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周围静脉团注法CT血管造影诊断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经周围静脉团注法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图像用MIP和VRT重建。结果:血管瘤1例,主动脉瘤5例,主动脉夹层1例,腹主动脉瘤合并夹层1例,主动脉粥样硬化6例,肝癌并下腔静脉癌栓5例,肝癌并门静脉癌栓5例,正常2例。结论:周围静脉团注法CT血管造影对患者创伤小,影像直观清晰,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移床跟踪造影扫描技术在腹腔、盆腔和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疑有腹腔、盆腔和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应用移床跟踪造影扫描技术,行腹腔、盆腔和下肢动脉增强MRA扫描及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重建,从而获得腹腔、盆腔和下肢连续的动脉全程图像。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可直观、完整地显示腹腔、盆腔和下肢的动脉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结论:MRI移床跟踪造影扫描技术,可以全面地观察腹腔、盆腔和下肢多发性动脉疾病,了解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利于手术及其他治疗方案的制定,极具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9月期间开展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及介入诊疗,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差异,继而探讨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0例患者经诊断后,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42例患者病变程度较为严重,7例患者执行球囊扩展治疗后有效,1例患者执行球囊扩张治疗无效,图像质量优38例,良好11例,差1例,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8.00%。结论: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介入诊疗中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表现效果,图像质量高,分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的CT血管造影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周围血管疾病中,尽管动脉系统的疾病只占14%,但动脉系统疾病常进展十分迅速,结果十分严重。在动脉系统疾病中又以下肢动脉疾病最为常见。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7.97‰。在美国,每年就有10万多人进行下肢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1]。正确早期检出下肢动脉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血管造影至今仍然是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这一地位目前正受到一些无创性方法的挑战。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初筛作用值得重视,但因其反映的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周围组织的改变显示不佳,而且诊断的准确性与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下肢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平板DSA下肢静脉造影的126例(154侧肢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正常下肢静脉10例(7.9%),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11.9%),髂静脉压迫综合征6例(4.8%),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5例(35.7%),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0例(39.7%),各种病变均有特征性的造影表现,易于区别,且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平板DSA进行下肢静脉造影能够清晰显示下肢静脉病变,对于诊断下肢静脉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化设备的逐渐普及,监视状态下的图像摄取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放射科的日常工作中,血管跟踪造影技术便是由此而派生的一种新的血管造影成像方式,利用高压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少量的对比剂,在导管床移动时X线机曝光,再减除先前移动摄取的蒙片,可一次性完整的显示患者下肢血管的减影图像Ⅲ。作者2004~2007年利用这种技术检查下肢动脉血管性病变15例,操作方便,且病灶部位显示清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下肢血管MRA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MRA对下肢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 0例资料完整的下肢血管性病变行 2DTOTMRA检查 ,其中 45例同时行动态增强MRA(DCEMRA)。 12 0例中 2 1例与血管造影对照 ,35例与手术对照 ,6 6例与超声检查对照研究。结果 :MRA与血管造影符合率 92 .2 6 % (15 5 /16 8) ,与手术符合率 93.0 2 % (88/94) ,与超声符合率 93.10 % (189/2 0 3)。结论 :2DTOTMRA能清楚显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动脉瘤、血管瘤、动 -静脉畸形 ,以及下肢深静脉狭窄和血栓形成。DCEMRA能进一步显示病变范围、术后吻合口、移植血管和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引流血管。MRA和血管造影、手术、超声对照符合率高(>90 % ) ,当MRA与超声结果一致时 ,基本上可取代创伤性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是 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的医学影像学技术。DSA设备的使用为腹部血管系统提供更多更好的检查与治疗方法。我院自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共进行腹部血管IADSA造影及治疗 15 6人次。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0 3例 ,女性 5 3例 ,年龄最小 13岁 ,最大 74岁。造影血管 :肝动脉 86人次 ,脾动脉 18人次 ,胃十二指肠动脉 10人次 ,胃左动脉 8人次 ,肠系膜上动脉 18人次 ,肠系膜下动脉 9人次 ,肾动脉 7人次。操作方法 :均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于靶血管行选择性动脉造…  相似文献   

9.
下肢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价值叶建荣①范隆华蒋俊豪陈祖望②周康荣王佩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下肢动脉搭桥术后检查疗效的方法,有足背动脉扪摸、踝/肱指数测定、彩色超声扫描等。自1995年2月开始本文作者对部分下肢动脉搭桥术术后患者,采用磁共振...  相似文献   

10.
