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不局限于以往的形式方法将独到的理论思想与临床实践灵活结合所编撰而成的经典著作。在《伤寒论》中,仲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对阴阳的运用和理解均十分透彻。书中脉证并重,有关脉学的论述,更是高度显现了独具特色的脉学思想,乃是后世脉学发展成熟的奠基。辨脉常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指导,人体阴阳变化也通过脉诊得到显现,两者相辅相成。仲景常以阴阳为纲领来分析脉象,将脉形、脉势、脉位等划分为阴阳两类,称其为脉阴阳。同时,脉是气血运行的外在表现,通过脉象的阴阳,可以观察人体内阴阳消长盛衰,预测疾病的病位、病性、转归与发展。故“阴阳脉法”能够体现人体阴阳与脉阴阳之间互为呼应的关系。本文对《伤寒论》中的有关脉阴阳原文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从“阴阳为辨脉总纲”“脉证分阴阳”“脉示人体阴阳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并结合历代医家的观点,浅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毅  刘艳 《吉林中医药》2009,29(10):912-913
《伤寒杂病论》对脉学极其重视,促进了后世脉学的发展:在诊脉中重视采用“寸口诊脉法”诊断疾病;诊脉方法多样化,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不同诊脉方法;仲景脉学应用“阴阳学说”思想,认为脉诊以阴阳为纲;凭借脉象来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预后,并确立相应的治法,体现“脉证合参”的诊脉辨证思想;注重因人辨脉,人的体质胖瘦与脉象有一定关系;注重因时辨脉的思想,认为脉象受四时之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中有“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宋赵开美本为108条,下简称108),又“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宋赵开美本为109条,下简称109)。对于这两条的注解,历来医家,议论种种,现仅对刺期门治纵横一项,谈谈个人的浅识。一、纵横:纵与横是五行学说中的病理变化的术语,即乘其顺克的叫做纵,侮其反克的叫做横;纵是纵势而往无所顾虑,横是横肆妄行无复忌惮。所以侮其所胜的叫纵,侮其所不胜的叫横。因此从108、109两条来  相似文献   

4.
自仲景提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后,历代医家对于“一证”所指多有论述,难成定论,遂为争论。文章通过仲景脉证并治诊疗过程的分析,提出“辨××病脉证并治”当为后世“辨证论治”之滥觞,且辨病是辨证的前提,辨病基础上的辨病辨证结合是仲景诊治疾病的基本范式。辨证上仲景又非常重视辨“脉”证,所以《伤寒杂病论》开篇“平脉法”,每一篇都是“脉证”为主要辨别依据,这里的证不是证候的“证”,而是证据的“证”,故而据脉证(体征)、参它证(症状)的“以脉统证”是仲景辨证的基本程式。由此推论,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之“一证”当为脉证,即脉证基础上的综合征,而非指单纯的症状而言。  相似文献   

5.
上工治病,先辨病机,病机赅言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标本诸多要素。其中,病势即疾病发展变化之趋势,古典医籍常以传变和转归概括之。在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由前一阶段变化为现证这一阶段称传变,从现证向未来的归宿转变称转归(即预后)。因传变与转归具有连贯性,不能绝然分开,而辨治疾病主要着眼于现在和未来,故本文旨在从病证演变的一般规律出发,探讨辨病势的思路方法。 辨病势的思路方法 1.从神、色、舌、脉等察人阴阳气血之盛衰、病邪之进退 人体阴阳气血之盛衰与先、后天均有关,  相似文献   

6.
掌握五脏乘侮传变,对于医者在临床中分析病机,判断转归,辨证立法,选方用药有着指导的意义。《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乘”,即乘虚侵袭的意思,“侮”,就是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太过,相侮,是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乘侮传变是指脏腑疾病发生相克太过或反克关系的病变。  相似文献   

7.
总结和阐释《中藏经》首创之脏腑辨证八纲“虚实寒热生死逆顺”。其诊断思想析为:基本观点是天人相应,生理观点是阴阳平衡,病机观点是阴阳否格,辨证要旨是判定顺逆、决断生死,辨证依据是形证脉气,辨证纲领是虚、实、寒、热、生、死、逆、顺。其诊断内容归结为:以面色、身形、脉象、主诉辨虚实寒热,以五色、五脉、时气三者相应与否辨生死逆顺。此八纲以“虚实寒热”辨病机定性,以“生死逆顺”辨病势预后。  相似文献   

8.
“辩证”与“辨病”朱邦贤有病始有证,惟辨病方能识证,惟识其病证而后可以施治,故病之与证密不可分,两位一体者也。病者为本、为体,证者为末、为象;病不常变而证多变,病有定分而证无定。医者但能辨识其病,把握疾病之本质及其传变规律,即可洞察因人而异、诸般变化...  相似文献   

9.
朝医学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存在于传统医学之林,已被专家们认可,而其区别于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而独具的“四象学说”,也已为同行们所周知。朝医学之核心为辨象论治,如同中医学之辨证论治一样成为朝医学区别于其他传统医学而独成体系的原因所在。那么辨象与辨证不同究竟在何处?笔者在此作一粗浅的探讨。中医学的特点有两个基本点,即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辨证论治的主要临床根据。证有时候也称“证候”,是疾病发展中阶段的病因、病位,疾病性质以及邪正斗争消长变化的病理概括,然而“证”却不同于“症”。…  相似文献   

10.
“辨证论治”是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的中医诊疗模式。该模式的实际作用有限,且存在缺陷:(1)缺乏理论支点;(2)“证”概念的混乱,且还造成相关中医概念之间关系的混乱;(3)在疾病并存时,缺乏对“证”归属的分辨,可将合并疾病之“证”误认为是所针对疾病之“证”。缺陷使其不宜继续作为中医的诊疗模式。文章提出构建一个新的诊疗模式,该模式既保留了“辨病脉证治”的内容,又可使中西医之病互通、二者可以接轨。具体方法:在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内分析西医的一个病,以中医思维模式表达、命名该病,使中医所辨之病即为西医所诊之病。  相似文献   

