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等角度分析历代医家多言"肺气"而少言"肺阳"的原因,并探讨"肺阳""肺阳虚"与哮喘寒饮蕴肺证病理机制的联系以及"肺阳虚"状态对哮喘寒饮蕴肺证的影响。据此提出"肺阳虚"可以抑制机体的自噬水平,使得气道炎症水平升高进而导致哮喘寒饮蕴肺证的发病这一科学假设。  相似文献   

2.
肺阳虚浅议     
"肺阳"概念很少被提及,在临床上常与"肺气虚""脾阳虚"等混淆。从阴阳互根互用、忽略"肺阳"的原因、肺阳虚的病因病机、古今医家对肺阳的认识、肺阳虚的证治角度来证明肺阳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历年来在中医古代医籍文献中很少提及"肺阳"者,关于"肺阳"与"肺阳虚"目前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故通过对"肺阳"及"肺阳虚"相关理论的梳理,以中医学脏腑阴阳体系为理论指导基础,从藏象学说和生理病理的角度对"肺阳"以及"肺阳虚"加以阐述,发现"肺阳"即是肺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和兴奋作用的部分,即"肺之阳气"。而"肺阳"的生理功能又可以归纳为温煦机体、防御外邪、司肺气之宣发、调节全身水液输布和代谢等几个方面。"肺阳虚"则会出现咳喘无力、乏力神疲、四肢不温、畏寒、痰白量多等阳虚不温的症状。从理论和现代实验研究角度都进一步证实"肺阳"的存在,这不但为临床治疗肺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4.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的交换是在肺进行的.中医也认为肺是生气之源,司呼吸,其主要机能是统全身之气.从中医对"肺"的功能认识上来看,确系以"肺"代表整个呼吸系统的功能,然而,从中医对"肺"的解剖位置及形态的描述上来看,中医之"肺",实际上就是指现代解剖学的肺脏器官而言.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中医认为肺为生气之源,司呼吸,其主要功能是统帅全身之气,中医的"肺"更代表呼吸系统.本文从大量中医古籍文献中摘录了较多对肺的位置、形态和生理功能的论述,结合现代人体解剖及生理所见,两者基本相符,从而认为中医所论之"肺",即指现代解剖所见之"肺".当然,中医所谓之"肺"较之现代解剖所见的"肺"器官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几乎代表了整个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相似文献   

5.
肺的生理特性失常是肺癌发病的根本,本文通过对肺的生理特性"肺为娇脏,肺为气海,肺为水之上源"的分析,阐明肺癌病机以"气、津"为关键,并首次提出"窝囊肺"的概念,确立"宣补肺气、行津消痰"为肺癌的基本治法,选方当从恢复肺生理特性入手结合临床辨证,为中医临床辨治肺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肺主行水,大肠主津,肺与大肠在"津液"代谢方面密切相关。"肺"与"大肠"表里机制的实质研究中,黏液在肺病和肠道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对肺及肠道不同部位(空肠、回肠、结肠)黏液分泌特性的差异研究逐渐深入,而这恰好与中医"肺"与"大肠"表里之"津液相求"不谋而合。通过比较肺与肠道在杯状细胞、黏蛋白、水通道蛋白和黏液屏障方面的差异,从"津液相求"角度,更好地诠释"肺"与"大肠"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肺朝百脉"理论是对肺与血、脉相互作用的高度概括,其中包含"肺助心行血""肺主治节"等多重内涵。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肺与心血管关系密切,临床多种肺疾病可以诱发缺血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肺组织损伤可以通过系统炎症、氧化应激、血管功能障碍等与动脉粥样硬化紧密连接,提示肺损伤可以诱导中医血、脉功能异常,即"肺伤"容易导致"心伤",从侧面佐证了中医"肺朝百脉"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丰富和完善中医藏象理论及指导缺血性心脏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肺主治节的源流、朝百脉、相傅之官的文字释义相关性,认为"肺主治节"是对气血关系、心肺关系及肺与全身各脏腑关系的高度概括。"肺主治节"功能正常,则气血调畅,阴阳平衡。参考文献23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肺与大肠相表里"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客观性及"通腑护脏疗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机理探讨.着重指出,人工致直肠狭窄后模型鼠所出现的反应性脏腑损害,尤其是超微结构改变,大承气汤对上述肺损害有明显促修复作用.文章同时指出肺充血、水肿、出血以及肺泡壁Ⅰ、Ⅱ型上皮细胞的肿胀变性等是构成肺失肃降的病理学基础之一,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深入研究必将能开拓出"通腑护脏疗法"辨治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
在查阅中国历代中医文献基础上,对"肺阳"理论进行梳理,按时间顺序整理了历代对"肺阳"的论述,发现汉及汉以前是肺阳理论的初始阶段,唐宋元时期认识到了肺阳的存在,明代对肺阳的认识逐渐增多,清代开始对肺阳的认识逐渐透彻,近现代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聚于胃,关于肺"是《黄帝内经》中医学理论精髓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探讨"聚于胃,关于肺"的涵义、肺与胃之间的关系以及该理论对肺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探寻肺系疾病辨治的基本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中医药临床实践,突出中医学特色,提高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木旺侮金"是中医对肝肺二脏病理联系的解释,肝木升发太过或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均可传变至肺,致肺失肃降、肺阴亏虚。西医学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肝肺损伤同样存在肝病传肺的病理机制。本文通过比较中西医学对肝肺二脏关系的不同理解,阐述"木旺侮金"科学内涵,为临床肝肺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雒映宏 《新中医》2014,46(9):220-222
<正>肺主皮毛理论源自《内经》。《素问·痿论》曰:"肺主身之皮毛";《素问·五脏生成》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肺生皮毛"等。《内经》中计有12篇、15处明确论及肺主皮毛理论,后世历代医家对该理论多有论述,散在于各类中医学文献中。近年来,许多现代学者也对"肺主皮毛"从文献、记录、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笔者仅就  相似文献   

