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春期发育提前女童,即真性性早熟及单纯乳房早发育对女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对真性性早熟女童46例,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46例及同龄正常女童50例进行评定.结果:1.真性性早熟组、单纯早发育组、对照组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45.7%、34.8%、16.0%,两组早发育女童均高于对照组(x2=9.99、4.51,P分别为0.002和0.034),两组早发育组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3,P=0.288).2.两组发育提前的女童行为问题总分平均秩次(91.2、82.3)显著高于对照组(43.4),抑郁、体诉、社交退缩等因子得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如抑郁因子分89.2,79.1/48.2).3.Tanner分期与抑郁、社交退缩、体诉、违纪、内向因子、外向因子方面呈正相关(r=0.37~0.47,P<0.05).4.家庭环境因素中矛盾性、娱乐性影响行为问题评分(β=0.3、0.4).结论:1.两类发育提前女童行为问题均多于正常女童.2.单纯早发育女童与真性性早熟女童相比,行为问题仍较严重.3.乳房增大可能是引起发育提前女童行为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6~11岁肥胖儿童行为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6~11岁肥胖儿章行为问题。方法: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安徽省安庆市与铜陵市111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肥胖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6.94%,男、女分别为40.38%和33.90%,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6岁正常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总发生率为12.97%(男童13.44%、女童12.52%),肥胖儿童整体及按性别比较,行为问题发生率均较高(u分别为7.52、5.70和4.96,P均〈0.01)。男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迫行为34.62%、分裂焦虑23.08%、抑郁19.23%、体诉15.39%、交往不良13.46%、社交退缩9.62%、多动9.62%、攻击性9.62%和违纪表现5.77%,各因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25,P〈0.05);女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发生率依次为:分裂强迫23.73%、抑郁11.86%、多动10.17%、性问题10.17%、体诉848%、攻击性8.48%、社交退缩6.78%、残忍表现6.78%和违纪表现5.0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5.59,P〈0.05)。男、女童共有的6个行为问题因子:社交退缩、多动、体诉、违纪表现、攻击性、抑郁,无性别差异(P均〉0.05)。结论:肥胖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远远高于全国4~16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男童主要表现在强迫行为、分裂焦虑、抑郁、体诉、交件不良,女童主要表现在分裂强迫、抑郁、多动、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子女个性行为特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材神分裂症子女的个性和行为特征。方法 分别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研究组53例精神分裂症子女,对照组50例正常儿童评定。结果 两组儿童EPQ各项因子分无显著差异,在CBCL分析中,研究组退缩、社交问题和内向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男童焦虑抑郁,女童躯体主诉分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精神分裂症子女个性无异常。存在有内向,退缩.社交困难等行为问题.应对其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4.
自我意识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形成与儿童自我意识及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对长沙市五所小学四、五年级1209位学生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退缩低分组在自我意识量表上各因子得分都明显高于高分组,并且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中,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得分也显著高于高分组,而父母亲的拒绝否认和父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得分却显著低于高分组。退缩行为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呈低度负相关,与父母亲拒绝否认、父亲惩罚严厉呈低度正相关,与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均呈中度负相关.与躯体外貌、焦虑、合群以及幸福满足呈低度负相关。结论: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意识是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性早熟儿童及其父母心理卫生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性早熟对儿童心理行为及其父母心理健康状况有无影响。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用表)对27例中枢性性早熟女孩及正常儿童进行测试.同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其父母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①Achenbach儿童行为测试显示性早熟女孩行为问题总初分大于对照组,社交退缩、抑郁、躯体主诉3个因子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社会能力方面,性早熟儿童除社交能力低于对照组外,其他无差别,②SCL—90测试显示性早熟儿童父母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症状因于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性早熟女孩存在内向性行为问题。患儿父母存在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敏感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患儿(NS)的行为、家庭环境及其父母的生活质量,为NS患儿及其父母的心理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调查男性NS患儿及其父母32例,对照组为正常男孩及其父母45例.结果:NS组男孩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高于对照组20%,但无统计学意义(χ2=1.3,P>0.05);男孩在体诉(t=3.02)、社交退缩(t=2.13)及攻击性(t=3.1)3个行为因子上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0.01).家庭环境在娱乐性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父母生活质量则除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自尊、社会支持、人际交往能力及婚姻与家庭外,其余因子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NS患儿的某些行为及其父母的生活质量有改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34名沉缅电子游戏儿童的心理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的心理、行为及家庭环境特点。方法 :选择用艾森克问卷(EPQ)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 ,家庭环境量表 (FES)分别对 3 4例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及 3 4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在EPQ量表的P分、L分 ,CBCL量表的社交情况、学校情况、退缩、焦虑 抑郁、社会问题、违纪问题、攻击性行为、内向性行为问题、外向性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总分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在FES -CV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在家庭的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有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 ,某些家庭环境因素可能是儿童电子游戏依赖性的原发和促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焦虑性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与自我意识特点。方法:对湖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全部研究对象进行DSM-IV临床诊断,最后选出单纯儿童焦虑性障碍组(n1=110人)、正常对照组(n2=113人),入组儿童由父母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其本人(三年级及其以上学生)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结果:①焦虑障碍组的行为问题总分高于对照组,除性问题外其余各因子得分焦虑障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能力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焦虑障碍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其行为问题比较多,自我评价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儿的自我意识现状。方法:以河南省上蔡县319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我意识水平问卷调查。其中艾滋病患者159名,普通健康儿童160名。结果:1艾滋病患儿在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满足感的因子得分及总分显著低于普通儿童。2艾滋病儿童中男生除了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女生,其他因子得分均低于女生,且行为因子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3不同年龄段的艾滋病儿童,年龄较小的儿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两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年龄较大的儿童。4父母双亡的艾滋病儿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满足感因子上的得分及总分都显著低于父母至少一方存活的儿童。结论:艾滋病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农村2~3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人格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2~3岁农村留守儿童300例,非留守儿童330例,使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查行为问题,幼儿人格发展量表(PSYC)测查人格发展趋势。结果: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vs.13.8%,P0.05)。留守儿童PYSC总分[(133±31) vs.(138±31)]及探索主动性[(34±10) vs.(36±10)]、独立性[(38±10) vs.(39±10)]因子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PSYC总分与社交退缩得分呈负向关联(β=-4.12,P0.01),与年龄呈正向关联(β=9.50,P0.05)。结论:2~3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趋势差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趋势与社交退缩负向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