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评估多沙唑嗪在下段输尿管结石中诱导自然排石方面的疗效,并比较多沙唑嗪对于不同大小结石的作用,Liatsikos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J Endourol,2007,21(5):538-541]。研究入选73例年龄46.3岁的有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患者,根据结石大小和治疗方法将平均分为4组:A组15例患者结石〈5mm,不采用多沙唑嗪治疗;B组16例患者结石直径5-10mm;C组20例患者结石直径〈5mm,多沙唑嗪4mg/d连续治疗4周;D组22例患者结石直径5-10mm,多沙唑嗪4mg/d连续治疗4周。A组、B组分别为C组、D组的对照组。结果显示A组中有9例患者(60%)有自然排石,C组中17例患者有自然排石(85%)(P=0.047);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荜拔油不皂化物对实验性C57BL/6小鼠胆囊结石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C57BL/6鼠30只,每组10只,模型周期4周,对照组喂饲普通饮食;模型组喂含1%的胆固醇饮食;用药组喂含1%的胆固醇饮食和荜拔油不皂化物(30mg/kg体重)灌胃。结果:模型组9只出现胆囊结石,10只出现胆固醇结晶;荜拔油不皂化物组1只出现胆囊结石和结晶;对照组无结石和结晶形成。与模型组相比,荜拔油不皂化物组和对照组的肝氨肽酶N(APN)mRNA及胆囊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CSI)明显降低。结论:荜拔油不皂化物明显抑制高胆固醇饮食诱发的小鼠胆囊结石的形成,可能通过降低肝脏APNmRNA水平及胆囊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早先的一项开放研究表明,对于存在多重冠心病危险因素(高VLDL甘油三脂,低HDL胆固醇和高空腹血糖)的高血压患者,多沙唑嗪对代谢有有益的作用。Andersson PE等据此进行了一项双盲、平行分组研究,对同时患有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血压患者使用多沙唑嗪和依那普利治疗6个月,以阐明多沙唑嗪对代谢的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使用正常血糖高敏感性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相对于依那普利,多沙唑嗪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提高更明显(21%,P=0.02),而且同时降低了血清甘油三脂(23%,P=0.01),VLDL甘油三脂(30%.P=0.08)以及VLDL胆固醇(24%,P=0.02)。多沙唑嗪的这种降脂作用是由于血浆脂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渗透浓度X线造影剂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肾毒性,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造影剂肾毒性是否有保护作用。 方法 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8只(NN组)和高胆固醇饮食组40只(H组,4%胆固醇+1%胆酸钠)。8周末,高胆固醇饮食组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高胆固醇饮食组(HN组)、高胆固醇+低渗造影剂组(HL组)、高胆固醇+等渗造影剂组(HI组)、高胆固醇饮食+高渗造影剂组(HH组)、高胆固醇+高渗造影剂+PTX组(HHP组)。在注射造影剂后48 h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钠钾排泄分数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NF-κB的蛋白表达;原位细胞调亡(TUNEL)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 结果 所有给予高胆固醇饮食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增高(P < 0.05)。HH组的血清肌酐、钠钾排泄分数及血浆Ang Ⅱ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HHP组、HL组及HI组(P < 0.05);HH组Ccr水平[(0.11±0.02) ml·min-1·(100 g)-1]则明显低于HHP组[(0.43±0.03) ml·min-1·(100 g)-1]、HL组[(0.25±0.02) ml·min-1·(100 g)-1]和HI组[(0.27±0.03) ml·min-1·(100 g)-1](P < 0.05)。组织病理显示,H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明显的变性和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89.60%±6.40%)明显高于其他各组[NN组(2.40%±0.77%)、HN组(5.60%±1.08%)、HHP组(8.91%±1.44%)、HL组(63.34%±11.97%)、HI组(61.50%±9.40%)](P < 0.05)。肾组织NF-κB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 < 0.05);而HL组和HI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环境下注射不同渗透浓度X线造影剂均可致造影剂肾损害。PTX对高胆固醇血症环境下所致的造影剂肾毒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多沙唑嗪治疗LUTS患者15个月后的疗效及症状变化与尿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Gerber GS等人入选50例LUTS患者,服用多沙唑嗪4mg/d治疗3个月,然后选择继续服用多沙唑嗪或其他方法继续治疗12个月,继续治疗的患者行多次尿动力学检查[Urology,1997,50(2):229-233]。治疗期间均采用IPSS评分问卷及尿动力学检查评估疗效。在被调查的50例患者中,24例患者(48%)使用多沙唑嗪治疗15个月;18例患者(36%)中断治疗;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Hernandez C进行了一项开放、非对照的随访研究(Prostate Cancer Prostatic Dis,2005,8(4):375-380)。人选的3684名BPH患者接受了4-8mg多沙唑嗪控释片(GITS)治疗,为期6个月。其中3283名患者完成研究(89.1%)。用IPSS评分评估尿路症状与生活质量的改变,同时观察血压及不良事件。结果显示,经过6个月的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后,患者IPSS评分显著改善。血压下降仅出现在高血压患者中。因此,多沙唑嗪控释片的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都和异常的内皮依赖、NO介导的血管扩张有关。在大鼠中,高胆固醇血症合并维生素E和硒缺乏将导致内生脂质氧化增强和内皮功能失调。多沙唑嗪(α_1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的两种羟基化代谢物在体外有剂量相关的抗人类脂质氧化作用。Raij L等在一项试验中研究了多沙唑嗪对高胆固醇血症/抗氧化  相似文献   

8.
