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XIAP表达的RT-PCR检测法和常规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5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XIAP-mRNA的表达,同时行常规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测,20例非肿瘤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51例尿脱落细胞XIAP-mRNA RT-PCR检测阳性27例(53%),尿脱落细胞学病理学检测阳性12例(24%),对照组20例尿脱落细胞XIAP-mRNA检测阳性1例(5.0%),对照组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测阳性0例(0%)。实验组RT-PCR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XIAP表达的敏感性高于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测,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RT-PCR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中XIAP表达的敏感性显著高于非肿瘤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XIAP表达的RT-PCR检测法较常规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测更敏感,临床上作为膀胱癌的筛选方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ewis X抗原在膀胱尿路上皮癌非侵袭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5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16例非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标本中Lewis X抗原的表达情况,并与细胞病理学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和87.5%,其敏感性显著高于细胞病理学.结论尿脱落细胞Lewis X抗原免疫染色,是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可行的较敏感的非侵袭性方法.  相似文献   

3.
尿脱落细胞LewisX检测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LewisX抗原在膀胱尿路上皮癌非侵袭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5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16例非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标本中LewisX抗原的表达情况,并与细胞病理学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和87.5%,其敏感性显著高于细胞病理学。结论:尿脱落细胞LewisX抗原免疫染色,是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可行的较敏感的非侵袭性方法。  相似文献   

4.
桂律  张文夏  罗金芳  王丽  李如昌 《肿瘤》2003,23(5):409-410
目的:探讨CD15在膀胱癌尿脱落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细胞学染色方法,检测5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16例非肿瘤病人尿脱落细胞标本中CD15的表达情况,并与细胞病理学检测相比较。结果:以5%尿脱落上皮细胞CD15染色阳性为膀胱癌诊断阈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和87.5%,敏感性显著高于细胞学检查。结论:尿脱落细胞CD15免疫染色,有助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尿液脱落细胞中Livin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留取49例BTCC患者、21例其他系统疾病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成人的新鲜尿液,离心收集脱落细胞,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尿液脱落细胞中Livinα的表达,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49例BTCC患者尿脱落细胞中有40例检测出Livinα表达,而21例其他系统疾病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成人的尿脱落细胞中均未检测出Livinα的表达.以RT-PCR 方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Livinα的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100%.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6.3%和100%,两种方法之间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初步的试验结果显示,RT-PCR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Livinα的方法比细胞学检查灵敏度高,可能成为诊断膀胱癌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端粒酶活性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检测32例膀胱癌患者尿液和膀胱冲洗液中脱落细胞、膀胱癌组织、20例正常膀胱组织及1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32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膀胱冲洗液脱落细胞、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65.6%(21/32)、71.9%(23/32)和84.0%(27/32),20例正常膀胱组织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1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液中1例端粒酶活性阳性。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分期之间差异无明显相关性(P〉0.05),敏感性明显高于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结论:尿液、膀胱冲洗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敏感性较高.可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染色体异常,评估FISH在中国人群中诊断膀胱癌的作用。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随机留取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新鲜尿液,用3号和7号、17号及p16位两组混合探针,通过在尿液脱落细胞标本上进行FISH检测,建立正常人群的阈值;其后随机留取30例门诊膀胱镜活检证实的膀胱癌患者的尿液,同时进行尿液脱落细胞的细胞形态学分析及FISH检测,对比检查结果。