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邬凌鹏 《中原医刊》2007,34(1):92-92
目的 了解并探讨焦虑症患者出现的心电图异常改变。方法 对住院的147例经临床排除器质性疾病而心电图有不正常改变并有焦虑症状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或者心率处于正常人群的高限,ST-T有轻度改变,部分患者可诱发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心律失常,并随焦虑症的消除而痊愈或好转。结论 焦虑症可引起类似器质性疾病的心电图改变,临床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频发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或V表示 )的例子中 ,早搏常常在心电图上与窦性QRS波群形成固定的联律关系。即二联律、三联律、四联律被称为反复型室性心律不齐(repeatedpatternventriculararrhythmia ,RPVA) [1 ]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早搏周期之间含有窦性QRS的心搏数目不等 ,导致早搏联律不断变化 ,即二联律转为三联律或四、五联律等 ,或互相转换 ,或无规律的出现。这种联律的变更可能是随心率变化而变化 ,更可能是随折返不应期时期的改变而变化[1 ] 。另一方面 ,在隐匿性二联律中 ,除了折返机制外 ,Kinoshita等[2 ] 认为受阻的…  相似文献   

4.
在许多频发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或V表示 )的例子中 ,早搏常常在心电图上与窦性QRS波群形成固定的联律关系。即二联律、三联律、四联律被称为反复型室性心律不齐(repeatedpatternventriculararrhythmia ,RPVA) [1 ]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早搏周期之间含有窦性QRS的心搏数目不等 ,导致早搏联律不断变化 ,即二联律转为三联律或四、五联律等 ,或互相转换 ,或无规律的出现。这种联律的变更可能是随心率变化而变化 ,更可能是随折返不应期时期的改变而变化[1 ] 。另一方面 ,在隐匿性二联律中 ,除了折返机制外 ,Kinoshita等[2 ] 认为受阻的冲动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负荷状态时运动员的动态心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运动员在不同负荷状态时的心电图变化情况 .[方法 ]用日本产RM 6 2 0 0型四道生理仪检测运动员不同负荷状态时的动态心电图 .[结果 ]不同负荷状态时心脏的电变化不随运动强度的改变而改变 ;随着心率的增快 ,在V1和V5导联上Q T间期和T P间期均变小 ,并与心率呈负相关 ;运动时 ,右心室的室壁激动时间比正常值大 .[结论 ]在不同负荷状态时运动员心电图各波的电压和时长均在正常范围 ,Q T间期、T P间期和室壁激动时间有变化 .  相似文献   

6.
激光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配对研究检查了职业性激光接触对心功能可能的影响。77名职业激光接触人员分别与77名非接触激光人员配对组成58对男性和19对女性。用心机图测定心功能。结果发现激光接触组的PEPI、IRT显著延长,PEP/LVET比值明显增加,而二尖瓣EFV显著降低,上述心机图表现提示长期接触激光后心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56例急性脑血管病出现异常心电图的原因和发生机制,总结分析了256例心脑综合征心电图资料。方法:256例均在发病24h内做首次12导心电图描记,第3~7天内做第2次心电图,发病后20d再做第3次心电图。同时将脑出血按部位及出血量与心电图依次进行比较。所得资料采用X^2检验及百分率统计。结果:256例脑出血病10d异常心电图发生94例,占36.7%,20d时异常心电图发生67例,占26.1%。异常心电图发生209例,占81.6%。心电图异常主要包括波形改变及心律失常两大类。异常心电图最多表现为:窦速、早搏及ST-T改变。结论:脑出血部位不是造成异常心电图的唯一原因,除脑出血部位外,脑出血的量、中线结构偏移程度、意识障碍程度均是导致异常心电图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28例无心血管病症状的糖尿病和27例正常人进行动态心电图(DCG)和信号叠加心电图(SAECG)检查,并对照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组无症性状心肌缺血检出率为10.7%,心律失常较多见,晚电位阳性率为10.7%,两组间差异显著。其原因可能与糖尿病心脏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律失常特点,认识常见心律失常类型,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及重视,进一步评估猝死风险。方法根据发病年龄,将138例DCM患者分为青年组(<45岁,n=35)、中年组(45~59岁,n=79)、老年组(≥60岁,n=24),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的心律失常表型。结果三组DCM患者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房室传导阻滞、QS型、左室高电压、ST-T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M患者在不同发病年龄,其心律失常类型的差异具有临床指导意义,这为了解DCM心律失常特点,进一步进行风险层化评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2021年不同年龄层心律失常患者远程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调查,旨在为心律失常的诊断提供合理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医联体的心血管内科门诊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等患者远程心电分析平台的病历,全部患者病历按照不同的年龄层分为A组(<60岁)42例,B组(60~80岁)40例,C组(>80岁)38例,对比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远程动态心电图每季度有效佩戴量以及心律失常检出率,同时观察3组患者对远程动态心电图监测方法的依从性。结果 C组分别与A组、B组相比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扑动、房性/室性心动过速、异位心律、窦速/窦缓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在2021年第1季度获取远程动态心电图数据的有效率最高,占96%(23例),在2021年第4季度获取远程动态心电图数据的有效率最低,占84%(21例)。3组患者在接受远程动态心电图监测期间未出现电极片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但C组有3例患者在接受远程动态心电图监测时出现了皮肤发红,脱落及过敏、瘙痒等情况,固定情况良好,佩...  相似文献   

