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测定肾移植术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活性,对比服用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活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预防排斥反应者25例(CsA组)、采用他克莫司(FK506)用药者20例(FK506组)。比较分析两组用药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活性及总体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浓度,并与正常人(12例)对比。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活性及总体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时间越长其增高越显著,以CsA组为甚,与FK506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存在异常激活,可能参与慢性移植肾病的发病进程,术后采用免疫抑制剂FK506优于CsA。  相似文献   

2.
移植肾肾功能延迟恢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 (FK5 0 6 )在移植肾肾功能延迟恢复 (DGF)受者中的应用价值与合理用药方案。方法对 6 2例DGF受者术后早期的免疫抑制方案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 ,首先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诱导免疫抑制 10d ,继而在ALG治疗结束前 3~ 4d分别应用环孢菌素A(CsA ,n =2 8)或FK5 0 6 (n =34 )为基础的维持方案 (CsA/FK5 0 6 +MMF +pred) ,评估两组移植肾肾功能恢复状况、急性排斥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FK5 0 6组 34例术后 5 0d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 ,根据个体化原则调整FK5 0 6用药剂量和血药浓度 ,术后 8周内血药浓度维持于 6~ 9μg/L ;CsA组术后 8周内有 2 5例肾功能基本恢复 ,维持CsA血药浓度谷值 2 0 0~ 30 0 μg/L ,峰值浓度 10 0 0~ 130 0 μg/L ;两组均未观察有急性排斥反应发生。CsA组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 )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在肾移植术后DGF受者中 ,经ALG诱导治疗后 ,早期序贯应用以FK5 0 6 (6 .0~ 9.0 μg/L)。  相似文献   

3.
普乐可复与环孢素A对肾移植患者血脂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普乐可复(FK506)与环孢素A(CsA)对肾移植术后病人血脂的影响。方法132例肾移植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普乐可复组(n=67)和环孢素A组(n=85),术后随访2年,对比两组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水平。结果除术后6个月以外,其余时间点(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和2年)FK506组的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水平均较CsA组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病人应用FK506与CsA相比,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 (FK5 0 6)替换环孢素A (CsA)治疗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异常 ,并经移植肾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慢性排斥反应者 6例 ,用FK5 0 6替换CsA ,其他免疫抑制剂未作更动 ,起始剂量为 0 1mg·kg-1·d-1 ,以后根据血中FK5 0 6的浓度加以调整 ,维持谷值浓度在 5~ 10ug/L。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血压、血脂、蛋白尿、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变化情况。结果 :FK 5 0 6替换CsA ,随访 6~ 2 2个月 ,平均 13个月 ,4例患者移植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并持续稳定 ,蛋白尿基本消失 ;1例肾功能改善 (血肌酐下降程度 >2 0 %) ,蛋白尿减轻 ;5例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 2例已停用降压药 ,血脂下降不明显 ;1例治疗无效 ,血肌酐渐进升高 ,蛋白尿加重。治疗期间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和肝功能损害。结论 :对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早期 ,用FK 5 0 6替换CsA对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程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减少或撤除环孢素A(CsA)的免疫抑制方案在乙型病毒性肝炎DNA阳性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64例肾移植术后HBV-DNA阳性患者初始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分为:①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MMF)组(A组),CsA的谷值CO在200~250 mg/ml,MMF用量在1.0~1.5g/d;②普乐可复(FK506)+MMF组(B组),FKS06的谷值浓度维持在7~9 ng/ml,MMF用量在1.0~1.5 g/d;③低剂量CsA+西罗莫司(SRL)组(C组),CsA的谷值CO在150ng/ml左右,CO维持750 ng/ml左右,SRL浓度维持在6~10 ng/ml.