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IRM-2近交系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建立IRM— 2小鼠自发性肿瘤模型和移植性肿瘤模型 ,为肿瘤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采用瘤块接种法及悬液接种法。 (1)无菌环境取 2mm3瘤块 ,接种于小鼠腹股沟皮下。 (2 )将瘤块研磨 ,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1× 10 7 ml,取细胞悬液 0 2ml(含 1× 10 6 细胞 )注入腋窝皮下 ,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接种恶性淋巴瘤连续传 70代 ,成瘤率 10 0 % ,移植津白Ⅱ号高乳腺癌瘤株连续 4 5代、移植T 739肺腺癌瘤株 5代 ,成瘤率均为10 0 % ,且生长稳定 ,传代周期固定。结论 该自发性恶性淋巴瘤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证明该模型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比较四种剂量荧光素酶标记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肺转移情况,为光学标记肿瘤模型的药物筛选或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荧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导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标记细胞稀释成1×107 细胞/mL, 2×107细胞/mL, 5×107细胞/mL和1×108细胞/mL四种剂量,取0.1 mL接种于BALB/c小鼠右侧第二对乳腺脂肪垫内,制作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比较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肺转移情况。结果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细胞克隆,在致瘤性方面和亲代细胞无明显差别,四种剂量细胞接种BALB/c小鼠后,均有肿瘤生长,接种第28天时,四种剂量接种的原位移植瘤大小没有明显差别,但接种两个高剂量肿瘤细胞的小鼠组各有2只小鼠死亡;接种后31 d,发现四种剂量接种的原位移植瘤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随着观察天数的增加,转移程度逐渐严重,接种后42 d,小鼠陆续发生死亡。结论根据转移和死亡情况,确定接种1×106个细胞/只不仅肺转移明显,而且存活时间一般超过45 d,比高剂量接种存活时间长,为最佳肺转移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建立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适宜条件。方法:分别用2.5×106/100μL(A组),3.5×106/100μL(B组)和4.5×106/100μL(C组)的细胞接种浓度,注入裸鼠后项中间皮下,观察成瘤情况;用4.5×106/100μL的细胞接种浓度,分别接种于裸鼠后项中间(C组),背部(D组)和前肢腋窝皮下(E组),观察成瘤情况;分别用第38代(F组),第25代(G组)和第10代(C组)的肿瘤细胞4.5×106/100μL,注入裸鼠后项中间,观察各组成瘤情况。结果:A组成瘤率为60%,B组和C组的成瘤率均为100%,但C组的成瘤速度明显高于B组;C组,D组和E组的成瘤率均为100%,注射肿瘤细胞后第2周,C组,D组和E组的肿瘤生长平均相对体积分别为3.0593±0.6851,2.4348±0.4862和2.4039±0.3631,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注射肿瘤细胞后第4周,C组,D组和E组的肿瘤生长平均相对体积分别为13.4832±2.2639,9.3437±1.0986和8.9537±1.0041,C组显著高于D组和E组(P<0.01);G组的成瘤率为30%,F组的成瘤率为50%,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使用HO8910细胞株,接种浓度为4.5×106/100μL,接种部位为后项中间,接种时尽量使用传代次数少,细胞活性高的细胞,能获得较理想的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MCF-7细胞SCID(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转移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5只经放射线处理的SCID小鼠腋背部皮下。记录肿瘤生长情况,处死荷瘤鼠并做病理切片,观察各脏器转移情况。结果接种SCID小鼠后6~10d成瘤,成瘤率为5/5只,潜伏期平均(7.4±1.3)d。接种后5只鼠分别于第60~68天拉颈处死,检测荷瘤,平均直径为(26.6±2.2)mm,平均重量为5.28g。病理学检查,转移脏器有3个部位,出现肺转移的为4/5只、骨转移的为3/5只和淋巴结转移的为1/5只。结论建立了人乳腺癌SCID小鼠转移动物模型,该模型可为肿瘤转移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5.
