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新生血管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1985~1991年间8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例,采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显示新生血管对其病例进行研究。结果:病人的平均年龄55.6±8.4岁,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有淋巴结转移病人平均微血管数目为80±37.9,无淋巴结转移病人平均微血管数目为65.6±34.3,两组之间有差别(F=3.11,P<0.05)。在31例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数目为107.8±37.3,无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数目为63.9±32.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F=10.54,P<0.01),单变量生存分析显示,随着微血管数目的增加,病人的生存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新生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并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淋巴细胞的膜抗原双标记染色法及ELISA,对60例LN患者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较,活动期LN患者的CD3+CD4+细胞的比率(A组:伴肾病综合征者)为(l6.3 ±7.9)%,B组(不伴肾病综合征者)为(20.8±10.1)%]和CD16++CD56+细胞的比率[A组为(8.6±5.7)%,B组为(15.2±6.2)%明显减少;CD3+ CD8+”细胞的比率[A组为(48.3±10.7)%,B组为(35.9±9.8)%]明显增高;CD3+ CD4+ /CD3+ CD8+细胞的比值<1(A组为0.43±0.21,B组为0.87±0.25),且A组与8组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②与活动期LN患者相比较,治疗后处于稳定期的 LN患者 CD3+CD4+细胞的比率卜组为(28.8±8.l)%,B组为(32.8± 7.l)%]和 CD16++CD56+细胞的比率[A组为(18.9 ± 12.5)%,B组为(24.0±8. 9)%,以及 CD3+CD4+/CD3+CD8+细胞的比值(A组为 0.97±2.3,B组  相似文献   

3.
肺鳞癌间质内微血管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鳞癌间质内微血管与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FⅧ相关抗体,并采用LSAB法对89例手术切除的肺鳞癌微血管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组肺鳞癌微血管密度每200倍视野50.2±22.8个,无转移组为34±19.1个,有洒巴结转移组微血管腔面积为8961.8±2868.9平方象素,无转移组为4037.4±2425.3平方象素,两者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微血管密度及腔面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1998年6~9月对40例烧伤病人创面所使用的医用天年素应用功能敷料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烧伤病人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8~62岁,平均38.8±11.2岁,烧伤面积5%~22%,平均11.6%±3....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微血管数与预后因素淋巴结状态,pS2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微血管数与预后因素淋巴结状态、pS2的关系。方法:用LSAB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IBC)中的微血管数(MVC)和pS2表达。结果:在76例IBC中MVC的均数是57.82±22.22;淋巴结阳性52例中有远处转移23例,无远处转移29例,MVC分别为68.02±20.12与55.18±19.08,差异有显著性(P<0.05)。腋淋巴结阴性24例中,有远处转移9例,无远处转移15例,MVC分别为70.77±11.11与42.62±23.54,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发癌pS2阳性与阴性的病例,MVC分别为56.75±19.06与67.08±20.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VC可作为乳腺癌一项预后指标,无论腋淋巴结阳性或阴性,原发癌MVC越高越易形成远处转移;MVC与pS2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经鼻腔内窥镜蝶窦鞍区手术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经鼻内窥镜蝶窦鞍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和临床经验。方法:在20个尸头标本上观测蝶窦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结果:77.5%的蝶窦口内窥镜直接窥见,窦口距离蝶窦顶壁、外壁、蝶腭动脉孔、鞍前壁、鼻中隔后端分别为 8. 6±3. 1mm、9. 2±1. 8 mm、 11. 1±1. 6 mm、 14. 7±3. 6 mm、3. 6±0. 5mm,距离鼻小柱根部前缘 61.6 ± 3.7 mm,与鼻底夹角 31.8° ± 5. 2°。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在蝶窦外侧上隆起率分别为25%和72.5%。69%蝶窦中隔非正中位。海绵窦前、下、后间窦出现率分别是80%、55%、35%。结论:进行内窥镜蝶窦鞍区手术时注意蝶窦口、蝶窦外侧壁和蝶鞍底壁与周围结构关系,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7.
成人海马结构微血管密度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有伟  宫瑾 《解剖学报》1995,26(3):235-239
用碱性磷酸酶血管染色法对成人海马结构内微血管密度进行了形态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海马皮质各层的微血管密度,以分子层最高,以下依次为锥体细胞层和多形细胞层,而腔隙层最低。海马皮质各区和齿状回的微血管密度,以CA2区最高,CA3和CA1区居中,CA4区次之,齿状回最低。微血管直径以海马锥体细胞层最大(8.20±2.1μm),多形细胞层最小(7.12±0.9μm)。CA2区的微血管直径最大(7.59±1  相似文献   

