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浅谈生理性恶露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露一词,出自《肘后备急方》,中西医皆用之,其义基本相同。产后恶露的多少有无、正常与否,是诊治产后各种疾病的首要问题。《女科经纶》曰“凡看产后病,须问恶露多少有无。夫新产恶霸,属养胎余血,杂浊浆水,儿既产,如气血旺者,恶露随之而下,如气血弱者,阻碍小腹为病”,《医宗金鉴》说“产后恶露,乃裹儿污血,产时当随胎而下”,《女科秘要》曰“产后儿下地时,恶露随下,则腹无块痛,而自然舒畅”,均说明产后恶露是恶血浊败应该去尽。故恶露  相似文献   

2.
中医杂志1980年第10期读者园地曾刊登一文,从体例上分析《傅青主女科》后附“产后编”与全书不同,认为系非傅山所作,并考证系将清·倪枝维《产宝》(1728年)混编在内而成。笔者认为“产后编”的主  相似文献   

3.
略论傅山在《傅青主女科》中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山(公元1607~1684年)是明末清初的医家.他精于医理,勤于临床,医术精湛,尤长于中医妇科.其著作有《霜红龛集》、《洞天奥旨》、《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产后编》等.《傅青主女科》为其代表作,流传较广.《女科》对带下、调经、血崩、种子以及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均有辨证简要的论述,其体例仿《妇人大全良方》,先论后方,辨证施治不  相似文献   

4.
著名妇科医学家傅山著《傅青主女科》,辨证精详,立论新特,有些方剂很有效验,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该书由《女科》上下卷、《产后编》上下卷二部合编。通观全书。《女科》善用柴胡,《产后编》喜用生化汤。拙作就《女科》善用柴胡作初步探析如下。《女科》上下卷计77条80症83方,用柴胡方剂达15方,治疗6门15症。其中与白芍配伍的逍遥法有11方治疗带下、血崩、调经、难产、产后5门11症。仅调经门就有平肝解郁、温经摄血、定经、加味四物,宣郁通经和益经汤等6方。与参芪配伍补脾益气升清有4方,用于不孕、妊娠和正产胞衣不  相似文献   

5.
生化汤源出竹林寺女科秘传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化汤为治疗妇人产后诸疾名方,一般认为其出处为《傅青主女科·产后编》,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现抛砖引玉,作一粗浅的考证。一、生化汤非《产后编》首载,更非傅青主创订学术界对《傅青主女科》一书历来颇多异言。王孟英曾言,该书“文理粗鄙,剿袭甚多,误信刊行,玷辱...  相似文献   

6.
《傅青主女科》是一部较有影响的中医妇产科著作。作者傅山(1607~1684),字青主,号公他,山西省阳曲县(今太原)人,是我国明末清初的医学家,也是杰出的爱国思想家、反清活动家、文学艺术家。目前通行的本书刊印本包括《女科》和《产后编》两部分。《女科》分上下两卷,共列带下、血崩、调经、妊娠,产后等十门,计八十证、八十三方,先论后方,按条排列。《产后编》也分上下两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后方证宜忌及产后诸证治法三篇,共列四十二证,书末另  相似文献   

7.
《秘传女科》是一部妇科临床孤本医籍,成书于1661年,由明末清初河北医家周震撰著.全书共二卷、25篇,介绍经、带、胎、产治疗经验与方药,论及产前产后病证尤为详细.尚存清光绪四年初刻本,国内仅三家图书馆有藏.因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秘传女科》整理任务,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考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傅青主女科》《妇科心法要诀》中所载产后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傅青主女科》《妇科心法要诀》中所记载的产后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常用药物是当归、川芎、甘草、人参、白术、炮姜、黄芪、桃仁;《妇科心法要诀·产后门》常用药物为当归、人参、甘草、白术、川芎、熟地黄、茯苓、白芍。得到了常用药物组合以及药物规则。四气分析发现温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五味分析发现甘、苦、辛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归经分析发现归脾经药物最多,其次是心、肝经。结论:《傅青主女科·产后编》核心药物为生化汤化裁而来,《妇科心法要诀·产后门》的核心药物为八珍汤化裁而来。  相似文献   

9.
正《大全》曰:儿枕者,由母胎中宿有血块,因产时其血破败,与儿俱下则无患。若产妇脏腑风冷,使血凝滞在小腹,不能流通,令结聚疼痛,名曰儿枕痛。胎以食母之血,十月满足,余血结成块,俗呼为儿枕。欲产时,血块先动,败血裹其子,是以难产。——摘自清·萧埙《女科经纶·产后证上·产后小腹痛属血滞名儿枕痛》  相似文献   

