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改进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以解决消毒剂标示使用浓度过高而造成判定困难的问题。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程序鉴定中和剂效果的方法,对改进后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按照产品标示浓度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第1、2组无菌生长,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判定设计的中和剂对二氧化氯和碘伏消毒剂中和效果不合格。通过降低产品标示浓度和调整作用时间,按原程序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所有实验组生长菌数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判定中和剂有效。结论消毒产品标示浓度过高,需要对其试验浓度进行适当降低,以最低有效杀菌浓度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应更符合试验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2.
降低消毒剂作用浓度后中和剂鉴定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降低消毒剂浓度后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能否证明中和剂有效。方法采用悬液定量试验程序鉴定中和剂效果的方法,对降低消毒剂浓度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评价其中和效果。结果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6组设计试验,对第3、4、5组菌数符合要求而第1、2组无菌生长的高浓度消毒剂,降低浓度后进行重复试验,第1、2组有菌生长,且符合菌数规定要求。结论依据企业申报的消毒剂浓度进行中和剂试验时第1、2组无菌生长,通过降低浓度进行试验可获得判定该中和剂有效的理想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猫杯状病毒作为指标,评价化学消毒剂灭活病毒的中和剂试验方法。方法采用细胞感染法培养病毒,以噬斑计数法测定含氯消毒剂对猫杯状病毒的杀灭效果。结果采用本研究设计的中和剂试验方法所选出的中和剂能完全中和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该消毒剂,但其中和产物对培养细胞有毒。用EBSS溶液作2.5倍稀释后,可消除中和产物对试验细胞的毒性,使其可以用于病毒灭活试验的中和剂。以含有效氯1000 mg/L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对猫杯状病毒作用1 min,平均灭活率为99.16%;作用5 min,平均灭活率为99.99%。结论以细胞感染法的噬斑计数测定消毒剂灭活猫杯状病毒的中和剂试验方法,达到操作简单、效果可靠的目的,可作为消毒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消毒剂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及其结果评价。方法采用悬液定量和载体定量试验程序对不同类型消毒剂的中和剂进行鉴定并对结果作出评价。结果共进行4类消毒剂31份试验,其中悬液定量试验法鉴定中和剂有8份各组完全符合判定要求,另15份均出现第1、2组无菌生长现象,第3、4、5组菌数符合结果判定要求。载体定量法鉴定中和剂试验每次都出现第1、2组无菌生长,第3、4、5组均符合判定要求。将消毒剂浓度降低后重复试验,结果第1、2组多数有菌生长。结论在消毒剂杀菌效果试验中,按照企业申报的消毒剂浓度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时,因第1、2组无菌生长而无法判定结果时,适当降低浓度后进行重复试验,可获得判定该中和剂有效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消毒剂杀菌效果试验中中和剂同步稀释效果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浓度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中和剂中和效果鉴定难题。方法通过同时降低中和剂和消毒剂试验浓度,按悬液定量方法进行鉴定试验。结果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过氧乙酸等3类9种消毒剂在有效成分含量为500mg/L且中和剂为原液条件下进行试验,第1、2组均无菌生长,但其他组生长菌数正常。将各消毒剂与中和剂均降低10倍浓度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第1、2组生长菌数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第3、4、5组菌落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可判定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符合要求。结论对有效杀菌浓度标示过高的消毒剂,在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中,可采用同时降低消毒剂和中和剂浓度的方法进行试验,只要中和剂本身有效,可以避免第1、2组无菌生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市售过氧化氢消毒液杀菌试验中和剂,以确定有效的中和剂。方法采用悬液定量试验程序进行中和剂选择鉴定试验。结果用含10g/L硫代硫酸钠磷酸盐缓冲液作为中和剂,试验第4组无菌生长。用含10g/L硫代硫酸钠与10g/L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组成中和剂和含10g/L硫代硫酸钠+10g/L吐温80+10g/L卵磷脂的磷酸盐缓冲液组成的中和剂,第3、4、5组的组间菌落数误差率达不到规范要求。