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虽然近年来人们在重症监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呼吸机肺炎仍然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治疗48h或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是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MV)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生命支持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随之引起的与其应用相关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是ICU患者院内感染主要原因.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治疗48小时,或原有肺部感染使用呼吸机48小时后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在人工气道拔管48小时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时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改善机械通气病人预后的最大障碍之一。VAP指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后48h或原有肺部感染用呼吸机48h以上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拔管后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机械通气时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称之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所谓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 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VAP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定义为在发生肺炎前48 h内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机械通气直至撤机拔管后48 h以内所发生的肺炎.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切开(人工气道)机械通气48~72 h后发生的肺炎.VAP是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最常见的感染形式,VAP可引起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和机械通气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6.
张艳  张桦 《中国卫生产业》2011,(34):177-178
由于非肺部感染性病变和原有肺部感染性病变进行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到拔除人工气道后48h以内发生的肺实质性感染性炎症.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时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称之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所谓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 ,而于入院 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VAP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定义为在发生肺炎前 48h内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机械通气直至撤机拔管后 48h以内所发生的肺炎。1 流行病学国际上多数报道HAP的发病率为 0 .5 %~1 .0 % ,在西方国家居医院感染的第 2~ 4位 ;ICU内发病率为 1 5 %~ 2 0 % ,其中接受机械通气患者高达1 8%~60 % ,病死率在 50 %以上 ;不同年份、不同作者报道的VAP发病率、病死率有较大的差异 …  相似文献   

8.
张艳  张桦 《中国卫生产业》2011,(12):177-178
由于非肺部感染性病变和原有肺部感染性病变进行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到拔除人工气道后48h以内发生的肺实质性感染性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早期介入联合镇静镇痛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治疗在地震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在玉树地震中救治的ARDS无创通气患者(A组)和汶川地震中的ARDS无创通气患者(B组)临床资料进行双向性队列研究。A组患者采用无创通气早期介入联合镇静镇痛和纤支镜吸痰治疗,B组患者采用传统无创通气治疗方法。观察A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1 h、24 h、48 h,氧合指数(OI)、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变化情况,最终比较A、B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ICU死亡率。[结果]共收治地震伤ARDS无创通气患者19例,A组6例,B组13例。A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后1 h、24 h、48 h,氧合指数(OI)、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改善,气管插管率和肺部感染率均为0,明显较B组低,其住ICU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均好转。[结论无创通气早期介入联合镇静镇痛和纤支镜吸痰治疗ARDS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无创通气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桂玲 《医疗装备》2011,24(8):94-94
呼吸机相关感染主要是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MV)治疗48h后或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排除在机械通气之前已有的或处于潜伏期的肺部炎症)。ICU患者VAP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加强预防可能是控制该病流行、降低病死率的最重要措施。下面将我院ICUVAP预防措施的有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肺部感染特点及吸烟史、机械通气及基础疾病等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依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观察感染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情况,分析影响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4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菌181株,革兰阳性菌79株。肺部感染病原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住院时间≥21 d、存在肺部基础疾病、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昏迷时间>24 h、PCT、CRP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合理选取适合的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时间≥21 d、存在肺部基础疾病、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昏迷时间>24 h、血清PCT、CRP均为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主动监测方法,由专职人员每日对综合ICU机械通气≥48 h及撤停机械通气拔除气道导管后48 h内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4.28%,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65.71%,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主;VAP相关因素:实施≥4种侵人性操作比实施3种侵入性操作发生率高,气管切开比气管插管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气管插管后切开比先面罩后气管切开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排列前5位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由多种高危因素引起,需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外源性感染,治疗与控制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雾化吸入疗法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发现人为因素可引发或加重吸入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 ,使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 ,危重患者表现尤甚。通过对我院ICU病房 5年来收治的 13 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PO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吸入过程进行分析 ,以探讨避免或减轻人为因素导致的不适 ,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方法。