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2007年在我院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8例47眼,年龄30~45(平均37.2±1.4)岁,术前患者裸眼视力0.01~0.25,屈光度数平均-13.15D±0.37D,平均散光度数1.0D±0.91D,矫正视力0.2~0.8,平均眼轴长度27.18±2.45mm。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有所提高。术后视力1d0.1~0.2者6眼(12.8%),0.2~0.5者11眼(23.4%),>0.5以上者30眼(63.8%)。术后屈光度为0.50D~-1.75D,平均散光度为0.5D~1.0D。术后发生后囊膜混浊6眼(12.8%),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屈光状态稳定。术后2mo内部分患者有视近不适、调节疲劳等不适,但3mo后症状缓解,年轻患者有较强的主观调节幅度和自我调节能力。结论: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治疗其他屈光手术难以解决的高度近视,使这一部分患者获得正视的安全、稳定、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祁勇军  顾敏  邹玉平  李斌辉 《眼科》2005,14(1):14-16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对 31例 (41只眼 )高度近视眼经透明角膜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平均年龄 (44 2 1± 5 33)岁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指数 / 30cm~ 0 6 ,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 (- 15 5 4± 4 13)D ,平均眼轴长度为 (2 8 4 5± 5 13)mm ,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 7 0~ 14 5 )D。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矫正视力均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 31只眼(75 6 % ) ,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 0 5者 18只眼 (43 9% )。术后屈光度平均值为 (- 1 85± 1 32 )D ,37只眼 (90 2 % )在设计预矫屈光度± 1D内 ,39只眼 (95 1% )在预矫屈光度± 2D内。术后 6~ 2 4个月 (平均 15个月 )随访期中 ,5只眼 (12 2 % )发生后囊膜混浊。未发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眼底出血、青光眼、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 ,具有术后视力好、并发症少、预测屈光状态准确性及稳定性较好等优点。其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透明晶体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32例58眼高度近视行透明晶体超声乳化摘除后房型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年龄27-49岁,平均36.42岁。双眼25例,单眼8例,随访3-18个月。结果:患眼术后视力≥0.5者40眼占68.9%者;最佳矫正视力≥0.5者50眼占86.2%。术中无一例发生后囊破裂。术后有4例6眼(10.3%)发生后囊混浊,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随访期内未发现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出血,青光眼,人工晶体偏心等并发症。结论:透明晶体摘除治疗高度近视术后效果满意、安全,但仍需长期随访,注意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透明晶状体及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 42例(58眼)。透明晶状体12例(22眼),合并白内障30例(36眼)。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5.5mm自闭式巩膜隧道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随访3月~1年,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透明晶状体组:术后1周及3月~1年,视力≥0.3者分别为100%、95.5%;白内障组视力≥0.3者分别为66.7%,72.2%。并发症:透明晶状体组无特殊并发症;白内障组,1眼后囊破裂,2眼角膜中度水肿,6眼后发障(1眼激光治疗)。结论 高度近视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37眼)高度近视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术后随访时间6~18月,平均12月。结果术后裸眼视力低于0.2者1跟,0.2~0.5者3眼,0.5~0.9者32眼,≥1.0者1眼,矫正视力0.2~0.5者2眼,0.5~0.9者28眼,≥1.0者7眼,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4眼出现后囊轻度浑浊,未见黄斑水肿和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通过仔细的术前检查,并掌握娴熟的手术技巧,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作为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透明晶状体摘除治疗高度近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使用超声乳化行透明晶状体摘除和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45例 80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 ,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患者年龄 2 5~ 71岁 ,平均 5 5 13± 8 83岁。平均眼轴长度 2 9 45± 2 0 7mm ,平均等效球镜度数 -11 86± 4 73D ,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平均值为9 19± 3 80D。随访 6~ 42个月。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80只眼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70只眼 (87 5 % )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44只眼 (5 5 0 % )术后裸眼视力达到 0 5以上 ;术后屈光度平均值为 -1 96± 1 2 8D ,70只眼 (87 5 % )在预矫屈光度±1D内。术中未发生后囊破裂。随访中 11只眼发生后囊混浊 ,未发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 :透明晶状体摘除治疗高度近视与目前的角膜屈光手术相比 ,可能更适宜于中年以上不愿戴镜和戴镜不能矫治的高度近视眼患者 ,其远期疗效尚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中老年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40-65岁高度近视患者20例(36眼).方法 采用IOL-Master测算人工晶状体度数,患眼均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h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及屈光状态;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指标 视力、屈光状态、后囊膜皱褶.结果 术前裸眼视力均<0.3,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6者5.眼(13.9%),术后3天裸眼视力>0.6者10眼(27.8%),术后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6者分别为21眼(58.3%),20眼(55.6%).术后I个月屈光度+1.50-2.00 D,平均(-0.58±0.68)D;术后3个月屈光度+1.50-2.00 D,平均(-0.58±0.64 )D,与术后I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术中1眼发生后囊膜破裂,行前部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未发现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后囊膜末发现皱褶,人工晶状体固定良好.术后3个月3眼(8.3%)后囊膜轻度混浊,观察至6个月无进展.结论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中老年高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Bigbag人工晶状体可对后囊膜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虹  龚永强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220-222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49眼高度近视眼患者,经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患眼手术前后视力,观察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12(平均8.5)mo。结果:术后49眼矫正视力均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其中术后裸眼视力≥0.5者28眼(57%),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41眼(84%);术后发生后囊混浊5眼(10%),均行YAG激光治疗;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2%)。随访期内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眼底出血、青光眼、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一种屈光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视屈光度为-8.50D~-32.00D的22例(40眼)高度近视行有晶状体眼前房角支撑袢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连续观察1年。结果40眼均成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裸眼视力术前数指/20cm~0.08,术后12月0.2~1.2;最佳矫正视力术前0.2~1.0,术后0.2~1.2。术后12月时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术前;术后不同频段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都较术前改善。结论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疗效好,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10.
