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机械压力敏感性瞬时受体电位C1蛋白(TRPC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阐述TRRC1蛋白参与COPD气道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择欲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4例作为非手术组,根据COPD诊治指南分为轻中度COPD患者(COPD组)40例和无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对照组)24例。分别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其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得到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TRPC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分析BALF中TRPC1表达量与FEV1%pred、FEV1/FVC、MMP-9及TGF-β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选取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肺组织标本17例作为手术组,其中COPD组8例和对照组(无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9例。高分辨CT下测量同一部位支气管重塑指标,测定壁厚与外径比率(TDR%)、气道壁面积占总横截面积比(WA%),对比气道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RPC1蛋白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分布特点,采用Imagepro-plus 6.0软件比较COPD组与对照组气道上皮细胞中TRPC1蛋白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TRPC1表达水平。分析气道支气管上皮细胞中TRPC1表达水平与TDR%和WA%的相关性。结果: 非手术组患者肺功能,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患者FEV1%pred和FEV1/FVC均下降(P<0.05),TRPC1、MMP-9和TGF-β1表达水平升高(P<0.05)。偏相关分析,COPD组TRPC1表达水平与FEV1%pred(r=-0.34,P=0.002)和FEV1/FVC(r=-0.38,P=0.004)呈负相关关系,与MMP-9(r=0.36,P=0.004)和TGF-β1(r=0.61,P=0.00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手术组组织标本中TRPC1蛋白主要分布于支气管上皮细胞腔内侧,表达于柱状细胞或杯状细胞胞浆内;其中COPD组累积光密度(IOD)/面积(area)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OPD组支气管黏膜上皮内TRPC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偏相关分析,COPD组TRPC1表达水平与TDR%(r=0.59,P=0.002)和WA%(r=0.60,P=0.002)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OPD患者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中TRPC1被激活并高水平表达,并与肺功能受损程度、气道重塑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感知压力的TRPC1通道可促进COP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取Ⅳ期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1×10-6mol·L-1)组、HGF(8 μg·L-1)组和AngⅡ(1×10-6mol·L-1)+HGF(8 μg·L-1)组。采用CCK8法检测HK-2细胞增殖情况,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HK-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1),HGF组HK-2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AngⅡ+HGF组HK-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 HK-2细胞中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HGF组HK-2细胞中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 AngⅡ+HGF组HK-2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 与AngⅡ 组比较,AngⅡ+HGF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AngⅡ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而促进TEMT, HGF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而抑制TEMT,HGF可能介导AngⅡ抑制HK-2细胞增生及促进TEMT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慢加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重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白细胞介素22(IL-22)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33例CHB中度患者(CHB中度组)、21例CHB重度患者(CHB重度组)、16例重型肝炎患者(重型肝炎组)、1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40例HCC患者(HCC组)的临床资料。RT-PCR半定量分析各组研究对象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IL-22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重要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B中度、CHB重度和肝硬化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重型肝炎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0);HCC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CHB重度组患者和重型肝炎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与总胆红素(T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383,P=0.043;r=-0.619,P=0.028);HCC组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64,P=0.000)。结论: 慢性乙肝重症化过程中,患者PBMCs中IL-22mRNA表达水平低下提示肝细胞再生障碍,且IL-22mRNA表达水平与TB一样能够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IL-22可能对HCC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信使RNA(NLRP3 mRNA)、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F-κB)、降钙素原(PCT)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47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未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47例及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47例,以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47),抽取4组受检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液NF-κB和PCT表达,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NLRP3 mRNA的表达;采用肺功能仪检测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及AECOPD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受检者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采用超声心动仪测量AECOPD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和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受检者的肺动脉高压、右心房径及右心室径。