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丹酚酸B及其磷脂复合物在SD大鼠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SD大鼠血浆中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方法,观察丹酚酸B磷脂化后生物药剂学性质的改变。方法 将随机分组的SD大鼠分别灌胃给丹酚酸B及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药液,剂量2 g·kg-1,HPLC测定不同时间间隔的血药浓度,运用DAS1.0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丹酚酸B与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给SD大鼠口服后在大鼠体内均为单室开放模型,丹酚酸B口服的AUC、ρmaxtmax分别为(46.044±11.341)μg·h·mL-1,(11.35±2.078)μg·mL-1,(0.642±0.113)h,而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口服的AUC、ρmaxtmax分别为(74.959±17.493)μg·h·mL-1,(17.94±2.541)μg·mL-1,(0.887±0.176)h,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2.80%。结论 丹酚酸B磷脂化后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生物药剂学性质改善。  相似文献   

2.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国产和进口的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的血药浓度,计算两者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以AUC0→n,tmax,cmax,t1/2为指标,用双单侧t检验分析国产片与进口片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利福平:①受试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n为(77.92±14.36)μg·h·mL-1,tmax为(1.71±0.88)h,cmax为(12.07±2.63)μg·mL-1,t1/2为(2.81±0.30)h;②参比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n为(75.37±19.33)μg·h·mL-1,tmax为(2.13±0.93)h,cmax为(11.67±3.43)μg·mL-1,t1/2为(2.80±1.33)h;吡嗪酰胺:①受试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n为(416.24±77.00)μg·h·mL-1,tmax为(1.12±0.50)h,cmax为(32.74±4.08)μg·mL-1,t1/2为(10.23±0.94)h;②参比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n为(420.39±63.79)μg·h·mL-1,tmax为(1.27±0.59)h,cmax为(31.03±3.84)μg·mL-1,t0→n为(10.16±1.12)h;异烟肼:①受试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n为(21.17±13.48)μg·h·mL-1,tmax为(1.06±0.42)h,cmax为(7.44±2.01)μg·mL-1,t1/2为(3.71±1.22)h;②参比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n为(19.85±13.76)μg·h·mL-1/sup>,tmax为(1.04±0.38)h,cmax为(6.89±2.44)μg·mL-1,t1/2为(4.13±1.19)h。结论 国产与进口片为等效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利福平103.3%,吡嗪酰胺99.0%,异烟肼106.6%。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泽泻中主要成分23-乙酰泽泻醇B进行不同给药方式的药代动力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 方法: 大鼠分别注射和灌服23-乙酰泽泻醇B,于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HPLC-UV 法检测血浆中23-乙酰泽泻醇B,流动相为乙腈-水(80 ∶2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 ·min-1;绘制药时曲线,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绝对生物利用度(F)。 结果: 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口服: Tmax (122.15±15.23) min, Cmax (9.89±0.87) mg.L-1, t1/2 (58.72±6.23) min,AUC0-t(1 854.970±142.31) μg ·min ·mL-1,AUC0-∞(1 875.81±144.27) μg ·min ·mL-1,CL/F (2.89±0.13) mL ·min-1;静脉注射: Tmax (10.04±0.78) min, Cmax (42.59±3.47)μg ·mL-1, t1/2 (32.05±2.53) min,AUC0-t(2 810.08±178.70) μg ·min-1 ·mL-1,AUC0-∞(2 812.41±224.63) μg ·min-1 ·mL-1,CL/F (1.74±0.54) mL ·min-1;平均F为44.46%。 结论: 23-乙酰泽泻醇B在大鼠体内吸收缓慢但较完全,消除相对较快 。说明23-乙酰泽泻醇B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便于开发成临床使用方便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京尼平苷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京尼平苷及其肠道代谢物京尼平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灌胃给予280 mg.kg-1的京尼平苷,RP-HPLC测定血浆中京尼平苷及京尼平,应用BAPP统计模拟计算,得出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主要药动学参数为:京尼平苷和京尼平最大血药浓度(C max)分别为(3.23±0.37)μg.mL-1,(17.41±5.27)ng.mL-1;半衰期(t1/2)分别为(1.00±0.35)h,(4.86±2.55)h;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2.39±0.18)h,(7.86±3.61)h;曲线下面积(AUC i)(11.23±2.18)h.μg.mL-1,(90.60±13.44)h.ng.mL-1。结论:二者药代动力学均符合一室模型,京尼平苷在血浆中代谢消除较快,t1/2为(1.00±0.35)h;京尼平血浆浓度较低,C max为(17.41±5.27)ng.mL-1。