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评价镇痛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对于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滴定方法:起始剂量为10mg,给药1小时后评估镇痛效果,反复滴定,直至NRS 0-3分,维持此剂量,每12小时口服1次.出现爆发痛,予以前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总固定量的10%-20%.阿片耐受的患者,则将前24小时的累积剂量换算成短效阿片(每4小时量),在此基础上再增加50%-100%剂量.结果: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在20-760mg/天之间,平均剂量154.3mg/天,滴定达有效剂量的平均天数为2.5天.疼痛总缓解率95.0%,其中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4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分别为92.9%、93.8%.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于胃癌患者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35例胃癌中重度癌痛患者均接受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控制癌痛,初始剂量10~20 mg/次,q12 h,用药过程中根据疼痛评估情况进行剂量调整,直至癌痛控制良好。2周后采取 NRS 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并观察疼痛缓解情况、生活质量、药物毒副反应等。结果所有135例患者治疗后 NRS 评分为(1.68±0.98)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22±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总疼痛缓解率为92.6%。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4.1%。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便秘、嗜睡等,均为轻度,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于胃癌患者能够良好控制中重度癌痛,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用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范娜  郭新荣  黎丽  林巍  殷艳玲 《癌症进展》2016,14(6):575-577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和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效果,寻找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中重度癌痛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组40例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组患者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芬太尼透皮贴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在治疗中重度癌痛中能达到和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相似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安全性较好,可作为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作为一种新型的强阿片类镇痛药,镇痛效果确切、口服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持续应用可提高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临床治疗中重度癌痛的首选药物之一。针对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痛的药理特点,近年国内外将其用于癌痛治疗过程中的剂量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氢溴酸高乌甲素联合阿片类药与单独应用阿片药治疗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癌痛的疗效差别。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我院肿瘤科收治了63例神经病理性癌疼痛患者,Karnofsky评分50~80分,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采用氢溴酸高乌甲素联合阿片类镇痛药(32例);B组单用阿片类镇痛药(31例);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第0、3、10天的变化;评价两组阿片药品的消耗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B组的VAS评分基线值差异无显著性(P=0.452)。从疼痛的缓解程度来看,VAS评分下降程度A组要好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阿片类药物的消耗来看,B组明显要多于A组;阿片不良反应B组多于A组(P=0.015)。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联合阿片类药可以更好地治疗患者神经病理性癌痛,减少了阿片药品的用量,降低了因为阿片药带来的不良反应,是治疗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癌痛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晚期肺癌伴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安全性及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研究观察247例中晚期肺癌伴中重度癌痛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127例)和吗啡单药治疗组(12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吗啡剂量、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生命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达到相近的镇痛效果时,联合治疗组吗啡平均维持剂量(52.51±19.92) mg/d低于单药治疗组(58.75±20.64)mg/d(t=-2.414,P=0.017).联合治疗组便秘发生率较单药治疗组减少(34.6%∶47.5%,x2=4.218,P=0.040).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均有所改善,且联合治疗组生命质量改善率较单药治疗组提高(59.8%∶43.3%,x2=6.736,P=0.009).结论 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塞来昔布能有效治疗中重度癌痛,可减少吗啡用量,减轻不良反应,从而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以缓释阿片类药物为背景的滴定方法的剂量调整时机和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评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 h滴定方案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 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24家医院收治的中重度阿片类药物未耐受癌痛患者114例[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 分]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合并1次以上爆发痛且存在中重度以上疼痛(NRS≥4 分)患者87例,按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调整的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12 h滴定组,n=45)和对照组(24 h滴定组,n=42)。试验组起始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并根据疼痛情况给予即释吗啡补救镇痛,12 h后根据即释吗啡量调整剂量,剂量调整为背景剂量+12 h内即释吗啡剂量。对照组起始剂量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 q12h,并根据疼痛情况给予即释吗啡补救镇痛,24 h后剂量调整为背景剂量+24 h内即释吗啡剂量/2。比较两组24 、48、72 h的疼痛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即释吗啡补救镇痛情况及使用量、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镇痛满意度。  结果  给药后24 、48 、72 h,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显示出较高的疼痛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在24 、48 及72 h补救镇痛次数及剂量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大多数为轻中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满意度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背景的滴定方案中,12 h调整剂量能有效减少补救镇痛次数及剂量,维持较高的镇痛缓解率和镇痛满意度,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张侠  阮新建  刘畅  于忠和 《癌症》2009,28(7):740-742