12.
对90例正常人右胸前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发现V_3R,V_4R,V_5RQRS波形态均以rS图形为多见,分别占87.8%,68.9%和66.7%。由V_(5R)至V_(5R)渐次出现rS波60例,其r波均逐渐变小。至V_(4R),V_(5R)演变成QS波者分别为4例及11例。S-T段90%以上在等电位线上,10%以下抬高,抬高幅度均小于0.1mv。T波形态均为直立。其电压80%上下小于0.1mv,且均与QRS主波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40例正常青年和21例心室晚电位(VLP)阳性病例以两种频率的带通滤波(25~250Hz和40~250Hz)所获得的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0~250Hz滤波的VLP阳性检出率(85.7%)高于25~250Hz滤波(71.4%),但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以时域法(TDA)检测VLP采用40~250Hz滤波的同时也应观察25~250Hz滤波的检测结果,以提高SAECG对VLP检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岛叶梗死部位及严重程度对梗死后心电图(ECG)改变及心血管负性事件(cardiovascular events,CVE)的影响.方法:连续登记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从发病到入院小于48 h的首次诊断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患者99例,排除既往心脏病等病史.根据磁共振上岛叶累及范围,分大面积岛叶梗死、微小岛叶梗死和对照组,对比左右侧梗死的临床特征和梗死后48 h内ECG及6个月内CVE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CG异常和CVE的危险因素.结果:急性岛叶梗死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占71.8%,其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左侧岛叶梗死患者窦性心动过缓(P<0.01)和心脏猝死(P<0.05)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右侧岛叶梗死后房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P=0.079).随着岛叶梗死范围的扩大,梗死后窦性心动过缓(P<0.01)、新发房颤(P<0.05)和心脏猝死(P<0.05)的发生率随之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面积岛叶梗死明显增加梗死后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OR=4.660,95%CI:1.646~13.195;P=0.004).结论:急性岛叶梗死易引起ECG异常改变和心脏猝死,左侧岛叶梗死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提示心脏的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岛叶梗死的受累范围越大,其心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发生越多,需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5.
郭曙军  问建军  吴昊  董巧玲  高雯 《医学综述》2013,(21):4005-4007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路径植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来巴彦淖尔市医院就诊的37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不同静脉入路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的对比研究,均进行床旁心电监护,其中21例患者经左锁骨下静脉入路、16例患者经右股静脉入路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间、开始植入电极到成功起搏时间、起搏阈值、感知、留管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7例患者均成功起搏,两组患者在穿刺时间、起搏阈值、感知、留管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植入电极到成功起搏右心室时间、右心室成功起搏植入电极次数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锁骨下静脉植入较股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起搏迅速,更适合无X线指导床旁心脏临时起搏。  相似文献   

16.
17.
邹卫东 《中原医刊》2007,34(17):87-87
目的探讨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根据有无右室梗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合并RVMI者STⅢ段抬高〉STⅡ段抬高较多,不合并RVMI者STⅢ段抬高STⅡ段抬高是常规心电图早期识别判断并发RVMI的可靠指标,V1、V2导联对诊断有帮助,发现问题及时加做右胸导联。  相似文献   

18.
折返性窦性心动过速1例陈慧春(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电描记术;心律失常.窦性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较少见,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病人男性,46岁,因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来我院复查。病人2年前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服药治疗,无明显自觉...  相似文献   

19.
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在检测异常心电图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两种记录仪在心电图异常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与常规 12导联心电图(ECG)检测 2 60例患者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异常心电图检出率 (73 .85 % )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记录仪 (2 4.2 3 % ) ,χ2 =12 8.85 ,P <0 .0 1,而异常心电图类型以ST -T改变、心律失常尤为明显 (P均 <0 .0 1)。结论 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检测心电图异常的价值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20.
对66例食道导联心电图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人食道心电图心室区、移行区、心房区、心房上区均可清晰显示P波,尤以心房区为著;其P波形态高大,波形尖锐,P电压0.6±0.29mV,是普通心电图的3~4倍。经u-EE分析,本组常规心电图误诊率10%,提示食道导联心电图对复杂心律失常分析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