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b1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分别考察单次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 人参皂苷Rb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大鼠灌胃和静脉注射后, 不同时间点眼底静脉丛取血, 建立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体内Rb1含量, 运用PKSolver V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Rb1在口服灌胃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maxt1/2、AUC0~96 h分别为(2.01±0.93) μg·mL-1, (7.20±5.49) h, (25.91±15.84) h, (88.47±58.99) μg·h·mL-1。Rb1在静脉注射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1/2αt1/2β、AUC0~96 h分别为(194.81±28.84) μg·mL-1, (0.18±0.05) h、(14.66±4.19) h、(1 671.16±388.91)μg·h·mL-1结论 Rb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0.62%, 说明Rb1口服给药吸收比较差, 而静脉注射因药物直接进入血管, 推荐临床给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进口片剂(A)为对照品,评价国产片剂(B)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分组试验设计,18名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分别以150 mL牛奶空腹送服单剂量40mg测试品和对照品,按设计采集14h内动态血标本;用一改进的HPLC测定血浆药物浓度,以非房室模型计算AUC和t1/2,tmax和cmax为实测值。按新药审评标准对AUC和cmax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以判定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对照品和测试品的tmax分别为(2.1±0.5) h和(1.9±0.5)h,cmax分别为(572.6±121.7)ng·mL-1和(597.6±119.8)ng·mL-1,AUC0-∞分别为(2571.2±647.4)h·ng·mL-1和(2528.4±558.8)h·ng·mL-1,t1/2分别为(2.3±0.4) h和(2.2±0.4)h;片剂B相对A的平均生物利用度为99.62%。结论统计分析显示,测试片剂B与进口对照片剂A具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氨苄西林/丙磺舒颗粒剂与市售同成分胶囊剂在健康志愿音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交叉口服单剂量氨苄西林/丙磺舒颗粒剂和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人血清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浓度。利用3P97程序对各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结果 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中氨苄西林AUC0→8分别为(27.6±7.9)和(31.1±7.1)μg·h·mL-1:AUC0→∞分别为(29.4±8.1)和(33.2±7.3)1.μg·h·L-1;cmax分别为(8.2±2.8)和(8.1±2.2)μg·mL-1;tmax分别为(2.0±0.6)和(2.1±0.5)h;t1/2分别为(1.62±0.48)和(1.57±0.43)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丙磺舒的AUC0→24分别为(174.3±35.8)和(178.2±40.7)μg·h·mL-1;AUC0→∞分别为(180.5±37.9)和(186.6±43.1)μg·h·mL-1;cmax分别为(21.8±4.5)和(24.3±5.O)μg·mL-1;tmax分别为(2.4±0.8)和(2.3±0.6)h;t1/2分别为(4.73±0.79)和(4.98±1.03)h。受试制剂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89.0±17.6)%和(99.4±15.4)%。经交叉试验方差分析,上述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早(P>0.05)。结论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AUC,tmaxcmax经双单侧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乌拉地尔缓释胶囊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4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乌拉地尔缓释胶囊供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乌拉地尔血药浓度的变化。用3P97药动学程序处理试验数据,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体外释放度采用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的转篮法。结果 单剂量试验乌拉地尔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37±13.77)%;两种制剂乌拉地尔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2347.6±493.2),(2458.9±526.5 )ng·h·m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17±0.28),(4.23±0.29)h;峰浓度(cmax)分别为:(325.6±40.3),(322.0±75.5 )ng·mL-1。多剂量试验乌拉地尔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99±16.24)%;两种制剂乌拉地尔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4513.1±1372.7) ,(4549.7±1308.8)ng·h·mL-1;稳态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00± 0.49),(4.08±0.43)h;稳态峰浓度(cmax)分别是 :(544.5±147.1),(565.7±146.8)ng·mL-1;波动度DF分别是(91.22±14.07)%,(84.53±26.10)%。体外12h平均累积释放86.33%和87.35%。结论 对单剂量口服两种制剂后的lnAUC0→∞,lnAUC0→t,lncmax经双单侧t检验,tmax经秩和检验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表明两者为生物等效制剂,且乌拉地尔缓释胶囊的体内吸收与体外释药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9.