结果3号、7号和17号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及p16位点异常正常阈值分别为8.5%、7.1%、6.8%和9.2%,FISH与细胞学检查总敏感性分别为76.6%和43.3%(P<0.05)。T_(is)及T_a、T_1患者FISH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0.0%和64.2%,脱落细胞组织学检测显示敏感性分别为40.0%和35.7%;T_(2-3)患者FISH的敏感性为90.9%,而脱落细胞组织学检测为54.7%(P<0.05),低级别尿路上皮癌FISH及细胞学敏感性分别为68.4%和31.6%;高级别分别为90.9%和63.6%。结论与尿液脱落细胞组织学检测相比,对尿液脱落细胞进行FISH检测可以提高膀胱癌的诊断率,FISH可以作为诊断膀胱癌的一种无创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液中Survivin浓度检测联合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64例及非膀胱癌对照组患者尿液42例,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尿液标本中Survivin浓度及脱落细胞端粒酶的活性。结果:尿液中Survivin在膀胱癌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85.7%;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69.0%;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两者均为阴性时诊断为阴性,否则为阳性,诊断膀胱癌的敏感度为95.3%,特异度为64.3%。结论:应用ELISA方法对尿液中Survivin浓度及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的敏感度,而特异度变化不大,因此,两种指标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对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膀胱移行上皮癌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对膀胱移行上皮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CR为基础的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方法(TRAP-Hyb Kit)分别检测52例膀胱移行上皮癌患者及10例泌尿生殖系良性疾病患者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并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2例膀胱移行上皮癌患者中有34例的自排尿标本中可检测出端粒酶活性表达(65.4%);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例数为11例(11/30,3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泌尿生殖系良性疾病的尿脱落细胞端粒酶的阳性率为10.0%.但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的分级无相关性.[结论]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作为无创性的检测方法,可作为膀胱移行上皮癌早期诊断、术后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液中Survivin浓度检测联合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64例及非膀胱癌对照组患者尿液42例,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尿液标本中Survivin浓度及脱落细胞端粒酶的活性。结果:尿液中Survivin在膀胱癌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85.7%;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69.0%;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两者均为阴性时诊断为阴性,否则为阳性,诊断膀胱癌的敏感度为95.3%,特异度为64.3%。结论:应用ELISA方法对尿液中Survivin浓度及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的敏感度,而特异度变化不大,因此,两种指标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对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染色体畸变。方法 采用 7,9,11,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对 3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30例膀胱冲洗液的脱落细胞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FISH )研究 ,并同时做了细胞学检查。结果  (1)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核中 7,9,11,17号染色体数目畸变阳性率分别为 2 3.5 %、38.2 %、14.7%和 11.8% ;冲洗液中各号染色体畸变阳性率分别为 30 .0 %、5 0 .0 %、2 6 .7%和 16 .7%。其中 9号染色体畸变率较高 ,但与膀胱癌分级、分期无明显关系 ;7号染色体数目畸变与膀胱癌的分期密切相关 ;11,17号染色体数目畸变与膀胱癌分级、分期无显著相关性。 (2 )膀胱癌患者尿液组中尿细胞学、FISH阳性率分别为 2 9.4%和 5 5 .9% ,两种方法联合后阳性率达 6 7.6 % ;膀胱冲洗液组中阳性率则分别为 2 7.6 %和 73.7% ,两种方法联合后阳性率达 80 .0 %。结论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染色体的畸变有关。FISH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冲洗液脱落细胞间期核染色体数目畸变 ,有可能作为膀胱癌诊断、预后判断的一项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尿液核基质蛋白22在膀胱移行上皮癌筛检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在膀胱移行上皮癌筛检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8例膀胱移行上皮癌、25例泌尿系良性疾病和10例泌尿系非移行上皮癌患者尿NMP22水平,并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膀胱移行上皮癌患者尿NMP,,中位值为66.5u/ml,明显高于泌尿系良性疾病和非移行上皮癌,与肿瘤分期、分级、数目无关,以10u/ml为临界,诊断膀胱癌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60%,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32.1%,特异性为100%。结论:尿NMP22检测膀胱移行上皮癌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膀胱移行上皮癌的筛选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3.