所有病例应用恩替卡韦抑制HBV-DNA的复制和常规保肝利胆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 三组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2例(80%)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HBV-DNA转阴者8例(53%),应用恩替卡韦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加强护肝治疗后,有7例肝功能好转,其中肝功能恢复缓慢且HBV-DNA持续阳性者2例改为FK506+MMF的治疗方案,3例改为低剂量CsA+SRL的治疗方案.B组有5例(20%)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HBV-DNA转阴者18例(75%).C组有4例(16%)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HBV-DNA转阴者18例(72%).结论 减少或撤除CsA的免疫抑制方案对于HBV-DNA阳性的肾移植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不增加排斥反应的发生,也不加重肝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CsA)转换成普乐可复(FK506)后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1例肾移植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患及7例移植肾功能慢性损害的患由CsA MMF Pred方案改为FK506+MMF+Pred方案。根据药物浓度调整用量。结果 31例肝功损害患除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外,其余均在替代用药后3mo内肝功能恢复正常。有8例患出现血糖升高,1例血脂高。8例高血糖有5例既往有糖尿病史,2例合并丙型肝炎。7例移植肾功能慢性损害的患中,4例肾功能好转,2例无明显变化,1例继续恶化。结论 FK506替代CsA治疗肾移植术后肝损害患效果好,无排斥发生,安全。对移植肾功能慢性损害的患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使用低剂量环孢素A(CsA)与肾移植患者术后存活的关系。方法60例行肾移植术的术后患者根据移植术后首次应用CsA剂量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32例和低剂量组28例。比较两组免疫抑制剂用量下血药浓度、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人/移植。肾生存率。结果低剂量组术后2、4周CsA平均血药浓度明显低于常规量组(P〈0.001),而在术后2、3、6、12个月CsA平均血药浓度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在移植术后12个月内总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10.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术后12个月内急性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4.4%,而低剂量组为1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剂量组2年肾移植人/肾生存率为93.8%/90.6%,而低剂量组为92.9%/8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环孢素A并不增加急性排斥率、亚临床排斥发生率、排斥治疗逆转率和排斥反应的严重程度,但明显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提高。肾移植患者的术后存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FK506或CsA后血清中IL-2的变化,比较两种免疫抑制剂对移植后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38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后分为两组,17例服用他可莫司(FK506),21例服用环孢菌素A(CsA).用ELISA法测定20例正常对照组和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血清中IL-2值.结果 肾移植患者手术前血清中IL-2值(146.65±92.50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9.47±9.31pg/ml)(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IL-2值均下降,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术后FK506组(135.4±104.88 pg/ml)比CsA组(73.05±54.34 p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测定血清中IL-2值可评价机体免疫状态,肾移植患者手术前机体免疫系统已处于激活状态,手术后服用FK506和CsA血清中IL-2值降低,机体免疫得到抑制,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与效应关系。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测定5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口服FK506后12h的全血药浓度,对患者随访,观察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药物的肾毒性,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后FK506的适宜治疗浓度范围0~1个月为9~14ng/ml,2~3个月为8—12ng/ml,4~6个月为6~10ng/ml,〉7个月为4~6ng/ml。术后发生排斥反应3例,药物肝毒性2例,血糖升高10例。经减药治疗后仍有4例需要胰岛素控制血糖。术后发生感染5例。结论FK506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效果,其在上述治疗窗范围内,既能达到满意的免疫抑制效果,又能减少排斥反应和肾毒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他可莫司血药浓度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临床胰 -肾移植患者他可莫司 (FK5 0 6 )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单抗微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MEIA)法对胰 -肾联合移植的患者术后全血FK5 0 6浓度进行动态监测 ,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药量与血药浓度二者呈正相关 ,但相关关系不密切 (Y^ =2 .35 +1.0x^ ,r =0 .4 2 75 ,P <0 .0 5 )。结论 :胰 肾移植术后应常规性的监测FK5 0 6血药浓度 ,随时调整其合理用量。  相似文献   

11.
