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免疫组化和PCR—SSCP检测p53基因异常的一致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表达和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的一致性。方法:单克隆抗体DO-7检测8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p53蛋白表达,PCR-SSCP检测其中31例腺癌的p53基因突变。结果:85例NSCLC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58/85),31例腺癌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19/31),14例(46%)出现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p53蛋白免疫组化和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无显著相关(χ2=0.1,P=0.76),其一致率为52%。结论:p53蛋白表达并不能很好地反映p53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2.
骨肉瘤N—ras,c—myc基因异常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基因N-ras,c-myc及其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的关系,方法:South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同步检查9例人骨肉瘤N-ras,c-myc癌基因和其p21rasc-myc蛋白产物表达,结果:N-ras基因1例有为失改变,检出率11%(1/9),c-myc基因有3例为扩增改变,检出率33%(3/9),p21ras,c-myc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7例),89%(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基因的改变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性法,检测1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以及50例ras、p53基因突变。结果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3%(89例)、55.3%(83例)、29.3%(44例)。P21、p185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呈正相关(P<0.01)。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预后呈显著相关,P21与预后呈负相关。7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在两种以上蛋白共同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Ha-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突变16例(32%),p53基因突变9例(18%),均为248位点突变。Ha-ras第12位点突变随病理分级增高而增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显著相关(P<0.05)。ras基因、p53基因突变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ras基因、p53基因突变患者死亡率高于无突变患者。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在ras基因及p53基因共同突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53、ras基因在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诱发大鼠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对大鼠正常腺胃粘膜、癌前病变和胃腺癌组织中p53,ras基因的表达和突变进行检测。结果p5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20/40只),正常和癌前病变组织中为阴性;ras蛋白(p21)癌前病变组织中阳性率为44%(23/52只),在癌组织中为23%(9/40只)。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为45%(18/40只),非癌组织为阴性。癌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中均未发现ras基因突变。结论在MNNG诱发大鼠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ras基因的激活是一早期事件,可能参与了癌的发生过程,而p53突变则主要与胃癌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和dsDNAcyclesequencingsystem技术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系LTEp-a_2和hLA中N-ras癌基因及p53抑癌基因外显子5、7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N-ras突变热点第12、13、61密码子未见异常。p53抑癌基因第154密码子均发现GGC→GTC突变(Gly→Val变异)。经光盘检索(美国Silverplatter公司提供的CO-ROMMEDILINE)分析了1988~1993年间的专题文献,尚未见肺癌p53基因第154密码子突变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肠腺癌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与p53基因cDNA突变间的相互关系和意义。方法:对100例新鲜大肠腺癌组织采用PAb240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检测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RT-PCR-SSCP检测p53基因cDNA突变,并比较它们间相互关系。结果:100例大肠腺癌中,76例PAb240单抗阳性(76%),51例p53基因cDNA突变阳性(51%);PAb240单抗反应与p53基因cDNA突变比较,两者皆阳性49%,两者中一者阳性29%,两者皆阴性22%(P<0.0001)。结论:p53基因cDNA突变与其基因蛋白产物结构改变高度吻合,大肠腺癌p53基因mRNA(cDNA)突变是参与和影响突变型p53基因蛋白结构改变和生物学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53、ras基因在亚硝基胍诱发大鼠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怀分析(PCR-SSCP)技术对大鼠正常腺胃粘膜、癌前病变和胃腺癌组织中p53、ras基因的表达和突变进行检测。结果P53蛋白在癌组织 的了性表达率为50%,正常和癌前病缲为阴性;ras蛋白癌前病变组织中阳性率为44%,在癌组织中为23%。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为45%,非  相似文献   

8.