郭和清  李贤初  蔡庆  王晶璠  占志 《肿瘤》2002,22(4):308-310
目的 评估细胞角蛋白 2 0mRNA(CK2 0mRNA)是否可以作为膀胱癌临床诊断的一种有用标志物。方法 对 84例肉眼血尿患者的尿液进行尿脱落细胞学及CK2 0mRNA标记物RT/PCR检测。分析参数包括肿瘤数目、大小及WHO分级 ,术前或活检前尿脱落细胞学和CK2 0mRNA标志物。结果 病理活检证实 2 2例移行细胞癌中 ,CK2 0mRNA 18例为阳性 ,4例阴性 ;6 2例非膀胱癌患者中 ,CK2 0mRNA标志物 2例假阳性。与尿脱落细胞学比较 ,CK2 0mRNA标志物对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报值更高 ,分别为 96 .8%比 77.4 % (U =3.2 1,P <0 .0 1) ,90 %比 5 1.7% (U =2 .81,P <0 .0 1) ;但两者在敏感性和阴性预报值间无显著性差异 (U值分别为 :1.0 4和 1.2 1,P >0 .0 5 )。CK2 0mRNA表达与肿瘤分级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通过RT/PCR方法检测CK2 0mRNA是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一种良好生物标志物 ,其特异性明显优于尿脱落细胞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细胞角蛋白检测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36例怀疑膀胱癌者,进行尿细胞角蛋白8和18的含量(UBC值)。检测与尿细胞学检查,其中87例经组织学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比较两者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尿细胞角蛋白的敏感性为70.1%,特异性为73.3%;尿细胞学的敏感性为42.5%,特异性为83.7%。尿细胞角蛋白在膀胱癌不同分级和分期中的敏感性优于尿细胞学(P<0.05)。结论:尿细胞角蛋白的检测在早期诊断膀胱癌方面优于尿细胞学检查,可作为膀胱癌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案,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尿液Lewis X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法与尿液脱落细胞学(voided urine cytology,VUC)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的诊断价值。方法:受试对象为258例因怀疑膀胱癌收住入院的患者以及97例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后随访患者。尿液脱落细胞标本分别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Lewis X抗原染色,计数每100个脱落细胞所含阳性染色细胞数目。结果:根据ROC曲线得出最佳阈值为5个阳性细胞/100脱落细胞,此时灵敏度单次试验为82.1%~84.2%,特异性为80.3%~78.9%,2次测定作为平行试验灵敏度为86.8%,特异性为77.0%;灵敏度提高,特异性略有下降。以11个阳性细胞/100脱落细胞为阈值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6.0%和95.4%。VUC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47.6%和94.7%。结论:Lewis X抗原灵敏度高于VUC,对低分级、早期肿瘤差别尤其明显。与B型超声结合可以提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膀胱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染色体畸变情况,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膀胱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9号染色体p16基因位点探针对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和20名健康人群的新鲜尿液进行FISH检测,统计染色体的畸变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对所有病例同步进行尿细胞学分析.结果: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核中3、7、17号染色体及9号染色体p16基因畸变率分别为58.9%、39.3%、58.9%和75.0%,各染色体畸变在膀胱癌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17号染色体畸变在不同分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染色体探针组合诊断膀胱癌的总阳性率为80.4%;膀胱癌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出率明显高于尿细胞形态学.结论: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染色体的畸变有关,膀胱癌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测,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复发监测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Routine cytopathology of exfoliated urothelial cells will identify only 70% of patients with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TCC) because most well-differentiated bladder tumors are not detecte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was identified on urothelial cancer cells from 66% of patients with grade I TCC, 65% with grade II TCC, 65% with grade III TCC, and 80% of patients with CIS. Immunoperoxidase labelling of CEA can enhance the sensitivity of exfoliative cytolog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在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早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取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配对尿液标本,以其中9例的对侧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对照,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P16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35例肿瘤组织标本,18例P16基因CpG岛存在甲基化状态,占51.4%(18/35);尿液标本中,16例P16基因CpG岛存在甲基化状态,占45.7%(16/35)。Log 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合并其他疾病、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等因素对P16基因甲基化无影响(P〉0.05)。20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发现P16基因甲基化10例,其配对的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均检出P16基因甲基化,正常人和非尿路肿瘤患者尿液中未检出到P16基因甲基化,尿液P16基因甲基化在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阳性预测值和特异度均为100%,假阳性为0%,灵敏度为90.91%。正常人组和非尿路肿瘤组与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尿液中P16基因甲基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例正常组织对照均未发现P16基因CpG岛甲基化。结论P16基因甲基化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分级分期无相关性;尿液P16基因异常甲基化可成为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