3种免疫抑制方案对肾移植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常用的3种免疫抑制方案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对采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泼尼松(Pred)(A组)、骁悉(MMF)+CsA+Pred(B组)、普乐可复(FK506)+MMF+Pred(C组)治疗的1 196例肾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肾移植术后3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或C组的肝功能损害(肝损)、肾毒性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但感染的发生率3组均高达21.0%以上。结论 肾移植术后应加强感染的预防,使用A组免疫方案的患者比B、C组更应注意肝损伤、高血压的监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良患者免疫抑制方案的策略。方法将肾移植术后早期(术后两周以内)发生肝功能不良的36例患者,依据免疫抑制方案分为:①FK506 MMF组(A组):21例术后即刻采用,FK506起始量为0.15~0.2mg/(kg·d),血药浓度谷值(Co)控制在6~10μg/L,3个月后降为5~8μg/L,MMF1.0~2.0g/d;3例因初始使用CsA Aza发生肝功能损害而切换;②CsA MMF组(B组):12例,CsA起始剂量5~7mg/(kg·d),术后3个月内Co控制在200~300μg/L。所有病例常规使用保肝利胆治疗。结果A组24例术后肾功能早期恢复,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3周内高胆红素血症均消失,4周后ALT全部恢复正常。随访3~6个月,肝功能全部保持正常,人/肾存活率100%。B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而肝功能不良易反复发作。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良患者联合使用低剂量FK506 MMF,既不加重肝功能损害,也不增加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合并慢性肝炎或潜在肝功能异常高危因素移植受者的较理想的免疫抑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TNF α、IL 6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感染、CsA肾毒性时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法 ,动态监测 10 6例患者移植前后血清TNF α、IL 6及尿液TNF α的变化。结果 肾移植术前TNF α、IL 6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 ,术后第 1天明显升高 ,TNF α与IL 6分别于 1w及 2w左右降至术前水平。急性排斥反应前 1~ 3d血清TNF α、IL 6及尿液TNF α即有不同程度升高 ,抗排斥治疗有效后迅速下降。并发感染时血清TNF α、IL 6显著升高 ,尿液TNF α无升高 ,CsA肾毒性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结合临床动态监测血清TNF α、IL 6及尿TNF α可做为辅助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模型,进行移植免疫机理的研究。方法正常雄性Wistar大鼠肾脏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Wistar大鼠作为供受者建立同系基因对照组(sTX组);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建立同种异体基因移植组(aTX组);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术后给予环孢素A(CsA)免疫抑制建立同种异体基因移植免疫抑制组(aTX+CsA组)。术后第3、5、7天分别切取移植。肾,进行HE、Masson、PAS、PASM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参照Banff97诊断标准,进行AR严重程度的半定量评分。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较,术后第3、5、7天aTX组AR半定量评分明显升高(P〈0.01);sTX组AR半定量评分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TX+CsA组AR半定量评分也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5、7天aTX组与sTX组相比较AR半定量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aTX+CsA组相比较AR半定量评分明显升高(P〈0.01)。aTX组中两两比较,第5、7天AR半定量评分与第3天相比较明显升高(P〈0.05),第5天和第7天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TX组和aTX+CsA组中术后第3、5,7天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Wistar-Wistar大鼠肾移植后,AR出现晚,排斥程度轻微,可以作为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的对照组;SD—Wistar大鼠肾移植后可出现明显的AR,因此,SD-Wistar大鼠移植模型可以作为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模型;CsA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或抑制大鼠肾移植A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3 L袋补液法对肾移植术后早期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肾移植手术的患者60例,分A、B2组,A组患者采用循环补液法,B组患者采用3 L袋补液法,分别在术前、术后即时、术后8,16,24 h、术后第2、3、4、5、6、7天监测血糖.