只有用含20g/L硫代硫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中和剂,可有效中和30g/L过氧化氢消毒液残留作用,且试验各组菌数均符合规范要求。结论市售过氧化氢消毒液杀菌试验中和剂选择比较复杂,试验证明用20g/L硫代硫酸钠溶液能完全中和30g/L过氧化氢消毒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种中和剂对高浓度氯已定类消毒剂的中和作用,以筛选出可有效中和高浓度氯已定类消毒剂的中和剂配方。方法分别采用载体定量与悬液定量鉴定试验,对三种不同配方的中和剂中和高浓度氯已定类消毒剂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载体定量鉴定试验中,使用中和剂A不能有效中和10 g/L葡萄糖氯已定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的残留作用。在相同条件下,使用中和剂B和中和剂C均可以有效中和该葡萄糖氯已定醇溶液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在悬液定量鉴定试验中,使用中和剂A亦不能中和含量10g/L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的残留作用。使用中和剂B只能中和该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对白色念珠菌的残留作用,使用中和剂C均可中和10 g/L葡萄糖氯已定醇溶液对两种试验菌的残留作用。结论中和剂A和B作为常规氯己定中和剂不能有效中和葡萄糖酸氯己定醇,而中和剂C则可用于高浓度葡萄糖氯已定醇溶液杀菌试验。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华乐消毒剂的中和剂选择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测试,在3种中和剂中,以含3%吐温80与1%卵磷脂的溶液对中草药华乐消毒剂的中和作用较好。但以其测出华乐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仍较用滤膜法者为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五种化学消毒剂在灭活病毒试验中选择中和剂的试验。方法采用细胞感染法和噬斑计数法(Pfu)观察了消毒剂灭活病毒试验中所用中和剂的效果。两种病毒灭活试验中均以噬斑数计算中和剂、中和产物、稀释液三组间误差率。结果在流感病毒中和剂鉴定试验中,所有消毒剂试验组所得的误差率均小于15%;说明该方法选择的中和剂可用于该病毒灭活试验中残余物去除。在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剂鉴定试验中,除邻苯二甲醛之外,另外4种消毒剂所得的三组间平均误差率均大于15%,说明该中和剂选择试验程序不适合所试验的消毒剂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试验。结论在消毒剂灭活病毒试验中,培养细胞对中和剂及其产物较试验病毒更为敏感,该中和剂对MDCK影响较对VERO的影响小。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流感病毒灭活试验的中和剂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载体定量法鉴定中和剂对低浓度消毒剂中和效果。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程序鉴定中和剂对降低消毒剂试验浓度后的中和效果。结果用含5 g/L卵磷脂、20 g/L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和含5 g/L亚硫酸钠、3 g/L卵磷脂、30 g/L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和相对应的75%乙醇和20 g/L戊二醛消毒液,结果第1,2组全部无菌生长。用相同浓度的中和剂,可分别中和60%乙醇和16 g/L戊二醛消毒液,结果第1,2组长菌数符合规范要求。结论可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最低有效浓度的消毒剂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11.
试验表明,在中和剂选择试验中,中和产物组活菌计数用磷酸盐缓冲液作稀释液,可能掩盖中和产物的抑菌作用。改用中和产物溶液作稀释液,可避免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隐形眼镜护理液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程序,对含过氧化氢与双胍类成分的隐形眼镜护理液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作出评价。结果此类隐形眼镜护理液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细菌杀菌力相对较强,试验中的第1组与第2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对白色念珠菌杀菌力较弱,第1组与第2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影响结果判定。两种试验菌第3、第4和第5组间菌数误差率均不超过15%。结论杀菌力较弱的双胍类护理液中和剂鉴定试验中指标菌为白色念珠菌时,应适当调整对第1、2组判定标准或允许两组菌数接近。  相似文献   

13.
复方醇类消毒剂残余作用去除比较困难,为选择其有效的中和剂,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程序,对三种复方乙醇消毒剂的中和剂进行鉴定试验。结果,含0.7g/L的卵磷脂、20g/L的吐温80、5g/L硫代硫酸钠所组成的中和剂,对乙醇与醋酸氯已定复配的消毒剂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用该中和剂对乙醇与苯扎溴铵复配的消毒剂和乙醇与中药复配的消毒剂均达不到中和效果要求。该中和剂及其与三种复配消毒剂的中和产物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均无影响。结论,本实验所选中和剂对乙醇与季铵盐类复方或乙醇与中草药复方中和效果不好,但对乙醇与醋酸氯己定复方中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