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青  李旭 《肝胆外科杂志》1999,7(3):216-217
目的 乙型肝炎炎病毒(HBV)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主要诱导因素之一。为探讨HBV在HCC中的重要性,我们检测了HCC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中的HBV前C区基因。方法 根据HBV前C区DNA序列,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23例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有HCC患者癌组织以及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 PCR显示23例HCC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HBV前C区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52.2%(12/23)和30.4  相似文献   

2.
丙肝病毒基因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及蛋白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套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nested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CV RNA、非结构蛋白(NSS)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36例肝门部这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CV RNA和NS5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3.3%(30/36)47.2%(17/36)  相似文献   

3.
尿中HBV-DNA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1971年Combes等首次报道1例乙肝相关膜性肾病后,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已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1989年我国学者正式将本病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BV-GN)。我们试就HBV-GN患儿尿中能否检测到HBV-DNA及其对HBV-GN的诊断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一、材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1993-1999年本院收治的肾病患儿经临床检测血清HBSAg或HBV-DNA阳性者32例,均行肾活组织病理检查及活检组织HBV-DNA、HBV-Ag的检测,并运用原位杂交(ISH)…  相似文献   

4.
原位杂交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在肾脏的存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对肾脏的致病作用。方法:应用地高辛素标记的HBV DNA两种探针原位杂交,检测15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GV-GN)患者肾活检石腊包埋切片HBV DNA。结果:ISH采用HBV DNA全长段探针9/15例阳性,其中5例阳性和4例阴性者再用HBV DNA X+C段探针检查,各获1例阳性(20%和25%),阳性信号主要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其次是肾小球系膜细胞,呈胞浆型或核型  相似文献   

5.
采集了70例烧伤病人129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以O~2 ̄-、特殊颗粒(SG)和胞内杀菌力(ICBA)为指标动态观测了深度烧伤后病人的PMN水平变化;分析了病人血浆对正常人PMN胞内指标的有害作用,及抗人C~3、C~5血清(AHC~3C~5S)对上述有害作用的特异阻断效能。结果表明:①重、中度烧伤病人的各指标值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5);当BSD(深度烧伤面积)≥45%和病程在1~6天时,ICBA最低。②ICBA与SG和O~2 ̄-的动态相关显著(P<0.05)。③病人血浆能显著削减正常人PMN胞内ICBA、SG和O~2 ̄-的储存,而AHC~3C~5S能减轻这些储存的丢失,效能由保护率表示:ICBA(67.33%)>SG(51.60%)>O~2 ̄-(46.68%)。结果提示:PMN杀菌力的高低与BSD和病程早晚呈负相关,C~3、C~5碎片是PMN胞内ICBA下降的重要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与HBV及HCV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等患者血清HBsAg及抗HCV的检测结果。探讨HCC与HBV及HCV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06例HCC病人中,96例血清HBsAg阳性(占90.6%);11例抗HCV阳性(占10.4%);HBsAg与抗HCV均阳性者7例(占6.6%),表明HBV感染与HCC的发生关系密切;抗HCV阳性率低于日本及欧美报道的结果,提示在我国HCV感染与H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o Y  Min Z  Zhu Y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8):585-588
目的 了解肾移植患者HCV感染情况及感染对临床影响。方法 对67例肾移植患者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用第二代酶联免疫吸附法(第二代ELISA法)和巢式多聚酶链反应(Nest-PCR法)测定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免疫组化链霉亲合 酶联法(LSAB法)测定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区3区、5区基因表达的抗原(HCV-NS3、NS5抗原)。结果 抗HCV阳性率50  相似文献   