10.
新发现的《临产须知》三卷初刻于道光乙酉(1825年),托名“傅青主先生秘传”,早于《傅青主女科》两年,本文认为《临产须知》非傅山所撰,对考证署名傅山的诸多医书如《产科四十三症》、《产后编》、《大小诸症方论》、《傅青主女科》之伪托真相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发现的《临产须知》三卷初刻于清道光乙酉年(1825年),托名“傅青主先生秘传”,早于《傅青主女科》2年.本文认为《临产须知》非傅山所撰,对考证署名傅山的诸多医书如《产科四十三症》、《产后编》、《大小诸症方论》、《傅青主女科》之伪托真相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化汤在妇科临床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化汤是治疗妇科产后恶露不行的代表方,最早出自萧山竹林寺的《女科秘要》,至清代《傅青主女科·产后编》收录而得以广泛流传。时至今日,生化汤不仅用于妇科,在其他科也广泛应用。现将近10年来生化汤在妇科的临床应用概述如下。一、妊娠病1宫外孕郭氏等[1]治...  相似文献   

13.
王惠珍 《中医杂志》2001,42(12):758-758
“新产”一词出自《金匮要略·产后病脉症篇》:“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除此外,在产后病脉症篇中张仲景均称之为“产后”。由此可见,张仲景对“新产”一词,是有别于“产后”。然而,“新产”为产褥期的哪一时期,一至五版《中医妇科学》教材尚未提及,而六版教材则提及“目前根据临床实际,倾向将产后7天以内称为新产后”。由于《金匮要略》一书以竹简载之,用词简练,故难免有未能明示之处,而让后人费解。对于“新产”一词,查诸多《金匮》注解,大多一带而过,多将新产与产后混为一谈。清·严鸿志于《女科证治约旨》一书中云:“妇人产后三候内当属新产,三候外百日内当属产后。”则较为明确将新产与产后区分开,并确定三  相似文献   

14.
《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为清代傅山所著,是一部非常切合实用的妇产科专著。全书分上下2卷,附《产后编》2卷,论述了100多种妇产科疾病的证治,其用药纯和,疗效卓著,流行甚广,影响极大,备受推崇,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就其论治产后病的特色试作探析。  相似文献   

15.
略谈痛经     
正世界上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男女共患,但和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属于特例,为此而产生了男科与女科。女科,在近代更习惯称妇科,其主要治疗范畴是经、带、胎、产:经指月经病,如痛经、崩漏等;带即带下病,如白带异常;胎是指妊娠相关病症,如不孕、妊娠呕吐、妊娠水肿、胎漏下血、滑胎等;产是产后疾病,比如恶露不净、产后发热等。也有人把月经、带下病都合并在经病里,将妇科主治范  相似文献   

16.
罗元恺 《新中医》1993,25(6):12-13
保产无忧散见于《傅青主女科·产后编》,生化汤首见于《景岳全书·妇人规古方》,两方均普遍流行于民间,广为使用,前方应用于妊娠晚期及分娩之前,后方用于新产之后。保产无忧散又名保产无忧方、神验保生无忧散,俗称十二太保,加1味黄芩则称十三太保(《景岳全书·妇人规古方》亦有保生无忧  相似文献   

17.
龙仁杰 《新中医》1990,(2):52-53
《傅青主女科》是我国妇科中独树一帜的医学著作,对妇科经、带、胎、产诸疾论述颇详。制方七十余前,其中约三分之一论及肝郁证治,带下、血崩、调经、经闭、种子、妊娠、产后,下乳等无不从肝郁立论。其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有独到之处。至今仍有指导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妇科书籍中,绝大多数医家治疗产后病者。皆重用温补之药,大忌寒凉之品,即使产后发生了热性病变,用药也反对寒凉。如《丹溪心法》说:“产后无不一虚,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证以末治之。”《傅青主女科·产  相似文献   

19.
<傅青主女科>为妇科经典专著,全书含经带胎产诸证77证,用丹皮16证,其主要应用于带下、血崩、调经、不孕、小产、正产、产后等妇科各证之中.  相似文献   

20.
用计量化方法探讨《傅青主女科》方药特点及作者真伪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尝试引入多种方药统计量,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傅青主女科》(简称《女科》)方药及其他借以比较的几类方药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女科》方药的主要特点是:选药简约,构方奇巧;善施补药,突出补血,推重肝肾;制方量宏力专,遣药主次跌宕,饶于变化。并提示,《女科》方药具典型北方流派特征,内蕴灵性超越古今,极富神韵,从而推论其作者非傅山莫属。至于《女科》所附《产后编》,其方药宗于南派,而灵性变化近乎《女科》,当属陈远公仿效傅氏法则、参合己意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