结果 受检者外周血PCT、NLRP3 mRNA、NF-κB水平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尼氟灭酸(NFA)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乳鼠海马细胞,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细胞的形态变化。将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含1%血清培养液)、CoCl2损伤组(含200 μmol·L-1NFA等体积培养液)和不同浓度NFA组(在CoCl2损伤组基础上加入20、40、80 μmol·L-1 NFA)。MTT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海马神经元调亡率, ELISA法检测神经元培养液上清中相关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和缺氧相关蛋白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海马神经元在培养7 d后形态规则,突触相互交织形成网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oCl2损伤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CoCl2损伤组比较,20、40和80 μmol·L-1NFA组神经元存活率升高(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oCl2损伤组神经元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与CoCl2损伤组比较,20、40和80 μmol·L-1NFA组神经元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下降 (P<0.05或P<0.01)。ELISA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oCl2损伤组神经元培养液上清中HIF-1α、caspase-3 和Bax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CoCl2损伤组比较,20和40 μmol·L-1 NFA组神经元培养上清中HIF-1α、caspace-3 和Bax表达水平下降,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NFA可以降低CoCl2对海马神经元的缺氧损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HIF-1α的表达、下调Bax/Bcl-2及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10 μg·L-1 TGF-β1作用1、2和6 h(分别为TGF-β1 1 h组、TGF-β1 2 h组和TGF-β1 6 h组),并设对照组(不加TGF-β1),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Smurf1和Smur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RC-5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加入TGF-β1或siRNA)、TGF-β1组 (10 μg·L-1 TGF-β1)、Control siRNA转染组(10 μg·L-1TG F-β1+Control siRNA)和Smurf2 siRNA转染组(10 μg·L-1 TGF-β1+Smurf2 si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α1(COL1A1)的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Smad7、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TGF-β Ⅰ型受体(TβRⅠ)、Smad2和Smad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TGF-β1组细胞中Smurf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水平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各TGF-β1组细胞中Smurf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TGF-β1组比较,Smurf2 siRNA组细胞中Smurf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中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TGF-β1组比较,Smurf2 siRNA组细胞中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和Smurf2 siRNA组细胞中Smad7和SnoN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而Smurf2 siRNA组和TGF-β1组细胞中Smad7和SnoN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中Smad7和Sno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TGF-β1组比较,Smurf2 siRNA组细胞中Smad7和Sno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和Smurf2 siRNA组细胞中TβRⅠ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Smurf2 siRNA组和TGF-β1组细胞中TβRⅠ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中Smad2和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murf2可能通过泛素化降解Smad7和SnoN,参与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其促进TGF-β1活化肺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100A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COPD患者(COPD组)和同期体检健康的31例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受试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和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2组受试者PBMC中S100A10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受试者PBMC中S100A10蛋白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受试者PBMC各细胞亚群中S100A10蛋白相对表达量,分析COPD患者PBMC中S100A10 mRNA表达水平与FEV1%pred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患者的FEV1%pred、FEV1/FV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正常甲状腺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腺体内血流和血管变化情况,阐明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诊断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血流的价值。方法: 选取55例Graves病患者作为病例组,3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全部受检者行甲状腺三维超声检查。使用QLAB软件系统对存储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参数。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病例组患者甲状腺VI、FI、VFI与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24小时吸碘率最高值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患者甲状腺两侧叶对应同部位VI、FI和V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甲状腺同侧叶腺体对应部位VI、FI和V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同侧叶甲状腺腺体VI、FI和VFI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患者左叶甲状腺VI、FI、VFI与FT3呈正相关关系(r=0.65,r=0.34,r=0.65,P<0.05或P<0.01);病例组患者左叶甲状腺VI、FI、VFI与FT4呈正相关关系(r=0.45,r=0.47,r=0.46,P<0.05);病例组患者左叶甲状腺VI、VFI与TSH呈负相关关系(r=-0.51、r=-0.54,P<0.05),FI与TSH无相关关系(r=-0.31,P>0.05);病例组患者左叶甲状腺VI、FI、VFI与24小时吸碘率最高值呈正相关关系(r=0.67,r=0.68,r=0.69,P<0.05)。