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已知浆膜浸润阳性胃癌患者即使施行治愈性手术,术后也多腹膜播种复发,是进行期胃癌治疗的难点。虽通常腹腔内大量应用抗癌药等,但目前为止尚未确立为阻止复发的有效方法。作者等预防胃癌腹膜播种的对策是将溶有大量抗癌药的加热生理盐水行腹腔内灌流的化学温热腹膜灌注...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癌的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浆膜浸润阳性的胃肠道癌即使施行治愈性根治切除,术后半数以上的病人因腹膜复发转移而死亡,是进行期胃肠道癌治疗的难点之一。Fortner等(1980)首先进行大鼠腹腔内温热化疗的动物实验[1],Koga等首次将该疗法引入临床治疗癌症的腹膜播种,尔后Fujimura等应用持续腹腔内灌注化疗(continouschemohyperthermicperitonealperfusion:CHPP)以预防胃肠道癌的腹膜播种[3]。最近温热疗法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单独应用温热疗法有一定的限度,而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则有相加的抗肿瘤作用[4]。本文就温热化疗的基础理论及对胃肠道癌的疗效进行概述。1.温…  相似文献   

3.
盆腔动脉灌注化疗及其在泌尿系统肿瘤中的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包玉生动脉灌注化学药物疗法(简称动脉灌注化疗)是将抗癌药物直接注入到肿瘤的营养动脉,使抗癌药物在动脉内的浓度增高,从而提高抗肿瘤的效果,减少全身分布,减轻副作用.50年代应用动脉灌...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癌症腹膜播散或并发癌性腹膜炎时,预后极恶,平均生命3~6个月。对腹膜浆膜面播散做抗癌治疗,始于1980年 Spatt 对胰癌腹膜播散的患者,在手术后将含有氨甲喋呤的42℃灌注液,进行腹腔内温热灌注。作者、Koga、Fujimura 等对腹膜播散的预防与治疗,是在胃切除术后立即采用加抗癌药物的腹腔内温热灌流治疗,现介绍如下。手术时,对原发灶及左上腹部进行广泛切除,同时切除部分结肠、摘除双侧卵巢,尽可能地将腹膜表面的转移灶摘除。术后暂时关闭腹腔,温热灌流装置的流入、流出管分别置于上腹部与 Douglas 凹陷处。灌流液流入与流出的温度分别为45~46℃及43~44℃。对温热灌流引起体温升高的处理,采用全身低温麻醉(见图).  相似文献   

5.
赵永光 《日本医学介绍》1994,15(11):507-507
对胃硬癌的持续温热腹膜灌注疗法为抑制胃癌的腹膜播种再发,以延长胃癌的预后为目的.对肉眼浆膜浸润阳性的胃癌患者,可实施手术附加持续温热腹膜灌流疗法(CHPP).CHPP对腹膜播种转移和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疗效机制考虑有①提高腹膜组织中抗癌剂浓度,②对癌细...  相似文献   

6.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以下,虽为比较少见的肿瘤,但多发于青年,恶性度很高。应用化疗之前,进展快的病例几乎全部死亡。近年抗癌化疗发展迅速,使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的预后明显改善,同时也试行保留生育能力的治疗,已报道不少经化疗后妊娠分娩的病例,属肿瘤治疗上的成功之举。化疗后改善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率。目前应注意的是:什么样的病例可施行保留生育能力的治疗?哪个时期允许妊娠?以及化疗后的卵巢功能障碍、不孕症、复发癌等问题,现就以化疗为中心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和今后需解决的问题作一阐述。一、手术方法1.手…  相似文献   

7.
低渗性顺铂溶液腹腔灌注治疗胃癌腹膜播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日本医学介绍》1998,19(10):440-443
一、对胃癌腹膜播种的治疗胃癌的腹膜播种是用外科治疗缺乏对策的一种进展形式,全身治疗也几乎无效。用抗癌药或免疫赋活剂、腹腔内化疗为中心的抗癌治疗正在推行。腹腔内化疗药物应具备:①不需要代谢而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②腹腔清除率低(peritonealcle...  相似文献   

8.
抗癌药的腹腔内应用很早就已进行,但直到近年来才真正认识到其价值。1988年2月在美国圣地亚哥市召开的第2届腔内化疗的国际会议上,腹腔内给药作为积极的治疗方法已被公认。人们期待着腹腔内给药法能作为与经动脉和经静脉法并列的给药方法之一。腹腔内给药法的目的在于①治疗癌性腹腔炎;②预防由腹腔内消化系统癌及卵巢、子宫癌等手术中脱落细胞引起癌复发,同时治疗位于腹膜上的微小癌;③用于全身给药尤其是向门脉系统高浓度的给药。腹腔内给药法的特征是:1.可在腹腔内高浓度地应用抗癌药,即具有使药物充分接触肿瘤的药物动力学优点;2.通过腹腔内给药,抗癌药可迅速吸收,分子量大于1000以上者可经淋巴系统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等张液在给药后最初一小时里吸收最快,此后逐渐减  相似文献   

9.
刘冲 《日本医学介绍》2005,26(12):574-575
如果定义胎儿手术,可以定义为“直接对胎儿进行手术操作,之后继续妊娠,促进脏器器官的发育,改善胎儿生命预后和出生后的QOL”。如定义所示,多数胎儿手术是以改善胎儿脏器机能为特征的。与一般的医疗中进行恶性肿瘤是以手术切除占大部分有所不同。如后所述的进行巨大骶尾部畸胎瘤的胎儿手术,是对流入肿瘤的血流过多已引起心力衰竭的胎儿,以此为治疗目的,与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10.
胃癌术前化疗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癌术前化疗的价值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王娟,陈峻青随着胃癌诊断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胃癌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期胃癌手术方式基本确定,早期胃癌手术趋于缩小,高度进行期胃癌需要合理的综合治疗[1]。目前化疗主要以辅助化疗为主,大多是在术后进行的化...  相似文献   

