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主谓倒装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谓倒装是古籍中常见的一种特殊语序。是为了强调谓语,突出谓语的感情色彩,或者为了押韵,把谓语置于主语前的语法现象。《内经》中主谓倒装句一般都简洁明了,故钱超尘先生在《黄帝内经研究大成》“《黄帝内经》语法研究”部分对《内经》中出现的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没有涉及主谓倒装。考察《内经》全文,主谓倒装现象共出现61处之多,其中的有些句子还比较复杂,各本校释书的标点和释义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内经》中的主谓倒装句进行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在英语的正常词序中,主语应位于谓语之前,当谓语中的一部分或整个谓语置于主语之前时,常被称为(主谓)倒装句。例如:1 在疑问句中:Doyouknowthathehascomeback?他已经回来了,你知道吗?2 在表示祝愿的句子中:Mayourcountrybecomeprosperousandstrong!祝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3 直接引语放在句首时,可用倒装句:“Comein”,saidthelady.“请进”,那位夫人说。4 在therebe句型中:Thereisabigswimmingpoolinthemiddleoftheyard.在院子的中央有一个大游泳池。5 themore…themore…句型中:ThemoreIpractice,thebetterIplay.练习得越…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在如何运用药物方面提出了许多原则和方法,这些对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至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疏理,总结如下用药法则:以偏纠偏、药法四时、因人用药、缓急有制、中病即止、服药得法。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饮食疗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帝内经》中饮食疗法,如热饮疗法,冷饮疗法,食补疗法,食泻疗法,食忌疗法,饥饿疗法,醪酒疗法,药膳疗法进行分别论述,提示该疗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内经》中有关头痛的论述颇为丰富,提出了六经病变所致头痛及其伴随症状、针灸治疗方法,并根据头痛伴随的症状、症状所在的经络脏腑,而调其有关脏腑经络所归宿的腧穴。头痛外感病因:风、寒、湿、寒湿、热,内伤病因: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寸口脉短弱而出现头痛的脉诊诊断,提出治疗头痛的原则:调阴阳,补不足,泻有余;详细记述了厥头痛、头项部疼痛的治疗方法,同时还提出头痛治疗的宜忌及头痛的预后。为后世关于头痛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法、针灸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7.
认为《黄帝内经》中引起眩晕的病因病机主要有感受外邪、运气变化、脏腑内伤、经脉之气运行失常等四类,在经脉主要与足太阳、足厥阴、足少阳有关,在脏腑主要与脑、肝有关。《黄帝内经》对眩晕病证的治疗以针刺为主,偶有药物治疗,总的治疗原则是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相似文献   

8.
英语句子通常有两种语序:一种是陈述语序,一种是倒装语序。由于语法结构的要求或是由于修饰的需要,把一些本应置于主语之后的句子成分提前,称之为“倒装语序”。而倒装可分为二种:将整个谓语提到主语之前的叫完全倒装,而只将be、情态动词或者助动词放在主语之前的叫做部分倒装。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将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比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黄帝内经》有关情志疗法经文的考察,整理出情志相胜法、移精变气法、语言开导法、暗示诱导法、宁心安神法等常用情志调治方法,调治原理主要是通过调畅气机、平衡阴阳、协调脏腑、形神兼养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周易》之三义,阐述《黄帝内经》理论中的阴阳变易思维,在阴阳变化的基础上挖掘变与不变、变与简的本质。从阴阳变易之无限性、稳定性和至简性三方面阐释分析了《黄帝内经》阴阳变易思维的内涵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以使人们更加重视变的现象与意义以及"唯变所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提出因病组方、君臣佐使组方及气味配伍组方的相关理论,并且依据因病组方原则,根据病位与病情不同制定了大、小、缓、急、奇、偶、重七方以及反佐的配伍方法;用君臣佐使来归纳药物在方剂中的主次;根据药物的气味与功用,与五脏苦欲联系起来确定五脏的补泻组方,与五运六气的规律联系起来确定不同运气格局下的气味配伍方法。《黄帝内经》组方理论为后世的临证组方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中所传承的养生经典是现代养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黄帝内经》把养生放在首要位置,强调防重于治。《黄帝内经》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说明“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的道理。养生不是一时,养生应贯穿从出生到老年的全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应分胎儿养生、小儿养生、青壮年养生及中老年养生等,从而分别研究其养生之道,以丰富和发展中医养生学。  相似文献   

13.
中医对偏枯的认识是在不断论争中完善的。在《内经》中偏枯也称为偏风,后世也称为偏瘫或半身不遂等。《内经》中强调了偏枯具有神志清醒、肢体弛缓不用、肌肉萎缩、肢体疼痛的症状特点。后世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麻木不仁和不知痛痒的症状,使中医对偏枯的论述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中医对偏枯的认识是在不断论争中完善的。在《内经》中偏枯也称为偏风,后世也称为偏瘫或半身不遂等。《内经》中强调了偏枯具有神志清醒、肢体弛缓不用、肌肉萎缩、肢体疼痛的症状特点。后世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麻木不仁和不知痛痒的症状,使中医对偏枯的论述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16.
《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基石,不仅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及方药、腧穴等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而且在内、外、妇等科方面总结和保存了许多临床医学思想。但这些内容对临床有何指导价值讨论较少,现略论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浅议《黄帝内经》卫气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筋骨并重是中医骨伤科中指导诊治的重要理念.然而,时至今日,对于筋的解剖实质尚未达成共识,争议点之一就在对骨骼肌的归属认识上.因骨骼肌具有运动功能所以多被认为归属筋的范畴,但这就与《黄帝内经》"五体"中的肉相冲突了.因此,首先以《黄帝内经》中关于肉与筋的生理、病理描述为依据;其次从疾病诊治上来探讨骨骼肌的归属问题;最后,...  相似文献   

19.
失眠与卫气营血失衡、五脏失调、阴阳跷脉失交有关。卫气为阳,营血为阴,五脏亦可分阴阳。卫气营血、五脏功能失调,阴阳跷脉不能交通,则阴阳升降失常,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引起失眠。临床治疗应在调和阴阳的基础上,具体的病症具体分析,灵活选用治法。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认为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功能及发病相对应,即一年之中的寒暑更迭,一日之内的昼夜交替,都会使人体阴阳之气的消长状态产生规律的变化;四时阴阳的更迭交替,还会影响到病变的进退、转归和预后及疫疠的产生。针刺治病要结合自然界阴阳变化,按年、月、日周期的不同而实施补泻,“因天时而调气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