8.
正常人消化间期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6例健康志愿者用连续灌注导管系统进行胃十二指肠测压,以了解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规律,检测时间4~6h,结果显示MMCI期持续时间127.6±56.4min,Ⅱ期为19.9±6.1min,Ⅲ期胃窦部为3.4±1.1min,十二指肠为4.6±2.0min,近端空肠为5.8±3.0,近端空肠与胃窦部比P〈0.01),由胃窦至空肠Ⅲ期收缩频率呈上升趋势,波幅明显下降。MMC平均周期为18  相似文献   

9.
肺癌患者血清NSEIRM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研究NSE在肺癌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观察的临应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对129例肺癌病人和5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检测NSE的血清含量。肺癌病人平均血清水平30.1±30.9ng/ml,良性病人平均13.4±6.2ng/ml(p<0,01),两组差异显著。肺癌病人平均阳性检出率55%,其中肺小细胞癌病人阳性率是87.5%(27/32),鳞癌和腺癌阳性率分别为47.5%和41.9%,良性病人假阳性率为35.2%。测定灵敏度为55%,特异性65.5%,准确率58.0%。肺癌病人治疗后的NSE平均水平从治疗前的62.6土50.9ng/ml降至19.4±17.6ng/ml,11例治疗有效病人血清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例治疗无效者,血清NSE水平增高。提示NSE对肺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对肺小细胞癌的诊断、疗效鉴定及预报复发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
CD3AK细胞对人卵巢癌细胞系的体外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卵巢癌盆腔引流淋巴结的淋巴细胞,经CD3单克隆抗体激活后的杀伤细胞CD3AK(CD3activatedkilercels)在体外的抗瘤作用。方法:采用卵巢癌病人盆腔引流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在体外与CD3单抗和少量rIL-2诱导并激活后,在两株人卵巢癌HO-8910、HO-8910PM细胞系上进行实验研究。将两株细胞各随机分成6组:(1)阴性对照组(A组):只加新鲜全培养液;(2)低浓度CD3AK组(B组):5×105·L-1CD3AK培养液;(3)中浓度CD3AK组(C组):1×109·L-1CD3AK培养液;(4)高浓度CD3AK组(C组):2.5×109·L-1CD3AK培养液;(5)顺铂阳性对照组(E组):含10mg·L-1顺铂培养液;(6)顺铂+CD3AK联合用药组(F组):含10mg·L-1顺铂+1×109·L-1CD3AK培养液,分别用LDH活性测定、自然杀伤率及台盼蓝活细胞计数法进行了观察。结果:CD3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两株细胞均以中浓度CD3AK细胞就显示了较好的细胞毒活性作用(P<0.01),统计学上差异有高度显著性。CD3AK细胞与顺铂联合用药时,无论在细胞增  相似文献   