11.
仲景在《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说:“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方后加减法中自注“然不及汤”。因此,后世多数注家,每持此语与《伤寒论·辨阴阳易差  相似文献   

12.
<正> 仲景于《伤寒论》之首言“辨脉法”一篇,用答难形式,以临床医案为基础,重点申述脉象变化,鉴病别机,区别阴阳,昭然表里,识恶知善,彰明治误,启示后学,就其内容,归类为九:一、持脉之道,先别脉之阴阳《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故仲景省疾诊病,先别脉之阴阳曰:“凡脉大、浮、动、数、滑此为阳也;脉沉、涩、弱、伏、微此名阴也。”此以性状及浅深部位不同来分阴阳,即比平脉有余及位浅者为阳脉;比平脉不及,位深者为阴脉。又以寸位脉为阳,尺位脉为阴。寸以候上,故为阳;尺以候下,故为阴。此以脉之上下别阴阳。知阴知阳者,以别病之死生。故曰:“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伤寒病邪在表,病于阳佗见阳脉;邪在里,病在阴位见阴脉,是为正  相似文献   

13.
“阴”“阳”在《伤寒论》中包含于44条原文中,其含义可总结为7大类,即部位之阴阳、生理之阴阳、病因之阴阳、病机之阴阳、证候之阴阳、脉诊之阴阳、六经之阴阳。通过对每一类含义具体条文的阐释来浅谈仲景的阴阳思想。  相似文献   

14.
"平脉辨证"是《伤寒论》核心思想,涵盖凭脉阐述病机及辨析症候,解释六经辨病不同病因病机层次变化,重视疾病动态变化与发展;仲景倡导"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凭脉证辨别表里是应用《伤寒论》经方重要基础,应用脉法指导治疗是六经辨病精髓之一,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脉、证、方结合;少阴病篇不同病理层次脉象,具有动悉病证、辨别表里、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特点,涵盖决生死和辨病愈。善诊脉者,需对六部脉象详查并仔细推敲,对比各部脉象,辨出病证本质。周道红认为诊脉应先于问诊,避免对症状主观臆测影响对脉象信息客观判定,做到"恒常达变",创立双手诊脉法,"比类奇恒",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浅到深,全面获取脉象的信息,特点在于左右对照,初先总按左右脉象,感受六部脉象总的脉体信息,初步了解整体情况虚实性质;其次左右对比按脉,了解机体气血阴阳盛衰,此为运用《伤寒论》指导六经辨病的关键步骤;最后分部按脉,了解各脏腑虚实寒热、五行生克,是脏腑辨证重要环节,两手持脉时需在时间、空间、维度上保持一致性,平心静气、仔细体会各部脉象的脉体变化,比较分析所候脏腑气血阴阳,指导辨证处方;周晓玲继承周道红双手诊脉理论,结合《伤寒论》六经辨病,延伸应用双手诊脉法辨识少阴病,指导经方的应用。附双手诊脉法辨治少阴寒化虚劳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15.
浅谈辨病与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士元 《光明中医》2005,20(4):18-19
1辨病辨病,即辨别疾病的名称,也就是把机体在病理状态下,根据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发展经过及变化转归等内容,确定一个相应的病名,再依据病名来施药治疗。我国汉代医圣张仲景首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在他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是以各种疾病为单元来论述的。其中的中风、胸痹、肺痈、肠痈、消渴、疟疾等篇,至今仍然都是疾病的名称,他以“辨……病脉证并治”名篇,就是强调首先要辨病。只有在“辨病”的基础上,才讨论“辨脉”、“辨证”及“治疗”等一系列问题,对各种疾病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又如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也是以“诸…  相似文献   

16.
“阴阳自和”语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脉证并治》。曰:“见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律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从文中可见“阴阳自和”是“自愈”的关键所在。笔者今就“阴阳自和”发生机理的理解浅述于下,肯望同道指正。“和阴阳”起始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人体在正常的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着的方面处于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动态平衡之中,即所谓“阴平阳秘”的状态。这种平衡遭受破坏的过程就是疾病生成的过程。而疾病的治…  相似文献   

17.
田文敬 《河南中医》2006,26(3):76-78
朱氏在伤寒辨证论治中,注重以表里定位,以阴阳为纲,以脉证合参为据。辨别表里强调疾病的病机病理,并结合其兼证、类证、病程、病性、病势、转归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分清疑似,灵活运用;辨别阴阳提出“七表属腑,病在于阳”、“八里属脏,病在于阴”,强调阴阳二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疑似证的辨证强调只有详辨脉象,才不致辨误。  相似文献   

18.
博碁子小识     
博碁子一词见《伤寒论》卷七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碁子大五六枚,服之愈。”又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伤寒八九  相似文献   

19.
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特色理论,各代医家认为,五脏各属五行,五脏各司其职、生化相互制约,达到阴阳平衡、气血充沛调达,机体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当中,方可保持健康。一脏的盛衰能够打破机体的动态平衡,导致不同证候的出现,进而引起各种疾病,五行之间存在生克乘侮的关系。严晓华教授多年来以渊博的学识及创新的学术思维,以中医五行学说理论为基础,总结与凝练了肾病的病机关键是“虚”“瘀”“浊”“毒”“水”5大环节,同时提出“金水相生”“培土治水”“壮水涵木”等五行生克为理论指导治疗,根据中医病机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五行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行之间的关系的论述,至今以“相生”、“相克”、“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子盗母气”以及“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