下肢静脉疾病的数字减影下肢静脉造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下肢静脉造影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外科疑诊为下肢静脉疾病患60例共80侧肢体,试用数字减影技术行数字减影下肢静脉造影,根据造影表现进行分析,分别诊断为静脉阻塞性病变、静脉逆流性病变、静脉瘤样病变,并与常规下肢静脉造影进行对比。结果 下肢静脉各类疾病60例80侧肢体的数字减影下肢静脉造影均获成功,其中77侧为阳性。根据其主要征象分类:静脉阻塞性病变42侧,静脉逆流性病变33侧,静脉瘤样病变2侧。数字减影片在显示血管影及其异常改变方面均优于常规静脉造影片。3侧常规造影片未能明确有无深静脉栓塞后改变而数字减影片明确了诊断。结论 数字减影下肢静脉造影比常规下肢静脉造影更能清晰地显示下肢静脉之血管影及血管异常改变,从而提高了诊断之准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烟雾病样"血管病变的脑血管造影(DSA)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烟雾病样"血管病变的影象学特征,其中明确为烟雾病40例(93%),其它疾病引起的烟雾病样血管改变3例(7%)。临床表现脑出血26例(60.5%),脑缺血14例(32.5%),头痛3例(7%),均行保守治疗。结果:43例患者的DSA表现特征:(1)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狭窄变细或闭塞;(2)均表现为同侧或双侧颅底大片血管增生;(3)部分病例颈内外动脉分支血管吻合支形成。结论:烟雾病的DSA表现特征为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伴有大脑中动脉或前动脉的狭窄或闭塞,颅底有不同程度异常增生的血管网,而单侧烟雾样血管病变则多有明确病因。成年人烟雾病以侧脑室出血和脑出血多见,颈动脉狭窄可能导致颅内烟雾样血管改变,DSA是明确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合并或不合并颅内血管狭窄对侧支循环的影响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将DSA检查证实的颈内动脉(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56例分成两组:单纯ICA病变为组Ⅰ29例;合并颅内血管狭窄为组Ⅱ27例.TCD判断侧支循环的标准:(1)、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狭窄同侧大脑前动脉(ACA)反向,对侧ACA血流速增快,压对侧颈动脉后狭窄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下降;(2)、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同侧大脑后动脉(PCA)及椎基底动脉(VBA)血流速增快;(3)、颈外向颈内侧支循环形成:眼动脉或滑车上动脉反向.结果:全部56例患者ACOA和PCOA的发生率(57.14%和60.71%)明显大于OA(25.0%),(P<0.01).组ⅡACOA的发生率(37.04%)较组Ⅰ(75.86%)明显下降,(P<0.01).TCD与DSA比较组Ⅰ的敏感性(96.07%),特异性(94.82%);组Ⅱ敏感性(89.47%),特异性(91.2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代偿血管ACA、PCA、BA的平均血流速(cm/s)分别为(101.0±17.36,91.13±27.75和75.86±24.96)均较无代偿同名血管血流速(61.92±16.84,48.80±13.76和43.69±11.01)明显增快,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颅内侧支循环以Willis环的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开放为主,合并颅内血管狭窄使前交通动脉的开放明显受损;TCD对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判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合并颅内血管狭窄对侧支循环的判断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的DSA诊断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评价颅内动脉瘤的DSA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就诊患者行超选择性DSA脑血管造影,分析颅内动脉瘤的大小、部位、形态及检查方法。结果 动脉瘤单发21例,多发2例;小型5例,中型10例,大型8例,巨大型2例;囊状18例,梭状7例。结论 DSA脑动脉造影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血管造影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8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提示有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CTA检查。其中20例在CTA检查1周内接受减数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1)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关(r=0.837P,0.001),对发育不良,血管扭曲的判断与DSA完全一致,对椎动脉起始端钙化的开口位置的显示优于DSA。(2)80例160条椎动脉中,正常88条(55.0%)。粥样硬化性狭窄29条(18.1%)。发育不良性狭窄20条(12.5%)。非自然扭曲18条(11.3%)。扭曲伴狭窄5条(3.1%)。另见起始端钙化7条。结论:CTA能清晰地显示全程椎基动脉系统,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诊断,预后估计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脑动静脉畸形的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0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 26例脑AVM行SCTA,准直器宽度1.0-2.0mm,层间距1.0mm,SCAT均与DSA对照。结果 26例脑AVM共有瘤巢26个,供血动脉,26根,引流静脉37极,SCTA显示瘤巢24个(92.3%),SCTA显示的瘤巢大小与DSA一致22个(84.6%),对纤细畸形血管显示能力不高是SCTA漏诊瘤巢及显示的瘤巢小于DSA的原因;SCTA显示供血动脉31根(86.1%)。引流静脉33根(89.2%),漏诊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分流量小,血管细;4例AVM用多层螺旋CT行SCTA显示了全部病变。