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多西他赛与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多西他赛静脉滴注,试验组25例,采用阿帕替尼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OCR)。结果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他赛与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临床效果,均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2.
赵丽丽 《贵州医药》2022,(5):790-792
目的 探讨奥西替尼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G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GP方案基础上予奥西替尼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M、IgA、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A199、CYFRA21-1、NSE、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西替尼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效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6个月、1年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蛋白尿、转氨酶升高、骨髓抑制、凝血异常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6.7%、26.7%,均高于对照组的6.7%、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0%、60.0%,均高于对照组的53.3%、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作用显著,疗效可靠,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楚基  颜劲  陈敏 《黑龙江医药》2021,34(3):503-50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NSCLC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放疗,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87.80%)高于对照组(68.29%),观察组治疗后CYFRA211水平、C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癌患者采用常规放疗治疗基础上,配合阿帕替尼治疗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厄洛替尼,观察组给予患者口服埃克替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总缓解率及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相似疗效,相对于厄洛替尼而言,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云南省红河州弥勒第一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采用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00%,高于对照组的70. 00%(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00%,低于对照组的40. 00%(P <0. 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同时可有效减少不良发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调强放疗,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调强放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2.73%高于对照组的4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24%,与对照组的30.3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时间为(1.52±0.33)年,长于对照组的(1.03±0.2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98,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0.69±0.14)年,长于对照组的(0.37±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9,P<0.05).结论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调强放疗能够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顺铂、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生存相关因素。方法:171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顺铂化疗方案超过1个周期,接受吉非替尼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治疗直至疾病进展。选择171例同期未使用吉非替尼的患者按性别、年龄、吸烟与否、病理类型和分期进行匹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总生存期(OS)和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无进展生存率,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对吉非替尼组患者的疗效与PFS、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吉非替尼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21.1%,疾病控制率为75.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无进展生存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性别和病理类型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病理类型和是否发生转移是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吉非替尼组患者的皮疹和腹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治疗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在晚期胃癌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江西省乐平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单一药物化疗,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化疗,每个疗程3周,2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评分改善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及KPS评分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患者仅CA199低于治疗前(P<0.05),CEA和CA125无显著变化(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在晚期胃癌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整体效果较好,有助于抑制肿瘤...  相似文献   

10.
郭军  王娜 《河北医药》2013,35(5):685-686
目的 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厄洛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厄洛替尼治疗,比较2组的客观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40.6%、疾病控制率75.0%,均优于对照组的32.2%和61.3%(P<0.05);生活质量上,Karnofsky评分提高及稳定,治疗组21例占71.9%;对照组18例占58.1%,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比较,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及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肯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9月到2010年10月收治的NSCLC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的吉西他滨加顺铂治疗;观察组22例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经2个周期治疗后,咳嗽、气急、血痰及胸痛等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Ⅲb期有效率、Ⅳ期有效率、1年生存率及平均存活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除此之外,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5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厄洛替尼治疗,观察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病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病情控制率92.59%高于对照组的6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52%与对照组的14.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吉非替尼的效果相对于厄洛替尼而言更好,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因此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221-223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埃克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疾病进展时间、平均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48.84%、疾病控制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91%、69.77%(P 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疾病进展时间、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皮疹、腹泻、胃肠道不适、转氨酶轻度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但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晚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控,患者耐受性好,为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孙浩  吴斌 《北方药学》2023,(6):112-114
目的:探析伊立替康结合阿帕替尼在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采集起止时间:2020年1月~2023年1月,观察对象为六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50例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均予以FOLFOX4常规化疗,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伊立替康静脉滴注治疗)和研究组(75例,伊立替康结合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疾病控制率更高(77.33%>58.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125、CA199、CEA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有下降,且研究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例,6.66%)低于对照组(14例,18.67%),P<0.05。结论:伊立替康结合阿帕替尼治疗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能控制病情,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接受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3.3%)、疾病控制率(93.3%)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为28.9%;对照组2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为51.1%,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及宿州市立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44例乳腺癌病人中20例口服阿帕替尼,24例行姑息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疗效及对口服阿帕替尼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 阿帕替尼组病人的中位总生存期(14个月)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1个月)均长于姑息治疗组(6个月,4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法,P<0.05);阿帕替尼组病人的疾病控制率(85%)远高于姑息治疗组(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4.204,P=0.003);口服阿帕替尼治疗中,不良反应多为1[KG-*3]~2级,治疗过程中无因为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停止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一线、二线及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控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应用阿帕替尼联合顺铂及紫杉醇化疗(T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TP方案治疗,观察组实施TP方案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共治疗1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癌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NSCLC患者中应用阿帕替尼联合TP方案治疗效果较佳,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68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奥沙利铂和口服替吉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阿帕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期间生存质量、疼痛和情绪指数。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32.4%(11/34),对照组为8.8%(3/34);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4/34),对照组为38.2%(13/34);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指数、情绪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较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期间的生活质量,降低疼痛和情绪指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在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中的抑制作用,并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9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及甲磺酸阿帕替尼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和高剂量组(200 mg/kg),每组6只,灌胃连续治疗14 d,治疗过程中测量肿瘤的质量和体积,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血管生成和增殖情况。观察32例晚期肾癌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甲磺酸阿帕替尼中、高剂量组裸鼠移植瘤体积缩小、质量下降,CD34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32例晚期肾癌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1.2%,客观缓解率为28.1%。不良反应大部分为1~2级,3级以上不良反应可通过停药或减量缓解症状。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肾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增殖有关,同时临床研究提示,甲磺酸阿帕替尼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多数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口服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进行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阿帕替尼组,各40例。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术后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帕替尼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口服阿帕替尼,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随访1年无进展生存率,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及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1年,阿帕替尼组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常规组(87.50%vs. 27.50%,χ2=29.463,P<0.001)。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AFP、VEGF、MMP-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阿帕替尼组低于常规组(P<0.01);2组血清TBil、ALT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Alb水平低于治疗前,但阿帕替尼组血清TBil、ALT水平低于常规组,血清Alb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阿帕替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