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胸水在超声引导经皮局部治疗位于超声盲区的肝穹窿部肿瘤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7例肿瘤位于肝穹窿部的肝癌患者,右侧胸腔注入1~2L生理盐水,然后施行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固化或(和)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结果】人工胸水后,右肺底被推开,超声下肿瘤清晰显像,穿刺径路显现,局部治疗得以顺利进行。患者术后仅觉轻微胸闷,术后3~7d胸水消失,所有治疗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胸水使位于超声盲区无法进行超声引导经皮局部治疗的肝穹窿部肿瘤变为可治。这种方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人工胸水微波消融膈顶部肝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肿瘤医 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病灶数目≤3个,直径≤5 cm,34例膈顶部肝肿瘤患者,符合微波消融适应证; 先建立人工胸水,然后采用B超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治疗肝肿瘤,术后3~4周后复查增强CT或者MRI,评估肿瘤消融疗 效,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34例患者共49个病灶,其中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CA)30例(88.2%),部分消融(part ablation,PA)3例(8.8%),消融进展1例(2.9%),术后出现新发病灶;34例患者人工胸水量(1 580±230.7) mL,1例出现血 性胸水,1例出现膈肌热损伤、1例胆汁瘤合并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超声引导联合人工胸水微波消融 膈顶部肝肿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评估单肺通气、人工胸水隔离肺组织对位于肝脏膈顶部和肝边缘区域肿瘤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的安全性.方法:12例肝肿瘤患者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右侧胸腔注入生理盐水形成人工胸水,HIFU治疗时左肺进行100%FiO2通气.于插管前(Base值)、双肺通气30min(DLV30)、单肺通气(OLV)15min、30min、60min、120min,再次双肺通气30min(DLV'30分别抽血气分析;持续监测ECG、HR、MAP、SPO2、PETCO2;治疗后1d、7d胸部X片观察胸水转归.结果:所有患者在人工胸水单肺通气期间血气和血液动力学各指标均保持稳定.PO2在双肺和单肺通气期间均高于Base;P分别<0.01和0.05,PCO2、pH均稳定,MAP在DLV30min;OLV30min、60min下降,但在生理正常值范围内;人工胸水7天时各例患者均完全吸收.结论:单肺通气、人工胸水是协助HIFU治疗肿瘤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胸水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性胸水系肝硬化晚期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自1990年1月至1998年10月,我院共收住肝性胸水78例。其中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均符合1995年5月北京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肝炎肝硬变诊断标准。经X线、B超及胸穿等实验室检查,排除结核、肿瘤及心肾疾患所引起的胸水。78例中男31例,女47例,男女之比约1∶1.5。年龄32~61岁,平均42.6岁。肝硬变病史0.8~6年,平均3.5年。所有病例均有程度不同乏力、憋气、胸闷,甚则气促。伴腹水69…  相似文献   

5.
杨洪涛  徐钢 《医学综述》1999,5(8):370-371
<正>肝性胸水(Hepatic Hydrothorax)是指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胸腔积液,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胸水者。首先由Christian在1937年报道,其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报道不一,国外为0.4%~30%,国内报道为2.4%~22.7%。由于患者多伴有严重的肝功能障碍及代谢紊乱,治疗上较为棘手。患者常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脑病而死亡。近年来治疗肝性胸水的方法较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是一种非侵入性新的治疗技术,其主要利用超声波的可聚焦和软组织的可穿透性等物理特点,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在体内肿瘤病灶处,通过焦点区高能量超声产生瞬态高温,空化和机械效应杀死肿瘤细胞[1]。肝脏是一个大的实质性器官,上面临近隔面和肺组织,左面与胃临近。在治疗临近隔面和肺的肝癌时,为了不损伤临脏器,在HIFU治疗前先予胸膜注入生理盐水,形成人工液胸,使隔面下移,肝脏也随之下移,治疗过程中才不会损伤临近肝脏的器官,确保HIFU治疗的安全和创造良好的声通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海扶中心2005年1月…  相似文献   

7.
丁士林 《中原医刊》2000,27(2):14-15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胸腔积液称为肝性胸水。肝硬化并发腹水较为常见,而并发胸水较少,其发生率为2.1~30.3%[1]。现将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2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26~65岁,平均50.3岁。胸水在确诊肝硬化后发生21例,均合并腹水,另2例先发现胸水后确诊肝硬化,其中右侧17例,双侧4例,左侧2例,胸水外观呈淡黄色20例,呈血性3例,比重在1.004~1.016之间,李凡他试验21例阴性,2例阳性,细胞计数有3例增高0.5~1.0× 109/L,癌细…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胸水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胸腔化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疗效。我院1995年至1997年应用北京军事科学院基础部生物制剂发展中心生产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治疗晚期恶性胸水27例,效果较好。1病例和方法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在全身麻醉下人工液胸辅助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18例肝母细胞瘤患儿,在其右侧胸腔注入200~300 ml生理盐水建立人工液胸。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T0)、人工液胸建立后10 min(T1)、HIFU治疗30 min(T2)、1 h(T3)、2 h(T4)及治疗结束时(T5)记录有创血压(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IABP)、心率(heart rate,HR)、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peak)、胸肺顺应性(compliance of lung,Cmpl)、呼末二氧化碳(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PETCO2)、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并在以上各时点及HIFU治疗后24 h(T6)作动脉血气分析。HIFU治疗后第1天及第7天行胸部X线摄片,观察双肺和胸水转归,治疗前后行彩超及增强 MRI 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在HIFU治疗过程中,患儿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保持稳定。Ppeak在建立人工液胸后较建立人工液胸前明显升高(P<0.05),且持续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Cmpl在建立人工液胸后较建立人工液胸前降低(P<0.05)。PETCO2在HIFU治疗30 min以后较注入胸水前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气分析中PO2及PCO2均较建立人工液胸前增高(P<0.05),但pH在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以上呼吸参数改变均在临床安全范围内。胸片提示所有患儿胸水在术后7 d内全部吸收,且均未出现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影像学检查(MRI或者增强CT)提示所有患儿病灶均达到预定消融效果。