结果 采用3 L袋补液法患者各时间点血糖均低于循环补液法,尤以术后24 h到术后第4天为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 L袋补液法对控制肾移植术后早期血糖明显优于循环补液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接受他克莫司(FK506)治疗后药物浓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测定不同年龄、性别的86例(804例次)患者在肾移植术后口服FK506后的血药浓度.结果 年龄<45岁和≥45岁的女性患者术后第2个月时FK506的血药浓度分别为(9.68±1.21)和(10.55±0.77) μg·L-1;术后>3个月时FK506的血药浓度分别为(5.13±1.54)和(5.19±1.57)μg· L-1.年龄<45和≥45年龄男性患者术后第2个月时FK506的药物浓度分别为(10.03±2.13)和(11.17±3.92)μg· L-1;术后>3个月时FK506的药物浓度分别为(4.94±1.75)和(5.03±1.83) μg· L-1.随着年龄增大,FK506的血药浓度也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的患者对FK506的血药浓度均不产生影响.结论 肾移植术后男性及女性不同年龄各时间段的FK506全血浓度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血药浓度亦有所增高;不同性别对FK506的血药浓度均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糖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肾移植患者术后24h内血糖的变化,分析术后高血糖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30名肾移植术后处于多尿期正在接受补液的患者,分别在肾移植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血糖和尿糖。结果患者术前血糖正常,术后各时间点血糖显著高于术前水平,术后尿糖也均为阳性,且与血糖的变化一致。结论肾移植术中应用激素以及手术引起的机体应激是造成患者术后血糖升高的重要因素,而现有的补液液体中葡萄糖含量偏高也是血糖升高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有必要降低肾移植术后的补液液体中葡萄糖含量,使之恰当地起到提供能量的作用,减轻移植肾的负担。同时护士应加强肾移植术后早期血糖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陈颖娣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0):1870-1871
目的观察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糖升高与尿量的关系。方法对肾移植术后41例处于多尿期正在补液的患者,分别在肾移植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血糖。采用定时测量的方法进行血糖监测。结果术后24h至术后第5天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肾移植术后血糖水平升高与术后尿量的变化有关系,血糖升高则尿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单剂赛尼哌联合低剂量普乐可复 (FK5 0 6)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AR)的预防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同期首次肾移植受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2 0例。 (1)观察组 (单剂赛尼哌联合低剂量FK 5 0 6+MMF+Pred) ;(2 )对照组 (常规剂量FK5 0 6+MMF +Pred)。两组受者HLA错配≤ 3 ,CDC及PRA试验均阴性 ,且两组间性别、年龄、原发病、冷热缺血时间、血透时间、HBsAg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受者口服FK5 0 6后 12h的血药谷浓度 ,观察组和对照组谷浓度的控制范围分别为 5~ 10 μg/L和 10~ 15 μg/L。观察术后 60d排斥反应的发生、药物的肾毒性和肝功能异常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谷浓度均值分别为 (7 2±2 6) μg/L和 (12 1± 3 8) μg/L ,两组全血FK5 0 6谷浓度均值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观察组 1例次 ,对照组 2例次 (P >0 0 5 ) ;肾毒性 ,观察组 0例次 ,对照组 5例次 (P <0 0 5 ) ;肝功能异常 ,观察组4例次 ,对照组 6例次 (P >0 0 5 )。结论 :术前使用单剂赛尼哌 ,术后FK5 0 6谷浓度维持在 5~ 10 μg/L水平 ,既能有效预防AR发生 ,又能减少FK5 0 6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内动脉阻力指数(RI)并探讨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6 年12月 317例肾移植术后1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血流且血清肾功能指标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肾叶间动脉RI中位数为分界,入选病例分为A组(RI <中位数)和B组(RI ≥中位数)。应用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供者年龄、供肾冷缺血时间、HLA错配位点、受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空腹血糖、血清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FK506浓度、CsA浓度、24 h尿蛋白含量均考虑为可能影响RI的指标,纳入分析RI的影响因素,用Cox比例风险分析A组与B组术后肾移植物的生存率。结果 以中位数RI (0.64)为分界,A组144例, B组173例。影响RI的因素有受者年龄、24 h尿蛋白量,其他变量均非RI的影响因素。以血清肌酐提高>50%以上为终点事件,A组、B组分别有12例、42例到达终点事件。经Cox比例风险分析,B组肾移植物术后存活率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监测肾内动脉RI有助于术后早期预测肾移植物术后肾功能的改变及术后生存率、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