14.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认识也日趋深入.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今有关"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及机理研究的综述,加深对其理论与临床研究探讨,以期对该理论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发病情况、主症表现等有"风"的特点,且与《内经》中的"肺风"相似。通过对"肺风"的深入研究,认为治疗"肺风"的方剂独活散、麻黄续命汤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参考用方。以古探今,"肺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启示有二:脏虚为本,风邪为标,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从风论治,散邪祛风,振奋阳气,内外兼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肺主治节"中"节"的分析,在医家对"肺主治节"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探讨肺主治节新思路,丰富肺主治节的内涵。在肺主治节包括治理全身诸关节理论的基础上,对肺系疾病出现的诸多关节症状及骨关节疾病并发的肺部症状,作出理论分析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万圆圆  蒋新荣 《光明中医》2010,25(1):99-100
本文通过对"肺合大肠"和小儿"纯阳之体"生理病理的描述,意在说明小儿感邪后邪气易趋热化,利用"肺合大肠"的关系,通腑撤热、通腑泄痰以及肠道用药而达到治疗肺系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宫晓燕教授认为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当隶属于"肺痹"范畴,本病病机关键是毒损肺络,瘀而滞久,从寒、从痰、从瘀,故临床上以温通肺络为治疗大要。清解邪毒、温宣肺气、化痰祛瘀为治疗大法。重点突出"呼吸失司,温肺为要"的学术思想。对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证治准绳》"目运于肺"及《审视瑶函》"目润于肺"二者观点各有侧重,前者强调肺之协调气机、宣发上行的助运功能,后者强调气血津液对睛珠的润泽作用.目运于肺,主要体现于肺气宣发、协调气机;目润于肺,主要体现于精血津液为气之所载.二者皆为肺主治节、协调诸脏的具体表现.临床从肺论治眼病,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助肺宣发,复其治节,养阴生津,润泽目珠.  相似文献   

20.
晁恩祥教授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注重抓主症,抓共性,抓主要病机,注重疾病演变规律,注重"风邪"在肺系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间质纤维化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思路。对支气管哮喘采用"疏风解痉法",讲究"疏风宣肺,解痉平喘";从风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提出了"疏风宣肺、缓急解痉、利咽止咳"为主的治法,并设立专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则根究标本缓急,调整应用疏风宣肺及调补肺肾等法;提出肺纤维化按中医肺痿论治的观点,治疗采用养阴益气、调补肺肾、纳气平喘,间以疏风宣肺、止咳化痰、祛瘀通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