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续名医类案》中惊悸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证候特点是虚实相兼,以虚为主,故补虚是治疗的基本原则,临证时当视脏腑亏虚情况辨证治之。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88-1389
文章着眼明代江瓘父子《名医类案》及《续名医类案》中误治案例,探讨老年病的治法特点:从伤寒发散遂使气微欲绝、痢服芩连骤然中气告竭、郁证破气招致病剧而殆、痰火误补顿令气喘频危四端,提出老年外感当顾正气、老年急症当固其本、老年杂病当辨虚实、老年切勿滥用补益,皆以验案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舌诊源流已有不少研究。《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面向历代所有医家的医案专著,因此两书的舌诊在中医舌诊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本文在先前从各类、各种舌象出现的频数和所占比例角度探讨《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舌象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斯皮尔曼(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方法,从该两书各种舌象间相关性的角度探讨其特点。研究发现,两书各种舌象间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系数比例较低,且这些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较小,说明各种舌象间有相关关系者较少,有相关关系者其相关的密切程度也较低。不同舌象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系数个数的多少,基本上与该舌象出现频数所占的比例正相关。结论:《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各种舌象间有相关关系者较少,有相关关系者其相关的密切程度也较低,应该是由于其舌诊发展仍较初步,所以对不同舌象间内在联系规律的掌握较薄弱。  相似文献   

4.
《医古文知识》2010,(2):53-53
钱塘魏玉璜之,《续名医类案》六十卷,世无刊本,余从文澜阁借四库本录一部,凡六十六万八千余言,采取繁富,间有辨论,亦皆精当。玉璜自述医案数十,其治病尤长于胁痛,(肝燥)、胃脘痛(肝木上乘)、疝瘕等证,谓医家治此,每用香燥药,耗竭肝阴,往往初服小效,久则致死,  相似文献   

5.
甄雪燕 《北京中医》2010,(12):914-916
《续名医类案》是清代名医魏之琇继明代江瓘《名医类案》之后的一部中医医案巨著,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医案著作。作者魏之琇不拘门户之见,兼收并存不同学术观点的案例,共集录了清初以前历代名医共308人的临证验案。该书以病名为纲,以病案为目,一病数例,互相参证,互相启发,其主要内容涉及伤寒、温病、内科杂病及妇、儿、外伤、五官、针灸等,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也体现了魏之琇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颇受历代医家推崇。  相似文献   

6.
甄雪燕 《北京中医药》2010,29(12):914-916
<续名医类案>是清代名医魏之琇继明代江瓘<名医类案>之后的一部中1医医案巨著,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医案著作.作者魏之琇不拘门户之见,兼收并存不同学术观点的案例,共集录了清初以前历代名医共308人的临证验案.该书以病名为纲,以病案为目,一病数例,互相参证,互相启发,其主要内容涉及伤寒、温病、内科杂病及妇、儿、外伤、五官、针灸等,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也体现了魏之琇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颇受历代医家推崇.  相似文献   

7.
<正> 《续名医类案》是我国现存最大部的中医医案专著。是清代浙江钱塘魏之琇继明·江瓘《名医类案》之后,选录明清名医医案为主,并收明以前《名医类案》未曾收录的部分医案编篡而成。是书取材广泛,涉及古代名医三百零八人,古医书和其它文、史、哲著作二百九十六种,卷帙浩繁,逾百万字。内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伤寒、温病等类病证,凡三百四十五门,五千二百五十四条医案和医论。魏氏不拘门户之见,兼收并存不同学术观点的案例,以病名  相似文献   