Wistar大鼠C6胶质瘤动物模型的肿瘤生长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Wistar大鼠颅内及皮下接种C6胶质瘤细胞的肿瘤生长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 :第一组Wistar大鼠及SD大鼠各 5 0只 ,应用立体定向方法将 10 6的C6细胞接种于大鼠脑尾状核 ,对比观察接种后不同大鼠生存时间及病理特征。第二组 140只Wistar大鼠于颅内接种后 3d、5d、7d、9d、11d、13d和 15d各处死 2 0只 ,观察肿瘤大小及病理学变化。第三组 5 0只Wistar大鼠皮下接种 2× 10 6的C6细胞 ,观察皮下肿瘤生长特点及病理特征。结果 :Wistar大鼠颅内接种后平均生存期为 (15 9± 1 2 )d ,瘤组织向正常脑组织浸润生长 ,无明显分界 ,有肿瘤血管 ,坏死 ,卒中发生 ,S 10 0及GFAP染色阳性。SD大鼠平均生存期为 (18 9± 1 8)d ,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有明显分界。Wistar大鼠颅内接种后第 5~ 11d肿瘤生长最为迅速。Wistar大鼠皮下接种后肿瘤生长稳定 ,但接种后 2 5d停止生长并逐渐缩小。结论 :Wistar大鼠颅内C6胶质瘤模型特征更加接近于人恶性脑胶质瘤 ,Wistar大鼠皮下接种C6细胞肿瘤生长有自限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MDA -MB2 31乳腺癌细胞致瘤块和人肺腺癌 1Ax - 83细胞系 ,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BALB c裸鼠的乳房垫和腋背侧皮下移植。结果表明 ,SCID小鼠对两株人体肿瘤细胞系成瘤率为 10 0 % (2 1 2 1)高于BALB c裸鼠 57 1% (8 14)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 ,SCID小鼠比BALB c裸鼠潜伏期明显缩短、且肿瘤生长较快。MDA -MB - 2 31乳腺癌细胞致瘤块移植组 ,SCID小鼠乳房垫接种者肺转移 10 0 % (5 5)、淋巴结转移 2 0 % (1 5) ,腋背侧皮下移植肺转移 50 % (2 4 )、淋巴结未见转移 (0 4 ) ;而BALB c裸鼠乳房垫接种者未见转移 (0 4 ) ,腋背侧皮下接种者仅 2 0 %(1 5)有肺转移。人肺腺癌 1Ax - 83细胞系移植组SCID鼠无自然消退 ,而BALB c裸鼠消退率 50 %(1 2 )。结论 :SCID小鼠比BALB c裸鼠更适宜做某些肿瘤移植模型 ,尤其是乳腺癌原位移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是用人肺腺癌细胞系(LTEP-a-2)在NiH-nu/nu裸小鼠背部皮下接种,成功地建立了一株可移植性瘤株模型。以1×10~6和1×10~7瘤细胞悬液接种于动物皮下,先后2次共接种16只裸小鼠,结果有11只动物发生肿瘤,瘤发生率为68.8%。以生长良好的肿瘤进行传代,各代均利用其上一代皮下生长的实体瘤的瘤小块或瘤细胞悬液进行移植,历时2年共传15代。实验共用62只裸小鼠,肿瘤总发生率为(54/62)87.1%。第1代肿瘤的潜伏期较长(26~117天);经传代后潜伏期逐渐缩短,第5代以后趋于稳定,潜期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皮下接种成瘤与原位接种成瘤在内环境不同情况下对肿瘤生长、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肝癌细胞系HepG2进行体外培养.将BALB/c裸鼠随机分为皮下瘤接种、肝脏原位细胞接种两组.观察裸鼠成瘤率、裸鼠存活率、肿瘤生长速度、肿瘤病理学特点及远处脏器转移.结果 HepG2细胞体外生长状态良好,增殖活跃.皮下接种成瘤率100%,肿瘤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对周围组织有侵袭,但无转移.肝脏原位细胞接种组成瘤率100%,肿瘤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对周围肝组织和腹壁有侵袭,肝内转移率70%,肺转移50%.结论 HepG2细胞皮下和肝原位接种易成瘤,可用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体内研究的实验模型.如果进行HCC的侵袭转移的机制及药物干预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肝原位接种成瘤更能模拟人类肿瘤生长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尖吻蝮蛇小分子多肽对U251荷瘤鼠体内抑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艳阳  付建芳  王伯良  曹义战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3):263-264,273,F0003