11.
乳癌化学疗法的现状和展望专辑──乳癌肝转移的肝动脉灌注化疗荒井保明等肝转移在乳癌各种转移与复发形式中是预后因素最为不良的一种,这一结果已被众人所共识。另外,有报道对于肝转移原发灶是胃癌或大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时,应用肝动脉灌注可获得很高治疗效果,但与全...  相似文献   

12.
胃恶性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1~4%。通常,局限性恶性淋巴瘤采用外科疗法和放射疗法,全身性恶性淋巴瘤采用化学疗法。胃恶性淋巴瘤的外科疗法是施行胃切除术和淋巴结清除术。治疗前,首先要进行扁桃体和浅表淋巴结的触诊,Ga-闪烁摄影、CT 及超声波检查,弄清病变范围。Ⅰ、Ⅱ期采用外科疗法;Ⅱ期病例术后,应进行1~2疗程的联合化疗;Ⅲ期病例施行根治术后,多进行联合化疗。Ⅲ、Ⅳ期不适宜手术的病例应施行强力化疗。胃恶性淋巴瘤多属于非何杰金氏型。在组织学上70~80%为组织细胞弥散型。一般认为化学疗法是可行的。而且,必须联合用药。目前标准的化疗方案是包括环磷酰胺(CTX)、阿霉素(ADM)、长春新硷  相似文献   

13.
进行期大肠癌的化学治疗小川一诚目前的化学疗法尚不能治愈进行期大肠癌。因此,化疗的主要目的是延长生命,而且要求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治疗方针是转移灶仅限于肝脏时可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或全身系统化疗两种,而转移灶不局限于肝脏、波及肺等脏器时,则全身...  相似文献   

14.
抗癌药及化疗药引起的肾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药物最早是作为微生物的治疗药,也包括具有宿主自身起源的恶性肿瘤治疗药物。一般后者多作为抗癌药使用。但是,实际上化疗药也用于恶性肿瘤以外的自身免疫疾病和肾疾病等。本文仅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胃癌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已取得显著进步,5年存活率已达95%以上。但另一方面尚不能控制不适于手术的进行性胃癌的发展,故胃癌仍然占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医生在日常诊疗中遇到不能手术的进行性胃癌的机会是很多的,因此,化疗的作用就变得重要起来。日本胃癌化疗有5氟尿嘧啶(5-FU)及氟尿嘧啶衍生物和丝裂霉素(MMC)二者,还有再加上阿霉素(ADM)三者长期并用的,但其疗效决非令人满意。可是在其后,试用了UFT及5′DFUR新型氟化嘧啶诱导物与顺氨铂(CDDP)、鬼臼乙叉甙(etoposide)、ACNU并用,更有导入5-FU生化调节等各种治疗方法,结果使有效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俞佳 《日本医学介绍》2006,27(5):237-238
内镜手术(endoscopic surgery)是指在插入胸腔、腹腔、后腹膜腔、消化管、膀胱、尿道、脑室内等的内镜视野下进行的手术总称。为了确保内镜在体腔内的视野,一般采用一定方法进行辅助:如常压下法、正压下法、悬吊法、注水法等。在手术操作法上。除传统内镜手术之外,还有内镜辅助下手术、手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等。内镜手术器械及器具的进步有可能使得各种新型手术的开发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癌性胸膜炎的胸腔镜下温热化疗胸腔镜下温热灌注化疗(IPHC)是治疗癌性胸膜炎的新技术之一,报道尚少,作者曾应用于4例患者。施行胸腔镜下IPHC前须行X线、CT等详细检查,然后在病变侧作三个菱形小孔,首先插入胸腔镜观察肿瘤形态、胸膜转移及胸水程度,亦可...  相似文献   

18.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可并发症有脓肿、胰液瘘、消化道及腹腔内出血等,特别是严重消化道及腹腔内的大量出血,采用内镜下止血极为困难,再手术止血的困难也很多。作者对经动脉栓塞术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研究。1993年1月~1997年3月,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计5...  相似文献   

19.
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中,良性结节与恶性肿瘤较难鉴别,常需用活检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来确诊。甲状腺活检方法有穿刺抽吸细胞、针活检、手术切取组织活检。前者为细胞诊断,后二者为组织学诊断。穿刺抽吸细胞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中有较大价值,本文将重点讨论。甲状腺活检的适应证为甲状腺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等。甲状腺肿瘤一般应根据病理诊断来确定治疗方法,特别是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治疗常首选放疗与化疗。细胞诊断也适用于恶性淋巴瘤,但对其预后判断及组织分型较困难。  相似文献   

20.
严重呼吸机能不全,以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多。著者研究1985~1987年行消化道手术后并发 ARDS42例,发现平均年龄65.1岁,急救17例,死亡率为59.5%。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缝合不全、腹腔脓肿等重症感染也易发生 ARDS。42例中26例(62%)与感染有关,手术时间长,侵袭大常发生ARDS,长期呼吸管理的病人预后不佳。术后并发 ARDS 的机制和病理生理:ARDS 的诱因主要是感染,其次为休克、胸腹腔大手术、DIC 等。这些因素还可同时引起肝、肾、心等多脏器衰竭(M-OF)。重症感染引起 ARDS 系感染灶产生细菌毒素,局部组织破溃产生的物质与机体免疫及炎症反应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