背景与目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强阿片类口服镇痛药,部分患者由于持续的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等,常使其口服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目的是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阴道给药方式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口服药物困难的女性患者提供新选择。方法:36例不能口服药物中重度癌痛女性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阴道给药方式治疗,以往未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物者,初始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剂量为10mg,每12h用药一次,剂量滴定参考口服给药方法:对凶不能继续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而改用阴道给药方式者,继续原来剂量阴道给药。结果:3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明显缓解20例,中度缓解和轻度缓解各4例,未缓解2例;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为83.3%。中位起效时间为49min;中位镇痛时间为13.8h。主要不良反应为阴道烧灼感(9例,25.0%),无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者。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阴道给药方式安全、有效、方便,在口服药物困难的女性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曲马多缓释片联合塞来昔布治疗中度癌痛爆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服用曲马多缓释片达400mg/d仍存在爆发痛的中度癌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5例)临睡前加服一次塞来昔布,塞来昔布起始剂量为200mg/d,最大剂量400mg/d;另一组(35例)改用羟考酮控释片,羟考酮起始剂量为20mg/d,最大剂量40mg/d。评价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曲马多缓释片联合塞来昔布、羟考酮控释片均可有效控制疼痛,但前者的不良反应更轻,生活质量更高。结论:曲马多缓释片联合塞来昔布可有效治疗中度癌痛爆发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奥施康定联合静脉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在癌痛及其爆发痛的初始治疗阶段的疗效。方法 回顾我科2011年1月—2015年11月住院治疗的中重度癌痛患者78例,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应用奥施康定作为背景阿片药物,联合静脉注射吗啡治疗爆发痛,对疗效及药物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疼痛滴定或再次滴定的前5天内累计每个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的等效剂量(MED)为156~1 491 mg(426.46±286.00 mg),爆发痛解救应用的吗啡注射液剂量为2~57 mg(20.96±13.25 mg);夜间(20时~次日8时)爆发痛解救应用吗啡注射液人均剂量为2.23±2.50 mg,高于白天(8时~20时)剂量1.96±2.14 mg(P<0.05),治疗后N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奥施康定联合静脉注射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及爆发痛是一种安全高效、简单易行的方法,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中重度癌痛滴定治疗阶段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吗啡缓释片经直肠给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癌性疼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经直肠给药)和B组(口服给药),盐酸吗啡缓释片30-90 mg,每12小时1次,记录各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A组的有效率为90.0%(18/20),B组的有效率为80.0%(16/2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784,P=0.376)。治疗前A组VAS(Visual Ana-logue Scale)为7.65±1.09,B组为8.05±1.1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108,P=0.275)。治疗后A组VAS为2.40±1.47,B组为2.55±1.7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296,P=0.769)。副作用有头昏、恶心呕吐及腹胀便秘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吗啡缓释片经直肠给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副作用与口服给药无差别,对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经直肠给药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前的阿片类药物止痛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小梅  刘端祺  李红英  王艳梅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3):1358-1360,1363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前的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现状.方法:分析242例患者阿片类药物止痛的基本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原发灶的阿片止痛情况.结果:176例(72.73%)用阿片止痛,其中134例(76.14%)用美施康定,28例(15.91%)用多瑞吉,14例(7.95%)用弱阿片,无阿片过量引起的死亡.日平均吗啡口服剂量:男性(166.67mg)明显高于女性(107.66mg),年龄增大,用量逐渐减小,但无显著差异,不同原发灶的患者无显著差异.结论:止痛治疗合理、安全;男性止痛所需阿片量比女性大,年龄大的患者阿片用量较小,肿瘤原发灶与阿片止痛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癌痛患者由口服吗啡转换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口服吗啡镇痛不满意的晚期肺癌伴重度癌痛患者,换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剂量换算公式为:芬太尼透皮贴剂72h剂量(μg/h)=口服吗啡(mg/d)×0.5,根据疼痛评分调整剂量,将疼痛控制在3分以下。数字评分法记录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评分。结果59例晚期肺癌癌痛患者药物转换后疼痛强度明显降低,转换前疼痛评分均值为(6.27±1.15)分,转换后6d为(2.15±0.87)分,15d为(2.03±0.68)分,30d为(1.95±0.73)分(P〈0.01)。总的疼痛缓解率81.35%。