目的:研究尖吻蝮蛇小分子多肽对U251荷瘤鼠的体内抑制作用及瘤细胞增殖活性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按1×106个细胞/50μl接种于荷瘤鼠腹腔皮下,待其成瘤后将肿瘤组织块接种于只实验鼠,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顺铂组及空白对照组,于治疗7d后计算瘤体变化,通过光镜、电镜等方法,观察小分子多肽对胶质瘤作用的形态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观察瘤细胞增殖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蛇毒小分子多肽在30μg/kg剂量时对U251胶质瘤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60μg/kg剂量抑瘤率可达53.37%。实验组肿瘤内PCNA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结论:蛇毒小分子多肽能够抑制体内U251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两株人胃癌细胞,MKN-28和MKN-45,分皮下、腹腔、胃壁和尾静脉途径种植在无胸腺裸鼠体内。腹腔和胃壁种植后荷瘤鼠存活时间较短,肿瘤相关死亡率高。而经皮下种植后荷瘤鼠存活最长。尾静脉接种后易在肺和脑形成转移瘤。种植在腹腔和胃壁的癌细胞能自发性转移到肝、食管旁组织、纵膈和肺。而种植在皮下的癌细胞不形成转移灶。肠系膜、肝、胰、结肠、胃和膈肌易受癌细胞侵袭,小肠和脾均不受累及。证明不同种植部位的组织和器官特性同癌细胞在体内的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胫骨上段骨髓腔接种MADB-106大鼠乳腺癌细胞后,大鼠痛觉敏化的形成及其脊髓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1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模型组(M组),每组8只。M组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接种MADB-106大鼠乳腺癌细胞,C组骨髓腔注入10μL 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同M组。分别于接种前1天及接种后8、15、21d,称体质量,记录自发性缩足反射次数及自由活动时下肢跛行程度。并于接种后第8、15、21天对大鼠接种侧和对照侧后肢行X线检查。接种后22d采用HE染色法观察癌细胞对骨结构的破坏程度,采用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背角GFA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组大鼠术后15d起体质量增长慢于C组(P<0.05或0.01);M组术后第8天起自主缩足次数比C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术后第8天起自由行走痛评分比C组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胫骨X线检查显示明显的骨破坏。骨组织HE染色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术侧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大量激活。结论 大鼠胫骨骨髓腔接种MADB-106乳腺癌细胞2周后痛觉敏化形成,这可能与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肝癌细胞株H22接种于ICR小鼠皮下,建立异位移植模型,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小鼠肝内,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结果: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成功率为95.6%,自发转移率为81.8%;大量腹水发生率为40.9%,自发消退率为0%.模型平均自然生存期为28 d,约移植14 d后进入快速增殖期.结论: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成功率高,有高转移、无自发消退现象,可作为研究肝癌转移机制和药物筛选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3.
Ovarycarcinoma ,secludingly locatedandhardtobedetectedattheearlierstage ,istheoneofthehigh estmortalityrateinthegynecologictumors ,therefore ,itisalwaystoughfortheearlydiagnosisandtreatmentofthecancer .Atpresent ,althoughmanyamodelofovarycarcinomahavebeenestablishedforvariousstudy ,theyareallquitedifferentfromthenaturalde velopmentofthetumor .Ovarycarcinomaderivesmainlyfromthe germinalepitheliumoftheovary ,whichliesintheoutmostlayeroftheovaryandhasthediverse potentialsfordifferentiation .Byimp…  相似文献   

14.
