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烧伤整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采用SAS评分及SDS评分评估患者负性情绪,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QOLI-74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烧伤整形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巧琴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7):1609-1610
目的 探讨进行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后促进骨折愈合的意义。方法 选取骨科64例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分析,有针对性地实行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结果 64例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后,患者以良好的心态进行治疗,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结论 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后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透析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烧伤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引起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改变甚至可发生精神障碍,而烧伤治疗成功与否,与患者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烧伤治疗过程中病员要经受诸多痛苦体验,如受伤时情景、创面频繁换药的剧痛、手术植皮及后期整形、愈合期难以忍受的瘙痒、瘢痕所致的毁容、功能障碍及反复破溃,以及医疗费用承担等各种因素均可引起患者明显的心理应激,从而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因此对烧伤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烧伤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更好地进行心理护理及行为护理干预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7例烧伤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结果烧伤患者的总均分和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以躯体不适、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为著(P均<0.05)。不同性别患者各因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中,工伤、医保患者在躯体不适、敌对、恐怖3个因子上的评分高于自费患者(P均<0.05)。自费患者在精神病性因子的评分高于工伤、医保患者(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中,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组在躯体不适与敌对2个因子上的评分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组(P均<0.05)。而在偏执因子的评分,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组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组(P均<0.05)。结论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是做好护理的前提,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及行为护理干预是保证烧伤患者身心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应激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6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干预2周末再次测评。结果心理干预2周末大面积烧伤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存在诸多心理问题,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体健康宣教对大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的作用。方法:采集大面积烧伤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每月宣教干预1次,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3次后评测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并同期进行康复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2组SDS及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康复护理问题了解程度提升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80.0%、67.0%,P0.01)。结论:集体宣教法能减轻大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焦虑和抑郁等精神问题,有利于患者对烧伤康复知识的掌握,提高其对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硝火”烧伤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46例“硝火”烧伤患者的心理因素,给予及时合理的个体化心理护理,评价护理效果。结果:46例“硝火”烧伤患者经过心理护理等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对“硝火”烧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于消除心理障碍、避免和克服机体缺陷,使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11.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的措施。方法根据Roy适应模式、危机干预、积极心理学等理论制定严重烧伤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案。将47例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别纳入到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至少2次/周,30min/次。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自制烧伤患者心理状况他评表,于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个月评定其心理状态。结果患者入院时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89.4%和78.7%;经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的焦虑、抑郁水平,改善其总体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马颖刘海欧张爱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收录汇总):187-189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接受个性化心理干预结合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在临沂市中医医院诊治的82例烧伤患者,按照其采取的不同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1例。观察组基于个性化心理干预结合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创伤成长、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心理弹性、烧伤健康量表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后,2组的中文版创伤成长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中文版精简烧伤健康量表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P均<0.05);干预1个月后,2组的上述评分均优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干预1个月和2个月后,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佳(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伤患者接受个性化心理干预结合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促进创伤后成长,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提高烧伤患者自尊水平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制定一套临床可行、有效的烧伤患者心理干预训练模式以提高烧伤患者自尊水平.方法:120例烧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并配合心理干预训练2个月.参照自尊量表36个项目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自尊水平进行评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自尊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其中轻度患者自尊水平改善比中、重度患者更明显;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患者在自尊改善项目上存在差异.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能显著改善烧伤患者的心理素质,提高自尊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16例烧伤患儿随机分为宣教组(90例)和对照组(126例),对宣教组患儿家长进行烧伤知识宣教,对对照组患儿家长进行常规入院宣教,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烧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宣教组患儿家长烧伤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宣教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儿家长对烧伤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8例人选者按年龄、伤情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音乐疗法和认知疗法每日干预1次,每次20—30min。同时采用“焦虑状态/特性问卷”于入院日、干预后7,14,21d评定其心理状态;采用“数字化疼痛估计表”和自制的“睡眠状况评估表”每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与时间,并作两种方法干预前后的结果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早期干预后的焦虑状态积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疼痛程度计分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睡眠时间和质量较干预前明显增加。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减轻烧伤患者早期的焦虑状态、疼痛程度,并能明显增加睡眠时间和提高睡眠质量;从短期效果看,音乐疗法忧于认知疗法;自制的睡眠状况评估表结果客观、可靠,可作为评价患者睡眠质量的一种实践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