脾切除对脂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脾切除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以及保留部分和自体脾移植是否对脂质代谢产生有益的作用。方法 将35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普通饮食组(OF)、高胆固醇饮食组(ACF)、脾切除+高胆固醇饮食组(ST)、部分脾切除+高胆固醇饮食组(HST)、脾切除+自体脾移植+高胆固醇饮食组(STSA)。观察血脂变化。结果 ACF组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呈升高趋势。ST组血清TG,CHOL进一步升高,高密  相似文献   

9.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外科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在此Dutkiewiez S进行了这样一项对比研究[Mater Med Pol,1995,27(4):151—152]。此研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6个月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1组)同使用多沙唑嗪治疗3年的BPH患者(2组)对比。外科手术提供了更好的尿流量参数指标、残余尿量和梗阻症状得分(完全缓解),而且,尿流率正常化在多沙唑嗪之上。多沙唑嗪组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可以由该组的前列腺体积更大解释。相对于多沙唑嗪组,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多沙唑嗪(4mg/d)治疗有症状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Bendix HJ等进行了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Scand J Urol Nephrol,1994,28(1):77-82)。在前9周研究中入选了100例患,其后的20周中有75例患继续加入。多沙唑嗪组(DG)61%的患总体情况有改善,而安慰剂对照组(PG)为53%(P=0.56)。DG组49%的患梗阻症状改善且有60%患刺激症状缓解,而PG组分别为27%和36%(P〈0.01);DG组日间排尿次数平均下降1.5次,而PG组不变(P〈0.01);DG组与PG组的夜尿次数分别平均下降1次和0.5次(P:0.06);DG组最大尿流率(MFR)平均提高1.5mL/s,而PG组平均下降0.5mL/s(P〈0.05);两组间的残余尿量、性功能改变、不良反应等均无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Cases A在一篇文章中对多沙唑嗪胃肠道治疗系统(Gastrointestinal Therapeutic System,GITS)作了介绍[Drugs Today(Bare),2000,36(10):679—688]。这一多沙唑嗪新的缓释剂型通过改变药物释放速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式,降低了血浆药物峰值-谷值的比率,从而避免反复调整药物剂量的需要。总之,对于高血压及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多沙唑嗪控释剂型与多沙唑嗪普通剂型疗效相同,但耐受性更好,还避免了剂量调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多沙唑嗪是α1受体阻滞剂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Gratzke P等通过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组、安慰剂对照研究,在67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将多沙唑嗪控释片(多沙唑嗪GITS)4mg/d或8mg/d与多沙唑嗪普通片1mg/d到8mg/d的疗效进行比较[Fortschr Med Orig,2000,27;118(Suppl 2):83-92]。两周的清除期后通过两周单盲、安慰剂磨合期测定基线指标。  相似文献   

13.