转换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便秘发生率降低,但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提高(P〈0.05)。结论无法应用口服吗啡镇痛的晚期肺癌癌痛患者,转换应用芬太尼贴剂后,镇痛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NP)的疗效。方法 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间52例中度以上MNP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A组(17例),仅接受吗啡;B组(18例),接受吗啡加75mg普瑞巴林(每日2次);C组(17例),接受吗啡加150mg普瑞巴林(每日2次)。患者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方式给予吗啡注射72h,滴定其所需剂量。72h后将吗啡换成口服羟考酮控释片,继续治疗4周。分析A、B、C 3组每24h吗啡用量,PCIA期间及口服羟考酮控释片后的疼痛情况(爆发痛次数、静息以及活动VA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A组比较,B组72h内、C组48h内及72h内的每24h吗啡用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72h内爆发痛次数及活动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PCIA滴定期间,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及便秘,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28天羟考酮缓释片用量(mg)为117.67±36.39,而B、C组分别为94.06±25.38和88.21±24.46,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第7、14、28天爆发痛次数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第14天活动VAS评分低于A组,C组第7、14天活动VAS评分均低于A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MNP的效果较好,优于单用阿片类药物,且普瑞巴林可能需使用较大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维生素C加康复新口服液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控护理及雾化吸入至放疗结束,并从放疗开始口服维生素C片1.0 g,每天3次,康复新10 mL,每天3次,直至放疗结束后30天。另选同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口腔护理及雾化吸入至放疗结束。监测两组放疗期间口腔黏膜反应及疼痛情况、口腔pH值和涎液分泌量的变化,记录患者口腔干燥、涎液改变与放疗剂量的关系。比较两组发生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及口腔干燥的程度。结果放疗剂量40 Gy、70 Gy及放疗结束30天研究组Ⅲ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放疗结束后30天无Ⅳ级损伤;研究组Ⅲ~Ⅳ级口腔干燥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涎液分泌量〉3 mL者及口腔pH值〉5.5~6.0者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C加康复新口服液明显减轻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盐酸美沙酮片治疗重度或难治性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和与吗啡片的等效剂量(剂量转换比),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伴有重度或难治性癌痛的晚期癌症患者予吗啡即释片滴定,疼痛强度NRS≤3分后转换为盐酸美沙酮片口服止痛。结果305例重度或难治性癌痛患者接受盐酸美沙酮片2周治疗后有效率为88.85%(其中骨转移痛、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的疼痛、难治性疼痛有效率分别为89.89%、86.08%、84.62%)。 305例患者第2周末的日平均使用盐酸美沙酮片剂量为(24.56±23.69)mg,其中94.43%患者仅需分2次给药即可。172例成功剂量转换患者稳态的日使用吗啡即释片剂量为(52.08±40.77)mg,转换为盐酸美沙酮片第2周末的日使用剂量平均为(18.36±10.60)mg,转换比约为3∶1。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以下的有尿潴留、疲乏、幻觉、尿频、瘙痒等,发生率1%~3%的有嗜睡、恶心、呕吐、冷汗,头晕发生率为8.06%,便秘发生率为18.06%,未发生与美沙酮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未发现与美沙酮相关的肝、肾功能异常和心电图变化。结论 盐酸美沙酮片对于重度或难治性癌性疼痛有效且日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吗啡,与吗啡的转换比略高于NCCN指南推荐,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与吗啡相似。  相似文献   

17.
羟考酮替换盐酸吗啡减轻阿片类药物耐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羟考酮替换盐酸吗啡减轻癌症病人对阿片类药物耐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以1.5∶1作为各组病人吗啡向羟考酮转换的基础比率,用数字分级评分(NRS)、卡氏行为状态量表评分(KP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作为转换前后镇痛效果、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结果不同剂量组盐酸吗啡与羟考酮的平均转换比率随着吗啡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转换比值与吗啡的的剂量呈一次线性拟合趋势(F=0.003、P=0.954),大剂量吗啡组比小剂量吗啡组替换后羟考酮的需要量更小。结论应用羟考酮替换大剂量盐酸吗啡止痛是一种减轻阿片类药物耐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国内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控释片在癌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等国内数据库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有关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痛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由两位评价者分别按检索策略收集并按纳入标准入选资料,分析指标为疼痛缓解率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12个研究共911例患者纳入分析,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控释片的疼痛缓解率分别是87.32%和89.14%(P=0.79);在不良反应方面,芬太尼透皮贴剂相比口服吗啡控释片便秘的发生率降低31%(P〈0.00001),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26%(P=0.0002),头晕嗜睡的发生率降低10%(P=0、02)。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和口服吗啡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效果相近,但芬太尼透皮贴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能较低,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晚期癌痛患者由口服控释吗啡转换为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40例口服控释吗啡镇痛不满意的晚期癌痛患者,交替为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与芬太尼贴剂的剂量换算比为100∶1。采用0~10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强度,评分降低≥2表示疼痛缓解有临床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评估分为4级:无不良反应(0)、轻度(1)、中度(2)或重度(3)。结果药物交替后疼痛强度明显降低,转换前平均疼痛评分为5.7,转换后7 d降至3.4。发生至少一种不良反应的患者转换前为37例(92.5%),转换后降至25例(62.5%)。结论将口服控释吗啡交替为芬太尼透皮贴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