1 临床资料我院设综合性ICU病房 ,收治各类危重病人 ,仅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经机械通气以及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接受雾化吸入持续 2 4h以上者进行统计 ,本组 13 2例 ,男 68例 ,女 6…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急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行有创通气,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患者,随机分为序贯通气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序贯组: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拔除气管插管,改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拔管后再插管例数及死亡例数.结果 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VAP发生率分别为(167.5±127.0)h、(8.56±5.7)d、(1/16)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88.0±167.6)h、(16.57±5.63)d、(6/14)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在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有效脱机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人工气道患者痰菌谱的调查分析,探讨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人工气道且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采用一次性封闭式吸痰管经气管导管吸痰或纤维支气管镜无菌毛刷采样留取痰标本136份,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培养出病原菌14种5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8株,占54.90%,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占13.73%;革兰阳性球菌11株,占21.57%,以肺炎链球菌为首,占7.85%;真菌12株,占23.5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首,占13.73%。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内主要的定植菌或致病菌;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入是导致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或革兰阴性杆菌定植的主要原因;加强口腔冲洗、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做好呼吸机管道的消毒是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 了解全麻气管插管手术后,肺部感染情况,采取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7年1-12月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按设计的调查表格进行登记.结果 调查手术患者2914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471例,肺部感染95例感染率20.17%;插管时间<24 h感染率5.38%,>24 h感染率41.67%;痰培养革兰阴件菌64株,占5.65%,革兰阳性菌32株,占28.83%,真菌15株,占13.52%.结论 插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机械通气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机械通气,严格消毒火菌隔离管理,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明确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急诊监护室治疗且相关病例资料完整的212名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12名机械通气患者中,共有11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2.83%;单因素分析表明,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在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营养不良、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时间、频繁吸痰、合并肺部慢性疾病史、是否留置胃管、是否有雾化吸入和呼吸机使用方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合并营养不良、大量应用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1周、频繁吸痰、雾化吸入和气管切开是导致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急诊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引起重视,采用多种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术后肺部感染以及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单肺通气术的肺部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4月医院临床收治并实施单肺通气术的336例患者临床资料,针对患者单肺通气术后肺部感染率及其引起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336例单肺通气术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13例,感染率为33.63%;男性肺部感染率高于女性,分别为41.67%与24.36%;60岁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60岁患者,分别为27.36%与44.35%;无吸烟史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有吸烟史患者,为23.18%与42.16%;无糖尿病史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有糖尿病史患者,为31.82%与53.57%;通气时间1h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通气时间≥1h患者,为25.49%与46.21%;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4h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4h患者,为18.99%与38.13%,以上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较高,引起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免疫状态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免疫状态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58例无肺部感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入科时、48h和1周行血清瘦素、CD4+及CD8'T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并对患者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结果 58例患者中发生VAP′23例,为VAP组,非VAP患者35例,为NVAP组;两组患者在入科时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VAP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在机械通气48h和1周分别为(3.735±0.445)、(3.727±0.393)pg/ml,NVAP组血清瘦素水平在机械通气48h和1周分别为(3.469±0.393)、(3.485±0.355)pg/ml,VAP组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NVAP组(P<0.05);VAP组CD8+T细胞在机械通气1周时为(27.00±5.92)%,NVAP组CD8+T细胞在机械通气1周时为(23.89±5.45)%,VAP组CD8+T细胞在机械通气1周时高于NVAP组(P<0.05);VAP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在1周时低于NVAP组(P<0.05);VAP组CPIS评分和SOFA评分在1周时高于NVAP组(P<0.05).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升高易发生VAP;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细胞免疫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由于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呼吸衰竭需要较长时间机械通气治疗,对收住的患者选用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其时间长了气道的自身湿化作用就会降低或消失,造成分泌物不易排出,导致气道阻塞和肺部感染,使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加重脑缺氧,为了提高颅脑外伤救治的成功率和生存质量,笔者对199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300例颅脑外伤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预防作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