8.
《名医类案》及《续名医类案》为古代著名医案集,汇集了前贤宝贵的治疗经验,现将其中有关遗精部分加以整理分析,以期能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舌象的特点。两书按纳入和排出规则共得《名医类案》舌象85个,《续名医类案》舌象353个,将复合舌象分解为单个舌象共有618个,两书合并统计各类和各种舌象出现的频数和所占比例。结果与现代舌象比较,现代舌象较为重视舌色、苔色以及舌黯、舌面瘀点或瘀斑、舌淡、舌嫩、舌苔黄、舌苔白、舌苔厚度、腻苔、齿痕舌、舌下脉络等在《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中出现频数较小,《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舌色的频数也明显小于苔色。反之,现代舌象较不重视的舌面津液、舌体病变、舌态以及舌干、舌焦、舌苔黑、芒刺、舌烂、舌生疮、舌强+舌不能言+舌短等在《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中出现频数较大。分析认为,两书中出现频数较大的各类和各种舌象均属变化比较显著、可直接影响舌的功能、因而能强制性引起注意的舌象,而两书中出现频数较小的舌象均属需要有意识观察才能获得的舌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所载的116例中风医案为依据,运用文献理论研究方法,并借助于医学统计学手段,对所用药物及药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精确计算,概括出了对内科急症——中风的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用药规律,对气虚、痰湿、阴虚、阳虚四型中风分别总结出规范方剂,并加以概要的理论分析,使之更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1.
《名医类案》由明·江父子编辑;《续名医类案》由清·魏之(玉璜)编,王孟英新增重编。这两部著作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其中就有消渴病的治验。消渴病是中医内科常见病、慢性病,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中糖尿病即属此病的范畴。古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分散记载在历代医著和临证医案中,其中尤以医案的记载较为具体详实。希望通过整理  相似文献   

12.
《名医类案》(以下简称《名案》)和《续名医类案》(以下简称《续案》)两书,分别为明代江瓘和清代魏之琇所编集.其内容主要收集了明清以及之前的一些著名医案。这些案例,对临床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书中记载的运用精神疗法的医案,对目前的精神科临床,具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就《名案》和《续案》中有关精神疗法的案例,结合现代西方的精神疗法,作一初步探讨。一、活套疗法活套疗法又叫“以情胜情”法。早在《内经》中就有“怒伤肝,悲  相似文献   

13.
通过简阅《续名医类案》全文找出嗜睡医案并做简要分析,提出学习心得,希望对中医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永 《世界中医药》2011,6(3):248-250
痞满是以自觉心下痞塞不通,胸膈满闷,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可分为心下痞及胸痞等。《素问·阴阳别论篇》即有"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的论述;《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又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伤寒论》则明确提出"痞"证的病因病机及证治类别,为后世治疗该病证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5.
《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的中药特殊用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文献学方法对《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的中药特殊用法进行了初步整理与归纳,计13种,即滴鼻法、吹鼻法、擦牙法、外洗法、热熨法、烟熏法、铺垫法、敷贴法、脐疗法、导尿法、足疗法、嚼服法、食疗法等,这对于拓宽临床合理用药思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以及开发中药新剂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洁  刘园园  王志红 《中医药导报》2019,25(11):138-141
从疾病、诊断方法及治疗3个方面来看近30年来现今学者对《续名医类案》的研究进展,认为全书蕴含了丰富的心身医学思想及理论,对其研究在丰富中医心理学理论思想体系的同时,也让古代医家的心身疾病的诊疗方式能更好的指导当今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凌芳  李成文 《光明中医》2008,23(7):915-917
《续名医类案》是清代魏之境所编著,继明·江璀《名医类案》之后又一部极有影响的医案专著。该书收辑内容广泛,所载病类丰富,对我们学习和吸取古代医家的治病经验很有参考价值。本文试对《续名医类案》中有关产后惊悸治疗的几例典型医案进行归纳分析如下。惊悸是指由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而妇人妊娠期间,阴血聚以养胎,一经生产则气血骤耗,每易致虚致瘀,心失所养,瘀浊残留,更容易引发惊悸。  相似文献   

18.
19.
王倩  傅延龄 《吉林中医药》2015,35(2):208-211
对名医类案三部中以葛根芩连汤、黄芩汤或白头翁汤为主方的临床医案进行统计分析,三方方证同中有异,主治同为热性下利,葛根芩连汤证多在气分,可由表邪入里而见下利兼表证者,治疗可辅以解表之品;黄芩汤证可及血分,常以气机郁滞为重而见少阳枢机不利的表现,治疗多加用理气行滞之品;白头翁汤证热毒最甚,且易化燥,病入血分而多见便下脓血,组方常配伍清热凉血之品。药量方面,对于病重势急者,各药味除甘草外均有大剂量应用者。临床需明辨主证以对三方鉴别选用,并根据具体病情、病势及兼证予以配伍及施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名医类案·咳嗽篇》的学习和应用,总结阴虚咳嗽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药运用等方面,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古代医家辨证用药的规律,指导当前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