结论: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观、立体和定量地评价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血流变化情况,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腺体内血流弥漫性增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与肺功能、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邯郸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预后情况将观察组患者又分为死亡组(n=37)和存活组(n=65)。观察组患者于入院第2天、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当日采用肺功能仪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Pred)的百分比(FEV1%/Pred)、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观察组患者于入院第2天清晨、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当日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约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中NLRP3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NLRP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EV1%/Pred和FEV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患者血清中NLRP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静脉血清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表达的特点,阐明ABCA1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同期住院、年龄、孕周无明显差异的子痫前期患者40例(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度、重度组)及正常妊娠者20名,采用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3组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清中ABCA1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表达水平的差异。原代分离并培养上述3组研究对象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采用荧光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检测内皮细胞的单层屏障功能;采用MTT法检测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NO)合成能力;计算OX-LDL/ABCA1比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子痫前期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清中ABC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OX-LDL表达水平及OX-LDL/ABCA1比值明显升高(P<0.05);ABCA1与OX-LDL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681,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子痫前期组患者通过单层内皮细胞的BSA水平明显升高(P<0.05),内皮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内皮细胞分泌NO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病情越严重,上述改变越明显。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中OX-LDL/ABCA1比值与通过内皮细胞的BS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91,P<0.05),与内皮细胞的增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r=-0.812,P<0.05),与内皮细胞中NO水平也呈负相关关系 (r=-0.635,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ABC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引起氧化应激,OX-LDL和ABCA1表达失衡,这与全身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可能是参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次数和持续时间的影响,及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65岁以上稳定期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简单随机分组随机分为NPPV组和无NPPV组。NPPV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2组均检测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CRP和IL-6水平,检查肺功能、动脉血气、6 min步行距离(6MWD),记录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SGRQ)。所有病例跟踪随访12个月。 结果 12个月后,NPPV组吸药前后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动脉氧分压(PaO2)、SGRQ、6MWD较无NPPV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PPV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COPD急性加重次数、加重持续时间、BNP较无NPPV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PPV组CRP、IL-6分别低于无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与CRP、IL-6、COPD严重程度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与吸药前、后FEV1% pred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OPD急性加重次数和未应用无创通气及COPD严重程度有关。 结论 NPPV耐受性较好,降低了COPD加重次数和持续时间,其原因可能和CRP、IL-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炎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黄岩医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56例,将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后,比较2组肺功能(FEV1、FEV1%、FEV1/FEVC)及动脉血气(PaO2、PaCO2)、炎症因子(TNF-α、IL-8、ICAM-1)及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2组FEV1、FEV1%、FEV1/FVC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O2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PaCO2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8、ICAM-1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能够降低稳定期COPD患者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因素,为患者临床预后改善及病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4年3月就诊的266例OSAHS患者,按照是否合并COPD将患者分为单纯OSAHS组186例、重叠综合征组80例,统计并记录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值、OSAHS患者病情分级、是否吸烟、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合并脑血管病,并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动脉血气分析(PaCO2、PaO2)。 