结论:全身麻醉下建立人工液胸辅助HIFU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肝性胸水系肝—肺综合征临床表现之一,本文对我院诊治的肝性胸水1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病人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3岁。其中14例有慢性肝炎病史,2例有慢性酒精中毒史。胸水发生于双侧2例,右侧者14例,伴有腹水者15例,无腹水者1例。肝功能化验:GPT>50uL...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性胸水发生率为10.4%,其中位于右侧者82.4%,双侧者13.2%,左侧者4.4%。胸水性质多为漏出液。经治疗后胸水消退者35例,减少者11例,无变化或增加者22例,其中死于并发症16例(23.5%)。死因中肝肾综合征5例,肝性脑病5例,消化道出血3例,腹腔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1例。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较常见,且多为右侧,其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对126列原发性肝癌与37例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均进行了B超、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DSA显示原发性肝癌多数血供丰富,而转移性肝癌以少血供者为主;CT显示小病灶的敏感性稍差,病灶的密度和均匀性与血供多少有一定关系,但特异性不高,而病灶的增强次应与血供关系密切,多血供者中95%有显示的增强效应,少血供者仅占4.7%;B超所示病灶的回声高低与血供亦有一定关系,但特异性稍差。结果表明,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在全身麻醉下人工液胸辅助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肝癌的安全性.方法 在气管播管全身麻醉下,27例肝癌患者在其右侧胸腔注入生理盐水建立人工液胸.监测人工液胸建立前后、HIFU治疗后的动脉血气,持续监测患者气道压力(Paw)、体温(T)、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破分压(PETCO2);治疗后1~7 d内胸部X线片观察胸水转归.结果 在人工液胸建立30 min和HIFU治疗60 min后PO2和PC02均较气管插管后5 min增高(P<0.05).所有患者的气道压在建立人工液胸后均较建立人工液胸前升高(P<0.05).所有患者在HIFU治疗期间血液动力学各指标均保持稳定,患者体温和PETCO2在HIFU治疗后30 min、60 min较麻醉前、插管后和HIFU结束时升高(P<0.05).X片显示胸水在7d内各例患者均完全吸收.结论 全身麻醉下建立人工液胸辅助HIFU治疗肝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5例等待供肝患者,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5例等待供肝患者中3例成功过渡到肝移植。结果:人工肝支持后患者肝性脑病有所好转,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3例成功过渡到肝移植的患者中2例痊愈出院。已存活4~6个月。结论:术前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原位肝移植加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慢加急肝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非生物型人工肝是目前临床中对于肝衰竭患者广泛使用的体外肝脏支持方法,主要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血液滤过、肝透析等。通过对非生物型人工肝概念、治疗方式及临床应用特点进行综述,结合案例及ICD编码规则,分析总结不同治疗方式对应的ICD编码:血浆置换术分类于99.01,另编码38.92-38.94经导管或切开操作;体外免疫吸附分类于99.76;血浆灌流吸附包括胆红素吸附和双重分子吸附分类于99.71;血液滤过分类于39.95;肝透析分类于50.92。具体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联合使用其中一种或几种编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实验采用以CC/MS为基础的代谢物组学为理论,结合现代生物质谱技术,对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及其生物人工肝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实验选择杜洛克猪作为肝衰竭动物模型,生物人工肝用肝细胞来自中华实验小型猪。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生物人工肝组和假手术组。对3组实验动物进行12、18、24、36 h时间点的血样采集,并冻存于-80℃超低温冰箱,直至样品前处理。另外,通过GC/MSr质谱检测对所有样品进行分析,并对所得到的经标准化的数据在数学处理软件MATLAB 7.0进行PCA分析。结果通过PCA分析,对照组因动物发生急性肝衰竭在短期内死亡,而生物人工肝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结论急性肝衰竭猪动物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以反映人体肝衰竭过程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69例老年胸腔积液诊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老年胸腔积液的病因及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比较,从临床角度了解老年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特点。方法对69例老年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老年胸腔积液中,良性积液患者22例(31.9%),其前三位病因是结核性胸膜炎、心功能不全及脓胸。恶性积液患者47例(68.1%),病因前三位是肺癌、乳腺癌及肝癌。良性积液治疗有效率81.8%,明显高于恶性的68.1%(P<0.05),前组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后组(P<0.05~0.01)。结论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比较在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方面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郑志勇 《河北医学》2013,19(4):546-549
目的:评价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78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中预组(42例)应用肝动脉开入((TACE))联合靶向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肝动脉介入治疗(’FACE)方案治疗。结采: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0.9%和55.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O.5、1、2、3、5午生存率,干预纽为94.3%,68.8%,33.7%,18.4%,10.3%,对照纽为84.2%,54.6%,19.6%,8.1%,2.5%,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优于单纯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大动物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用于评价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治疗效果。方法将中国实验小型猪1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n=6)与治疗组(n=6),静脉注射D-氨基半乳糖(1.2 g/kg)诱导建立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治疗组动物在给药后24 h及48 h分别进行2次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未行任何干预措施。观察比较2组动物生存时间、生化指标、颅内压与病理变化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2组分别为(112.5±14.7)h和(67.9±9.4)h(P<0.01),治疗组多项生化指标、颅内压、细胞因子、组织病理等都较非治疗组动物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0.01)。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的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治疗,能显著延长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的生存时间,降低颅内压,改善生化、病理指标与近期预后,可作为肝脏移植和药物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