兔Vx2肝癌改良模型的建立及其DSA影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稳定的兔 Vx2移植性肝癌模型 ,探讨不同植瘤方式的成功率 ,并分析该肿瘤的 DSA影像特征 .方法 新西兰白兔 6 0只 ,随机分 3组 ,每组 2 0只 .将Vx2瘤细胞 (5× 10 7个 )经肝动脉或经肝包膜分别接种于 2组兔的肝左叶 ,建立对照肝癌模型 .第 3组经肝包膜植入瘤组织块 (约含 10 6~ 10 8个瘤细胞 )建立改良肝癌模型 .观察 :1不同组植瘤的成活率 ;2改良组肿瘤 7,10 ,14,17和 2 1d时的体积(B超测 ) ,并计算肿瘤生长率 ;3大体及镜下 (光镜和电镜 )瘤组织形态特征 ;4改良 Vx2移植性肝癌的 DSA影像特征 .结果  3组植瘤成活率分别为 7/ 2 0 ,10 / 2 0和 19/ 2 0 ,改良组植瘤成活率最高 (P<0 .0 5 ) ,瘤体呈指数性生长 ,组织病理及电镜表明该瘤在肝组织中浸润式生长 ,其形状与移植于兔其他部位的 Vx2鳞状细胞癌特征相似 .DSA影像示该移植性肝癌具有丰富的血供 .结论 成功建立了兔 Vx2移植性肝癌改良模型 ,瘤组织块种植方式成功率明显高于动脉途径和细胞液注射方式 ,为肝癌研究提供了大型实验模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果王素干预的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组织中核仁磷酸蛋白(NPM)和mRNA的表达,探讨果王素抑制肺癌生长与转移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2只接种Lewis肺腺癌细胞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60 mg/kg)果王素组、中剂量(120 mg/kg)果王素组和高剂量(240 mg/kg)果王素组4组,每组8只。接种后第4天起,予以不同剂量果王素干预,第24天处死小鼠,剥离移植瘤,测量移植瘤体积和称移植瘤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计数小鼠双肺肿瘤转移结节数量,计算肿瘤肺转移抑制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NPM蛋白的表达水平,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移植瘤组织中NPM mRNA水平。结果 果王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皮下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均明显降低,双肺肿瘤转移结节数量也明显减少,小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NPM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降,果王素的剂量越高,上述指标差异越明显,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果王素可能通过下调NPM蛋白及基因表达,抑制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6.
100对615系种鼠,常规饲养繁殖,观察33个月(终生),其乳腺癌发病率为5.5%(11例全部发生于经产雌鼠),低于肺腺癌(11%,22例,雌雄各半)而居第二位,故615系小鼠仍属低乳癌品系。对615系小鼠的46例自发乳腺癌进行了病理形态学检查分析:瘤细胞可分为小、中、大三类。组织分型属A型者18例,多由小细胞及少量中细胞构成;属B型者28例,除小细胞外往往可见较多的中细胞甚或主要由大细胞与中细胞构成。B型乳腺癌的分化程度似较A型者为低。转移主要发生于肺部。7例经镜检证实属乳腺癌的肺转移瘤,其原代瘤属A型者1例,属B型者6例。肺转移瘤的组织像与原发瘤基本相同者4例;而细胞变大,呈实心排列,显示分化程度低于原发瘤者3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不同部位肺癌皮下移植瘤存在的差异,为肺癌研究者提供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将稳定表达虫萤光素酶的小鼠Lewis肺腺癌细胞(ll2-luc-m38)分别注射于C57 BL/6小鼠的右腋皮下、右腹股沟皮下、脚垫皮下,定期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小鼠皮下移植瘤成瘤情况及转移情况,观察不同部位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和死亡率,肿瘤组织取材,采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做出病理学诊断。并将小鼠处死后立即进行肺部组织固定、观察转移灶。对皮下移植瘤行切除术观察小鼠术后生存情况和转移情况。结果 腋下组和腹股沟组成瘤时间较早,成瘤率为100%,脚垫组成瘤时间较晚,成瘤率为33%;腹股沟组和腋下组瘤体积增长迅速,其中腹股沟组瘤体积增长最快;接种后第21天腋下组70%的小鼠出现了肺转移,转移灶数目较多;腹股沟组50%小鼠出现肺转移,且转移灶数目较少;脚垫组小鼠未观察到肺转移灶。脚垫组小鼠死亡率最高。腹股沟组和腋下组小鼠可行皮下移植瘤切除术,术后存活率为100%。结论 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腹股沟组和腋下组成瘤率高,可耐受移植瘤切除术,手术死亡风险低,便于监测,操作简单且可重复性高,其中腋下组转移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人鼻咽癌自发性高淋巴道转移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Huang J  Tang W  Yao Y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0):725-728