结果 经单因素比较,2组患者在年龄、BMI、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OSAHS分级、吸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9个因素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3.180)、FEV1/FVC(OR=3.168)、吸烟(OR=2.803)以及PaO2(OR=1.870)四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OSAHS患者并发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肥胖、肺功能损伤、吸烟以及低氧血症是影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缺损及肺组织T淋巴细胞聚集导致的免疫失衡,会影响COPD的发生和发展。人体胃肠道与呼吸道具有典型的黏膜结构,通过共同免疫系统相联系。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痰热证急性加重-稳定期大鼠对部分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选取SPF级SD大鼠60只,采用EXCEL RAND函数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稳定期(COPD)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采用香烟烟雾及热暴露联合鼻腔内滴注脂多糖溶液方法制备COPD痰热证急性加重-稳定期大鼠模型。急性加重期干预8 d,西药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0.027 g·kg-1·d-1和硫酸沙丁胺醇片0.41 mg·kg-1·d-1,中西医结合组给予通塞颗粒7.2 g·kg-1·d-1、盐酸莫西沙星片0.027 g·kg-1·d-1和硫酸沙丁胺醇片0.41 mg·kg-1·d-1;稳定期干预14 d,西药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片0.41 mg·kg-1·d-1,中西医结合组给予补肺益肾方4.42 g·kg-1·d-1和硫酸沙丁胺醇片0.41 mg·kg-1·d-1;对照组、COPD组及AECOPD组全程灌胃0.9%氯化钠溶液2 ml/d。干预结束后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3)、FEV0.3/FVC,肺、肠组织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CD3+和CD4+表达水平。结果FVC、FEV0.3、FEV0.3/FVC、肺肠sIgA及肺CD3+表达水平,COPD组低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低于COPD组(P<0.05),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高于AECOPD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通过提高大鼠肺组织和肠组织的sIgA和CD3+、CD4+的表达水平,修复肺组织和肠组织的免疫屏障功能,从而为COPD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单纯性慢阻肺与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50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和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FVC方面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t=9.145,P=0.000),单纯慢阻肺患者FVC值高于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在FEV1/FVC方面,单纯慢阻肺患者低于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t=-4.532,P=0.033)。在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t=-1.536,P=0.163);在胸痛、痰中带血、肺不张和胸腔积液的比较中,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人数多于单纯慢阻肺患者,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χ2=7.019,P=0.008;χ2=10.688,P=0.001;χ2=5.814,P=0.016;χ2=4.110,P=0.043)。结论 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的肺功能较单纯慢阻肺患者有显著降低,当慢阻肺患者出现胸痛、痰中带血、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临床表现时应该高度警惕肺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状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阻塞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高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所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进行分组,对两者比值≥50%作为轻中度组55例,两者比值<5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调查其是否再入院,并根据患者是否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82例)和非再入院组(12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  结果  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共82例(39.42%),其中再入院次数为1次者共58例(27.88%),再入院次数≥2次者共24例(11.54%)。2组在年龄、吸烟指数、高血压、冠心病、中低强度日均活动时间、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家庭氧疗、规律服药、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家庭照顾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低强度日均活动时间(<2 h)、FEV1%Pred<50%、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家庭照顾能力下降是影响COPD急性加重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1年内1次再入院组与≥2次再入院组患者在年龄、中低强度日均活动时间、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FEV1%Pred、家庭照顾能力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COPD急性加重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率较高,中低强度日均活动时间、FEV1%Pred、前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家庭照顾能力是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通塞颗粒对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炎症细胞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7组:对照组、COPD稳定期模型组、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组、通塞颗粒高剂量组、通塞颗粒低剂量组、氨茶碱组、葶贝胶囊组,各10只.以反复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方法建立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以灌胃生理盐水,每日2次.通塞颗粒高、低剂量组、氨茶碱组、葶贝胶囊组分别给以中药通塞颗粒5g/(kg·d)、中药通塞颗粒2.5 g/(kg·d)、氨茶碱2.3 mg/(kg·d)、中药葶贝胶囊0.476g/(kg·d)灌胃,每日2次,给药时间为1周.观察通塞颗粒对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显示急性加重期模型组高于空白组和稳定期模型组(P<0.01,P<0.05);高剂量组低于氨茶碱组(P<0.0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显示高剂量组低于葶贝胶囊组(P<0.05).