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作为含铂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胃癌二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既往接受FP或者FOLFOX4方案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6例,采用TX方案化疗,紫杉醇145mg/m2静脉滴注3h,d1;卡培他滨2000mg/m2,分2次口服,d1-14,21天为一个周期,随访观察疗效,不良反应,进展时间和生存期。结果:36例患者共接受142个周期的化疗,中位化疗周期数4个。全组36例患者中有35例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8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22.8%(95%CI:8.2%-37.5%)。中位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分别为4.8个月(95%CI:2.9-6.2)和8.1个月(95%CI:6.4-12.7)。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及脱发。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尤其对老年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8例,紫杉醇160~175mg/m2静脉滴注3h,d1;联合卡培他滨1250mg/m2,口服,2次/d,d1~14,服用2周后休息1周;21d为1个周期。[结果]36例可评价疗效患者,PR9例,有效率为23.7%(95%CI:10.2%~37.2%)。中位TTP和OS分别为4.4(95%CI:3.4~5.4)个月和7.2(95%CI:6.6~12.1)个月。Ⅲ/Ⅳ度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及脱发。[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6例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75mg/m2 静滴d1,联合卡培他滨1250mg/m2 口服,d1-14,28d为1 周期,至少用2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47.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 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 10.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和手足综合征.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共24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一线化疗,具体方案为: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每天2次,d1~d14;多西紫杉醇75mg/m2静滴1h,d1,或者多西紫杉醇35mg/m2静滴1h,d1、d8。21天为1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2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无CR病例,获PR 3例,SD 20例,PD 1例;有效率为12.5%,疾病控制率为95.8%。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0.5个月(95%CI:2.47~18.47个月);10例患者死于疾病进展,其中7例的疾病进展时间为1.7~15.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以1~2级为主,全组患者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晚期复发转移性胃癌的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目前尚无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本研究通过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观察其对晚期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获益的情况。方法:30例晚期胃癌患者,全组均采用二线以上化疗方案。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加卡培他滨。每例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2~7个周期),共114个周期。结果:30例患者客观有效率(RR)为20%,疾病控制率(DCR)为80%,进展(PD)占26.7%;中位缓解期4.5个月,中位生存期10.9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者占33.3%。Ⅲ~Ⅳ度血小板减少者占30.1%,Ⅲ~Ⅳ度手足综合征占8.8%。无一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使治疗延期。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二线治疗胃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疾病控制率高,对多程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的选择,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化疗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卡培他滨1 000 mg/m2,早、晚饭后30分钟内口服,第1-14天,间歇7天;紫杉醇135 mg/m2,分2次静脉滴注(第1、8天).21天为1疗程.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后,部分缓解5例(25.0%),稳定12例(60.0%),进展3例(15.0%),治疗有效率为25.0%,疾病控制率为85.0%;中位缓解期5月,中位生存期12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且多为Ⅰ~Ⅱ度,大部分患者可耐受.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有一定疗效,对多程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可通过该化疗方案获益,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情况。方法 29例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一线治疗者11例,二线治疗者18例。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卡培他滨825~1000 mg/m2,口服,每天2次,第1~14天,21 d重复。分析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 29例患者共接受124个周期治疗,中位治疗周期数为4个周期(2~10个周期)。10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占34.5%(95%CI 18%~51%),13例患者获得稳定(SD),占44.8%(95%CI 28%~62%),其中4例患者稳定维持6个月以上。6例患者获进展(PD),占20.7%(95%CI 7%~35%)。临床获益患者为14例,临床获益率为48.3%(95%CI 31%~6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个月(95%CI 4~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个月(95%CI 6~32个月)。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或二线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7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如下方案治疗:(1)卡培他滨+多西紫杉醇方案:卡培他滨1000 mg/m2,口服,2次/d,第1~ 14天;多西紫杉醇60 ~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2)卡培他滨+长春瑞滨方案:卡培他滨1000 mg/m2,口服,2次/d,第1~14天;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21 d为1个周期.中位治疗3个周期.(3)卡培他滨单药方案:卡培他滨1000 mg/m2,口服,2次/d,第1 ~ 14天,21 d为1个周期.结果卡培他滨单药组患者的有效率(ORR)为12.8%,临床获益率( CBR)为21.6%.一线治疗患者的ORR( 14.8%)与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患者的ORR (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一线治疗患者的CBR( 35.2%)高于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者(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组患者的ORR为53.8%,其中一线治疗患者的ORR(48.5%)与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患者的ORR(5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组患者的ORR为36.4%,其中一线治疗患者的ORR (60.0%)明显高于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患者(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卡培他滨单药或者含卡培他滨联合方案不仅可以用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也是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的有效选择方案,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联合化疗有效后序贯至单药可以进一步延长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2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癌,接受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联合化疗。紫杉醇175 mg/m2,d1;卡培他滨2 g/m2,d1~14,21 d一周期,至少化疗2周期后按WHO标准判断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入组5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2例,病情稳定30例,有效率42.3%,疾病控制率63.4%。初治组有效率57.1%,显著高于复治组25.0%(P=0.019)。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末梢神经毒性,多为Ⅰ~Ⅱ度,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性低,是晚期胃癌患者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3例经病理证实的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dl,卡培他滨1600 mg/d、分2次口服、dl~14,21 d为1个周期,化疗周期数为3~6个周期,中位周期数4个,直至病情进展或不良反应无法耐受.结果 4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9例(20.9%),部分缓解19例(44.2%),稳定9例(20.9%),疾病进展6例(14.0%),有效率为65.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7.