分析表明,女贞子多糖和菟丝子多糖对各实验指标有交互作用。结论女贞子多糖和菟丝子多糖联用有协同抗衰老作用,两药的最佳组合是女贞子多糖∶菟丝子多糖50mg∶200mg,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免疫功能,清除氧自由基、活性氧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黄附子中性多糖和酸性蛋白多糖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黄附子中的糖复合物 ,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附子提供有用资料。方法 :采用热水抽提、乙醇沉淀、DEAE C32及SephadexG75柱层析等方法分离黄附子中的糖复合物 ,用酚 硫酸法、Folin 酚法及硫酸 咔唑法测定其糖、蛋白质、葡萄糖醛酸的含量。结果 :从黄附子中得到两种糖复合物 ,一种为中性多糖 ,含量为 3% ;另一种为酸性蛋白多糖 ,含量为 1% (其中糖含量 97%、蛋白质含量 3%、葡萄糖醛酸含量 9% )。结论 :黄附子中两种糖复合物的获得有助于研究附子抗癌、抗衰老和增强免疫机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华 《北方药学》2014,(2):19-19
目的:建立简单易行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灰树花多糖咀嚼片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硫酸-蒽酮法,618nm测定,葡萄糖作对照。结果:线性关系为Y=0.1259X+0.1248(R2=0.9991),线性范围为0.0232~0.1392mg/ml,回收率99.6%,制剂中多糖含量73.0%。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能用于灰树花多糖咀嚼片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用乙醇分级沉淀的方法将人参多糖和黄芪多糖分级、精制。研究了不同组分的纯度、分子量分布和单糖组成,并对其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初步比较,为选择加入脂质体制剂中的多糖组分做了必要的实验准备。  相似文献   

8.
中药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促进中药及其复方多糖的开发利用,介绍中药多糖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参阅数十篇文献,经过综合、分析、归纳。结果:阐述中药多糖的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多糖化学研究方法、化学结构与生物功能的关系。结论:要使中药多糖作为治疗药物在临床发挥重要作用,必需有化学家、药理学家及临床医学家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相似文献   

9.
银杏细胞培养物多糖和银杏叶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银杏细胞培养物胞内多糖(ICP)和胞外多糖(ECP)以及银杏叶多糖(LGP)进行药理活性测试。方法:采用常压密闭、低压密闭、断头及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带迷走神经)等方法,观察ICP和IGP对缺氧小鼠的影响;采用巴豆油致耳肿胀和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方法,观察ECP和LGP对致炎小鼠的影响。结果:ICP与LGP可显著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ECP与LGP可显著抑制致炎剂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论:ICP和LGP对缺氧小鼠具有保护作用,ECP和LGP对致炎小鼠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植物多糖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贤铭 《中国药房》2005,16(19):1502-1503
近年来,有关多糖类的研究进展迅速,中药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已得到人们的肯定.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糖主要来自动物多糖、植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 3个方面.其中,植物多糖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备受人们关注,包括枸杞多糖、人参多糖、黄芪多糖、芦荟多糖等.  相似文献   

11.
多糖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宇彬  肖凤  汲晨锋 《上海医药》2007,28(7):309-311
多糖是来自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微生物细胞中的天然大分子物质,一般常由100个以上甚至几千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分子量在数万至数百万之间[1]。多糖类包括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及微生物多糖,在某种程度上均具有免疫促进作用,而植物多糖尤为重要。多糖作为生物效应调节剂,  相似文献   

12.
黄芪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从中药黄芪Asl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的水提液中分离得到两种葡聚糖AG-1、AG-2和两种杂多糖AH-1、AH-2。该四种多糖经电泳、凝胶柱层析等证实均为单一组分。AG-1为水溶性,经水解、过碘酸氧化、甲酸生成、Smith降解、乙酰解、红外、C-13核磁共振等确定为α(1→4)(1→6)葡聚糖、α(1→4)与口(1→6)甙键糖基的组成比例约为5:2。AG-2不溶于水,为α(1→4)葡聚糖。AH-1为水溶性酸性多糖,水解后纸层析检出含己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其分子比值为1:0.04:0.02:0.01。AH-2为水溶性、水解后用纸层析和气相层析检出葡萄糖和阿拉伯糖,其分子比值为1:0.15。AG-1、AH-1具有某些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糖是由很多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链相连而形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多糖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并且常与脂质和蛋白质结合成多糖复合物,提取和分析困难。植物多糖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超滤法、酶解法、超声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闪式提取法和高压蒸煮法等。多糖的检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测定多糖包括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法等,利用单糖的性质进行测定,其中利用单糖缩合反应而建立的方法最多,如滴定法,比色法。本文重点介绍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方法,旨在促进植物多糖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螺旋藻多糖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曾和平  郭宝江 《药学学报》1995,30(11):858-861
螺旋藻多糖的化学研究曾和平,郭宝江(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州510631)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为蓝藻门、颤藻纲、螺旋藻属,含有极丰富营养成分和有抗辐射、抗肿瘤及调节免疫功能的耐卤藻类。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螺旋藻中抗肿瘤和免疫调...  相似文献   

15.
麦冬多糖平喘和抗过敏作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观察麦冬多糖的平喘和抗过敏作用。方法 :通过整体实验 ,观察麦冬多糖 (POT)对氨雾引起小鼠咳嗽和对以组胺和乙酰胆碱混合液引起豚鼠支气管收缩及对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 (PCA)和以卵白蛋白诱发的致敏豚鼠支气管收缩的影响。结果 :POT 2 0 0mg/kg对氨雾引起的小鼠咳嗽无明显的影响 ;对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引起的豚鼠支气管收缩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0 1 ) ;对小鼠PCA反应的抑制率为 3 2 .79% ;可显著延长卵白蛋白所致的致敏豚鼠呼吸困难、抽搐和跌倒的潜伏期 (P <0 .0 0 1 )。结论 :麦冬多糖能拮抗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刺激引起的正常豚鼠和卵白蛋白引起的致敏豚鼠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抑制致敏豚鼠哮喘的发生并具有较显著的抗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中药灵芝多糖和当归多糖对人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灵芝多糖组和当归多糖组,免疫荧光观察各组T细胞PI3K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培养72 h后各组T细胞的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T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ELISA检测各组T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FN-γ含量。结果灵芝多糖组和当归多糖组T细胞均表达PI3K,细胞增殖OD值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灵芝多糖组T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T细胞凋亡率也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8.23%和29.74%;灵芝多糖组和当归多糖组T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5)。结论灵芝多糖和当归多糖均明显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FN-γ,灵芝多糖还能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并抑制T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红芪多糖和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红芪多糖(RHPS)和黄芪多糖(APS)对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影响.实验表明RHPS和APS均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能完全纠正PDS的抑制作用;能促进体内淋巴细胞转化,并能使ANAE阳性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对CY或PDS所致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显著的纠正作用。家兔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结果表明,RHPS或APS 1~100mg/L对PHA 50mg/L刺激淋巴细胞增生的作用无显著影响。RHPS对正常小鼠血浆cAMP水平无明显影响,但与PDS合用时可使血浆cAMP水平显著高出对照组和单用PDS组。  相似文献   

20.
槐耳菌丝体多糖的分离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固体培养法得到的槐耳菌丝体,经沸水提取,氯仿-正丁醇除蛋白、乙醇沉淀,分离制备的多糖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组成分析表明槐耳多糖为蛋白结合多糖,组成单糖为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