大肠腺瘤与腺癌P21,P53,P185蛋白表达及ras,p53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免疫组化及PCR-RFLP法检测30例大肠腺瘤、74例大肠腺癌及癌旁粘膜P21、P53、P185蛋白表达及ras、p53基因突变。结果表明,大肠腺瘤P21、P53蛋白阳性率(53.3%,27.6%)高于癌旁粘膜(P<0.01),二者过度表达与腺瘤恶性倾向有关。大肠腺癌P21、P53及P185蛋白阳性率(72.9%,37.8%,47.2%)皆高于腺瘤I级不典型增生(P<0.01,P<0.05及P<0.05)。9例腺瘤,40例腺癌存在两种以上蛋白表达,共同表达与腺瘤恶性倾向及腺癌预后有关。大肠腺瘤及腺癌ra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6.7%及41.9%,ras基因突变与腺瘤恶性倾向有关。大肠腺瘤及腺癌p53基因248位点突变率分别为3.3%及14.9%。6例腺癌存在两种基因突变,两种基因协同突变与大肠癌预后有关。提示ras、p53及c-erbB-2基因改变均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肝癌组织中ras,c—myc,c—erbB—2和p53的蛋白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的发病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肝癌细胞组织及其38列癌旁中癌基因ras,c-myc,c-erbB-2和抑癌基因p53基蛋白达作定位研究,结果:在癌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8.7%,67.4%,47.8%和20.4%,癌旁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4.2%,47.4%,42.1%和7.9%,rasp21蛋白位于肝细胞和肝细胞的胞浆内c-erbB-2蛋白位于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胞浆  相似文献   

10.
c─erbB─2、ras p21及p53在大肠癌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8例大肠癌连续切片进行c─erbB─2、rasp21及p533种癌相关基因产物的免疫组化ABC法及APAAP-IGSS双重标记研究,结果表明:(1)癌相关基因c─erbB─2、rasp21和p53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分别为50.2%(25/48)、43.8%(21/48)和54.2%(26/48);癌旁粘膜分别为25%(12/48)、18.8(9/48)和20.8%(10/48);而在"正常"结肠粘膜则分别为12.5%(6/48)、6.3%(3/48)和0.(2)有2种以上癌相关基因产物同时表达者在癌组织中有26例(54.2%).在癌旁粘膜有5例(10.5%),而在正常粘膜则未见有2种癌相关基因同时表达,(3)癌组织中c─erbB─2+p21、c─erbB─2+p53、p21+p53及c─erbB─2+p21+p53同时表达者分别为2.1%、12.5%、16.7%及22.9%,(4)APAAP-IGSS双重免疫标记结果表明,单一癌细胞可同时表达2种癌基因产物。上述结果提示:c─erbB─2、rasp21及p53可能与大肠病的发生有关,三者在大肠病的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因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技术的诞生是基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它以一种全面、综合、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研究生命现象。同时,它还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大方法学突破,也是新药开发筛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BMD)一类发病率较高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DMD基因庞大,突变机制复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DMD基因及其所编码aystrophin蛋白的认识不断深入,探索更简便、准确、经济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成为目前对DMD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对DMD基因、突变与表型关系的研究进展,以及突变检测技术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用化学法全合成降钙素的基因。基因全长113碱基对。采用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整个基因分为6个片段合成。用T~4DNA连接酶一次连接成功,序列分析证明合成的基因序列与设计的一致。  相似文献   

14.