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1年生存率为62.8%,2年生存率为41.9%.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晚期胃癌患者20例,给予紫杉醇8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1000mg/m2,分早晚各口服1次,第1~14天;21天为1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19例可评价疗效,获CR1例,PR7例,总有效率(RR)为42.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4.8个月和9.7个月,1年生存率为36.8%。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脱发和手足综合症。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Paclitaxel and capecitabine have demonstrated a synergic effect and significant antitumor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 weekly schedule of paclitaxel obtained a response rate of 50-68%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nd less serious side-effect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irty-two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pre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were enrolled in a dose-finding trial to determine the 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 and the dose-limiting toxicity (DLT) of paclitaxel given on days 1, 8 and 15 of each cycle combined with capecitabine given twice daily from day 1 through day 14, every 21 days. Three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at one of six dose levels (paclitaxel 70-100 mg/m2, capecitabine 1650-2500 mg/m2). RESULTS: Thirty-two patients were accrued and 31 were evaluated for toxicity. One DLT has been experienced at level VI as diarrhea grade 3. We determined dose level V as the MTD, but we recommend dose level IV for phase II studies (capecitabine 1250 mg/m2 orally twice daily plus paclitaxel 80 mg/m2 intravenously weekly), owing to cumulative toxicity at level V.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was 43%. CONCLUSIONS: Weekly paclitaxel plus capecitabine is a safety and active chemotherapy in previously treat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和紫杉醇联合替加氟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2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分为A组(24例)和B组(28例)。A组:紫杉醇80~9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1 000mg/m2,口服,2次/天,第1~14天;21 d为1个周期。B组:紫杉醇80~9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 h后予替加氟0.8~1.0 g,静脉滴注,第2~6天;21 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治疗至少2个周期。按RE-CIST标准评价客观疗效,按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5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A组24例,客观有效率(RR)为50.0%,中位进展时间(TTP)5.9个月,中位生存期(MST)12.4个月;B组28例,有效率39.3%,TTP 5.8个月,MST11.8个月。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多数为Ⅰ~Ⅱ度;A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29.2%,B组未出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与紫杉醇联合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近,毒副反应均可耐受,但前一方案用药更方便,是治疗晚期胃癌的较好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
肖莉  任建林  王馨  张秋华  吕霞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5):1108-1110
  目的  既往体外实验显示HER-2的表达与紫杉醇疗效呈负相关, 本研究初步评价不同HER-2状态的进展期胃癌行紫杉醇联合希罗达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收治病理确诊的进展期胃癌45例, 其中HER-2(+)20例, HER-2(-)25例, 均接受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联合化疗。紫杉醇175 mg/m2, d1;卡培他滨2 g/m2, d1~14, 21d为1个周期, 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按RECIST标准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入组45例患者中, HER-2(+)组5例CR, 8例PR, 4例SD, 3例PD。HER-2(-)组0例CR, 10例PR, 7例SD, 8例PD。进行Kruskal Wallis法H检验(P=0.026)。  结论  HER-2受体的状态与进展期胃癌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相关, HER-2(+)组的化疗疗效优于HER-2(-)组。HER-2可能成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6例晚期胃癌患者予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培他滨1000mg/m^2每天口服2次,第1~14天,21天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CR0例,PR27例,SD13例,PD16例,总有效率为48.2%,疾病控制率(DCR)为71.4%。其中初治组总有效率为60.0%,明显高于复治组的34.6%(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毒性。结论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4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如下方案治疗:(1)卡培他滨单药组:卡培他滨1000 mg/m2,口服,2次/d,第1~14天,21 d为1个周期.(2)卡培他滨+紫杉类组:卡培他滨1000 ms/m2,口服,2次/d,第1~14天;紫杉醇175 ms/m2,静脉滴注,第1天(或80~90 ms/m2,静脉滴注,第1、8天);或多西紫杉醇65~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3)卡培他滨+铂类组:卡培他滨1000 ms/m2,口服,2 次/d,第1~14天;顺铂15~20 ms/m2,避光静脉滴注2 h,第1~5天;或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21 d为1个周期.中位治疗3个周期.结果 104例患者的总客观有效率为20.6%,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2个月.在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一线治疗的客观有效率为40.0%,疾病控制率为76.7%.卡培他滨+紫杉类化疗组的总中位生存期为10.9个月,一线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12.8个月.卡培他滨单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结论 以卡培他滨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疗效尚可,患者耐受性好,单药治疗适用于KPS评分<80分的患者,联合紫杉类化疗组的患者生存时间略长,但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P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1例晚期胃癌患者均采用POX方案治疗:紫杉醇85mg/m,第1、8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培他滨1000mg/m分2次口服,第1~14天,21天为1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21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PR13例,SD6例,PD2例,客观有效率为61.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5.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1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外周神经毒性。结论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全组24例胃癌均接受化疔.具体方案: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d<,1>;卡培他滨1 650 mg/(m<'2>·d),口服,d<,1~5>.14 d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全组24例中,CR 1例,PR 8例,...  相似文献   

19.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含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的化疗方案是治疗晚期乳腺癌较佳的方案,但临床有20%~30%的患者疗效不佳,对这部分患者二线化疗目前无统一标准方案.本研究探讨既往接受过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950 mg/m2口服,每日2次,第1~14天;每3周为一周期,至少应用2疗程,评价临床疗效和毒性,并进行随访.结果:30例女性患者入本研究,疗效均可评价,CR 2例(6.7%),PR 12例(40.0%),SD 13例(43.3%),PD 3例(10.0%),总有效率(CR﹢PR)46.7%,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个月,中位生存期12.5个月.主要毒性是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二线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