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新发不同类型束支传导阻滞(BBB)的临床意义。方法145例住院的STEMI患者,根据入院时有无伴新发BBB分为不伴发BBB组(A组),伴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组(B组)及伴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组(C组)。观察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1)STEMI患者年龄越大越易发生BBB,C组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B组多为更大范围的梗死。(2)B、C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1.6%(8/37),与A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3%(9/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率为25.0%(5/20),B组为17.6%(3/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B、C组患者QRS波宽度与住院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4)在随访期间各组STEMI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伴发BBB患者住院期间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而伴新发RBBB患者可能比伴新发LBBB院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AMI患者共240例分为AMI伴RBBB组和不伴RBBB组。根据RBBB发生的时间、持续间期以及是否合并左束支分支阻滞将前者分为新发生RBBB、陈旧性RBBB、持续性RBBB、短暂性RBBB、双束支阻滞和单纯性RBBB 6个亚组,观察各组的临床经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240例AMI伴发RBBB 26例,占10.8% ,与不伴RBBB比较,其磷酸肌酸激酶(CK)峰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增高(P < 0.01)。RBBB组高发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并非源自陈旧性RBBB和单纯性RBBB,而是来源于新发生RBBB和双束支阻滞。新发生的持续性RBBB住院病死率最高,为50%, 短暂性RBBB为11.1% , 而持续性RBBB的再灌注治疗率较短暂性RBBB明显降低(25% vs 88.9%, P < 0.05)。结论AMI患者伴发RBBB提示预后不良。再灌注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覃一玲 《广西医学》2013,35(3):336-33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9例,其中伴发RBBB 76例(试验组),无伴发RBBB 8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以前壁心肌梗死为主(58例、62例).试验组S-T抬高>3个导联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非-Q波心肌梗死比例与非-ST抬高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CK峰值与CK-MB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63%,高于对照组的10.84%(P<0.05).结论 AMI伴发RBBB提示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病情凶险,易发生心力衰竭或恶性心律失常,预后不良,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恶化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伴有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肌梗死范围(MIS),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MIS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功能受损严重,住院病死率高(P<0.05).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通常是大面积梗死的表现,常伴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因较高的病死率引起了临床的关注.现将该院近4年的AMI并发RBBB住院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伴有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肌梗死范围(MIS),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MIS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功能受损严重,住院病死率高(P<0.05)。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徐戈  李醒三 《医学文选》2001,20(3):267-269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伴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患者共1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共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肌梗塞范围(MIS),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MIS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功能受损严重,住院病死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徐戈  李醒三 《微创医学》2001,20(3):267-269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伴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患者共1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共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肌梗塞范围(MIS)、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MIS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功能受损严重,住院病死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1 infarction,AMI)起病急,易并发心衰、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而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出现常预示着梗死面积大,死亡率高.本文回顾分析了6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探讨了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戴睿  于杨  刘锦华  陈曼华 《重庆医学》2012,41(11):1117-1119
目的通过测定心力衰竭分级B阶段合并有室内传导阻滞(IVCD)患者的血清脑钠素(BNP)浓度,探讨IVCD对于心力衰竭分级B阶段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B阶段的患者133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QRS时限小于100ms)及IVCD组(QRS时限大于100ms)。IVCD组分为右束支传导阻滞组和左束支传导阻滞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BNP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左束支传导阻滞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组BNP水平最高,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组BN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结论在相似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心力衰竭B阶段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BNP水平的显著升高预示其相对无IVCD的患者而言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意义。方法 :观察了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 339例住院AMI患者的心电图、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的峰值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5 4例AMI并发RBBB患者 (占 15 .93% )预后明显差于无并发RBBB者 ,表现为血清CK及CK MB浓度更高 ,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增高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AMI患者并发RBBB通常是心肌大面积梗死的表现 ,RBBB是一个独立的可判断预后的指标 ,冠脉的再灌注可影响传导的可逆性 ,可预防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或限制其持续时间 ,积极的心脏介入性治疗及血管重建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住院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作者所在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2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1岁±4.3岁。按入院即刻血糖(SG)水平分为3组:SG≥6.1mmol/L为A组(强化治疗组)44例,SG≥11.1mmol/L为B组(常规治疗组)31例,血糖正常为C组45例,分别对3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心脏性死亡、急性心力衰竭、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等方面,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而A、C组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CE发生率分别为C组8.9%,B组38.6%,A组29.0%,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入院即刻血糖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PCI治疗后,院内死亡率及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拟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前服用超负荷量氯吡格雷(600 mg)与常规负荷量(300 mg)预处理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负荷量组(300 mg,n=30)和超负荷量组(600 mg,n=30),入院后两组立即分别服用氯吡格雷300 mg和600 mg。观察术后28天内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包括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死亡、心肌梗死、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出血事件。结果:氯吡格雷600 mg组28天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300 mg组显著减少(3.3%vs 20.0%,P<0.05),而两组28天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0.0%vs13.3%,P>0.05)。结论:超负荷量氯吡格雷(600 mg)预治疗与常规负荷量(300 mg)相比,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近期疗效,且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树源  崔翠萍 《热带医学杂志》2006,6(5):559-560,56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8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为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160例)为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中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病情重、并发症发生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HRV变化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对 9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心率变异 (HRV)分析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7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 9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之病历资料 ,分析全部患者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记录HRV的时域分析指标 :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 (SDNN) ;5min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 (SDANN) ;相邻RR间期相差≥ 5 0ms占总窦性心搏的百分数 (PNN5 0 )。结果 :DCM的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PNN5 0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以HRV的时域指标SDNN低于 6 0ms、PNN5 0低于 4 .0和心功能指标LVEF <30 %为联合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敏感性为 78% ,特异性为 71% ,阳性预测值为 70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HRV减低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对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陈超联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5):610-611,61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塞死亡早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塞死亡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血脂水平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4.63%;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6.59%。结论:辛伐他汀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的早期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的优势,可于早期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藏族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患者碎裂QRS波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43例确诊为“急性心梗”的藏族患者,根据是否出现碎裂QRS波分为两组,分别统计其发生近期死亡事件(RDI)、室性心律失常事件(VAI)、B型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值,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碎裂QRS波发生率21.7%.两组间VAI、RDI、BNP、LVEF有显著差异;两组间LVDD无显著差异.结论:西宁地区藏族急性心梗患者碎裂QRS波发生率较低;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存在碎裂QRS波是急性心梗患者近期死亡和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左心功能受损的强有力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