复方氯唑沙宗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祭复方氯唑沙宗分散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交叉单剂量口服复方氯唑沙宗分散片和鲁南贝特参比制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浆中氯唑沙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结果健康志愿者服用供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氯唑沙宗的cmax分别为(19.7±5.9)和(19.4±5.9)μg·mL-1;t1/2分别为(1.3±0.5)和(1.1±0.2)h;AUC分别为(50.6±18.3)和(52.8±19.8)μg·h·mL-1;对乙酰氨基酚的cmax分别为(8.4±2.6)和(9.9±2.1)μg·mL-1;t1/2分别为(2.9±0.6)和(2.9±0.6)h;AUC分别为(28.9±5.3)和(31.0±4.4)μg·h·mL-1 供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6.6±8.8)%(氯唑沙宗)和(93.3±11.5)%(对乙酰氨基酚) 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葛根总黄酮(TPF)生物黏附性缓释片和普通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揭示葛根总黄酮生物黏附性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变化规律,为临床合理运用该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家犬6只,以自身前后交叉对照方式,单剂量分别给予葛根总黄酮生物黏附性缓释片和普通片600mg。葛根素血药浓度经时数据以3P87药动学程序处理,以对两种片剂在家犬体内的动态过程进行拟合。以非室模型统计矩方法,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并由血药浓度数据读取cmax,tmax,经统计分析比较普通片与缓释片的生物利用度。结果单剂量给予家犬TPF片及生物黏附片后,葛根素血药浓度变化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Ke分别为(0.461±0.115)h-1,(0.238±0.042)h-1;Ka分别为(0.844±0.404)h-1,(0.446±0.100)h-1;t1/2ka分别为(0.954±0.352)h,(1.609±0.292)h,t1/2ke分别为(1.570±0.333)h,(2.995±0.617)h。普通片的AUC0-12,cmax,tmax分别为(4430±998)ng·h·mL-1,(1241±247)ng·mL-1和(2.2±0.6)h。缓释片的AUC0→12,cmaxtmax分别为(6459±738)ng·h·mL-1,(1040±134)ng·mL-1和(4.0±0.7)h。以普通片为参比制剂,缓释片的生物利用度为(151.4±37.6)%。结论葛根总黄酮缓释片在家犬体内表现出较好的缓释特性,主要药动学参数发生了变化,生物黏附片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高与普通片。  相似文献   

11.
醒脑静口服给药栀子苷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Beagle犬血浆中栀子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醒脑静口服给药后栀子苷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Beagle犬分别口服、注射给予醒脑静,采用HPLC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栀子苷浓度,以Kinetica软件拟合,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Beagle犬血浆中栀子苷在1.24~158.88 mg.L-1线性关系良好,口服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11.8±0.6)mg.L-1,Tmax(52.0±4.5)min,AUC(1 280.8±172.0)mg.min.L-1,MRT(118.7±25.4)min。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为Cmax(107.4±6.3)mg.L-1,AUC(7 930.1±670.0)mg.min.L-1,MRT(92.4±5.1)min。生物利用度为(6.46±0.87)%。结论:该实验建立的Beagle犬血浆中栀子苷的HPLC分析方法,适用性良好,提取、方法回收率和日内、日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室温及冻融条件下稳定性良好。醒脑静口服给药栀子苷的生物利用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盐酸帕罗西汀的血浆浓度测定方法及其在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在设计的时间点取静脉血,血药浓度采用液相色谱 质谱(HPLC MS)法测定。药动学参数采用3P97程序计算。结果单次服用40 mg盐酸帕罗西汀片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Ka,AUC0~96,AUC0~∞,cmax,tmax,CL分别为(0.89±0.28) h-1,(576.2±236.0) ng·h·mL-1,(596.8±234.5) ng·h·mL-1,(26.3±9.6) ng·mL-1,(3.89±2.1) h,(0.09±0.05) L·h-1。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在中国人体内口服吸收缓慢,约4 h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平均消除半衰期为19~23 h与国外文献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13.
