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的因素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以抑郁评量表(SDS)为工具 ,对14名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 ,分析影响抑郁情绪的有关因素 ,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1临床资料方法本组140例 :选取1999年1月~2001年6月期间 ,女82例 ,男58例 ,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与年龄无关 ,以内向性更易发生 ,3个月以内抑郁发生率较高。(1)有的患者伴有焦虑 ,不易入睡 ,对治疗和身体的康复缺乏信心 ;(2)精神疗法 ,消除顾虑 ;(3)作好亲属的工作 ,与医护合作 ,鼓励患者加强肢体功能锻炼。2结果2 1抑郁发生率140例中共有60例 ,SDS分大于50分 ,占43 %。2.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74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MD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14.26±2.68)分、(71.06±10.68)分,对照组护理后HAMD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19.86±3.55)分、(51.26±10.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正>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应用先进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新型早期康复措施介入与心理干预相互结合的模式,正确认识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对校正不良行为,减少残疾的发生,促进身心功能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指南》2019,(11)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200例脑卒中患者观察其心理特点,制定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并积极实施。结果脑卒中住院患者95%存在不良心理情绪,不良心理情绪以年轻发病患者表现突出,急躁、焦虑、悲观为主,老年患者以孤独、依赖和抑郁为主要突出表现,经过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心理压力100%减低。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较突出且普遍,明显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治疗后的长期康复阶段,通过护士积极采取心理护理和护理的延伸性服务使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有所改善,积极自我身心调节配合医师用药治疗,护士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有始有终,出院后的延伸服务更是温暖,良好的心理护理稳定了患者情绪,增加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促进了脑卒中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6.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仅能够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而且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脑卒中后抑郁国内外均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25%~79%。有报道脑卒中后1个月内抑郁发生率为24%~26%,6个月左右33.6%~50.6%,1年内可高达61%,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之一。有学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专访,发现有53%左右的患者死于PSD,其病死率比无抑郁组高4倍左右。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32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融洽了医患关系,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信心。结论心理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有利于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早期康复护理的最佳时间。方法对7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生命体征、神经症状不再进展后6h采取心理治疗及康复训练。结果治疗护理4周后治愈20例,显著好转40例,好转7,无效6例,有效率为91.7%。结论心理护理配合早期康复训练降低致残率,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N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HAMD评分和CNS评分在治疗前无差别(P〉0.05);治疗后6周末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和改善神经功能,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影响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按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心理护理敏感性的研究来确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女性明显优于男性心理护理解除抑郁症;学历低的比较容易接受心理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越高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结论心理护理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患者心理变化的分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患者常经历五个心理阶段,包括震惊期、否定期、抑郁或焦虑期、反对独立期、适应期。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阶段而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现将笔者长期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为脑卒中患者的身体功能的丧失是突发的,缺少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极易导致脑卒中后抑郁,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对患者的生活社会功能等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单建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6):136-136
目的提高患者对脑卒中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2月住院脑卒中患者87例,针对性地制订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结果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使患者能够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心理护理为机体康复创造了良好的心境,对促进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2004年11月至2006年5月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均为神志清醒患者,年龄30~46岁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7~80岁40例,男23例,女17例.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提高了生活及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病率为30%~50%。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存在不但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且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积极的心理护理和药物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而且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现将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经心理护理和赛乐特治疗后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2004年3~11月共收治96例脑卒中患者 ,其中男52例 ,女44例 ,脑出血38例 ,脑梗死58例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心理护理 ,现将点滴体会总结如下。1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1 1震惊阶段 :指患者对突如其来的发病来不及接受和整合的阶段。急性脑卒中致患者语言、肢体功能障碍时 ,精神处于麻木及休克阶段 ,朦胧地意识到大难临头 ,“一切都完了” ,表现为情感上的麻木、呆滞 ,反应迟钝 ,本阶段持续数分钟或几天。1 2否定阶段 :由于发病突然 ,超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于是很自然在采取心理防卫机制 ,此时患者的求生欲望很强烈 ,常有“死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入院后连续干预7d,每日1次,每次15~20min。两组患者于入院第一日及入院第14日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焦虑、抑郁和躯体化3个因子及状态焦虑量表20条进行评估。结果心理干预组干预后抑郁、焦虑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抑郁、焦虑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患者存在抑郁、焦虑不良情绪,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