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菊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8):112-114
目的在冠心病患者当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探讨与分析其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依照单双号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30例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甲组),给予另30例患者常规护理(乙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相应护理,甲组负性情绪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乙组负性情绪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22/3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AS和SDS评分上,甲组显著优于乙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负性情绪,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伴有负性情绪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伴有负性情绪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干预组加心理干预,均于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于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能帮助冠心病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更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临床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地震前后绵阳灾区老年人的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自我评价、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方法 对比震前4个月四川绵阳77名老年人和震后6个月绵阳77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地震后绵阳灾区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总分低于地震前(t总=2.39,P<0.05),其情绪体验、适应能力维度得分皆低于震前(t情绪体验=3.22,P<0.01;t适应能力=2.57,P<0.05).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情绪体验和适应能力维度得分低于震前(t总=3.49,P<0.05;t情绪体验=3.87,P<0.05;t适应能力=4.15,P<0.05 );60~69岁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震前(t总=3.02,P<0.01);除人际交往一项外,其余维度低于震前(t认知效能=2.69,P<0.01;t情绪体验=3.53,P<0.01;t自我评价=2.22,P<0.05;t适应能力=2.67,P<0.01).结论 震后6个月,老年灾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下降,适应能力减弱,感受较多负性情绪.女性老年人、60~69岁的老年灾民心理更容易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靖欣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22,(5):244-245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内分泌科室临床收入治疗的96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范围是2018年8月-2020年7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1)护理满意... 相似文献
5.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2013年入住该院治疗的80例脑出血后忧郁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DS、SAS、SCL-90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焦虑症状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除精神病性外其他8项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忧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因此值得临床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疾病并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中将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应用对患者情绪改善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时间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以冠心病,并存在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为例,选取其中60例,将其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进行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4)
目的探讨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并测量术前1 d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术前1 d研究组收缩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显著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8例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SDS)、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及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asthmaqualityoflifequestionnaire,AQLQ)评分,并作出科学评估。结果①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焦虑与抑郁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源反应、对自身健康关心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哮喘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造影(以下简称冠造)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最佳方法,但是冠造是一种有创伤的诊断技术,而且手术条件要求非常高,患者可能会产生疑虑甚至恐惧心理[1],剧烈的情绪波动必然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或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所以,本研究主要采用心理干预消除负性情绪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RA患者依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研究前后的心理指标进行测定,采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评定生活质量,RA病情测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前SAS、SDS、SF-63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心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好转;研究组SF-36 9个维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VAS的4项评分较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RA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5)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衰行运动康复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衰患者108例。按照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药物与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护理后的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护理后的6 min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大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衰行运动康复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81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AMA和HAMD评分、护理前后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有焦虑情绪的患者行心理干预,观察其焦虑情绪、躯体症状、心律失常、心功能变化、病死率及住院天数的改变,探讨心理干预在救治AMI中的临床意义及可行性操作方法。方法:将近3年来共收治的160例伴有情绪障碍的AMI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焦虑情绪严重者服用苯二氮类药物或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1个月后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MAS)评估,并对躯体症状、心律失常、心功能、病死率、住院天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个月后,干预组SAS评分、HM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躯体症状明显缓解(P<0.05);心律失常、病死率、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减少(P<0.01);心功能明显好转(P<0.05)。结论:AMI常伴有情绪障碍,尤其是焦虑。及时、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不仅可改善AMI患者的情绪障碍,而且还可使患者的躯体症状明显缓解,使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死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应用生存质量评分来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研究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整体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具有较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不良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和HRSD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B组患者护理后HAMD和HRSD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77.12%)高于A组(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77.63±5.58)分]低于B组[(90.01±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主动脉夹层患者不良情绪,且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护理干预对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大学生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1周进行测评。结果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入院时SAS分值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治疗一周后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焦虑程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实施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患者介入治疗中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反应。方法了解介入诊疗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针对其负性情绪,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力,改善或消除不良情绪,提高依从性,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实施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采用一定的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了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心理干预对地震灾害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来自地震灾区的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分别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PTSD检查量表(PCL-C)、ACQ5、FEV1%pred、PEF%pred、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的变化;分析干预组中PCL-C与ACQ5、FEV1%pred、PEF%pred、EOS之间的关系.结果 干预组的PCL-C、ACQ5、FEV1%pred、PEF%pred较之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OS改善不明显,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PCL-C与ACQ5呈正相关(r=0.61,P<0.05),与FEV1%pred、PEF%pre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3、-0.57),与EOS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 用心理干预联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地震灾害所致PTSD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但对EOS改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