医疗费用是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中Oster G等采用一家大型新英格兰健康保险公司已有的数据(从1996年8月至1998年12月),评价了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接受多沙唑嗪治疗对比坦索罗辛的费用和资源利用的差别(Journal of Outcomes Research 4:31—40)。所有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患者中,服用多沙唑嗪的394例,服用坦索罗辛167例。评价内容包括BPH相关的处方药物费、诊所医师服务费、检查费、住院和门诊患者的90d随访期间服务费用。结果显示,与坦索罗辛组相比,多沙唑嗪组患者看门诊的次数少(-0.13;95%CI:-0.25,-0.01),BPH相关治疗药物(-$12;95%CI:-$18,-$6)和医师服务(-$11;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hristensen MM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入选了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给予多沙唑嗪4mg/天治疗9周。根据患者对排尿障碍的整体评估,多沙唑嗪组(DG)79%的患者和安慰剂组(PG)44%的患者表示有改善(P=0.001)。在DG中,63%的患者梗阻症状有改善,而PG为32%(P=0.015);然而,在DG中76%的患者刺激症状有改善,PG则为45%(P=0.12)。DG患者白天尿频平均减少了1.5次,而PG患者平均增加了0.3次(P=0.001);夜尿症都各自减少了1.1次和1.0次(P=0.12)。在DG中,最大尿流量提高了1.5ml/s,而在PG中减少了0.3ml/s。考虑到排尿后的残余尿,两组间的膀胱侧压(第一次有感觉的膀胱体积)和副反应无明显差别。由此得出结论,1d服用1次4mg多沙唑嗪对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血浆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胆囊结石形成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兔胆囊结石成石过程中血浆脂蛋白胆固醇变化,及其对胆汁中胆汁酸,胆固醇含量及成石的影响,在用高胆固醇膳食致兔胆囊胆固醇结石模型基础上,交动物分为5组,每组10只,动态监测成石过程中血浆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胆汁中胆汁酸及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1)随着喂饲HCD时间增加,血浆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3周组及4周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郭刚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6,12(12):1149-1149
为了解多沙唑嗪控释片和普通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性健康的有益影响,Kirby等全面地回顾分析了针对680例有症状的BPH患者(50~80岁)的早期研究,该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分组设计。患者先完成2周的单盲安慰剂治疗,再接受多沙唑嗪控释片4mg、8mg/d或者多沙唑嗪普通片1~8mg/d治疗13周。通过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IIEF)(任何问题得分≤3分定为功能障碍)以及勃起功能的5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性交满意度、性高潮、性欲和总体性满意度)评估治疗前后的性功能。入选的680例患者中,237例(35%)患有ED,他们对服用多沙唑嗪控释片和普通片治疗后性功能的改善都很满意,且IIEF5中的每一项都有临床意义的显著改善(P≤0.001),改善幅度从13%到41%,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根据IIEF问卷中的独立问题来评价,多沙唑嗪控释片能持续改善性功能。两组在任一性功能问题的评估无显著性差异。最后研究者得出结论,多沙唑嗪控释片和普通片都能改善BPH合并ED患者的性功能,并可能是基于减轻下尿路症状以外的治疗机制,因为有报道多沙唑嗪在无症状的BPH患者中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多沙唑嗪治疗血压正常的BPH患者疗效显著且起效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选择性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Fawzy等采用剂量渐增法,对100例血压正常的BPH患者(≥45岁)进行为期16周的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41例患者中,88%逐步调整到了最大剂量即8mg,1次/d。多沙唑嗪组的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分别为2.9ml/min和1.4ml/min)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0.7ml/min和0.3ml/min)。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多沙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6个月的临床有效性。Salinas CJ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临床和尿流学研究(Arch Esp Urol,1999,52(7):739—748)。入选的65名BPH患(45—79岁,平均66.7岁)服用多沙唑嗪4mg/d,持续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价(IPSS和男科学数据)和血液学分析。西班牙语版IPSS量表已获WHO确认。治疗后平均IPSS评分比治疗前显改善(19.8+/一4.87}5.11.9+/一4.6;P〈O.001)。治疗前最大尿流率为9.13mL/s,治疗后增加为16.23mL/s(P〈0.001)。排尿后残余尿量从21.7%降至12.5%(P〈0.01)。在治疗前后,所有患血压正常(治疗前135.9/78.9,治疗后135.4/77.8),平均心率也相似(71.9+/-5.8和71.8+/-5.9)。证实了IPSS评分降低和尿路症状改善的相关(coeff.-0.45939)。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茵陈合剂对成石性胆汁分泌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高胆固醇膳食组、茵陈合剂组、熊去氧胆酸(ursodoxycho1ic acid,UCDA)对照组。茵陈合剂组、熊去氧胆酸组分别给予中药茵陈合剂和熊去氧胆酸。动态观察各组胆汁成分变化(包括胆固醇、胆汁酸、磷脂、成石指数)。结果:正常组胆汁成分无明显变化。高胆固醇膳食(饲料中含1.2%胆固醇,喂饲14d)诱发家兔胆固醇结石,胆汁成分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致成石性胆汁的形成。茵陈合剂能够明显减少家兔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中总胆汁酸和磷脂含量,从而阻遏了成石性胆汁的生成。结论:茵陈合剂能够改变胆汁成分,具有很好的降低胆汁成石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Usta Coskun等人研究了多沙唑嗪对手术后及存在局部膀胱梗阻症状2周的大鼠逼尿肌上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200~250)g雄性大白鼠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手术组、手术后多沙唑嗪治疗组、膀胱局部梗阻组以及膀胱局部梗阻多沙唑嗪治疗组。记录它们对碳酸(10.7.10.4mol肌注)、异丙肾上腺素(10.6.10.3mol肌注)、氯化钾80mmol的治疗反应。在手术组和膀胱局部梗阻组,碳酸引起浓度依赖的逼尿肌收缩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