8.
Budd-Chiari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分型和处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1986年1月至1993年4月我们采用IVC切开直视根治术证实BCS67例,凡有原因不明的淤血性肝肿大、腹水与躯干浅表静脉上行性曲张者.首应考虑本病.BUS、CT、IVCG可确诊,有定位定性价值.经手术证实BUS对IVC单纯性病变正确诊断率为97.0%,复合病变确诊率为83.6%,病变定位准确率100%;IVCG定位准确率95.3%,定性符合率74.5%.本组病例曾作CT10例和ECT3例,对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尚缺乏经验。术中发现IVC膜性梗阻37例(55.2%),IVC狭窄15例(22.4%),单纯栓塞9例(13.4%,包括癌栓1例),缺损或闭塞3例(4.8%),外压3例(4.8%),其中复合病变23例(34.3%).本组均为IVC病变,未发现单纯HV病变.作者将本病分为5型和5种根治原则:Ⅰ型为膜性梗阻(MOVC,55.2%),需行膜切除;Ⅱ型为肝段IVC狭窄(SVC,22.4%),应行腔静脉扩大成形术;Ⅲ型为IVC血栓型(TVC,13.4%),应摘除血栓或癌栓;Ⅳ型为IVC缺损型(CVC,4.8%),应行血管移植;Ⅴ型为外压型(EPVC,4.8%),应解除外压因素(索带或肿瘤切除等);各型可有复合型(  相似文献   

9.
腺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治疗人脑胶质瘤SHG44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带有HSVtk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tk) 结合GCV 对国人脑胶质瘤SHG44 的治疗作用。方法 Xgal 染色比较带有报告基因LacZ的重组腺病毒(Ad.LacZ) 转染SHG44 细胞和大鼠脑胶质瘤C6 细胞的效率,MTT法比较Ad.tk/GCV 系统对SHG44 和C6 细胞的敏感性,DNA片段分析细胞杀伤机制;在活体用Ad.tk/GCV 治疗SHG44 移植瘤。结果 MOI为50 时,Ad.LacZ感染SHG44 细胞的效率近100% ,较C6 细胞高;MOI为100 时,Ad.tk 感染的SHG44 细胞对GCV 的敏感性较C6 细胞高,其半致死剂量(IC50) 分别为0 .12 μmol/L 和0 .26 μmol/L,有凋亡机制参与其细胞杀伤;5 ×108PFU 的Ad.tk 肿瘤原位注射结合GCV治疗,有效抑制SHG44 移植瘤生长,肿瘤组织坏死,出血伴有纤维组织增生;与Ad .tk/PBS组、Ad.LacZ/GCV 组、PBS组相比,肿瘤抑制效率分别为92.5 % 、92.6% 、89 .5% ( P<0 .01) 。结论 Ad.tk/GCV系统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感染效率和敏感性较高,治疗国人脑胶质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HCC) 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HCC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HCC患者血清VEGF水平,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对24 例相应HCC组织VEGF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高转移复发倾向组HCC 患者术前血清VEGF水平(283.33±263 .15) ng/L显著高于低转移复发倾向组(147.04 ±132 .68) ng/L( P< 0 .05) 。Western Blot 显示,HCC患者血清VEGF水平变化与其对应肿瘤组织VEGF表达变化一致。结论 HCC患者术前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预测HCC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指标。HCC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是其对应肿瘤组织高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逆转套式聚合酶链反应,从379份不同人群血清中发现庚型肝炎病毒(HGV)RNA阳性者41例。对该41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SB)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提示,HGV感染存在无症状携带状态,其相关性肝炎易慢性化,但肝功能损害轻微,重叠HBV或HCV感染不加重肝炎的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剂量去甲长春花碱(NVB)联合顺铂(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治疗NSCLC38例均有病理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采用NVB30mg/m^2,第1.8天,DDP90mg/m^2化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16例,进展(P)5例,总有效率(RR)为44.7%,毒副反应,骨髓抑制I型IV度占76.3%,局部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应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对52例肝细胞癌(HCC)及其肝内转移灶、癌栓中nm23H1和P53蛋白表达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两者表达与HCC浸润转移及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原发癌、转移癌和癌栓中,nm23H1和P5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原发癌较肝内转移灶和癌栓,nm23H1显著高表达(P〈0.002);而P53表达无差异(P〉0.5)。P53在分化较差和包膜浸润的癌组织呈高表达(P〈0.025,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N O、内皮素( E T) 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S A H) 后脑血管痉挛( C V S) 的关系和银杏叶制剂( G B E) 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假手术组、单纯 S A H 模型组和 G B E 处理组大鼠检测24 小时内局部脑血流量、血及脑组织 N O、 E T 含量,并测基底动脉管径及行海马病理检查。结果  S A H 造成局部脑血流量持续下降,并有基底动脉痉挛,海马 C A1 区神经元明显受损;血 N O 减少、 E T 增多,脑组织 N O、 E T 均增加; G B E 使上述改变均减轻。结论 血 N O 减少、 E T 增多促使 S A H 后 C V S 发生,脑组织 N O 和 E T 增加加重脑损伤; G B E 通过逆转 N O、 E T 异常改变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补体在重度烧伤病人PMN吞杀绿脓杆菌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集了70例烧伤病人129份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以O2,特殊颗(SG)和人杀菌力(ICBA)为指标动态观测了深度烧伤后病人的PMN水闰变化;分析了病人血浆对正常人PMN胞内指标的有害作用,及抗人C3,C5血清(AHC3C5S0对上述有害作用的特异阻效能。结果表明:①重,中度烧伤病人的各指标值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5);当BSD(深度烧伤面积)≥45%和病程在1-6天时,ICBA最低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尤其是与IgA肾病(IgAN)、狼疮肾炎(LN)间的关系,并初步观察α干扰素(αIFN)对成人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对157例肾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肾组织中HBAg,配对比较32例IgAN,30例LN中HBAg阳性组与阴性组肾组织病理改变,和42例GN中HBcAg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激素治疗的反应,并随访3例HBVGN经αIFN治疗的临床演变。结果IgAN中HBcAg阳性组肾小管及间质病变程度均较阴性组严重(P<005);LN中HBcAg阳性组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炎症程度较阴性组显著(P<005);HBcAg阳性组对激素治疗的反应较阴性组差(P<005);3例HBVGN经αIFN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肾小球肾炎部分病例起病与HBV感染有关,IgAN、LN与HBV感染有相关性,αIFN对成人HBVGN可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哨兵淋巴结活检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Su F  Jia W  Li H  Zeng Y  Chen J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0):784-786
目的 评估哨兵淋巴结(SN)活检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LN)转移的价值。方法 本组52例原发乳腺癌患者,临床及B超检测腋窝LN阴性。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进行腋窝淋巴结定位和哨兵淋巴结切除(SLND),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中对部分SN、术后对全部LN(SN和非SN)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52例患者中46例检测到SN,成功率为88.5%;其中44例(95.7%)和SN可以准确  相似文献   