茴拉西坦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茴拉西坦片的血药浓度测定及在健康人群中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 po 茴拉西坦分散片,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茴拉西坦浓度。结果 在0~100.0 mg·ml〈sup〉-1〈/sup〉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2.0 ng·ml〈sup〉-1〈/sup〉。日内、日间误差小于4.47%和5.26%(n=5),平均回收率为(90.19±0.69)%(n=5)。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87程序拟合,药-时曲线符合开放一室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达峰时间 t〈sub〉max〈/sub〉为(22.94±1.66) min;峰浓度 c〈sub〉max〈/sub〉为(61.24±4.15) ng·ml〈sup〉-1〈/sup〉;消除半衰期 t〈sub〉1/2ke〈/sub〉=(22.69±2.45) min;t〈sub〉1/2ke〈/sub〉=(9.54±2.01) min;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 为(3735.78±192.33) ng·min·ml〈sup〉-1〈/sup〉。结论 本方法简单准确,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伊曲康唑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药动学的影响,探讨联合用药方法,解决ATRA治疗中耐药问题的可能性。方法 将动物按交叉试验方法给药,先后按单用维甲酸和合用维甲酸与伊曲康唑两种方案给药,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甲酸血药浓度,研究两种给药方案的药动学差异。结果 维甲酸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单室开放模型,单用及合用的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13.83±62.65),(281.91±75.40) ng·mL-1(P<0.01);tmax分别为(3.67±0.50),(2.11±0.60) h(P<0.01);MRT分别为(4.34±0.83),(2.89±0.34) h(P<0.01);AUC0~∞分别为(374.9±179.5),(675.5±212.6) ng·h·mL-10.01<P<0.05);t1/2ke分别为(2.40±0.98),(1.91±1.26) h(P>0.05)。结论 合用伊曲康唑可以升高ATRA血药峰浓度和维持有效治疗浓度,提示并用伊曲康唑可能是解决维甲酸耐药的一种方法,值得临床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两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按照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po单剂量两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0mg,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血浆中氟桂利嗪的浓度,采用NDST程序对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53±15) 和(52±15) ng·mL-1,tmax分别为(3.0±0.8)和(3.3±1.3) h,t1/2分别为(8.1±1.2)和(8.2±2.0) h,AUC0~24分别为(539±206)和(503±156) ng·h·mL-1,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6±16.2)%。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国产和进口西洛他唑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按标准的2×2交叉试验方案设计,分别口服参比制剂或受试制剂各200mg,并采集60h内动态血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判定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参比制剂及受试制剂中西洛他唑的主要药动学数据tmax分别为(3.350±1.137)和(3.350±1.089)h,cmax分别为(745.2±208.7)和(732.6±212.9)ng·mL-1,AUC0~1分别为(8777±2158)和(8813±2526)ng·h·mL-1,AUC0~∞分别为(9366±2038)和(9259±2595)ng·h·mL-1,t1/2(ke)分别为(14.251±6.174)和(11.864±3.447)h,Ke分别为(0.05908±0.02871)和(0.06261±0.01566)h-1;两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t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受试制剂西洛他唑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2±15.52)%。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国产奥氮平片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口服国产和进口奥氮平片5 mg,采用LC-MS/MS测定奥氮平血药浓度,计算两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国产和进口奥氮平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4.25±1.33)和(4.55±1.10) h,ρmax分别为(9.62±1.79)和(9.69±2.18) ng·mL-1,t1/2分别为(31.71±6.87)和(32.46±5.67) h,AUC0-t分别为(327.19±60.55)和(324.39±70.84) ng·h·mL-1,AUC0-分别为(354.44±74.58)和(350.70±80.94) 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102.93±18.22)%,F0-为(103.30±20.75)%,经统计分析,各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种奥氮平制剂在体内过程相似,两制剂人体生物等效,临床上可以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18.
普伐他汀钠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2种普伐他汀钠片在人体内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单剂量po2种普伐他汀钠片40mg,HPLC-MS法测定血浆中普伐他汀的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77.45±40.55)和(80.48±54.53)ng·mL-1,tmax分别为(0.94±0.28)和(0.87±0.22)h,t1/2分别为(2.26±0.89)和(2.29±0.90)h,AUC0~8分别为(142.74±69.51)和(134.57±72.50)ng·h·mL-1,AUC0~∞分别为(155.98±76.49)和(147.72±80.11)n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12.5±38.5)%。结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