对30例39眼高度近视行透明晶体摘除同时植入眼内镜片,镜片采用水凝胶制成,屈光度0—+6D,可以折叠式植入。作者讨论了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并发症、效果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58眼)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施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术后3月视力≥0.5者45眼(76%),术后6月视力≥0.5者46眼(79%),≥1.0者11眼(19%),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为高度进行性近视眼底病变。术中后囊破裂1例,术后角膜水肿7眼,后囊混浊6眼,随访中未发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角膜屈光手术相比较,更适合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及超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12.
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黄永健  刘峰  冯伟 《国际眼科杂志》2007,7(4):1177-117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自2004/2006年25例43眼的高度近视患者施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平均年龄48.6岁,术前患者裸眼视力0.01~0.25,屈光度数平均-13.75±0.26D,平均散光度数1.07±0.86D,矫正视力0.1~0.6,平均眼轴长度28.13±2.32mm.结果: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比术前提高,其中术后1d 4眼(9%)0.1~0.12者9眼(21%)0.15~0.4者30眼(70%)≥0.5;术后3mo 18例主导眼裸眼视力均≥0.5,40眼(93%)矫正视力≥0.5,其中3眼(7%)因后巩膜葡萄肿及黄斑病变矫正视力较差0.12~0.3;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屈光状态稳定,未见回退的现象.结论: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治疗其他屈光手术难以解决的高度近视,是这一部分患者获得正视的安全、有效、准确和稳定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对62例(90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根据自愿原则,采用非随机对照方式分成两组,试验组32例(48只眼)植入Array SA40N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对照组30例(42只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术后18个月查远近视力,立体视敏度,视野等视功能检查,问卷调查视觉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 MIOL眼具有与SIOL眼一样良好的裸眼远视力(分别为0.89± 0.34,0.81± 0.22,P >0.05),裸眼近视力明显优于SIOL眼(分别为0.71± 0.20,0.39± 0.21,P <0.01),双眼植入MIOL近立体视觉优于双眼植入SIOL,多数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脱镜率MIOL组53.1%,SIOL组无人能脱镜.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安全、疗效明显,但高度近视患者术后阅读的脱镜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李林  李斌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4):739-741
目的:研究透明角膜切口有晶状体眼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20例28眼高度近视患者表面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屈光度数、角膜内皮计数、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及晶状体混浊情况。

结果:高度近视患者28眼均顺利植入了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随访6mo,所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均基本位于正位,无明显倾斜、偏位。未发现白内障、葡萄膜炎、黄斑囊样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结论:在具备熟练的眼科显微手术技巧的前提下,有晶状体眼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有较好的预测性及稳定性,可获得满意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较少,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可植入接触镜(IC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77例(140眼)高度近视施行Staar Col-lamer单片式ICL植入。并在术前2周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少数病例在术中施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平均年龄28岁(20-37岁),角膜厚度0.463-0.582 mm,平均0.511 mm,屈光度-20.50D--8.50D,平均-15.50D。随诊观察0.5-2.5年,查视力,测眼压,验光。结果术后裸眼远视力全部较术前提高,70眼(50.00%)裸眼视力好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60眼(42.86%)裸眼视力等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0眼(7.14%)因高度散光(-3.00D)较术前矫正视力低。1眼(0.714%)术后出现前房纤维素样渗出,12眼(8.57%)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用药后均正常,随诊观察0.5-2.5年,视力无回退,眼压,晶状体及角膜内皮情况较术前均无变化。结论 ICL治疗-8.00D--20.00D高度近视效果好,损伤小,恢复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6.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5 0例 ( 5 8眼 )高度近视白内障行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眼轴长 2 7~ 3 3 5 6mm ,平均 2 9 3 5mm。其中眼轴长≤ 3 0mm者 40眼 ,眼轴长 >3 0mm者 18眼。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 眼轴长≤ 3 0mm的40眼中术后视力≥ 0 4者 3 5眼 ( 87 5 %) ;眼轴长 >3 0mm的 18眼中术后视力≥ 0 4者 9眼 ( 5 0 0 %)。术中后囊破裂 1例 ,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能改善视力 ,但眼轴长 >3 0mm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及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46例(77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通过3.2mm切口植入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复查,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眼轴长度的变化。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人工晶状体100%囊袋内植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分别有59眼、60眼、65眼和65眼。术后6个月患者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 -1.04±0.59)D、(-0.23±1.14)D、(43.72±1.16)D、(28.46±1.77)mm、(2041±825)个·mm-2。与术前相比,球镜度数、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两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超声乳化摘出及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效果良好,术后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