目的在裸鼠体内建立人鼻咽癌自发性高淋巴道转移模型,并研究该癌细胞的有关生物学特性。方法将鼻咽癌单克隆细胞株(CNE2ZH5)移植于裸鼠皮下,待裸鼠发生转移时,取其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再次移植裸鼠皮下传代,重复传9代后,观察各代裸鼠的转移率和转移途径;各代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癌细胞生长因子和受体表达的变化;裸鼠体内移植瘤增殖指数及瘤重和体积倍增时间的变化。结果癌细胞在裸鼠体内传9代后,各代裸鼠的淋巴结转移率一直稳定在85%以上,且转移途径较为单一;各代癌细胞的体内外增殖能力不断增强。结论建立了人鼻咽癌自发性高淋巴道转移模型;鼻咽癌细胞在裸鼠体内演进中转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均不断增强,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本模型获自我组1只348日龄雌性津白Ⅱ小鼠右侧第五乳腺处一肿物。病理切片检查为乳腺腺癌,属于Dunn(1959)分类之B型。用本组同源小鼠(isogeneicmice)皮下移植已传到27代。连续皮下移植成瘤率为100%,未见自然消退;潜伏期4~7d;肺转移瘤结多发而密集;最早转移时间,肉眼观察为接种后第35天,镜检为第10天。肺自发转移率,11~20代为100%。皮下移植瘤、肺转移瘤之病理组织结构及其癌细胞形态与其原发瘤近似。带瘤鼠濒死时其皮下移植瘤体积平均值为4.93cm3。7种抗癌药对皮下移植瘤抑制率,氟尿嘧啶为29.75%(P<0.05)、塞替派为44.88%(P<0.01)、环磷酰胺95.31%(P<0.01)、平阳霉素96.75%(P<0.01),其它三药抑制率均不足30%。对肺转移瘤抑制率,平阳霉素为42.54%(P<0.01),余不足30%。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接种于原发性肝癌Heps荷瘤小鼠对其生存期的影响。方法体外贴壁培养法制备昆明小鼠骨髓MSC,分离培养传代扩增,流式细胞仪鉴定MSC表型。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对MSC进行标记备用。随机取54只8周龄昆明小鼠,建立Heps肝癌移植瘤模型。移植瘤长径达0.5~0.8cm时,随机分为MSC组、DAPI标记MSC组(DAPI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NS对照组),每组18只。MSC组及DAPI组分别在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内注射2×10^6 MSC及DAPI标记的MSC,NS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NS。每组各有6只荷瘤小鼠用于观察生存期。①自注射日起,隔日测量各组小鼠肿瘤长、短径,计算注射后3、7、14及28天的肿瘤体积;②记录注射当天开始至小鼠死亡的时间,计算各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③于注射后3、7、14及28天,各组分批处死3只小鼠。取肿瘤组织,石蜡包埋并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①体外贴壁法成功制备MSC,流式细胞仪对第3代MSC进行鉴定,高表达CD29(97.84%),低表达CD34(5.56%)、CIM5(7.66%)。②小鼠Heps肝癌腹水瘤细胞成功制备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模型,成瘤率100%。③注射MSC后1周,MSC组及DAPI组肿瘤体积增大明显,与NS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MSC组平均生存期为45天(95%可信区间:33~56天),DAPI组平均生存期为34天(95%可信区间:31~37天),NS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33天(95%可信区间:28~37天);MSC组与NS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组间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⑤各组小鼠肿瘤苏木精-伊红染色:28天时,MSC组及DAPI组肿瘤组织坏死明显,范围较NS对照组更大。结论MSC可在原发性肝癌Heps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内定植,MSC接种后1周内肿瘤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