18.
N-CWS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N-CWS)在预防膀胱癌复发中的作用,应用N-CWS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并与丝裂霉素C(MMC)进行随机对照观察。N-CWS组治疗45例,随访39例,随访12~60个月,复发13例,未复发26例,1年无癌生存率为87.4%,复发率为12.5%;5年无癌生存率为66.7%,复发率为33.3%。MMC组治疗30例,随访25例,随访12~60个月,复发12例,未复发13例,1年无癌生存率84%,复发率为16%,5年无癌生率为52%,复发率48%。提示N-CWS的疗效高于MMC而副作用却明显减少。认为N-CWS是目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较理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尿路上皮癌模型的制作及BGC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鼠尿路上皮癌模型的制作及卡介苗(BCG)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根据化学致癌的“启动--促进”理论,采用N-丁基N-4(4-丁基)亚硝胺(BBN)和糖精诱导雄性纯种近交系SSB小鼠发生高度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并制作成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了BCG对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尿路上皮癌总发生率为24.1%,其中肾盂癌和膀胱癌发生率分别为11.1%和12.9%,未发现输尿管癌。  相似文献   

20.
应用PCR对男性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探讨较大范围男性性传播疾病(STD)患者泌尿生殖道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581例男性STD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了一种以上病原体检测。结果沙眼衣原体(CT)检出率最高,达30.08%,其次为解脲支原体(UU)27.93%、单纯疱疹病毒(HSV)25.18%、人乳头瘤病毒(HPV)18.16%、淋球菌(NG)17.08%、乙型肝炎病毒(HBV)10.87%、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