高、低剂量组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1,P<0.05);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显示稳定期模型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低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1);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5,P<0.01)和葶贝胶囊组(P<0.01,P<0.05);高剂量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明显低于氨茶碱组(P<0.01).造模各组大鼠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V)、FEV0.3/FVC和呼气峰流速(PEF)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急性加重期模型组、通塞颗粒低剂量组、葶贝胶囊组、氨茶碱组Vt、MVV、FEV0.3/FVC%和PEF均明显低于稳定期模型组(P<0.01).通塞颗粒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氨茶碱组Vt明显高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5),通塞颗粒高剂量组MVV、FEV0.3/FVC和PEF均明显高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5),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均低于急性加重期模型组(P<0.05);通塞颗粒高剂量组Vt、MVV明显高于葶贝胶囊组(P<0.05),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明显低于葶贝胶囊组(P<0.05).结论 通塞颗粒有一定抑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和抗感染作用,能够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模型组的肺通气功能,其作用明显优于中药葶贝胶囊.  相似文献   

19.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肺功能是确诊COPD的必要条件。但是常规肺功能仪不适用于社区大量体检。近年来国内外推荐使用便携式肺功能仪用于COPD筛查和管理。但其与常规肺功仪能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尚缺乏相关数据支持。目的探讨便携式COPD-6肺量计筛查社区老年高危人群早期COPD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费体检的60岁及以上且具有COPD高危因素人群为研究对象,均行肺功能检查。对研究对象行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p)、第6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6)、第6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6%prep)、FEV1/FEV6。以FEV1/FEV6<80%为初筛阳性,研究对象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使用便携式COPD-6肺量计复测肺功能,同时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以常规肺功能检测FEV1/用力肺活量(FVC)<70%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FEV1/FEV6最佳截断值,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价便携式COPD-6肺量计的诊断价值。结果382例体检者共有97例符合质控要求的COPD初筛阳性者,再以支气管舒张后FEV1/FVC<70%为持续气流受限诊断标准,共检出COPD患者75例。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1,P=0.703);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1%pred分别与常规肺功能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352、-1.429,P=0.396、0.058)。支气管舒张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1%pred与常规肺功能检测FEV1%pred呈正相关(r=0.969,P<0.05)。支气管舒张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6%pred与常规肺功能检测FVC%pr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0,P=0.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653,P<0.05)。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便携式COPD-6肺量计检测FEV1/FEV6与常规肺功能检测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5,P=0.084),但两者仍呈正相关(r=0.871,P<0.05)。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当FEV1/FEV6截断值<71%时,根据ROC曲线计算得出约登指数最大为57.9%,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7.9%,阳性预测值为90.6%,阴性预测值为48.5%;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当FEV1/FEV6截断值<75%时,约登指数最大为75.5%,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5.5%,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58.3%。结论FEV1/FEV6作为筛查老年高危人群中COPD的指标是可行的,推荐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用FEV1/FEV6<71%,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用FEV1/FEV6<75%作为筛查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的血浆多巴胺、炎症因子、肺功能及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多巴胺在针刺调控COPD慢性炎症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2只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假针刺组、针刺组(n=8)。后3组大鼠采用香烟烟熏和脂多糖复合法诱导8周制备COPD模型。自第7周起,烟熏前针刺组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穴(ST 36)、假针刺组电针双侧足部非穴位处,30 min/次,1天1次,连续2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不做电针治疗。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浆多巴胺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6、8(IL-1β、IL-6、IL-8)〕质量浓度,进行肺功能〔肺容积(TLC)、功能残气量(FRC)、第50微秒及100微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50/FVC,FEV100/FVC)、总气道阻力 (RL)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肺泡总面积与肺组织面积之比(A/t)及肺泡灌洗液(BALF)内细胞数比较,并将上述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针刺组炎症因子、肺功能、A/t及BALF内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血浆多巴胺质量浓度高于其它组。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TNF-α和IL-1β质量浓度、A/t及BALF内细胞数、肺功能(FEV50/FVC,FEV100/FVC,RL,Cdyn)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优于假针刺组。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肺功能FRC、RL、Cdyn与炎症因子IL-1β、IL-6、IL-8、TNF-α及A/t均有关(P<0.001),而TLC与炎症因子IL-8、IL-1β及A/t存在相关性(P<0.05);多巴胺质量浓度与肺功能的FRC、TLC、FEV50/FVC,FEV100/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针刺能够缓解COPD大鼠炎症状态,改善肺功能,提高血浆多巴胺水平,且针刺对COPD大鼠肺功能的影响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及提高多巴胺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