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胎龄低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治措施。方法: 1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BPD患儿43例,非BPD早产儿98例,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从母亲因素、患儿出生情况、生后治疗等方面分析,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率为30.5%,胎龄<28周的超未成熟儿共8例,均发生BPD。BPD组胎龄及出生体重均较非BPD组低(P<0.01),BPD主要发生在胎龄<30周、出生体重<1.25 kg的早产儿。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胎龄、出生体重、母亲产前感染史、新生儿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败血症)、新生儿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与否、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胎龄<30周(OR 11.364,P<0.01)、出生体重<1.25 kg(OR 3.048,P<0.05)、机械通气(OR 11.890,P<0.01)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低出生体重、低胎龄及机械通气是BPD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母亲产前感染、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贫血、呼吸窘迫综合征、用氧时间也与BPD的发生有关,因此,避免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尽量缩短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防止及减少反复肺部感染,积极早期综合治疗是预防早产儿BP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云帆  石晶  王华  熊英 《四川医学》2012,33(6):915-918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8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分为BPD组(31例)与非BPD组(210例),从产前及出生情况、生后治疗及合并症等方面对照,探讨BP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率为12.9%,BPD组出生体重及孕周均较非BPD组低(P<0.001),母亲产前感染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生率、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较非BPD组升高(P<0.01)。BPD组肺出血、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合并症的发生率均高于非BPD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孕周<30周(OR 5.033,P<0.01)及NRDS(OR 4.060,P<0.05)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低胎龄及NRDS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而低出生体重、母亲产前感染史、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也与BPD发生有关。提示通过预防早产、预防孕妇感染、采取保护性通气策略可能降低B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s,BP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21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并发BPD分为BPD组和非BPD组,对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出血情况及Apgar评分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同时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NRDS并发BPD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BPD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及Apgar评分均明显低于非BPD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肺出血患儿的比例明显高于非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及肺出血情况属于NRDS患儿并发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着NRDS患儿出生体重的增高、胎龄的增大,其并发BPD的比例逐渐下降(P0.05)。结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NRDS患儿并发BP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及肺出血,针对上述因素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性,对于新生儿肺部原发疾病积极治疗,加强BPD的预防,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早产儿BPD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胎龄<37周且存活≥28 d的早产儿共986例,将其分为非BPD组和BPD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母亲年龄、动脉导管闭合情况、呼吸机相关肺炎、肺出血、贫血、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986例早产儿中,诊断为BPD共138例,发生率为14.00%.非BPD组和BPD组患儿母亲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胎龄、出生体质量、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特征早产儿间的BPD发生率比较显示,不同性别、有无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BP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胎龄和是否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污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合、早产儿贫血及机械通气早产儿间的BPD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胎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羊水污染、动脉导管未闭合和机械通气均为早产儿BP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BPD发生率的因素较多,在胎龄<30周的早产儿中,避免羊水污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合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减少早产儿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着围生和新生儿重症医学的发展,极早早产儿的存活率逐年升高,但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病率仍逐年升高,并严重影响极早早产儿的生存预后。如何有效地防治BPD已成为新生儿科医生的关注热点。本研究分析极早早产儿BPD的临床特征,旨在为极早早产儿BPD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新生儿专科收治的472例极早早产儿,根据最终是否诊断为BPD分为BPD组(n=147)和非BPD组(n=325)。收集2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母孕期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营养支持情况、呼吸支持模式和持续时间、各系统并发症,并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BPD组的出生胎龄、头围、体重及身长均小于、低于或短于非BPD组(均P<0.05),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平均体重增长速度均低于非BPD组(均P<0.05);男婴、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及超低出生体重(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比例均高于非BPD组(均P<0....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特征和探讨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住院28d以上的早产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是否出现氧依赖(>21%)超过28d分为BPD组和非BPD组。其中氧依赖(>21%)超过28d的新生儿纳入BPD组,其余为非BPD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发生BPD早产儿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共227例患儿符合纳入标准,其中67例发生BPD,160例未发生BPD,BPD的发生率为29.52%。BPD与非BPD组的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吸氧浓度>40%、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动脉导管未闭(PDA)与BPD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和出生体重为保护因素,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为危险因素。结论提示出生体重低、胎龄小、宫内感染性肺炎、机械通气为BPD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降低这些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NICU病房收治的住院时间大于28 d的69例NRDS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BPD分为BPD组和非BPD组,分析两组患儿出生时情况、母亲孕期状况、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 69例NRDS患儿中29例发生BPD,发生率为42%(29/69),未发生BPD的对照组患儿40例.胎龄、出生体重、男婴、剖宫产、Apgar l min≤7分、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氧疗持续时间、吸入氧浓度≥40%、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培养阳性例数在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动脉导管未闭是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避免低体重早产儿,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动脉导管开放,是预防NRDS发生BPD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胎龄<34周早产儿生后血清25-OH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早产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148例,按照患儿生后24h内血清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VD)充足组和VD不足组,两组早产儿在出生胎龄、性别、出生体重、母亲年龄、分娩方式、母孕期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两组间在分娩季节(χ2=4.454,P=0.035)、孕期规律补充VD(χ2=16.698,P<0.0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χ2=4.287,P=0.038)、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χ2=5.792,P=0.016)、新生儿败血症(NS)发生率(χ2=4.001,P=0.045)、住院期间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χ2=4.114,P=0.043)、辅助通气时间(t=7.017,P<0.00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260例早产儿(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2000 g),记录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时间等资料,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ROP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ROP的转归情况。结果:260例早产儿中,根据眼底筛查结果分为非ROP组(240例),ROP组(20例),其中7例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所有病例经随访好转,无失明病例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OP组在出生体重、胎龄、吸氧时间、呼吸机时间、输血次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贫血方面,与非RO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小(OR=0.879,β=-0.129)、低出生体重(OR=0.996,β=-0.004)是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胎龄小、低出生体重是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抗VEGF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阳性与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胎龄≤32周的早产儿147例,生后2 h内检测咽拭子UU-PCR,根据PCR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BPD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UU阳性是否为BPD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早产儿UU阳性与BPD的关系。结果147例早产儿中,56例(38.1%)早产儿UU阳性,阳性组和阴性组中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孕周、性别、产前地塞米松使用情况、生后猪肺磷脂注射液使用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的BP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阳性组早产儿BPD发病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小孕周(OR=0.481,95%CI:0.279~0.829)、男性(OR=0.304,95%CI:0.093~0.997)、UU阳性(OR=3.870,95%CI:1.176~12.734)、动脉导管未闭(PDA)(OR=5.280,95%CI:1.148~24.280)均增加早产儿发生BPD的风险。结论早产儿UU阳性可能与BPD的发生有关;UU阳性、小孕周、男性、PDA是BP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