基因定量检测已经成为研究基因组变异以及由于基因重组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大片段的基因组的重复和缺失可以引起致病突变。使用PCR和测序等定性检测方法很难探测到杂合状态的缺失和重复,因此探寻高效、可靠、灵敏的基因定量检测方法是当务之急。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相继出现了一些自动高效的技术方法。现在可用的基因定量方法大致可以分成3类:DNA印迹技术,细胞遗传学方法和以PCR扩增为基础的定量。本文对基因定量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探讨其优缺点以期对定量研究方法的选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m albinism,OCA)患者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和P基因的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manee liquia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对3例患者的眼皮肤白化病Ⅰ、Ⅱ型相关基因(TYR和P基因)的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并对DHPLC检出的突变样本进行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以验证该突变.针对未见报道的新突变,筛查100名表型正常的无关个体,排除多态的可能.结果 在3例患者中检测出两种P基因突变,未检测到TYR基因突变.其中,患者1的P基因第13外显子发生杂合突变T450M;患者2的P基因发生两个杂合突变,分别是第13外显子T450M和第23外显子G775R;患者3的P基因第23外显子发生杂合突变G775R.P基因第13外显子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显示,患者1、2均出现杂合突变T450M导致的Oli I酶切位点部分消失,100名表型正常的无关个体未检出该突变;经检索,T450M为一未见报道的新突变.结论 联合应用PCR、DHPLC、DNA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的方法可有效的对白化病进行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基因枪转导K-RAS突变特异性反义基因对胰腺癌细胞K-RASP21蛋白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枪技术,将反义基因转导入宿主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观察K-RAS突变特异性反义基因转导后ASPC-1、MiaPaCa-2和BxPC-3三种人胰腺癌细胞系K-RASP21蛋白的变化。结果转导K-RAS突变特异性反义基因后,AsPC-1和MiaPaCa-2胰腺癌细胞的K-RASP2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xPC-3胰腺癌细胞的K-RASP2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突变特异性K-RAS反义基因经基因枪有效转导后,可用于胰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一个近亲婚配家系中的一种P基因新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DNA水平上对1个有2例患者的姨表兄妹近亲婚配家系中的眼皮肤白化病患者进行分型诊断。方法用PCR扩增先证者P基因及TYR基因各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及3'端和5'端非翻译区,以DNA序列测定技术检测基因突变,以DNA测序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检测该家系其他成员及群体中正常人的相应基因位点。结果先证者和其白化病妹妹为P基因A787T突变纯合子,其父母和表型正常的弟弟均为A787T突变杂合子。先证者TYR基因未见突变。群体中102名表型正常者中无A787T突变等位基因。结论在基因水平确定我国存在眼皮肤白化病Ⅱ型,同时发现了一种P基因病理性新突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基因枪转导K-RAS突变特异性反义基因对胰腺癌细胞K-RAS P21蛋白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枪技术,将反义基因转导入宿主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K-RAS突变特异性反义基因转导后AsPC-1、MiaPaCa-2和BxPC-3三种人胰腺癌细胞系K-RAS P21蛋白的变化。结果转导K-RAS突变特异性反义基因后,AsPC-1和MiaPaCa-2胰腺癌细胞的K-RAS P2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xPC-3胰腺癌细胞的K-RAS P2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突变特异性K-RAS反义基因经基因枪有效转导后,可用于胰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Kuno  Goro  Chang  Gwong-Jen  Tsuchiya  K. Richard  Miller  Barry R. 《Virus genes》2001,23(2):211-214
Thogoto virus is a tick-borne member of the family Orthomyxoviridae. Previously,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in antigenic relationship by cross-neutralization test, all virus strains were concluded to have derived from the same origin. In this study, we obtained partial gene sequences of 4 genes (PB1-like protein, PA-like protein, glycoprotein, and nucleoprotein) of 8 Thogoto virus strains isolated in Africa, Asia, and Europe and studied the genetic variation and phylogeny. Unrooted phylogenetic trees created by both neighbor-joining an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s based on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for 4 genes were mostly similar and revealed two lineages, Euro-Asian and African. Intra-lineage nucleotide sequence variation was greater in the Euro-Asian lineage than in the African lineage for all 4 genes. Furthermore, for the strains of Euro-Asian lineage, variations for two genes associated with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activities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for glycoprotein or nucleoprotein gene, based on both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 differences as well as on synonymous and nonsynonymous differences, indicating greater mutation rates for the polymerase activity genes in these strains.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克隆人肺癌相关抗原基因ALT04ag 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生物信息学特性及转化活性进行初步探讨。采用5'RACE实验程序克隆靶基因全长cDNA,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序列进行初步分析,以细胞生长曲线、FCM分析及RT-PCR技术分别观察重组。ALT04ag表达质粒转染细胞的生长特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ALT04ag cDNA序列全长1115bp,含有编码194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架,计算预测其分子量为21KD,等电点为5.51。该序列登录Genbank(AF026816)时未发现同源序列(2001-1-30)。该基因转染的细胞有ALT04ag基因表达,ALT04ag基因表达可上调c-myc基因表达及加速细胞增殖速率,但对bcl-2及p53基因表达无影响,提示ALT04ag基因表达可能是细胞癌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为探索人肺癌诊断及治疗的分子靶标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