结论 SCTA对脑AV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应用多层螺旋CT行SCTA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SCTA对脑AV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应用多层螺旋CT行SCTA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力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数字减影(DSA)下介入栓塞治疗头面部血管畸形,对超选择插管以及显示异常交通支和动静脉瘘提供了可靠、清晰、完整的动态图像。本文就颅内、外异常交通支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重点调论。材料与方法:对10例头面部血管畸形病人进行DSA下介人栓塞治疗。结果:5例蔓状血管瘤,1例鲜红斑涛并上下唇瘤样增生栓塞后手术,出血量仅150~300ml;4例大型海绵状血管瘤栓塞后配合瘤内硬化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DSA下介入栓塞治疗头面部血管畸形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256-MSCTA)诊断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诊断的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147例的256-MSCTA检查资料,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获得满意图像,纳入研究总计1071个动脉节段,其中两种检查可评估动脉节段965个。256-MSCTA动脉显影评分(3.34±0.21)分,与DSA动脉显影评分(3.43±0.3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MSCTA诊断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具有准确性高及无创等特点,可替代DSA成为该病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Screening with mammography 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 breast cancer survival rates by about 20%. However, the current system in which mammography is used to direct patients toward biopsy or surgical excision also results in relatively high rates of unnecessary biopsy, as 66.8% of biopsies are benign. A non-ionizing radiation imaging approach with increased specificity might reduce the rate of unnecessary biopsies. Quantifying the vascular characteristics within and surrounding lesions represents one potential target for assessing likelihood of malignancy via imaging. In this clinical note, we describe the translation of a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technique, acoustic angiography, to human imaging. We illu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technique with initial studies in imaging the hand, wrist and breast using Definity microbubble contrast agent and a mechanically steered prototype dual-frequency transducer in healthy volunteers. Finally, this approach was used to image pre-biopsy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 4 and 5 lesions <2?cm in depth in 11 patien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nsitivity and spatial resolution are sufficient to image vessels as small as 0.2?mm in diameter at depths of ~15?mm in the human breast. Challenges observed include motion artifacts, as well as limited depth of field and sensitivity, which could be improved by correction algorithms and improved transducer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CTA三维重建(3D-MSCTA)与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术(IADSA)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3D-MSCTA及IADSA检查.以手术或随访为标准评价两种检查结果及图像质量.结果发现脑动脉瘤29例34处.两种检查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特异度、准确度间及VR/MIP、IADSA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图像质量评估数值最高为VR,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脑动脉瘤的诊断,3D-MSCTA比DSA更敏感、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多层CT颅内血管成像技术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内的应用。方法  10 0例病人 (包括 3 0例疑颅内血管病变 ,4例血管畸形栓塞术后 ,19例脑外伤 ,3 0例脑肿瘤 ,其他 17例 )进行颅脑CT血管造影检查 ,团注 2 .5~ 3ml/s ,延迟 17~ 2 0s ,凡脑肿瘤者 1~ 1.5min后再进行一次扫描。所有病例均完成多层面重建、三维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 (VR)和薄层块最大强度投影 ,凡有血管病变者均作病变的仿真内镜观察。结果  94例病人显示颅内动脉优良 ,Willis环的后交通支显示率为 81%( 162 /2 0 0 ) ,其余各支较大血管均显示佳。血管显示后处理技术以VR最优 ,但不同病变的的最优后处理技术略有不同 ,肿瘤以双期扫描结合VR显示最佳。结论 多层CT可以轻易完成颅脑动脉成像 ,不同病变时技术略有差异 ,肿瘤病人的血管显示以双期扫描混合VR显示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