11.
早期作用造血因子对人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早期作用造血细胞因子SCF、FL、IL-3、IL-6、TPO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我们用吸附单克隆抗体一磁珠分离系统富集人脐血CD34+细胞,在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扩增4周,每周取样计数有核细胞总数及集落形成细胞(CFC)数。结果表明:用磁性细胞分离议富集脐血CD34+细胞纯度为80%~87%;一些细胞因子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其联合应用的扩增作用显著高于单因于作用:SCF+FL存在下,IL-3是有效扩增有核细胞总数及CFC的关键因子了;细胞因子SCF+FL+IL-3和SCF+FL+IL-3+IL-6组合对有核细胞总数及CFC均有良好的扩增效应,培养2周时对CFC的扩增倍数分别为38.3±4.4和29.6±2.7倍,可满足成人移植及基因治疗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雌二醇增强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3月龄雌性 SD大鼠 28只,体重 200 g,分用药组(雌二醇肌注0.25 mg/kg/日)和对照组各14只,每组有9只动物用Moms水迷宫技术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另5只在用药 10天后用 Golgi-Cox染色,观察海马 CAI区锥体细胞树突棘的变化。结果:(1)用药 10天后,定位航行实验显示:后 4个时间段用药组和对照组潜伏期分别为 8. 6±3.1秒和 14.1±4.2秒,差别显著(P<0.05);Golgi-Cox染色显示对照组中段树突棘数为 19.5±2. 3,用药组为 24.8±3.2,差别显著(P<0.05)。(2)用药 30天后,用药组和对照组潜伏期分别为17.4±6.2秒和35.9±9.3秒,在原有平台像限游泳路线长度占总长度42.3±4.3%和31.7±4.6%;跨越平台次数分别为3.1次和1.6次,差别显著(P<0.05)。结论:雌二醇能增强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特别是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颈椎小关节双侧部分切除后颈椎后路钢板固定的扭转强度。方法:12 例颈椎标本(C4~7)C5~6 关节内侧切除50 % ,6 例为对照组,6 例钢板固定,测试扭转强度。结果:对照组最大扭矩17 .83 ±2 .16 N·m ,钢板组最大扭矩22 .78 ±4 .75 N·m ,其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3 例小关节突骨折,钢板组5 例螺钉孔与关节破坏边缘处发生骨折。结论:颈椎后路钢板固定可显著增大扭转强度,但螺钉孔处骨折对钢板固定强度产生较大影响。螺钉固定位置须与结构破坏部分保持3 m m 以上距离,以免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4.
人参总皂甙对大鼠海马突触影响的形态定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透射电镜观察,并用形态立体计量分析法分别测量海马CA、CA3锥体细胞上层和DG分子层突触的面密度、数密度以及单个突触平均面积(S)。实验结果显示人参总皂甙组的Sv和Nv较生理盐水组的分别增多47.68±6.63%和42.57±16.22%(P〈0.001),而S仅在CA1区明显增多(P〈0.05),表明人参总皂甙可能主要是增加海马突触的数目,但也有增加单个突触面积的作用。上述作用是人参总皂甙诱发  相似文献   

15.
158例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检测及其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58例肺癌组织进行EGFR检测。结果:非小细胞肺 EGFR阳性率为80.6%,而小细胞肺癌的EGFR均为阴性,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EGFR表达与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生物行为、肿块大小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结论:检测肺癌的EGFR有助于鉴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并认为关于EGFR可能是  相似文献   

16.
正常及内毒素休克时胆囊收缩素的肺内清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125I标记8肽的胆囊收缩素(CCK-8)和^51Cr标记兔红细胞一次通过肺循环的方法,研究了正常和内毒素性休克(ES)家兔肺对CCK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ES组肺循环时间延长,心输出量减少,肺对CCK-8的清除率正常组平均为38.95±3.40%,ES组为30.86±6.24%(x±s)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在ES时家兔肺清除CCK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口服血管生成抑制剂参一胶囊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90例非小细胞肺癌(Ⅱ~ⅢA期)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参一胶囊联合化疗组(观察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生存期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年生存率差异:1年生存率分别为82.6%、79.5%;2年生存率分别为71.7%、70.5%;3年生存率分别为54.3%、47.7%,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参一胶囊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值得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放射导向手术检测经^99mTc—MIBI标记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30例,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胸内转移淋巴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放射导向手术探测肺内和纵隔淋巴结及切除的标本,术后对常规病理为阴性的淋巴结,即假阳性进行连续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然后计算及统计学处理。结果:用放射导向手术探测淋巴结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96.9%,准确率97.42%。结论:放射导向手术比其他检测方法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更低的漏诊率,能检测出微小的转移淋巴结,指导手术廓清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肺癌p5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P53基因突变与临床之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惩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47 肺癌P53基因249位密码为突变;结果:非小细胞肺癌(NSCLS)P53基因249位密码子突变率24.24%,小细胞肺癌(SCLC)突变率为0(0/14)。P53基因249位密码了点突变与肺癌分期、组织分化、吸烟无关,与NSCLC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P53基因249位密码子突变是N  相似文献   

20.
检测了12例求治疗的活动肺结核病人和12例没有呼吸道感染的、健康的支气管肺泡准洗液(BAL)中可溶性CD14(sCD14),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HLA-DR+T淋巴细胞。检测方法:用T细胞单抗检测T细胞亚群、CD57和HLA-DR,T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法检测sCD14。检测结果T细胞亚群;CD3+病人为88±2%,对照组为85±3%,CD4+矿病人为65±5%,对照组为63±4%,CD8+病人为33±5%,对照组病人33±4%,CD57+(Leu7+)病人为4±1%.对照组为4±1%,CD4/CD8比值病人为2.8±0.7,对照组为2.2±0.3。结核病人检测结果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